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古典音樂評論

    看對什麼書。以消閒娛樂為目的的閱讀就不說了。讀書是一個連續的思維過程,中間如果長時間中斷,要恢復同樣需要時間。因此讀書首先需要形成閱讀習慣,保持每天閱讀的習慣。其次,最笨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把一本書讀透,下一部書的閱讀效率會比前一部高。再其次,如何把一部書讀透,這個之前已經有很多有識之士回答過。先粗讀,後精讀,最後是跳出書本身去讀這書。

    總之,保持思維能力、是提高閱讀質量的有效方法。至於用付費知識、看書評等方式讀書,貌似很快,但副作用很大,也不算真的讀透。

  • 2 # 熱帶雨林的午後

    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是想讓書所提供的材料為我們所掌握,花的時間又不會被浪費。或者時間有限,要趕快從書裡淘出東西來。

    基本規律是書讀得越多,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點笨功夫,同時取點巧,效果總體較好。只有很少的時候、很少的書,是輕輕鬆鬆就收效了,大部分書是要經過一番“磨”或“精磨”過程,才最高效。

    就個人體會,有這四點供參考。

    1、採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燒腦”式閱讀方式。一開讀就讓腦子集中注意力,焦點放到目光所及處,能加速就加速運轉,邊讀邊理解邊記,讓讀過的內容自動濃縮成一團精華。不燒腦很難高效,做過研究的或者研究式閱讀的人,大概都有體會,腦子開足了馬力,有開車在高速上賓士的快感,讀到一定時候會有精疲力盡的感覺,耗氧量真的極高,注意適時休息。

    2、對有一定難度的書和論文,先讀一些介紹其背景、主要觀點、框架,和其他書的聯絡等方面的知識,有點先入之見,相當於下點搭梯子的功夫。這方面要挑主要的讀,防止讀輔助材料上癮,浪費了讀書本身的時間。典型的浪費現象,就是紅學書讀過一排,就是沒把《紅樓夢》通讀一遍。

    3、根據情況採用讀書記憶的技巧。

    速讀法。讀書就是為了求取內容,如果理解力跟得上,就採用速讀法。也是典型的燒腦閱讀法,一個晚上幹掉30頁、50頁甚至80頁理論,沒有問題。

    動手。為增強效果,對關鍵詞、重要詞句,存疑又不想放棄的地方,很有用的地方,劃出來,標記出來,邊讀邊劃(當然書要保證是自己的),最好不要讀完全書再回頭找。還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去劃。劃的還不過癮,就把感想也寫上。

    摘錄或抄書。書不是自己的,或者書是自己的,但要記住或者要強化參悟過程、深入琢磨思考,那就把看中的部分抄下來。特別是要體會模仿語言表達,做深度理解和揣摩的,抄書背書,看起來是慢,實際上是快。看看魯迅日記,身體不舒服,還要堅持“抄讀”魏晉文章,難怪魯迅文章讀起來很有筋道和韻味。

    4、及時整理閱讀收穫。

    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把內容整理成思維導圖一類的圖形,圖解,表格。一目瞭然,用的時候才知道好。

    如果不需要,就把重點內容,要記的內容,要接著思考的內容,要用的內容,統統回憶或在心裡整理一遍,要在心裡形成一幅結構圖,或者一套形象,最好有意使用形象記憶法整理記憶一下。

    如果時間壓力更大些,那就把有用的、要用的內容,簡單記一下,關鍵詞和幾個金句、閃光點記住,其它有印象就行,不用擔心那些沒有有意記憶的內容,只要燒過腦,或多或少,遲早會自己冒出來幫你一把。

  • 3 # 把書讀薄

    讀經典書籍,有目的性地讀,讀跟自己臭味相投的書。

    讀一本好書,勝過十本差書。

    比如你讀一本《紅樓夢》,完全能勝過十本瓊瑤的書。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書之優劣,有的是因為作者才力所不逮。就像瓊瑤的小說,不同本的故事中,會出現幾乎相同的句子。如此,多讀一本,也無多大增進了。有的則是因為作者創作的態度。比如有的書是十年磨一劍,而有的作者則是一年出好幾本書。書裡面花費的功夫不一樣,帶給讀者的收穫也大為不同。

    朱光潛說:“走進一個圖書館,你儘管看見千卷萬卷的紙本子,其中真正能夠稱為‘書’的恐怕難上十卷百卷。你應該讀的只是這十卷百卷的書。在這些書中間,你不但可以得較真確的知識,而且可以於無形中吸收大學者治學的精神和方法。這些書才能撼動你的心靈,激發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學大綱’‘科學大綱’以及雜誌報章上的書評,實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與其讀千卷萬卷的詩集,不如讀一部《國風》或《古詩十九首》;你與其讀千卷萬卷談希臘哲學的書籍,不如讀一部柏拉圖的《理想國》。”

    有目的性地去讀書

    讀書要想事半功倍,不光要讀好書,精讀之,並且最好有目標性。用當下自媒體的話,就是垂直細分,這樣才有助於短時間內建立起自己的專業優勢。

    蘇東坡說:“人之精力不能並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

    朱光潛雲:“讀書必須有一箇中心去維持興趣,或是科目,或是問題。以科目為中心時,就要精選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從頭讀到尾,以求對於該科得到一個賅括的瞭解,作進一步作高深研究的準備。讀文學作品以作家為中心,讀史學作品以時代為中心,也屬於這一類。以問題為中心時,心中先須有一個待研究的問題,然後採關於這問題的書籍去讀,用意在蒐集材料和諸家對於這問題的意見,以供自己權衡去取,推求結論。重要的書仍須全看,其餘的這裡看一章,那裡看一節,得到所要蒐集的材料就可以丟手。”

    讀適合自己的書

    讀書,也是在讀自己,最好讀與自己臭味相投的書。

    林語堂的“讀書須先知味”,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說:“讀書須先知味。這味字,是讀書的關鍵。所謂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異,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讀出味來。有人自幼嚼書本,老大不能通一經,便是食古不化勉強讀書所致。袁中郎所謂讀所好之書,所不好之書可讓他人讀之,這是知味的讀法。若必強讀,消化不來,必生疳積胃滯諸病。”

    所以,讀書最好要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書,如此讀書,才更易受用。

  • 4 # 茗春遊茶生活

    讀書是一個人成長最好的途徑。

    關於談讀書的文章非常多,我也讀過很多類似的文章,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只想從自身的體會談談自己看法。

    有人說讀書一般分為泛讀和精度,好的書應該精度,至於什麼是好書,這就是一個難題,我的想法是你喜歡的書,你認為可以幫助的書,或者大家公認的經典著作你也可以稱之為好書。

    好書怎麼能事半功倍,讀書首先不能死讀書,讀書一個是提高素養,另一個是實用,第三個是功利性讀書。

    讀書對於精神就像食物之於身體一樣,如果學會養生之道也就學會讀書之道,除了五穀雜糧,我們應該補充一些營養素,但是以五穀雜糧為主。

    好的書要反覆讀,讀的同時要寫感想,寫觀點,寫不同的看法或者同意的看法,看其他人對這本書的看法,這樣的讀書絕對是事半功倍的讀法。

    同時不要老讀自己喜歡的書,就像人生不要偏食一樣,五穀雜糧讓人更加健康,書讀多了,會從你的談吐看出來,這就是你的氣質。

  • 5 # 桂海拾貝

    急需時搶時看,充電提高內容有計劃性地看,圖興趣的書閒時看一看。無聊書可看可不看。必讀礪志,有益提升能力的書分輕,重,緩,急分步驟看。不寫心得,不圈劃重點不是真看書。暫交流到此,送友友一句警言共勉,有益身心書常讀,無德之事切莫為。再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戰爭中火箭射出去以後箭頭上的火不會熄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