回覆列表
  • 1 # 把書讀薄

    從能讀進去的書讀起,不妨跳躍著讀。

    喜歡買書但老是沒耐心看下去,這個毛病帶有普遍性,我以前也犯這種毛病。喜歡書,喜歡逛書店,碰到喜歡的書就邁不動步,非買下來不可。可是,買來之後,往往就束之高閣了,甚至一本書放在桌面上,長年累月,也翻不上幾頁。

    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三個:一個是懶,一個是沒養成讀書的習慣,一個是選的書有問題。

    比如,我年輕時,比較喜歡買外國名著,但是買了不少,而實際上讀完的,沒有幾本,《巴黎聖母院》《紅與黑》等是在強迫中讀完的。像《喧譁與騷動》,我就死活讀不進去了。

    後來,自己才懂。與其,買這類讀不進去的書,不如選一些自己能讀進去的書,先從簡單的書看起,養成閱讀的習慣,然後再一點點加深難度。比如故事書節奏快且環環相扣,不妨就先讀一讀故事書。再比如言情小說、武俠小說,易讀,不妨從它們開始,逐漸積累閱讀經驗。

    再比如,長篇小說沒有耐心讀下去,就先讀中短篇小說。外國小說,難理解,人名記不住,就先讀中國的小說。中國古代的書讀不進去,就先讀現代白話文作品。

    即不必好高騖遠,經典作品固然好,但是暫時讀不進去,不妨先讀一些簡單平庸的,拿它們當養成讀書習慣的跳板。

    讀書的效率,取決於一個人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當一個人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不足的時候,硬要啃名著,未必是明智之舉。

    因為年齡、閱歷、閱讀經驗的緣由,不能夠理解某些東西,所以有的書讀起來很費勁。對此,就不要強迫自己了,先揀能讀進去的讀,過兩年,再看以前讀不進去的。

    三十歲時,我讀《菜根譚》,竟能讀得津津有味,而這樣的書,我小時候壓根就讀不進去。還有《格言聯璧》,一條條枯燥乾乾巴巴的格言,我如今也能讀出興致來,小時候這種書對我來說,跟教科書一樣索然無味。這實在是跟閱歷的增長有莫大的關係。

    書,是可以跳躍著讀的,不必拘泥於一字一句,我以前就一字不落地讀書,等讀了十數年,才明白,這樣讀書是比較蠢的。

    讀書,是可以有更多自主性的。挑選著看,亦未嘗不可。

    毛姆說:“聰明的讀者只要學會一目十行跳躍式閱讀這種有用的技巧,就能在閱讀時獲得最大的享受。”在毛姆看來,像大名鼎鼎的名著諸如《堂•吉訶德》《追憶逝水年華》等,都是可以被刪減的,可刪去其拖沓冗長以及小說主旨關係不大的部分。批評家喬治•桑茲伯利曾說:“像狄更斯所寫的小說是可以濃縮的,雖然類似的情況並不多見。”

  • 2 # 老老宋6

    看書,精神滋養最好的方式。喜歡買書卻沒有耐心看下去,主要還是虛榮浮華擾亂了平靜的心緒。建議斷絕浮華夢的困擾,潛意識裡不要再思緒萬千……一本書在手,進入字裡行間自然而然海闊天空……

  • 3 # 冰珊醉紅樓

    培養看書的習慣,我覺得應該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習慣延續性。如果一個人從大學畢業以後到工作崗位,這種慣性其實還是存在的,那麼繼續保持下去,相對會比較容易。

    第二,就是強迫自己看下去,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但是在實施的過程當中,又要允許自己的懶惰。先從自己感興趣的,不太深奧難懂的,而且相對又比較有意思的書看起,慢慢進入到更高的境界和層次。

    我用自己的經歷來講一下吧!我大學畢業以後到一個單位工作,那個時候還是非常願意看書的,並且在報社做兼職編輯,後來工作多了就辭了兼職,以後又結婚又生孩子,家務也多起來,工作又一直比較忙,看書的習慣慢慢也就丟了,頂多看一些《讀者文摘》。

    可是後來隨著自己自我意識的覺醒,外加工作變動要求也進一步提升,這樣必須要看一些更多領域、更多門類的書,那麼該怎樣重新撿起讀書的習慣呢?

    於是就給自己定一個任務。開始的任務可以定得稍微輕鬆一點,三個月看一本書,不要給自己定一個月看一本書這樣的高目標。那麼在這三個月看一本書的實際實施過程當中呢,又要給自己定出階段性的目標,比如說最差第一個月必須要看一本書的百分之多少?那麼這個任務就變成了硬性的,即使是在一個月裡最後幾天,也必須要完成這個任務,這是一個硬目標!其實如果完成了這個任務,那麼你就有了重新撿起來書的習慣。這樣,不到一個月,你完全可以看一本書,三個月看三本是非常輕鬆的。

    還有第二個竅門是,要從自己感興趣的,不太需要費思想的書讀起,逐漸向更深更遠的目標進發。看什麼呢?就先看一些有論述的、偏新銳的小說,這是因為一個是給自己一定的思考,第二就是小說讀起來總是比較容易的,總比太多精深的專業知識的書要容易得多。

    慢慢的,有了讀書的習慣,再讀任何的書都比較輕鬆,現在只要給我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完全可以讀一本書,出差和個人旅遊,我從不進機場貴賓廳,反而要在大廳裡的書店讀書。

    順便講一個小秘密,機場書店裡的書相對比較新的,完全可以去讀讀,如果有時間的話。

  • 4 # 老娜年方十八

    我們通常說的看書就是讀書啦。

    從動力源泉上看,讀書分為為學習而讀書和因興趣而讀書。某微博上有一對cp,一次他們在談讀書時說出了其中的差別。女生說她讀書是發自內心的喜愛,因為她們家裡有這種習慣影響,而且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書了;而男生則說自己讀書是為了學習,為了考學校,出國留學,所以畢業以後他根本不想讀書┐(─__─)┌。

    很多時候我們讀書是想豐富自己,於是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往往急於求成,忽略了讀書產生改變是厚積薄發的過程。

    有些時候想讀書可能只是因為看到某個牛人一年讀了多少本書,然後覺得自己也可以就開始了。這就導致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要讀書,而陷入盲目跟風的狀態,結果可想而知。

    對於培養閱讀習慣,我們要學會做計劃,自己對自己是最瞭解的,找出原因,列出計劃。

    喜歡買書而又不讀必定已有很多書堆在家裡(跟筆者一樣,筆者已經在消滅他們了),那就把書好好收拾一遍,按類別擺好。在收拾的過程中可能你會對某一本書產生強烈的感覺,那麼就把它留出來,從它入手。之後再讀就找書架上最想讀的那一本,直至讀完,在這個過程中儘量剋制自己不要再進新書。

    第一本書是關鍵,做好讀書計劃。剛開始可以每天讀一章並且知道自己讀的這一章獲得了什麼,把這件事列入每日必做。以《窮爸爸富爸爸》為例,第一章“窮爸爸富爸爸”,我們從中可以瞭解到窮爸爸和富爸爸到底是怎樣的人(讀了之後我才知道窮爸爸並非出自貧民窟(´;︵;`)),後面就是富爸爸給他們上的課,每一節都會有收穫,這樣往後讀就會越來越有興趣。這是實用類的書籍,獲得的相對容易。對於其他型別的書籍也可以每天有計劃的閱讀。假如讀一本小說一章太長了,沒讀完就心煩了,那就放下,第二天接著讀。還有些書籍可以跳躍性地閱讀,每天翻開讓自己心動的章節盡情閱讀吧!

    可以給自己一個監督,比如加入線上打卡,目前見到的有押金打卡法、獎勵打卡法等,也可以自己約幾個人(認識不認識都可以,只要是想上進的人,有時候陌生人比熟人效果好)一起打卡互相監督。或者參加線下讀書會,敝人之前在鄭州的時候參加過一個唐詩宋詞的讀書會,每週一次,幾個人一起,每人讀一首,讀完之後各自對這首詩發表一下自己的感受,有時候一首詩可以炸出來很多以前沒聽過的東西,興趣自然也就有了。

  • 5 # 教育無處不在

    孩子看書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小孩子開始懂事起,就要注意培養。

    孩子一兩歲就經常講故事給孩子聽,這可以在睡覺前,平時有空的時候。小孩子對聽故事,都是非常感興趣的,這就要求家長持之以恆,要有耐心,要有愛心。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逐步的,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與孩子一起看連環畫。從講故事,過渡到與孩子一起看連環畫。邊看圖畫邊講故事,這樣更有直觀性,逐步培養孩子對書的情感。

    對著書上念故事給孩子聽。當孩子上學了的時候就陪著孩子一起唸書上的故事給孩子聽。故事書的選擇要與孩子在學習稍微同步。孩子已經學會的字詞他們就會跟你一起讀,這時就要給予肯定,讓孩子得到滿足,從而更增加了與你一起讀書的興趣。

    輔助孩子看故事書。當孩子閱讀的能力逐步提高時,家長輔助孩子一起看書。以孩子為主,遇到了孩子不認識的字,或者不懂的詞,給一些指點。

    孩子獨立的看書。透過這樣的過程,孩子基本上對看書產生了很大興趣,這時家長要及時放手,讓孩子獨自看書。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書,讓他們自己看,家長不要過多的干涉。這事可以反過來,讓孩子把他說看的書講給你聽。在聽的時候一定要專心,並不時的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給你解答。問題一定要符合孩子的理解水平,讓孩子在講故事和回答你的問題的時候,逐步的產生自信和滿足。

    當孩子能夠自己閱讀的時候與孩子一起看書。在家庭中營造一個讀書的環境, 從而逐步培養孩子愛看書的習慣。儘量的不要看電視,把看電視的時間用來讀書,給孩子一個榜樣,給孩子一個家庭讀書的氛圍。

    做到了以上這些,應該就會看到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孩子。

  • 6 # 泰迪抱枕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人們大都知道,讀書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而嚷嚷著讀書無用的,其實也都是不肯付出半寸光陰的性情中人。捂著口袋裡的時光,和書籍商量,看看怎樣交易,才能使未來的日子得到保障。

    你若打算付出時光,換取一些人生營養。就要長久的堅持下去,在任何一個工作繁忙的日子,在旅行度假的閒暇之餘,在咖啡館書店的角落裡,你要隨時捧一本書,默唸出嵌入生命的字。

    好了,前面都是些不正經的,我們來說說如何培養看書的好習慣?(怎麼畫風突然變了?)

    微量開始

    既然要培養,那就證明你讀書的次數應該不太多的。所以一開始不要用力過猛——比如規定自己每天讀書兩個小時,這對於剛開始培養習慣的人來說,可能堅持不了幾天。

    所以,剛開始的一週內,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微型目標,比如一天讀兩頁。然後每天無論多累多忙,都要完成這個任務,並且記錄下來。而一旦你開始閱讀,那麼就很有可能“根本停不下來”。

    其實這裡涉及到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比如我們剛開始看一部電視劇的時候,其實是有點看不進去的,甚至有點排斥的感覺(反正我是這樣)。而一旦看上20分鐘或是一集,隨著劇情的深入,你就很有可能被故事所吸引,而開始沒日沒夜的追劇。當然,看書肯定沒有人這麼痴迷,但是道理是一樣的。一旦啟動了看書的引擎,就會不滿足於兩頁,而即使只是看夠了兩頁。你也是完成任務的,所以每一天都能達標,聽起來多麼鼓舞人心!

    增加任務量,並公開宣佈

    現在你可能發現了,上面那個階段的小目標,其實就是個騙過大腦的小壞壞,它讓大腦妥協,調動意志力開始執行,然後讓習慣迴路漸漸養成。其實這樣,是為了哄著大腦,就好像跟它說:乖,咱就看兩頁~。所以,目的就輕鬆達到了。

    而到了第二週和第三週,我們就要試著把任務量加上去,畢竟書這個東西,還是要多看為妙的,我們現在可以把任務量加到半小時,然後每天規定自己什麼時候看書,並且記錄下來。而且最好把看書的時間固定下來,這個時候依然要記錄一下,可能你會疑惑,記錄有什麼用呢?其實記錄是為了讓行動視覺化,這樣有了具體的執行效果,我們會變的更加自律。

    這個階段,你還可以做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要養成的習慣“公之於眾”。你可以動員家人一起行動,也可以出去和同事嘚瑟,告訴他們:我每天都要讀半個小時的書了!這樣有了別人的監督,你就更有堅持下去的動力了。

    玩點新花樣兒

    到了第四周,你可能就會有一點小厭煩了,這是倦怠期的正常表現。因為對讀書這件事,其實已經開始步入正軌了,你可能會產生一種微妙的感覺:“堅持每天讀書,不過就是這樣嘛……我已經做到了啊。”——沒錯,你做到了,你很棒,但是你要堅持下去!

    所以,為了讓自己更有動力,我們不妨玩兒點新花樣。讀書時點個薰香,放點柔和的音樂,甚至是換本《小王子》?只要是跟前幾周不太一樣的方式,都可以,這樣你在讀書時就會產生新鮮感,也不至於因為厭煩而放棄。或者,你也可以著手計劃下一個習慣了,這樣有了對新目標的期待,你就會牟足了勁兒衝過終點。

    讀書的習慣差不多一個月就能養成了,如果你的目標是每天讀1小時,你就可以把任務量慢慢的加上去。

  • 7 # 秋醬喜歡悅讀

    培養看書習慣說3個方面:

    心態

    早先閱讀的時候,不需要讀指定哪一本,也不要把讀書作為一種任務(每個月必須讀幾本書)。

    方法

    想想自己喜歡讀什麼,手帳類書籍?思維導圖類書籍?還是經典名著?找到自己閱讀的方向,嘗試找一大堆同類書,然後每本都翻開看幾頁,如果第一本就把你吸引了,那就看第一本。如果第一本沒吸引你,那就換下一本,10本都沒有吸引,那就想想我為啥要買這一堆書,所以必須從裡面選出最喜歡的一本來,然後開始閱讀。這個辦法應該不新鮮,但是可以保證能開始讀,這個對一些人來說,應該會有一定的價值。

    心法

    心法呢,屬於讀書的一個基本的東西。如果你想理解一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想象你在課堂上講給那些愛學習的人,那麼你要如何說?那就邊讀邊對自己發問。對於讀書的人來說,無非就是閱讀一本書,在有新鮮感的時候,標記那些讓你感覺新鮮的東西,讀完以後理解一本書的核心價值,總結出來。用那些讓你感覺新鮮的素材去串聯這些核心價值,去解讀和分享或者去品味。

    綜上所述,你要覺得讀書有趣,你才會養成習慣。

  • 8 # 繁華世界讀自己

    有一句話叫“習慣不習慣的習慣了總會習慣”。當有人問董卿,你怎麼能夠堅持每天都看書呢?董卿說談不到堅持,因為我已經養成了睡前看書的習慣了,當變成習慣的時候,你不做就會很難受、不習慣。董卿還說在她的臥室裡沒有任何電子產品只有書。這已經是她每天例行之事了。

    我覺得看書習慣一定要從小培養,如果孩子還很小,這個時候培養閱讀習慣是最好的。《朗讀者》中有一期董卿說到她爸媽每個假期都會給她列一個滿滿的書單,就是一直閱讀閱讀,所以這跟後來“腹有詩書氣自華”站在春晚上的她是分不開的。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不妨每週給孩子也列一個書單,哪怕一週一本,也能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很厲害。如果現在長大成人的你,在糾結如何培養讀書習慣的話,那就直接開始讀吧,讀你有興趣的書籍,從一本你所感興趣的書或者一個作家開始,這樣你可能會想把所有這一型別的書或這個作家寫的書都讀個遍兒,比如東野圭吾的書。人一般都是比較急功近利點,遇到冗長的書籍更是看不下去了,更別提培養閱讀習慣了。所以,一定要一開始從篇幅較少的讀起,這樣更能給你帶來滿足感,如果一天就讀完了,你肯定那一整天都會有滿滿的充實感,第二天就想讀新書了。還有,就我個人習慣而言,如果我哪天並不是很想看書,甚至有點煩躁的話,我會讀東叔的懸疑推理小說,這一型別的書很容易讓我沉迷進去,一拿起來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那種狀態,直到讀完一整本。所以,不妨你也試試看。靜下心來,每天堅持開卷有益吧!

  • 9 # gbbh

    剛好讀書節談過這個話題。養成讀書習慣個人認為:一,好奇心和求知慾,對於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很難對書籍產生興趣。想起幾個網路故事,故事一,二的主角都是83歲老奶奶,中國奶奶李路,被馬雲40萬年薪聘請。日本奶奶若宮雅子,退休以後學電腦安裝,學習程式設計,學習做智慧手機app,被蘋果公司庫克邀請,與年輕人為伍,參與研發。故事三主角是得不要不要的36歲的收費員,除了收費什麼都不會。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說“有的人25歲就死了,不過75歲才埋”,正是對三個故事最好的註解。許多年前,有本書《誰動了我的乳酪》,有一天你的乳酪突然被人拿走了,想要不被餓死,只能靠事前的積累,而讀書,學習就是一種最好的積累方式。最近流行一句話,時代拋棄你,不會事先給你打招呼。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加之良好的執行力,才能在這個世界上活得遊刃有餘。二,科學管理時間。魯迅說“時間是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時間是公平的,每人都24小時,一般工作8小時,睡眠8小時,其餘八小時家務應酬等,如果你每個階段擠出半小時或者一個小時,每天就有至少2-3小時時間可以讀書,這還不包括節假日。想想,我們浪費在電視劇,手機上的時間吧,如果用來讀書,那又如何呢?三,榜樣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說“我最大的愛好是讀書”,各地先後開展跟習近平學讀書活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習近平是榜樣,每年讀書過百的張瑞敏,俞敏洪都是榜樣,每個人身邊也有榜樣。有了榜樣,力量無窮!

  • 10 # 夢歸秦淮

    經常有朋友問我,看書難道不會打瞌睡嗎?看一本書要那麼長的時間,這麼多年你是怎麼熬下來的?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這個習慣不管之前是不是有很好的閱讀方法,都很自然的堅持了下來,靠的就是自己對看書的興趣。 很多人在看書的時候都會面對買了很多書,卻並不是每一本書都能好好的看完,甚至買十本書最後真正看完了的也就一兩本,其他的也就束之高閣當成了房間裡的風景牆。

    對於一個愛好看書的人來說,一個好的閱讀習慣太重要了,可就是這個習慣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很難養成的。說好了每天給自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看書,或者說計劃每天看書三十頁,可總會因為或這或那的原因而告吹,一而再再而三地,這給自己制定的計劃也就毫無用處了。

    對於培養看書的習慣,我們首先要選定自己愛讀的書籍型別,為自己制定一個讀書計劃,我們說21天的堅持就能成功的將一個習慣養成。所以就用21天,每天給自己騰出固定的一兩個小時用來讀書,或者說利用碎片時間每天閱讀20頁,每天重複著這麼一個動作,久而久之你就能不由自主的想起讀書這件事情。當然如果有意識的21天的堅持完成了,無論效果是否明顯,只要自己還有這個想讀書的心,我們不妨繼續堅持下去。

    每天讀書一點點,有的時候也確實是實現每天進步一點點的過程,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讀書會在不自覺中成了我們的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你還會發現,你和過往有些不一樣了,甚至還能出口成章。

    不管讀書有什麼好處,也不管喜歡什麼樣的書籍型別,我想只要有心培養自己的這個習慣,有計劃的堅持讀書是很重要的,讀喜歡的書,讀能讀得懂的書。

    就像幫孩子培養看書的習慣一樣,選擇他們能讀懂的喜歡的,堅持每天固定時間做這個動作,完成了一個階段給孩子一些相應的獎勵,興趣自然而然就被帶動了起來。個人覺得這個適當的獎勵也是適合自己的習慣培養,堅持了21天不打折扣的閱讀,我們可以滿足自己的一個小心願,堅持42天再滿足自己一個小願望,從而激勵自己在堅持的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這個曾經在我朋友身上屢試不爽的方法,或許並不適合每一個人,但是至少是會有它的成效的。喜歡讀書卻又無法讓自己安靜坐下來閱讀的朋友可以試試,反正也不會有什麼損失,興許就能給自己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呢。

  • 11 # 海倫學姐

    非常簡單,最重要的有三點:

    1. 少玩手機

    2. 少玩手機

    3. 少玩手機

    哈哈哈,這是個認真的玩笑。

    不玩手機,時間多出來了,專注力提高了,自然就沉得下心來看書了。

    分享以下六種培養閱讀習慣的方法。

    第一,制定閱讀計劃

    與其每天告訴自己要看10頁書,不如定一份閱讀計劃,具體執行就按照實際時間安排,有時間就多看幾頁。建議細分,比如,本週看完一半,150頁。然後按星期、月度、季度、半年、全年的跨度去制定。

    2017年國民紙質書的閱讀量是不到7本(電子書除外)如果一年能讀10本,就超過了平均水平。不去跟每年讀300本的大神比,只是相對來說提高目標,比如全年讀20本,也就是每月2本,尤其的薄書,壓力並不是很大。

    對很多人來說,制定了計劃,不一定能執行,但還是比沒有計劃強,因為會有意識的去找時間看書,趕上進度。

    第二,參加讀書會。

    如果內在動力缺乏,那就找外部動力。參加讀書會是很有效的督促。

    1. 找到自己想看的書和一幫志同道合的書友。

    2. 如果有些社交恐懼,那就找一兩個好朋友共讀一本書,優勢在於,不僅可以按時看完書,還可以深入探討。

    第三,同時讀多本書

    我是同時看好幾本的人,發現讀得比只看一本快,很多大神級的閱讀大師、作家也是同時讀多本書。

    有些實用原則可以分享:實用性的早上讀,一般可以連續半小時到一小時,看累就放下。精彩的小說要白天讀,反正肯定不是睡前讀物,而且最好是容易困頓的下午,這樣就能保持精神。比較輕鬆的非小說類,或者情節平和的小說,可以選擇作為睡前讀物

    不過,為了避免虎頭蛇尾,也就是,開始了好幾本書,卻沒有一本能看完,最好給自己規定,最多同時讀幾本。比如,小說類的不能超過兩本。開始新的小說前,必須看完一本非小說類的書,等等。

    第四,把書放在不同地方

    延伸一下“同時讀多本書”的方法,讓書隨手可得。我讀過一系列的閱讀類主題書籍中,都提到這個方法。有時候不是不想看書,而是選擇太花精力。看著滿滿書架,不知道選擇哪本。除了常規的地方,如書房、臥室,愛做飯的女孩子或者媽媽們,可以把書放到廚房,尤其是料理書。還可以放到車上,客廳裡,甚至門廊,想到的時候,看到了就能拿來翻上幾頁。

    有時正好忙完一件事,不知道接下去做什麼的時候,看到手邊的的書,拿起來讀幾頁,可以填補時間。

    另外,洗手間是個好地方,雖然醫生不建議這樣,大家自己斟酌......

    2. 如果已經有小孩了,那就和孩子建立一個圖書角,有他們自己挑選的繪本等,每天設定一個“家庭共讀時間”,比如20分鐘,大家圍坐在一起,各看各的書,享受安安靜靜沒有打擾的家庭時光。這和給孩子讀故事書不同,因為這個時間段內,大人也可以讀自己喜歡的書,也是給孩子言傳身教。

    第六,睡不著的時候

    一躺下文思泉湧?精神亢奮?輾轉反側?那就起來看書!情節不要太精彩就好。

    效果好的,秒困。

    效果差一點,半小時以內肯定有睏意。

    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

    我是Helen,不愛治癒繫心靈雞湯,愛煲實用系老鴨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寫作,怎麼去尋找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