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嬴政
-
2 # 璨辰
這個故事是育人,何必去深挖故事的可行性和存在性。很多東西不要追根溯源,總活在挑剔和懷疑的世界裡會變得沒有情趣。
-
3 # 航海家1169
司馬光砸缸故事可以有,關鍵不是有沒有大缸,而是救人的情景被傳歪了,兒童不高缸體可以困住兒童而不是成人,砸缸就是救人脫困,而不是救命!所以馬未都對大缸的考證沒有錯!同時司馬光砸缸救兒童脫困也是成立的。
-
4 # 考古軍中馬前卒
先回答問題,答主認為史書中關於司馬光砸缸的記載是可信的,宋代可以製造出能夠淹死兒童的容器。
關於容器,答主先在這裡放一張圖,後面還會提到它。
爭議起因馬先生是在一期電視節目上談司馬光砸缸真偽的,答主剛好看過這段,先簡單跟大家介紹下。
當時北大歷史系趙冬梅教授在節目中談楊家將故事的真偽,馬未都先生覺得歷史的真相不可獲知,重要的是歷史傳遞的道理。
接下來,他問趙冬梅教授司馬光砸缸的真偽,趙教授指出這在《宋史》裡是有記載的,應當可信。 但是馬先生馬上指出,宋代燒製不成那麼大的缸,所以這事兒是編造的。
趙教授畢竟是歷史學教授,沒有相關的文物知識,一時語塞。
很多人看節目,覺得“馬爺”說的很對,簡直是啪啪打臉啊。
顯然,“馬爺”為了支援自己歷史沒真相的觀點在這裡挖坑了,剛好趙教授就跳了進去。
史書記載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實際上來自於歷史文獻,《宋史》記載: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除此之外,在北宋人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中也記載了此事:
司馬溫公幼與群兒戲,一兒墜大水甕中,已沒。群兒驚走,不能救。公取石破其甕,兒得出。兩個記載,內容大致相同,但是從成書年代看,《邵氏聞見錄》要遠早於《宋史》,作者邵伯溫跟司馬光是同一個時代的人,曾經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他的記錄還是相當可信的,後來《宋史》應當是採納了邵伯溫的記載,或者其他的一些資料。
宋代能否製造這樣的大缸或者大甕?根據上面的文獻記載,司馬光砸的是甕,在今天,甕一般指口部收斂的容器,而缸則是直口的。有些人在這裡糾結很久,想來想去沒有頭緒。
答主認為大可不必如此,我們今天對甕跟缸的劃分,未必是宋代的標準,需要確認的是當時能不能製造出那麼大的容器來,甭管是缸還是甕吧。
馬先生說不能,那麼我們回到一開始我放的那張圖:
這是在成都金沙遺址的一處水井遺蹟中發現的,看後面的說明牌我們就知道,它是以兩個扣在一起的陶容器組成的,剛好位於井口的位置。很可能是古人把用壞的陶器改成了井口。
很顯然,下面的陶器口部收斂,是今天的甕,而上面倒扣的那件為直口,擱今天算是缸。
好,再看後面的牌子,剛好按比例畫了個打水的成年人。那麼我們都發現了,這兩個容器都是足以讓兒童溺水的。
對了,金沙遺址的時代相當於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
這麼早的人就能製造出這麼大的容器,宋人反而不能了?製陶是需要技術,但絕不是什麼了不得的高科技,不可能越往後越退步。
馬先生說現在沒有發現宋代有那麼大的缸,其實只是因為這樣的實用器一般不隨葬,又太容易損壞,所以不容易流傳下來。答主在西安發掘唐墓時,發現墓葬中用大型陶甕來封堵墓道,此外在唐代沉船黑石號上也發現了大量的陶甕,是作為出口瓷器的外包裝的。
(黑石號瓷器出水的狀態)
因此,無論從歷史文獻還是考古證據來看,說宋代人制造不出那種大型容器,並以此來否定司馬光砸缸的真實性,都是站不住腳的。
最後還要再重複答主以前的一個觀點:
很多歷史事件的真相可能是無法獲知的,但是不意味著我們不能通過歷史研究的方法去接近真相,而探尋歷史真相跟學習歷史道理,並不矛盾。
-
5 # 大蠍子王
司馬光砸缸,砸的是大口水缸還是收口的甕。北宋時,當時俺還沒有出生沒親眼見過。好像也沒留下監控錄影或像片資料。
我多次去過洛陽白馬寺。西漢時期,兩個印度和尚到中國傳經,用兩匹白馬馱著經書,在此處兩匹馬死了,為紀念這兩匹白馬,就在馬匹死的地方,修了座寺,紀念白馬,並供兩個印度和尚在此誦經,此寺叫白馬寺。
我記得一位講解員說,“這兩個印度和尚圓寂後,就坐化在一口大缸裡,上面再倒扣一口大缸”。這是那位講解員說的原話。這兩個印度和尚的墳,至今還在白馬寺的院子裡。西漢時期……印度和尚就坐化於缸中……,。
漢朝以後是魏晉南北朝,然後才是隋、唐、五代十國丶北宋。按邏輯推理,北宋更應該有大缸了。
當然,前題是,白馬寺的印度兩和尚的墓裡真的是四口大缸。
-
6 # 冷清先生
《司馬光砸缸當然是真實的,馬未都的質疑是個偽命題。》
對“司馬光砸缸”提出質疑的是收藏家馬未都先生。起因是馬未都做客山東臺《我是先生》,和北京師範大學趙冬梅教授,進行的一場辯論。趙冬梅教授的主題講演是“司馬光砸缸”,講演結束後,馬未都先生質疑趙冬梅教授。
馬未都:“司馬光砸缸是不是真的?”
趙冬梅:“是真的。”
馬未都:“那好,你怎麼知道是真的?”
趙冬梅:“我教歷史28年了,查考了很多資料。”
馬未都:“司馬光用什麼砸的缸?用石頭還是用磚頭,或者用鋤頭。”
趙冬梅:“司馬光用石頭。”
馬未都:“在宋朝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大的缸,口徑一米以上的大缸,元代以後才能燒製。所以司馬光砸缸是不真實的。”
馬未都的命題“宋朝沒有淹死小孩的大缸”,是個偽命題。因為馬未都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考古學家,馬未都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
在江蘇蔣莊良渚文化遺址,曾經出土了一口4000多年前的尖底大陶缸,口徑超過一米,高接近一米三。這口缸是尖底,要麼半埋在土裡,要麼底部有支架。這口缸的用途是盛酒的,先民們在祭祀的時候使用。
趙冬梅教授,由於不懂考古學,被馬未都給問倒了,馬未都“宋朝沒有大缸”的偽命題,頃刻間顛覆了載入正史,流傳近千年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但是一口4000年前的大缸,又打臉了不懂裝懂的馬未都。馬未都說宋朝不能燒製的是故宮裡的那種“大陶瓷缸”。
中國製作缸的歷史非常久遠,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出土“鶴魚斧彩陶缸”,是埋葬一個未成年的小孩的,中國製作陶缸的歷史長達八千年之久。漢朝以前的缸都是沒有上釉的“陶瓦缸”,隋唐時期出現上釉的陶缸,宋代以後出現上了釉瓷的陶瓷缸。
缸和甕既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上大下小的不收口的叫缸,上大下小肚子大收口的叫甕。北方人習慣叫缸,而南方人習慣叫甕。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裝在一個缸裡。唐朝酷吏來俊臣被扳倒後,出現一個成語“請君入甕”,想想看,唐朝以前就有能裝進成年人的缸和甕,宋朝的水缸裡就不能掉入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呀?
比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他指出,唐詩中的“床”,並非今天睡覺的“床”,而是古代的遊牧民族“胡床”,就是馬紮。這個提法既新穎,也解釋的通,確實令人欽佩。
但是,馬未都畢竟不是歷史學家,他不懂的東西太多,他在歷史考古方面提出的很多質疑,違背脫離歷史考古基本常識,主觀臆測的成份居多。比如,馬未都在《百家講壇》講課時提出:“三國以前沒有騎兵,因為最早出土的馬鐙是北魏的。”
歷史現象和考古學存在著一定的時間差,短則上百年,長則數百年。馬鐙的發明肯定要早於北魏,冷清認為起源於西漢,這在西漢的很多壁畫中有體現,漢朝的陶甬中也已經出現馬鐙。這些非實物馬鐙的考古,從另一個角度證明馬鐙的發明至少是西漢。
馬未都先生由於個人知識所限,質疑三國以前沒有騎兵,試圖顛覆正常的歷史常識和認知。由於,馬未都先生並不精通考古學,馬未都先生是否精通科學技術史,不得而知。任何一項發明創造,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是經過長期摸索、實驗、試用而來的。
馬鐙也不是憑空創造的,在馬鐙發明之前有馬鐙的替代物。古人為了騎馬更穩定,用繩套、皮套、布袋、皮帶固定人的雙腳。在青銅時代,由於青銅很脆,不適合做馬鐙。只有古人進入鐵器時代,用鐵做的馬鐙就誕生了。馬未都想當然的否定某些歷史事實,缺乏嚴謹的考證和縝密的科學邏輯。
附錄《宋史、司馬光傳》節選:“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卷,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元末、阿魯圖《宋史》
-
7 # 錢虎生74
關於砸缸,砸的是什麼缸?我一直持懷疑態度的。
這是從我們小時侯與小夥伴遊玩推演出來的實際是:小夥伴們在屋後遊玩,看到半埋於地下的糞缸,在缸之邊沿上行走轉圈,後面的小屁孩看到後也跟著在糞缸邊沿上行走起來。可是,他的平衡力掌控不好,身體一晃,沒有跌向外邊,卻往裡邊跌進缸裡,撲通一聲糞水四濺!眾小夥伴四散逃去,我就施以援手,拉出來後,跑回家洗浴換衣。其母出來說道:這個細爺爺子,怎麼在坑缸邊上玩呢?
糞缸有幾種形式;一是半埋式,即一段埋在地下,一段高於地面一尺五、六寸。缸外一側堆二級踏步。二是地坑式,四周磚砌,六、七尺深,坑底有一小缸。
文章所說跌入水缸,幾無可能。儲水之缸,大多稱為七石缸,容納糧食八百斤至一千市斤,七石缸農家用作儲糧,可以免受鼠擾。糞坑大多以黃砂缸為主。儲糞水七、八擔。缸邊有沿約十公分左右寬。
攙行小孩散步,小孩尤喜走馬路牙子,馬路牙子,產品名稱為路側石。寬窄十公分左右。冒險走缸沿也是小孩喜愛的。
千古之謎便是砸的糞缸!
-
8 # 窮天天吃老米飯
我也不懂,瞎說二句。缸比甕大,形態也不同,而且壁厚不一樣。缸的壁厚,孩子拿石頭砸,不一定能砸破。小時候學了司馬光砸缸,我實踐過。。。。。
-
9 # 司馬砸光
原文中記載是甕,並不是缸。故事編入中小學教材的時候估計考慮到“甕”比較生僻,給改成了同學們比較容易理解的“缸”,原本該是“司馬光砸甕”。
馬未都先生具備淵博的古代器具考據的知識儲備,這個大抵是錯不了的。可能按他佔有的資料,北宋的確造不出那麼大的缸,但不見得造不出那麼高大的甕啊。實際上當時北宋的技術水平是有這個能力的。馬先生小失誤的原點可能就是以司馬光砸缸說事,而不是砸甕,由於他發表觀點的原影片我沒看過,只能推測。元朝人編寫的宋史,壓根沒必要刻意美化年僅七歲的司馬光智慧、勇敢、鎮定的一面,他們沒這個動機。但是元人修宋史,肯定也要參考宋人的原始記載。所以我們關注的要點,就落在了宋人記載的原始資料上。我們不可能找到原始素材,但完全刻意推理。當時年僅七歲的司馬光就出生在光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信Sunny山縣。當時的光山知縣是誰呢,正是司馬光的老爸司馬池。縣長小公子的“光輝事蹟”要在民間流傳還是比較容易的。
司馬池家族自稱是司馬懿弟弟、晉安平王司馬孚的後人。也正是憑藉在光州的漂亮政績和良好的官譽,司馬池隨後被宋仁宗提拔為兵部員外郎、知府等職位,甚至還一度直接在仁宗身邊工作。
他一心做事、數次推辭升官的行為給仁宗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也就是說,司馬池非常在乎名聲,也許他很會營銷自己。司馬池死後被追封溫國公,追贈太師,待遇高的嚇人。他有沒可能再幫小兒子營銷一下?
那麼就只有兩種可能了:一是小司馬光的確砸翁救了小夥伴,然後司馬池發動全縣的宣傳工具又給傳播了一把,以至人盡皆知,說不定還記載入了縣誌甚至史官的素材庫,後被元朝丞相脫脫等人引用了;二是善於營銷包裝的司馬池一手策劃了砸甕事件,替司馬光從小就開始積累強大的個人聲譽,提早為其入仕做好鋪墊。以上。不妨也說說你的看法吧?
-
10 # 大相無形
馬未都否認司馬光砸缸的邏輯基點,是“宋代無法燒製一米以上的大缸”,是基於器具規格形制的判斷,邏輯本身就有問題。
我們暫且不論宋代是否具備燒製此等規格的相關技術,單從史料記載看,原文並未提及具體尺寸!《宋史》原文: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不知馬先生“一米以上”的資料來自何處?原文記載也並未說明甕體材質,又何以斷定是“瓷缸”?
土質缸坯經過上釉後燒製才是瓷缸,未經上釉是陶,瓷的硬度也遠遠大於陶!小時候見過生產隊給牲口飲水的一米粗細的瓷缸,缸壁約有十公分左右,不是一個小孩想砸就能輕易砸破的。
因此,司馬光砸的缸極能是陶缸!而陶質的大型儲水器物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如陝西、咸陽博物館收藏的秦代米缸,缸體高度也超過一米,使用時是半埋於地下,既方便拿取又防潮防蛀。
近年來各地常有孩子失足跌入廢棄坑井的新聞報道,這些坑井清一色全是十分狹小的尺寸。一名7、8歲兒童身寬充其量三四十公分,50、60公分口徑便足以跌入!因此,小孩失足跌入的那口缸未必一定要很寬大,關鍵是隻要足夠深,就可以致命!此種情況下以卵石大力擊打,是有可能砸破缸壁救人的。
只是我不清楚,馬先生是否將孩子的入水姿態理解成“直挺挺”的掉進水缸?那要不要再來個空中轉體360度?
這個問題中,缸也好、甕也罷,器物的器形不是界定事件真偽的關鍵,從邏輯、材質、和實施條件,是可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的。要想否認,只有從人性城府或動機的角度考量,例如,是否有人為杜撰或者美化成分?是否有刻意逢迎或以訛傳訛?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11 # 小松鼠08
司馬光砸缸要我看是假的,根本不可信。在很久以前我就懷疑 這是一件發生在古代的炒作事件。首選我們先不談宋代有沒有那麼大缸,我們就當它有那麼大的缸。能讓一個六七歲孩子掉進去並且能被淹死的大缸, 該有多大?我想比故宮裡的大缸也小不了多少吧?這麼大的缸 是一個六七歲的孩子 一時半刻能夠打破的嗎?我想即使是家裡裝水的缸也不是很容易打破的。即使司馬光最後真把缸打破拉 裡面的小朋友也早淹死拉。
回覆列表
司馬光砸缸的這個故事流傳久遠,這個故事的原文其實不是砸缸,而是砸甕,歷史上對這個事情有一個很明確的記載,翻譯成白話文,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司馬光7歲的時候和一群小孩在一起玩耍,其中的一個孩子爬到了一個甕上,結果一失足掉到這個甕裡了。
而這個甕裡頭有水,眼看就要淹死了,其他的孩子見狀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臨危不懼,靈機一動,撿起一塊石頭,把這個甕砸爛,水全部洩出來,甕裡的孩子得救了。當時司馬光砸的是一個甕不是一個缸,這是史書上明確記載的。
但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就把一個甕變成缸了,可能也是因為這個甕的發音,不像缸這麼響亮,而且這個甕的形制和製造可能各方面都比較粗糙,不如缸那麼華麗美好,所以就變成缸了。
事實上司馬光他砸的是一口甕,這個甕出現的年代還有比較早,在北宋的時候完全是可以生產的,而且是很普通的一件生活用具,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
至於說北宋年間能不能生產、燒製出來這麼大的缸,這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一個技術問題。從中國考古發現來看,出土最早的大缸有四千年的歷史,這樣的大缸,口徑超過一米,高度接近1.3米,這是浙江良渚文化遺址當中發掘出來的。
所以說北宋那個時代,要是燒製一口淹死兒童的缸,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只不過就是這個缸可能在造型上,應該沒有後世的那些精美,但那也是缸,古人的這個故事,主要是目的還是為了教育後人,不要因循守舊而要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一般而言,孩子掉水缸裡了,人們想到的第一個解決方法,就是把這個孩子從缸裡撈出來就行了,但是當時在場的都是小孩兒,誰也沒有這個力氣能把這個孩子從缸裡面撈出來。那咋辦呢?
司馬光開闢了一個新的解決問題的途徑,那就是從外向內,把缸砸爛讓水淌出來,孩子就得救了,這也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思路,這也是有利於啟發大家創新思維的一個故事。
於是後人就把這個故事記載下來,這個故事的名字應該叫司馬光砸甕,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的發展,這個甕就變成缸了。
從歷史上看,中國燒製大缸的歷史是非常長的,到北宋的時候,燒製出淹死人的大缸完全沒有問題。
馬未都說,北宋時期還燒製不出來這麼大的缸是不科學的。中國北宋時期燒製的大缸——陶缸並不少,考古發現也出土了實物,考古過程中還發現了間接證據,襄陽檀溪宋朝的墓葬裡頭出土了一幅壁畫,壁畫裡面就畫了一個足以淹死人的大水甕,這個大水甕其實就是大水缸了。山東膠州板橋鎮北宋遺址就出土過口徑達到1米的陶缸。
司馬光砸的是甕,甕和缸是有區別的,儘管如此當時的北宋是完全有能力燒製出大缸的,而且是陶缸,因此我們不能說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