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民112
-
2 # 青襟書生
回答這個問題視角較寬泛……
1 社會條件的差異:
在古代由於生產技術落後,老百姓的精神、物質、文化、生活的質量很低。普通老百姓都生話在艱苦的環境裡,容易產生豐富的思想想像空間,懂的上層高雅詩詞文化人員的又相對稀少,自然能寫的競爭對手就很少,這就給擁有深厚文化沉澱資源的文化人,留出了充分想象的自由創作空間。而現在詩人生活節奏太緊張,沒時間能靜下心來推敲詩詞,生活的物質條件優越了,人們只顧忙於創造財富,剩下那點可憐的時間,又被各種應酬佔用一部分,再留一點時間去享受物質生活,所有這些自然、客觀的因素,都會減少人員對詩詞創作的興趣,質量自然也就相對下降了。 沒有艱苦、曲折、的心路歷程,也就減少了創作的動力源泉。這是減少流芳千古的詩句的原因之一。
2 文化的轉移: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文化主要精髓是:詩經,唐詩,宋詞,元曲。為什麼它們每個時代都有了很大的變遷呢?我們細細觀察不難發現,這是一個從低層次向高層次逐漸遞增、過渡的過程。詩經產生於春秋…向戰國的過渡時代。唐詩向宋詞的轉化也同樣是個,從貧弱瘦婦逐慚向豐諛俊美轉化、遞進的過程。而到了宋代,中國詩詞文化發展也到了頂峰。元曲的出現,就像富貴人家吃膩了雞鴨魚肉突然換成了饅頭青菜一樣,感到新鮮…到了明清,則又轉化成了章回小說,如《水滸》《三國》《紅樓《西遊》《金瓶》《聊齋》《封神》等又變成了更通俗、易懂的文學作品。民國時期的現代白話詩歌,也是一種把章回小說的精細、藝術、瘦身化、而到現在的社會,各種外來文化的侵蝕,生活節奏後緊張,享受多元的物質生活樂趣,等等也讓人們失去了創作的時間,再加上現在社會對詩人社會身份認同的降低,寫詩的人名譽雖高,確從不值錢,寫詩的人就像大街上的環衛工人一樣清貧。沒有了崇高的社會地位,喪失了物質享受的能力,於是寫詩人改寫歌詞了,因為歌詞比寫詩能多掙幾十倍的錢。
-
3 # 騎士悠然行
現在很多登在報刊上的詩,簡直浪費了版面,為什麼呢?沒人看唄,頂多有人一眼而過,估計90℅的人就不看。這些所謂的詩,要麼就是散文的分段寫,要麼就是讓人看不懂。那有人說了,你沒有那個欣賞能力和欣賞水平,當然看不懂。那我問你,你寫的東西只有極少數人或只有自己懂,那發表出來有意義嗎?古人寫的東西,有真情實感,能讓人明白意思,進而引起共鳴。據說白居易每寫一首詩,都要念給一個老太婆,老太婆說明白寫的啥,就成了,老太婆說不明白,就繼續修改。現代詩我紀得艾青一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只因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藏克家:有的人活著,他卻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活著……。現今要真正成為詩人,必須寫出讓人懂而引人共鳴的東西,否則老百姓還會戲稱你為"屎人”,誰叫你詩人,等於罵你,你不改進行嗎?
-
4 # 天意71590812
詩人?什麼是詩人?我來回答,所謂詩人者是因承受常人不曾之經歷,感情世界承受常人不曾之疼痛,用簡潔文字表達難言之痛苦,之快樂,之情緒者,用歌賦形式用心靈在訴說者,鞭韃者,戰鬥者之孤獨者們。
-
5 # 浮樑河
對,這是個非常有意義的提問,老何我從不亂夸人的。我也經常在思考這個問題,但我關心的不是這些自封為詩人的人,而是現代的詩人為什麼寫不出那種流芳千古的詩句來?一是教育不行,連到大學畢業寫篇作文都嗑嗑巴吧,還能指望的了什麼?二是整個社會沒有詩的氛圍,連小說都不願讀,社會風氣嚴重墮落,以有錢人為上,而不是以有會寫詩為榮,而中國的唐朝就是寫好了詩就能當官,甚至到連青樓的妓女都吟詩作賦,對落魂的詩人都可以免費甚至打倒貼,可想而知,從上到下社會是多麼熱愛文化,重視藝術。三是跟個人的修養和個性有關,這一點非常複雜,不好展開來說。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說現代的詩人都是關在屋裡,天馬行空,閉門造車,有誰能行走於中國的千山萬水,常年走在路上甚至畢生?違背詩歌的創作規律,不去崇拜自然,師法自然,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不知我的回答,解決了你的困惑麼?
-
6 # 大峰上雨
環遊夢域Teana,迴音盪漾猶在。
夢遊五十載,魂在九重天外。
再來,再來,獨自神仙日曬。
回覆列表
科舉自唐太宗始,宋元沿襲。主要以詞賦取士,形式新穎,並無太多制約,頗受讀書人歡迎。也是唐詩宋詞元曲興盛的主要因素。明太祖推行八股文,採取制義取士。規定考試範圍限於朱熹注四經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體裁死板以八股為格式。擬題不得超出四書。答題必須誦法朱子。內容也必須是秦漢以前人和事,禁用後世書。形式古板,脫離現實,空洞說教,愚弄人民。讀書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終日玩弄文字遊戲。其結果只能是民愚國弱,走向滅亡,那裡還談得上文化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