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晁鎘
-
2 # 豫冠招教
kindle成功的背後有超級多原因,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原因是它的“專注”。
產品開發,特別是app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有些獲得巨大成功的產品不是透過+功能,而是透過-功能。kindle就是其中很好的代表,因為專一專注的滿足使用者的一種需求而受寵。 他把方便讀書這件事情做到了極致,儘可能的滿足一個讀者的各種幻想。
kindle對一個讀者,便攜,不刺激眼睛,最接近原版書的感覺,可以隨時查字典,超長待機(我大概每週用15個小時左右,一個月一充),沒有拓展功能,不能做其他的事情。這點很重要。跟大家都喜歡去圖書館學習是一個道理。你想像一下有一個圖書館,不能睡覺,不能打遊戲,但是你只要學習的話配置是最豪華的,椅子也舒服,桌子也大,什麼書都有,看久了眼睛也不酸,安靜還有隨手可得零食和茶飲,你一定爽歪歪了,從此不愛學習的也開始愛上了學習,愛學習的人呼朋喚友的從此再也不在家裡學習了。久而久之,這座圖書館變成了逼格高的象徵。Kindle就是這樣的一座圖書館。
其他還有很多相似的例子,
比如instagram的創始人,發現圖片是社交網路上最容易產生互動的形式,於是它就出了一個只能發圖片的app,為了使圖片更美,加了一些filter。
Snapchat, 發現人們有時候有一些羞於見人的圖片想要分享給特定的人,就是那種“只能給你看一眼”的那種,於是出現了snapchat。這個應用最初有很多人用來hookup,用來交換一些沒有下限的照片給對方,你懂的。
釋出於 2014-12-27
-
3 # 古典音樂評論
個人覺得,kindle的核心競爭力有幾點,第一,是amazon電子書的生態系統。使用者不用下載,在購買後會自動推動到kindle或者使用者指定的裝置。不但方便,使用者體驗感很好。在國外,amazon是有自己的出版體系,與作者簽約,在實體書電子化之餘,出版實體書所沒有的電子書,貝索斯是藉助amazon打造數字網路時代的閱讀消費場景,而amazon打造的是閉環系統,其它巴諾等少數的對手已經被擊敗,目前沒有競爭者。kindle裝置是這個系統的前端而已。
第二,e-ink顯示方式護眼和適合閱讀。
第三,專注閱讀,kindle僅用於閱讀,不用於其它使用。這是amazon的戰略思想之一。在西方,閱讀是擺在文化生活最顯眼的位置,和其它的文化消費形式是區分開來,所以amazon緊抓住閱讀一項,就佔據了制高點,透過這一制高點,然後將amazon的平臺延伸至其它消費。因文化差異,這種情況在中國則很不同,閱讀是和其它文化消費和娛樂消費混為一談,其地位甚至顯弱,所以靠閱讀不能佔據制高點。
-
4 # zongjz卡Ka
手機螢幕背光太強了,長時間看,眼睛受不了。kindle就不同了,墨水屏,和看真書差不多。我買了個kindle,攜帶方便,一年至少可以讀一百本書,而且我有個巨大的電子書庫,比手機方便多了。
-
5 # heipi雪人
1. 第一個,保護眼睛。看手機容易得乾眼症,用電子閱讀器至少可以多延長一倍時間得乾眼症
2. 就跟當年iPhone4一樣,拿出來,喔kindle耶。
3. 續航能力,一般手機連續看個10小時就沒電了,閱讀器可以連續閱讀24小時。
4. 閱讀器螢幕比較不會晃,看起來比較不會頭暈。
-
6 # 仲夏夜晚風
我回答的簡單點吧:
1,由於kindle的便攜性,因此閱讀變成了可以隨時隨地的事情,利於大家養成閱讀習慣。
2,用kindle閱讀有一定私密性,不會讓身邊的人發覺你在看什麼書。
3,相比自發光螢幕,kindle的反射性電子墨水螢幕,保護眼睛,同時接近紙質圖書,更利於沉浸到文字裡。
4,由於網路購書、網友共享等方式可以節省下一大筆購書費用,也能跟得上圖書更新。
5,kindle自帶中英文字典,看書遇到不認識或讀音不準的字點一下就能掌握,這很好!
6,看大部頭圖書不需要花力氣託舉圖書並費力保持圖書開放角度,實在輕鬆自在。
好多人買了kindle放在家吃灰,好多人認為專門購買kindle看書是裝逼,好多人指出kindle的一些設計缺陷,但是喜歡就是喜歡,喜歡是很個人的事情,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去度量別人的喜好。我很喜歡kindle,我只用它看出版類圖書,我甚至覺得我買的電子產品中kindle它是最有價值的。
我的書目(用kindle已看完):諾貝爾文學全集,中國茅盾文學獎全集,大多數世界名著,王小波全集,餘華全集,三體全集,幾十本歷史類圖書,幾十本勵志類圖書,還有亞馬遜推薦、掌閱推薦、百度推薦的自己感興趣的出版類圖書,這些圖書都是群友共享,自己透過郵箱上傳到kindle的,排版很好,沒有任何花費。買書的話需要上萬了吧?用ipad或手機看的話眼睛也要看醫生了吧?哈哈
回覆列表
因為手機螢幕的大小和特質不適合閱讀比較深度的書籍,只適合閱讀點網路文學和文章。而kindle的目標人群就是喜歡閱讀的人群,一個kindle可以裝進一座圖書館的書量,簡直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