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素心苑

    未來書店賣情懷。

    過去,人們經常會逛書店,週末節假日書籍更暢銷。如今,有多少人還去逛書店,書店有好幾年沒提過了,對了,網上買過幾本書。

    未來,我們逛書店應該只剩下當年的情懷了。就如同城內人週末去逛農家樂,體驗田園風情。就如同現在我們回看小時候看過的電視劇。時代變遷,同樣東西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心境,體會天壤之別。

    一切都變了,我們也變了,僅存一絲情懷。

  • 2 # 白又瘦的伊郎

    在蘇州誠品書店等人ing,怒答一記。

    不得不說,讓現在人多讀一點兒書,堪比生病吃藥,得有藥引子。就拿蘇州來說,貓的天空之城概念書店應該是知名全國了,發軔於蘇州平江路,現在全國各地開連鎖店,之前我和朋友出書的時候,在貓空辦過書友會,還能找到一點兒讀大學時讀書俱樂部的感覺。貓空最誇張的地方,就是用各種書籍砌成的吧檯,吧檯上做咖啡,吧檯旁賣甜點,吧檯前賣工藝品和明信片。書砌成的吧檯,還有咖啡、甜點、明信片等青年文化元素,就是吸引年輕人走進書店的“藥引子”。像以往新華書店那樣遍及全國各縣鄉鎮的毛細血管一樣單純輸送知識文化的書店,幾乎沒有了。

    至於誠品書店,就是一個商業綜合體,除了書店,就是大型綜合商場和公寓樓,是一處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都可以一站式解決的地方。這裡門庭龐大,門面精緻,顧客如織,保安如林,沒錢沒事兒,一般人都不好意思進去,一件衣服也可以成千上萬,一副眼鏡也小几千,其實拿起手機一搜,淘寶同款不過過百而已。“知識”只是這家書店的強心劑,並沒有起到核心的作用。上面提到的貓空在這裡也有一家,與平江路不同,這裡甚至沒法讓人點杯咖啡發呆,全國各地來莫名其妙朝聖的遊人亂哄哄一團糟。誠品書店賣的是存在感,也就是所謂的“生活方式”。只不過這種生活方式是很難界定的,也挑人,背離了獲取知識應該是扁平無礙的初衷。

    在上海生活的時候,我還是很喜歡去逛福州路的文化市場一條街。上海書城每逢週末很是熱鬧,整棟建築裡都是各種各樣的書籍,氛圍特別好,純文學區和教輔區人都差不多。這種難得的氛圍,是“賣文化”的絕佳之地。有這種氛圍在,知識和文化也就可親可近了。上海另外一家書店,鍾書閣基本上可以對標蘇州的誠品書店,當然更單純一些,也不至於大而無當。鍾書閣號稱最美書店一點兒也不誇張,整個書店可以用裝置藝術來形容,從另外一個層面上,絕大地發揮了書籍本身也是一個擺件的功能。閱讀本身就是讓人心靈美,在鍾書閣這樣一個養眼的地方,暢遊在社科和人文的知識海洋裡,也是一件愜意的事情。

    未來的書店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一本書就像一塊磚,自然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樣式堆砌出來。像誠品、鍾書閣,以及上海書城這樣的地方仍然需要存在,但書店的概念可能會更廣泛。咖啡店一角的雜誌,酒店大堂的DM,民宿公共區域的圖書,青年旅舍裡的圖冊,都是書店的存在形式。只要有商業利益在,人們總會想到各種各樣吞噬知識的藥引子。不是有共享書店嗎?圖書館都有了,要什麼共享書店!可是概念一換,總會多幾個人捧起書的。

    另外,就我個人來說,電子閱讀佔了80%,壞處是讀得太快,沒有辦法做讀書筆記。現在在用一款電子書店閱讀軟體,名字就不說了,別說是廣告。這軟體的好處是,能夠共享別人就具體章節段落做得註解和筆記,自己也會寫一些進去。這種閱讀方式和體驗的改變,可能是未來書店發展的一個借鑑。

    另外一款電子書店軟體,據說是網易開發的,可以限時免費閱讀,每天一小時。你說,連閱讀這件事情都要限時,這能代表未來嗎?

  • 3 # 伍鋅

    賣的是一種體驗吧。

    現代人的消費,尤其是與個體體驗高度相關的,比如休閒娛樂,似乎越來越少關注消費的產品本身,更多的是關注消費過程的感受。

    就像現在越來越流行的咖啡廳,一杯咖啡的價格是賣得比較貴的,但為什麼很多人願意要到咖啡店裡喝呢?

    因為環境、氛圍的吸引。

    同樣,現在的書店不能只靠書本身來吸引人了,因為實體書店在價格上拼不過網路書店,在圖書種類上,差異化不大,幾乎沒有書是獨家在哪個書店銷售的,那就只能從消費體驗上下功夫。

    比如聯合書店、方所這一類走文藝範路線的,首先在裝修上會花功夫,佈局設計都有獨特風格,力求塑造一個個性化的形象。

    成排的木質書架、若有若無的背景音樂、豐富的藏書、明暗適合的風光、隱約的香薰……這些細節組成了書店的氛圍和格調,這些細節組合起來,就是獨特的體驗。

    你看同樣一本書,在別的地方沒有這樣的環境,只有在這裡才有這樣的體驗,而且這些體驗剛好都觸動你最文藝的神經,這個就是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了。

    其次,書店內部通常都有一個角落是賣咖啡的,想在裡面舒適看書的人,會願意買杯咖啡邊喝邊看。根據我的觀察,生意還挺好,上座率很高。

    聯合書店的咖啡廳還賣簡餐,有幾次我到書店逛逛,看到在裡面吃飯人不少。

    再者,書店還有其他盈利的專案,比如在裡面開一些木工課程、繪畫課程,吸引人們過來報名。

    這樣看來,書店已經不是一個銷售的地方了,是往一個社交場所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憲宗第一次見到明孝宗時,為什麼說“我子也,類我。”用的是“我”而非“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