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培懿
-
2 # 展翔的天馬
蘇秦作為戰國時期的縱橫家代表之一,可以成為六國的丞相,其才能肯定是有過人之處。但也正是他的才能比較好,會成為各國的目標,如果可以得到蘇秦的忠心效力,那麼對這個國家來說當然是比較好的。
下面是天馬菌的觀點。
蘇秦與燕王母私通
蘇秦以他的才能可以促成六國合縱攻秦,令各國都大為震驚,但又因為蘇秦成為的是六國的丞相,肯定不會專一的為某一個國家效力,所以各國對他也不是很放心,希望可以用一個人來監視蘇秦,使他的行動更加有利於自己的國家利益。
又由於蘇秦促成六國合縱之後主要是居住在燕國,那就為燕國監視蘇秦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蘇秦並不是一般人,所以在執行監視的人選上也要下一個很大的功夫。其中燕文侯夫人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她是君主的至親,在忠誠度方面可以使君主放心,同時就算經常的面見君主彙報工作,也不會引起蘇秦的注意。
《史記》中記載:
易王母,文侯夫人也,與蘇秦私通。燕王知之,而事之加厚。
從這一段文字中就可以看出,燕王的確有向蘇秦與易王母是有問題的,在知情的情況下,不但沒有向蘇秦問罪,反而對他更加器重,也可以見得出燕王,的確有自己的圖謀。
蘇秦入齊國做間諜
蘇秦恐誅,乃說燕王曰:“臣居燕而不能使燕重,而在齊則燕必重。”燕王曰:“唯先生之所為。”
到後來蘇秦也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燕王是知情的,而易王的反應才使他更加誠惶誠恐,自己的合縱計策可以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得到燕文侯的資助,現在自己做出如此對不起燕文侯的事情,那肯定是非常內疚的。
所以蘇秦願意幫助燕文侯的兒子實現願望,削弱齊國的實力。此前,蘇秦就幫助燕易王從齊國那裡要回十座城池,所以易王對於蘇秦的能力也不會有懷疑。
蘇秦決心要到齊國幫助燕國做間諜,當時易王也是同意的,不過期間需要有很長的時間,對於蘇秦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需要做的非常隱蔽,不讓其他人發覺。
但這麼長的時間下來,齊國的人肯定會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只不過每次都給蘇秦用他的才智給化解了。所以齊國那些對蘇秦有懷疑的人,就不再揭發蘇秦,反而是刺殺蘇秦,並且也成功了一半。
之所以說成功了一半,那是因為蘇秦已經得了致命傷,還沒有斷氣而已,已經是活不成了。因此,蘇秦就對齊王說,將自己車裂,然後說自己是間諜,可以讓背後的兇手出來領賞,其實這只不過是蘇秦的一個策略,主要就是為了查出真正的兇手。
最後,齊王就按照蘇秦的要求,將蘇秦車裂,並且查出了兇手,幫助蘇秦報了仇。
結束語
不管一個人的才智有多麼的聰明,都有可能會被別人利用的時候,蘇秦其實這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雖然是鬼谷子門徒,但也有會被別人利用的時候。而蘇秦被利用了,最後他的名字也載入了史冊。
-
3 # 常棣tandy
蘇秦是被齊國以“反間”罪車裂而死,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結果,要從蘇秦在燕國說起……
一、蘇秦為燕間諜而破齊的計策
燕國原是七國中最弱的一個。公元前三一五年燕王噲傳位給相國子之,引發內亂,被齊宣王乘機攻破,幾乎亡國。燕昭王即位,二十年來經過改革,發奮圖強,國力有所增強,力圖報齊之仇。
公元前二九四年左右,在當時齊、趙、秦三國鼎立,竭力爭奪宋國土地的形勢下,蘇秦向燕昭王獻策,企圖藉助秦、趙兩強之力攻破齊國,由他作為燕昭王的特使派到齊國,以助齊攻宋為名,做間諜工作從而達到破齊的目的。
當時兵家是講究使用間諜取勝的,《孫子兵法》就有《用間篇》,據說間諜有五種,其中“死間”一種最為重要。所謂“死間”,是指派往外國做間諜,說誆欺騙,取得信任,出任要職,實施陰謀詭計,使得這個國家失敗滅亡。這種間諜若被發覺,立刻就會被捕處死,因而有“死間”之稱。
這種間諜必須非常效忠於主使的君上,按既定的計謀策略行事,有出生入死的決心,才能成其大功。
他們以為伊尹和太公望是“死間”的榜樣,商湯滅夏和周武王克商,就是由於伊尹和太公望做“死間”成功。《孫子兵法·用間篇》的結論是:“昔殷之興也,伊摯(即伊尹)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即太公望)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蘇秦是東周洛陽乘軒里人,是個用功學習的縱橫家,讀書很多,很重視兵家學說。早年最先遊說秦昭王,建議“廢文任武”,用武力兼併天下,講的是兵家用“義兵”統一天下的理論(《戰國策·秦策一》誤作“秦惠王”),未被採用後來蘇秦發憤讀書“得《太公陰符之謀》”,“簡練以為揣摩”,一年後自以為“此真可說當世之君矣”。
《太公陰符之謀》一作《周書陰符》(《蘇秦列傳》),當即《漢書·藝文志》道家所載的《太公》一書。今本《六韜》當即《太公》一書的選本,是講太公進獻陰謀奇計從而伐滅殷商取得天下的。
蘇秦為燕間諜而實施的破齊計謀,主要是因順齊湣王要滅亡宋國,使齊進一步強大擴張的慾望,由燕助齊攻宋,使得齊的國力疲弱,同時離間齊趙關係,加深齊趙之間的矛盾,以便藉助秦趙之力合縱攻破齊國。
《戰國策·燕策二》指出:“齊興兵伐宋,三覆宋,宋舉,燕王聞之,絕交於齊,率天下之兵以伐齊,大戰小戰再,頓齊國,成其名。故曰因其強而強之,乃可折也,因其廣而廣之,乃可缺也。”這就是《六韜》所載太公主張對敵國先加“文伐”而採取“因順”的謀略,“攻強必養之使強,益之使張,太強必折,太張必缺”(《六韜·三疑篇》)。
在當時秦、齊、趙三強鼎立鬥爭的形勢下,燕之所以能夠合縱破齊,確是和蘇秦鼓勵支援齊王攻宋,使齊國力疲弱,並使齊趙之間矛盾加深有關,因而銀雀山出土《孫子兵法》竹簡,在“周之興也,呂牙在殷”下,加上“燕之興也,蘇秦在齊”。當是戰國末年兵家所增補的。
二、燕昭王和蘇秦定策攻破齊國
蘇秦在和燕昭王一起定策的時候,竭力保證自己要做到“孝如曾參”,“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其中“信如尾生”是最重要的。
尾生為愛情守信而死的故事,戰國時代流傳很廣。據說尾生和情婦相約幽會於水淺的橋下,情婦尚未來到,忽然大水衝來,守信不去,以致抱著橋腳的柱子而被淹死。蘇秦所以要在昭王前保證自己“信如尾生”,因為自己將做“死間”的工作,必須保證自己按密約行事,守信到死。
後來蘇秦確實做到了這一點,當燕將樂毅破齊之時,他就被齊湣王“車裂”而死,所以鄒陽《獄中上書》就說:“蘇秦不信於天下而為燕尾生。”司馬遷說:“蘇秦被反間以死,天下共笑之。”(《蘇秦列傳》太史公曰)
蘇秦在定策時說:“齊雖強國也,西勞於宋,南罷(疲)於楚,則齊軍可敗而河間可取。”(《燕策一》)又說:“信如尾生,期而不來,抱樑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揚燕、秦之威於齊而取大功乎哉?”《燕策一》)可知蘇秦和燕昭王所定的策略,是要使齊“西勞於宋,南疲於楚”,然後讓燕和秦、趙等國聯合揚威於齊而取得大功。
蘇秦自齊獻書給燕昭王說:“臣之計曰:齊必為燕大患臣循用於齊,大者可以使齊毋謀燕,次可以惡齊、趙之交,以便王之大事,是王之所與臣期也。”(《戰國縱橫家書》)“期”就是約定,“王之大事”就是攻破齊國,可知燕昭王和蘇秦約定的策略,就是要攻破齊國。“惡齊、趙之交”就是拉攏趙國和燕一起攻齊的手段。蘇秦自稱不做“自復”之臣,要為“進取”之臣,就是說要為燕進取。就這樣,燕昭王決定派蘇秦出使齊國,並派兵兩萬幫助齊國一起攻宋了。
三、燕助齊第一次攻宋
燕昭王在公元前二九五年派蘇秦入齊,請齊王不攻燕而攻宋,認為宋是中原膏腴之地,“與其得百里於燕,不如得十里於宋”(《燕策二》)。這時齊湣王為了擴張領土,拉攏秦國,使用秦昭王的好友韓聶為相。韓聶是韓人而主張秦齊聯合的。
一面又先與韓聶面談,韓聶擔心“傷齊者必趙”,蘇秦對答道:“請劫之”,並且說:“子以齊大重秦(蘇秦),秦將以燕事齊,齊、燕為一,韓、梁必從,趙悍則伐之。願則(即)摯(質)而攻宋。”就是說兼送質子到齊作保證,將派兵一起攻宋。
韓聶對此很贊同。蘇秦這樣主張“劫趙”、“伐趙”,目的就在“惡齊、趙之交”。於是蘇秦就率車一百五十乘入齊,齊就以接待諸侯之禮迎接他,由韓聶迎接於高閭(臨淄的城門),並替他駕車而進入(《戰國縱橫家書》)。燕昭王封蘇秦為武安君,後來趙、齊都封蘇秦為武安君。“武安”是封號,並無封邑,是說將以武力安定天下。
後來秦將白起、趙將李牧,都曾有這個封號。因為蘇秦當時宣揚用“義兵”平定天下的主張,最初蘇秦以此遊說秦昭王未見採用,這時蘇秦又以此進說齊湣王攻滅宋國而被採用了。蘇秦這樣以隆重鋪張場面出使齊國,無非為了爭取齊王的重視和信任。
齊王確是十分信任,當兩萬燕軍自帶糧食進入齊國準備隨同一起伐宋的時候,“齊之信燕也,至於虛北地以行其兵”(《燕策二》)。
但是燕將張魁率燕軍進入齊國以後,還是和齊有矛盾,張魁因此被齊王殺死了(《戰國縱橫家書》),燕昭王為此感到屈辱,經臣下勸說後,還是派蘇秦出使到齊請罪了結。
齊國這次攻宋,引起趙國大臣兩種不同的對策,趙將韓徐為和魏相孟嘗君一起邀約燕昭王共同攻齊;而趙將李兌卻主張和齊聯合,要接受齊給他的封邑,還揭露了韓徐為等相約共謀攻齊的活動,歸罪於燕。
齊王曾派公玉丹到趙要以攻宋取得的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作為李兌封邑,燕昭王因此派蘇秦入齊,使齊趙交惡而不給李兌封邑(《戰國縱橫家書》)。在這樣複雜的鬥爭形勢下,齊就聽從蘇秦的建議暫時停止了攻宋的行動,把攻宋的齊將蜀子(即觸子)招回。
後來蘇秦由燕入趙,進行外交活動,就有人檢舉蘇秦有一系列破壞齊、趙兩國關係的行為,因而趙相李兌和趙將韓徐為都對他怨恨,一度曾把蘇秦監禁起來,經燕昭王遣使入趙促使釋放的。
四、蘇秦合縱五國攻秦
當秦相魏冉來到齊國致送“東帝”稱號和約定聯合伐趙之後,蘇秦從燕到齊,見齊潛王於章華宮南門,齊王徵求他的意見,他認為這樣“兩帝立,約伐趙”,不如伐宋之利;齊取消帝號可以使得“天下愛齊而憎秦”,因而主張取消帝號,“倍(背)約接秦”,“以其間舉宋”(《齊策四》、《田世家》)。
這個建議很得齊王的讚許,於是就邀約趙王和齊王在東阿(今山東陽穀東北)會見,約定“攻秦去帝”,並由蘇秦參與其事(《戰國縱橫家書》)。這是趙國存亡的緊急時刻,蘇秦這樣聯合齊、趙二強發動五國合縱攻秦,因此蘇秦一時聲勢顯赫,趙和齊先後都封蘇秦為武安君,任以為相。
《蘇秦列傳》稱蘇秦約六國合縱,並相六國,出於後世策士的誇張,但是當五國合縱攻秦時,同時兼有齊、趙、燕三國之相,並同封為武安君,當是事實。
蘇秦這樣推翻秦齊連橫而攻滅趙國的計劃,發動齊、趙聯合五國而合縱攻秦,真正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挽救趙國還是為了將來實現燕聯合秦、趙攻破齊國的“大事”。因為在這樣秦、齊、趙三強鼎立而鬥爭的形勢下,必須要造成秦、趙兩強合縱政齊的局勢,才有可能把齊攻破。
如果出現秦齊兩強連橫攻趙的局勢,一旦趙被攻滅,齊的國力將更強大,必然造成對燕十分不利的結果。
公元前二八八年十二月齊宣佈廢除帝號,次年五國軍隊就開始會合而前進攻秦了。燕又派出兩萬軍隊自帶糧食到齊國,準備隨同齊軍一起攻秦了。蘇秦就從燕到魏,再到趙,督促快速進軍,據蘇秦向齊王所作報告,韓魏之軍已會合,因下雨未能快速前進,趙奉陽君已應允將全部徵發上黨壯丁出發攻秦。但是奉陽君在懷疑齊、楚兩君將要相會是為了向秦講和。
當時齊的主要目的,是要乘這個合縱攻秦的時機攻滅宋國。同時趙、魏也想爭奪宋地,三國之間為此很有矛盾。因此蘇秦向齊王建議,必須安撫趙相奉陽君和魏相孟嘗君,把宋的陶許給奉陽君作封邑,把宋的平陵許給孟嘗君作為封邑(《戰國縱橫家書》)。
由於魏的阻撓,五國聯軍停留在成皋、滎陽(今河南滎陽西北和東北)。當齊第二次攻宋請魏“閉關於宋”,魏不許。魏一再向宋進攻,與齊爭奪宋地,因此蘇秦謂齊王:“王又欲得兵以攻平陵(宋邑),是害攻秦也。天下之兵皆去秦而與齊爭宋地,此其為禍不難矣。“
同時魏相孟嘗君和趙將韓徐為主謀合縱攻齊的訊息傳到齊國,齊王就決定於八月退兵。秦在五國合縱進攻的形勢下,也宜布廢除帝號,與五國講和,把前所奪得的溫(今河南溫縣西南)、軹(今河南濟源南)、高平(今濟源西南向城)歸還給魏把涇分、先俞歸還給趙(《趙世家》《趙策一》)作“三公、什清”。《戰國縱橫家書》)
就在這年趙將趙梁攻齊(《趙世家》),這是當年五國合縱攻秦結束後,趙對齊的初次進攻,成為此後五國合縱攻齊的先聲。
五、齊國攻滅宋國
當公元前二八七年五國攻秦結束後,秦就分兵兩路攻魏,一路攻魏舊都安邑,一路攻魏河內,拔取新垣、曲陽。次年秦派司馬錯攻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徒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秦本紀》)。秦如此攻魏,都是在齊的許可下進行的。
這時秦雖已允許齊伐宋,作為齊允許秦攻取安邑的交換條件,但是當齊相韓聶主持攻宋的時候,秦昭王還是不滿,認為韓聶是他的好友,不該攻他所愛的宋。蘇秦為了支援齊的攻宋,為齊進說秦王,說魏因此“割安邑”給秦,“此韓聶所以禱於秦也”,齊滅宋必將西面事秦,於是秦王同意了。
這時魏怕齊、秦聯合而夾攻魏,想要和秦講和,蘇秦因而入魏要魏王不講和。魏發現齊已許允秦取得安邑,一度把蘇秦拘留,由蘇厲勸說魏王才得釋放。(《魏策一》)
齊曾多次向宋發動進攻,這次終於把宋攻滅了。就是《燕策二》所說“三覆宋,宋遂舉”,是經過三番四復的進攻,才攻下的。宋王偃因此逃到了魏國,死於溫(《魏世家》、《秦本紀》)。這時宋之所以會被滅亡,主要由於宋王偃暴虐,“所殺戮者眾矣”《呂氏春秋·淫辭篇》),國內矛盾十分尖銳同時統治階級內部也因爭奪權利而分崩離析,不僅曾經繼任為王的太子出走,“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而且由於相國唐鞅爭權,發生了驅還載子的事件,即荀況所說:“唐鞅蔽於欲權而逐載子”(《荀子·解蔽篇》),接著唐鞅又被宋君殺死。
六、秦趙主謀合縱五國伐齊
自從齊國攻滅了宋國,兼有宋以前所得的楚淮北地,一時聲勢很盛,直接威脅到三晉,待別是齊、趙之間矛盾十分尖銳,並且使秦也感到有很大壓力。有礙於秦在中原的擴充套件因此發起合縱伐齊,懲罰齊“破宋”的罪行。
公元前二八五年,秦昭王和楚頃襄王在宛相會,又和趙惠文王在中陽(今山西中陽)相會。就在這年,秦國為了“先出聲於天下”,派了蒙驁帶了秦兵,越過韓、魏,開始向齊河東進攻,攻取了九個城。次年秦昭王和魏昭王在宜陽相會,又和韓王在新城相會,同年燕國由於趙國的拉擾,燕昭王也入趙會見趙惠文王。
這時秦主謀發動合縱伐齊,以瓜分齊地為餌,並推舉趙主其事,由趙拉攏燕合作,結成秦、趙、燕三國聯盟,並由秦送質子到趙、燕兩國作擔保。秦鑑於過去和齊連橫約攻趙不能成功的教訓,推定樂毅為趙、燕兩國的“共相”,併為五國聯軍的統帥,同時秦又派御史起賈駐在魏國主持監督五國合縱的事,更派將軍蒙驁統率秦軍越過韓魏先進攻齊的河東,既作為進攻的先聲,還可以起控制三晉進兵的作用。
樂毅原為攻克中山的魏將樂羊的後裔,入趙曾為趙武靈王的大臣,當齊宣王破燕時,武靈王曾聽從樂毅的計謀,以趙合楚魏而伐齊存燕(《趙策三》)。因此趙派樂池護送燕公子職由韓入燕,立以為王,即燕昭王。
樂毅在趙內亂中武靈王餓死之後,經魏來到燕,得到燕昭王的重用。樂毅因此有因緣在這時被推為趙、燕的“共相”和五國聯軍的統帥。當時有人對起賈說:“燕趙共相,二國為一。”《戰國縱橫家書》)“燕趙共相”即指樂毅。
樂毅以“燕趙共相而為五國聯軍的統帥,秦趙兩強是主力,但是樂毅能直接指揮的是趙燕之師。因此樂毅先以趙相的職司,會集五國聯軍,從趙的東南邊出擊,先攻取齊的靈丘(今山東高唐南),再在秦軍大力配合下大破齊軍於濟西,從而一舉擊破齊的主力;然後再以燕相的職司,獨率燕軍,乘勝向東追擊,乘虛而長驅直入,得以攻克齊都臨淄。
合縱攻齊的結果,正如當年有人對秦駐在魏國監督合縱攻齊行動的御史起賈所說:“以燕王之賢,伐齊足以刷先王之恥”,”燕趙共相,二國為一,兵全以臨齊,則秦不能與燕、趙爭”(《戰國縱橫家書》)。
結果成大功的是燕趙共相樂毅。樂毅攻入臨淄,盡取齊寶財物祭器運到燕國,燕昭王親到濟上勞軍行賞,封樂毅於昌國(今山東淄川東),號為昌國君,從此樂毅留在齊地五年,先後攻下齊七十多城(《樂毅列傳》)。
七、蘇秦因反間而車裂於市
當樂毅統率燕軍開始破齊的時候蘇秦就被齊王判以反間之罪而車裂於市。《荀子·臣道篇》說:“齊之蘇秦、楚之州侯、秦之張儀,可謂態臣也”,“用態臣者亡”。《呂氏春秋•知度》說:“宋用唐鞅,齊用蘇秦而天下知其亡。”
《說苑·尊賢篇》也說:“宋用唐鞅、齊用蘇秦、秦用趙高而天下知其亡。”所謂“亡”是指樂毅破 齊而言。《淮南子•說林篇》說:“蘇秦以百誕成一誠。“一誠”是 指蘇秦為燕計謀破齊的專心忠誠;“百誕”是指蘇秦入齊騙取信任而陰謀破齊。
蘇秦為燕昭王出使到齊,為燕助齊滅宋,出任齊 相,主持合縱擯秦,離間齊、趙之交,都是挾燕以自重的。他隨時將重要的外交活動情況彙報燕昭王,並暗中送間諜情報給燕昭王。
《戰國縱橫家書》中所有蘇秦獻給燕王的書信,就具有這種 性質。齊湣王果然在蘇秦主持下得到燕的幫助而攻滅了宋國, 卻招徠了燕和秦、趙結盟合縱攻破齊國的後果,因而蘇秦以“反 間”罪被車裂而死。
(正文完)
-
4 # 職場觀察記
在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漢奸賊子,如清末的川島芳子。她原來是清朝皇室的格格。她的姓是艾辛戈羅仙雲。她的父親是帽子王八鐵之一的山崎,結果溥儀被趕下臺。但是她的父親把它給了日本人民。從那以後,她改變了自己的名字,把自己當成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川島芳子也和日本人民一起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
1945年,日本戰敗後,川島芳子也被逮捕。1948年3月25日,她因叛國罪被判處死刑,並在北平第一監獄被處決。然而,關於她的死仍然有很大的爭議。有人說她沒有死,而是被一隻靈貓救了出來,以換取一個王子,然後隱居起來。當然,有些人認為她是被處決的人,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叛徒,沒有好下場。
除了川島芳子,戰國時期還有一個著名的叛徒。他獨自愚弄了六國的國王。這個人就是蘇秦。在他的早年,蘇秦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的家庭以農業為生。起初,蘇秦在戰國時期著名的外交家張儀,的陪同下,來到齊國學習鬼谷子。後來,蘇秦旅行了許多年,但一無所獲。相反,他變得非常貧窮和苦惱。
回國一年後,蘇秦聚精會神地研究了聯合和交聯技術,並準備作為說客制定一個宏偉的計劃。首先,他在東周拜訪了周顯王。結果,周顯王不信任他,認為他只會吹牛。所以蘇秦又搬到了秦國。結果,因為秦國剛剛經歷了商鞅的政治改革,秦惠王和他討厭的說客們直接命令趕走蘇秦,在兩國都一個接一個地碰壁。蘇秦並沒有灰心,而是轉向了趙國
然而,因為君奉陽君, 趙國,不喜歡蘇秦,他的計劃再次失敗。公元前334年,蘇秦等了一年後來到燕國,看燕文侯,燕文侯遊說。聽了他的意見,他願意徵求然後派到,提出六國抗秦。這一次,趙國同意了蘇秦的提議,於是蘇秦發起了一項說服諸侯國加入的計劃。
然而,這一次,首先派兵攻打魏。蘇秦害怕這個計劃會被破壞,所以他用他的計劃讓他以前的同學張儀叛逃到秦國供他使用。後來,蘇秦繼續遊說所有國家,最終達成協議。當蘇秦回到趙國復職時,趙國君主任命他為武安君主,並同時擔任六國的君主。然而,《公約》生效了15年。後來,魏和反目成仇。蘇秦,害怕趙王的指責,提出讓齊國看看,並要求返回該市。
到達齊國,後,蘇秦採取了有計劃的步驟,故意騙齊王,秦國和燕國結婚。此時,齊王手中的這座城市是與秦國不和的證據,它遲早會帶路。齊王-as一高興就被鎮住了,然後回到了城裡。雖然蘇秦在歷史上的確是個天才,但他不是個好人。在蘇秦駐齊國,外交使團期間,有人說蘇秦背叛了趙國,蘇秦害怕被定罪,所以他很快藏在燕國
王子不喜歡他,甚至拒絕給他一個官方職位。蘇秦感到受了委屈,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為自己辯護。然後,他給王子講了一個關於他妻子和別人偷情並傷害了丈夫的故事。他把自己比作一個為了救丈夫而受到錯誤懲罰的妾。王子再次聽了他的話,稱讚了他,恢復了他的官職。從那以後,蘇秦在燕國定居下來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蘇秦,喜歡他自己講的故事,和燕易王的母親有一腿。結果被王子知道後,他擔心會惹上麻煩,並提出去齊國做間諜和名義上的說客,但他還是偷偷向王子報告了齊國。
作為迴應,王子欣然同意並與蘇秦合作了一齣戲,讓他逃到齊國,並在齊王逗留柘王期間被其利用。蘇秦試圖說服齊湣王建造一個大型專案,但實際上是為了讓齊國浪費人力和金錢,從而扳倒齊國。就因為風頭太高,他被暗殺身亡。在他死前,蘇秦告訴齊王,他想以幫助燕國反恐活動的名義在街上分他的車。這樣,罪犯自然會出現。齊王非常相信蘇秦,並且照他說的做了。
的確,沒過多久他就抓住了兇手,但與此同時,他與燕國一起毀滅齊國的真實所作所為被洩露了出來,而齊國也正式轉而反對燕國,所以我們不得不說。蘇秦是個聰明人。他獨自遊歷了六個國家,最終成為了一個“叛徒”。據估計,如果不是因為暗殺,齊國很可能會被他和燕國一舉消滅。然而,現在看來,蘇秦的計劃太可憐了。如果現在付諸實施,他很可能會在離開這三個國家之前被處決。
平臺宣告
-
5 # 李飛熊
蘇秦是戰國時期縱橫家的典型代表。他成功遊說六國,被推舉為“合縱長”,擔任六國相國,佩戴六國相印,簡直稱得上神人了。但是在“合縱”之前,蘇秦已經先去秦國遊說秦惠王進行“連橫”,只是秦王沒有采納,蘇秦才轉而合縱。那麼,身佩六國相印的蘇秦,為何最後五馬分屍而死?
蘇秦能崛起的原因自身的原因。蘇秦師從鬼谷子,和張儀是師兄弟。他在外面遊歷了幾年,落魄而歸,家裡人都恥笑他。蘇秦因此很羞愧,因而閉門苦讀《陰符》,把裡面的謀略都吸收之後,蘇秦決定再次外出遊說諸侯。經過前期的挫敗,使得蘇秦知恥而後勇,把自己的能力、口才提升了好幾個等級,這是蘇秦能崛起的自身因素。
外部大環境。此時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以後,已經變得越來越強大。六國之中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越來越強大的秦國,最終有吞滅六國的打算和能力。即使和秦國不接壤的燕國和齊國,都感受到了秦國強大的軍事壓力。所以東方六國,內在是有聯合起來對抗秦國的需求,這是蘇秦之所以能成功的外部因素。
蘇秦怎麼達成六國合縱蘇秦學習《陰符》成功後,因為他是洛陽人,所以首先跑到東周周顯王那裡,只是周顯王君臣都看不起他,所以蘇秦又跑到秦國。繼位的秦惠王,此刻剛剛殺死商鞅,對於遊士一類的人不怎麼歡迎。遊說無果,蘇秦接著便跑到了趙國,趙國趙肅侯用弟弟趙成為相國,而趙成不喜歡蘇秦。無奈之下,蘇秦又跑到了燕國燕文侯那裡。蘇秦透過舌燦蓮花的演講,指出了燕國巨大的優勢,以及和諸侯國的關係,再指出秦國要吞滅六國的隱憂。燕文侯被打動,送他車馬黃金,讓他到其他五國促成合縱的事。
此時,趙國的趙成已死,阻攔蘇秦的力量消失。於是,蘇秦把對燕文侯的那一套說辭,換成對趙國的分析。結果,趙肅侯也被打動。趙肅侯贈送蘇秦大量黃金、錦繡,讓他繼續遊說其他國家。就這樣,燕、趙、韓、魏、齊、楚等六國,先後被蘇秦說服。在這個過程中,蘇秦為了避免自己合縱事業半路折戟,還故意激和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張儀,讓他去秦國舉行“連橫”。蘇秦這一手,頗有些“養匪自重”的意味。
“於是六國從和而併力焉。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此時蘇秦的威勢堪比王侯,原先看不起他的周顯王,也讓人遠遠去迎接他。原先恥笑蘇秦的家人,也都跪在地上給他奉上食物。但是,蘇秦確實有能力,在他的帶領下,秦國十五年的時間都不敢攻打東方六國。
蘇秦因何而死蘇秦合縱成功後,到了趙國,趙肅侯封蘇秦為武安君。後來,秦國犀首欺騙齊國和魏國,讓他們一起討伐趙國。趙王責備蘇秦,蘇秦此時感覺害怕,於是請求出使燕國,報復齊國。蘇秦離開趙國後,合縱之約便瓦解了。此後蘇秦往來齊、燕之間,目的是想要削弱齊國實力。只是蘇秦和燕文侯的夫人私通,害怕事發之後被誅,於是裝作得罪燕國的樣子而去齊國,齊王給了他客卿的地位。
只是後來齊國的諸位大夫爭權,深受齊王寵信的蘇秦,便成了他們的眼中釘。於是派刺客刺殺蘇秦,蘇秦被刺殺後沒有立刻死亡。齊王想要捉拿刺客,但是並沒有捉拿到。生命已經危在旦夕的蘇秦獻策,讓齊王把他公開車裂(也就是俗稱的五馬分屍),並宣稱“蘇秦為燕作亂於齊”。齊王按照蘇秦說的做了,並揚言要賞賜刺客,刺客果然自投羅網,被齊王殺掉。此時,蘇秦想要削弱齊國的計謀還沒有洩露,還深受齊王寵信。蘇秦之所以要求被五馬分屍,就是為了拿到刺殺自己的兇手。不得不說,蘇秦也是狠人一個。
兇手伏誅之後,蘇秦為燕國謀劃的計策也漸漸洩露出來。齊國非常憤怒,想要討伐燕國,燕國上下都很恐懼。在這個關鍵時刻,蘇秦的弟弟蘇代挺身而出,繼續蘇秦合縱的事業。蘇秦的弟弟蘇代、蘇厲,還能繼續蘇秦的政策,“或從或不從,而天下由此宗蘇氏之從約”。蘇代、蘇厲最終都正常死亡,聲名播於諸侯間。
由蘇秦的遭遇,也可以看出當時戰國“士”的巨大影響力。蘇秦“連橫”不成,立馬便轉為“合縱”,他的立場是很值得懷疑的,更多的是為自己能博取更多的榮華富貴。但他遠見的卓識,卻是歷來為人敬佩。後面的歷史走向,也大體符合蘇秦的預言。不過蘇秦即使自己被五馬分屍而死,也要找出殺害自己的兇手。有這樣的性格,也就不難理解他的行為了。
史料參考:《史記》。
-
6 # 波哥胡
蘇秦身居高位,享盡榮華富貴,卻沒想到的是在他權勢巔峰時期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他與燕文侯的夫人,也就是燕國的王太后發生了關係。這件事被傳得沸沸揚揚,在被當時的燕易王知道後,蘇秦害怕自己會因與王太后發生關係的事而被殺害,就向燕易王請願前往齊國,自願去齊國擔當燕國的間諜。燕易王同意了蘇秦的想法,於是,蘇秦就以得罪了燕王的藉口跑到了齊國做客卿。
在齊宣王去世後,新王繼位後,眾多齊國大夫想要跟蘇秦爭奪新王的寵信,於是就派人去刺殺蘇秦,導致蘇秦重傷而逃。之後在齊王抓不到兇手的情況下,蘇秦建議以他在齊國謀亂的罪名將他在熱鬧的街市中執行車裂刑罰,為了獲取獎賞,兇手會自己露面,這樣就能抓到刺殺他的兇手。齊王採納了蘇秦的方法,果真抓到了刺客,並殺了他為蘇秦報仇。蘇秦在這件事發揮了自己身為謀略家的風範,也顯示了他自身的謀略。在自己受到致命傷之後,沒有慌張,沒有想著能否被治癒,反而鎮定地想出利用自己的死亡來為自己報仇的方法。不可謂不讓人震驚和敬佩。
-
7 # 青春的那點事
蘇秦在老師鬼谷子門下完成學業之後,就自信滿滿地前往各國遊說君王。經過初次說秦的失敗後,他重新奮發,努力研究所有書籍,終於在一年之後成功遊說六國達成合縱聯盟,就此得志。
蘇秦學成之後選擇秦王作為第一個遊說物件,然而卻慘遭失敗,最後以落魄回鄉作為首次遊說的結尾。回家後潦倒失意的蘇秦經受住家人的冷漠與嘲笑,重新開始,把自己的所有書籍都反覆閱讀研究,並從自己的失敗經歷中有所感悟,引以為戒。一年之後,蘇秦的研究有所成就,他就重新踏上游說各國君王的道路。蘇秦首先前往燕國拜見燕文侯,向燕文侯詳細分析了燕國在當下所面臨的局勢,並建議燕文侯與趙國聯合。燕文侯聽取了蘇秦的建議,並資助蘇秦前往趙國遊說趙王。到了趙國之後,蘇秦拜見趙王,提出趙國與其他國家聯合抵抗強大的秦國,以此獲取自身的安全,並詳細分析了他提出這個主張的理由。趙王聽完了蘇秦的想法後,採納了蘇秦的意見,並資助他前往其他國家進行遊說。之後,蘇秦在各國君王的支援下循序遊說各國,最終達成了六國締結聯盟的目標,獲取了六國十五年的和平。蘇秦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終於獲得了成功,得到了六國君王的重用,登上了六國的宰相之位。他不僅功成名就,還能享盡榮華富貴,能夠衣錦懷鄉,不再受到冷眼與嘲笑。 蘇秦在經歷失敗和碰壁之後,終於透過他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成功,受到了六國君主的重用,執掌六國相印。然而如此成功的蘇秦最終在齊國被人刺殺而受到致命傷害,臨死前為了抓住刺客,建議齊王對他以謀亂罪判處車裂的刑罰,最終蘇秦被五馬分屍而死。蘇秦身居高位,享盡榮華富貴,卻沒想到的是在他權勢巔峰時期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他與燕文侯的夫人,也就是燕國的王太后發生了關係。這件事被傳得沸沸揚揚,在被當時的燕易王知道後,蘇秦害怕自己會因與王太后發生關係的事而被殺害,就向燕易王請願前往齊國,自願去齊國擔當燕國的間諜。燕易王同意了蘇秦的想法,於是,蘇秦就以得罪了燕王的藉口跑到了齊國做客卿。在齊宣王去世後,新王繼位後,眾多齊國大夫想要跟蘇秦爭奪新王的寵信,於是就派人去刺殺蘇秦,導致蘇秦重傷而逃。之後在齊王抓不到兇手的情況下,蘇秦建議以他在齊國謀亂的罪名將他在熱鬧的街市中執行車裂刑罰,為了獲取獎賞,兇手會自己露面,這樣就能抓到刺殺他的兇手。齊王採納了蘇秦的方法,果真抓到了刺客,並殺了他為蘇秦報仇。蘇秦在這件事發揮了自己身為謀略家的風範,也顯示了他自身的謀略。在自己受到致命傷之後,沒有慌張,沒有想著能否被治癒,反而鎮定地想出利用自己的死亡來為自己報仇的方法。不可謂不讓人震驚和敬佩。
-
8 # 午夜夢醒18
蘇秦是戰國時的縱橫大家。遊說諸侯,少不了權術、詐術、離間等等,但許給六國的利益又不可能全部兌現。身敗名裂,慘遭橫死的下場早已註定。
-
9 # 寧信度
這個主要還得從蘇秦的性格來說。
蘇秦是個有理想的人,但是缺乏大志。蘇秦和張儀都是鬼谷子的得意門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聯合六國,共同抗秦。一時風光無兩。然而蘇秦的志向就止於此了。蘇秦的志向就是富貴和權力,並沒有統一的大志,久而久之得罪了各國的權貴,就像後來的商鞅,於是就不得不死了。
-
10 # 長生菌
蘇秦(?—前284年),己姓,蘇氏,名秦,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市)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著作有《蘇子》31篇,收於《漢書·藝文志》,早佚。書《戰國縱橫家書》存有其遊說辭及書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見於現存傳世古籍。
早年投入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學成遊歷多年,潦倒而歸。隨後,刻苦攻讀《陰符》,遊說列國,得到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
蘇秦之死據《史記》記載大致如下:
蘇秦因重重原因來到齊國做間諜,並在齊國因內部鬥爭被人派刺客刺殺,身負重傷,在齊王抓不到兇手的情況下,蘇秦建議以他在齊國謀亂的罪名將他在熱鬧的街市中執行車裂刑罰,為了獲取獎賞,兇手會自己露面,這樣就能抓到刺殺他的兇手。齊王採納了蘇秦的方法,果真抓到了刺客,並殺了他為蘇秦報仇。
參考文獻
《史記·蘇秦列傳》
-
11 # 梵天1
蘇秦作為執掌六國相信印大佬級人物,勢必會招來各色人等的嫉妒和仇視。
再有,縱橫家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口舌之利,設計出特定的語境來恫嚇掌權者,使得他們可以聽取自己的意見。
蘇秦作為縱橫家,在六國之間來回博弈。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他有意或無意間都會損害各色人等的既得利益。
再加上他個人的張揚和不知收斂,最終落得五馬分屍的下場也不奇怪!
-
12 # 林城—布衣
蘇秦同學絕對是古代勵志青年的榜樣,其刻苦學習的“英勇”事蹟一直激勵著後世仍至今天的我們。蘇秦也是窮人家的孩子,早年到齊國求學,拜鬼谷子為師,曾與張儀同學。學成後,遊歷至秦國,向秦王上書十餘次闡述自己的治國主張,仍不被任用。後盤纏耗盡,窮困潦倒,只得狼狽歸鄉。他老婆正在織布,見他落魄回家連織機都沒停,繼續織布。他嫂子見他這樣回來,也沒有馬上要給他做飯吃。而他的父母見他回來,連話也沒和他說一句。蘇秦見到這般情形,心裡非常難受,長嘆到:“這都是我的過錯呀!”於是他連夜找到了姜太公的兵書戰策,埋頭誦讀,反覆選擇、熟習、研究、體會。讀到昏昏欲睡時,就拿針刺自己的大腿,鮮血一直流到腳跟。
經過刻苦攻讀,蘇秦再度出山,遊說於東方六國提出合縱之策以對抗強秦。趙肅侯最先採納了蘇秦的“合縱”主張,並資助他去遊說各諸侯國加盟,以訂立合縱盟約。東方六國為求自保,相信了蘇秦“團結就力量”的遊說,訂立了合縱盟約,並先後拜蘇秦為相。這樣,蘇秦身配六國相印,達到了人生的的巔峰。合縱成功後,蘇秦自楚北上,向趙王覆命,途經家鄉時,他的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他的嫂子跪拜於地,他們父母也把家打掃的乾乾淨淨的迎接他。蘇秦感慨萬千,說到:“同樣的一個人,富貴了,親戚敬畏;貧賤時,連親戚都輕視。此後,蘇秦成功組織了六國聯盟抵抗秦國,致使秦國十五年內不敢出兵攻打六國,獲取了六國十五年的和平生活。
世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後來,蘇秦的合縱之盟,在張儀的連橫之術下瓦解了。燕國與齊國為了土地和歷史恩怨相互攻伐。蘇秦有感於燕昭王當年的知遇之恩,與燕王相約在齊國為燕國做臥底,事發。蘇秦死的很慘烈,氣急敗壞的齊湣王將他殘忍的車裂了。但是蘇秦沒有白死,燕將樂毅率領的軍隊橫掃齊國,連下七十餘城,齊國只剩下莒光和即墨兩個城市苟延殘喘。九泉之下的蘇秦應可瞑目了。
-
13 # 文化百說
蘇秦這一生可謂是大起大落,坎坷不斷,在他最落魄的時候,被村民嘲笑,被親戚嫌棄,大家不能理解他心中的抱負,認為他不務正業,遊手好閒,靠嘴皮子過活。面對現實的挫折和輿論的壓力,蘇秦也曾懷疑過,頹廢過,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思考人生。
直到他捧起了一本書,立馬睜大了眼睛,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住,內心洶湧澎湃,無比震驚,他彷彿看到自己的未來,找到了前進的方向。自此,蘇秦廢寢忘食,日夜攻讀此書,不斷地揣摩,反覆地演練,把那本名為《陰符》的書讀得爛熟於胸,倒背如流。經過幾年的韜光養晦,蘇秦終於開始展露頭角,不掩鋒芒,他遊說於六國之間,憑藉高超的縱橫謀略,完美的心理戰術,牢牢地把六國諸侯抓在手掌心 ,先燕後趙再齊楚,各國爭相邀請蘇秦擔任本國宰相,最終六國形成統一戰線,以合縱抗秦為中心思想,積極加強各國間的文化、經濟、軍事合作,鞏固聯盟關係,任命蘇秦為“從約長”,配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
這十五年是蘇秦的人生巔峰,以天下為盤,以諸侯將相為棋,合縱馳騁,或分或合,圍得秦國喘不過氣來,簡直就像是被關在了無形的牢籠中。有人可能會疑惑,當年蘇秦為什麼會失敗,他就那麼不堪其用,一無是處麼?不是的,蘇秦師從鬼谷子,合縱之術早已瞭然通透,他只是缺少一個方法,一個讓六國諸侯接納他“合縱戰略”的方法,而《陰符》剛好解決了他的這個難點,這個難點是什麼?無非就是帝王諸侯的慾望和人 性。俗話說:“苦口良藥,忠言逆耳”,有多少賢臣良將是死在這裡的,與其在家抱怨壯志難酬,還不如換個方法讓自己一展宏圖,等掌握了權利 ,再秋後算賬也不遲呀。
至於蘇秦是怎麼死的,為何會被五馬分屍,這其間的恩怨是非,就更精彩了。相傳燕國的王太后與蘇秦發生了關係,這件事在民間傳 得沸沸揚揚,蘇秦害怕燕王報復,為了躲避風頭,他自願請求去齊國擔當燕國的間諜,考慮到國家利益為重,燕王答應了。於是蘇秦就跑到齊國當了政客,並且受到齊宣王的賞識,後來齊宣王去世,新王繼位,眾多齊國大夫想要跟蘇秦爭奪新王的寵信,於是派人去刺殺蘇秦,導致蘇秦重傷而逃,兇手逃走,不知所蹤。蘇秦自知命不久矣,於是獻計齊王:讓齊王以謀亂的罪名將他在熱鬧的街市中執行車裂刑罰,為了獲取獎賞,兇手會自己露面,這樣就能抓到刺殺他的兇手。果真不出蘇秦所料,刺客自己上鉤了,蘇秦身為一名優秀的謀略家,早已看透生死,他在意的是如何使利益最大化,如何使事情得到完美地解決。
蘇秦一生奔走各國,叱吒風雲,他抓住各國的利益集團,六國在他的策劃下,時分時合,連秦國都被嚇得一愣一愣的。與他的前輩, 另一位傑出的謀士張儀不同的是,蘇秦編導了戰國時期最好看的政治大戲,且穩定了十幾年的相對和平,使百姓免受戰爭之亂。
-
14 # 曉彬002
蘇秦是鬼谷子的學生,學成後,外出遊歷多年,窮困潦倒,他的家人都很看不起他。於是他閉門不出,專心攻讀合縱連橫之術。蘇秦首先去遊說周天子,但失敗了。接著去秦國,遊說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剛剛處死了商鞅,很討厭這些說客,就沒有采納他的建議。接著去了趙國,趙國國相奉陽君很討厭他,所以又失敗了。然後又去了燕國,向燕文侯提出了與趙國合縱為一體,由趙國對抗秦國,燕國便可安享其成。燕文侯覺得有道理,便資助他車馬金帛,讓他去遊說趙國。此時奉陽君已死,蘇秦向趙肅侯提出了六國聯合,對抗秦國,則趙國霸主事業就可以成功。趙肅侯採納了建議,資助他去遊說其他諸侯國。蘇秦遊說成功,佩戴六國相印。後來有人毀謗蘇秦出賣國家,蘇秦怕獲罪,返回燕國。燕王覺得蘇秦不忠誠,便懷疑他。蘇秦說:“我正是因為所謂的忠誠才獲罪的呀。”燕王說:“你自己不忠誠就罷了,我從來沒聽過因為忠誠而獲罪的。”蘇秦說:“妻子與人私通,要毒死丈夫,侍妾就假裝打翻毒酒,保全了丈夫。丈夫卻因為打翻了東西而懲罰侍妾。我的罪名就如同這個侍妾。”燕王聽了之後就更加地信任他。蘇秦為了燕國的利益,與燕王商議後就假裝得罪燕王出逃齊國,齊王任他為客卿。齊國有人刺殺蘇秦,蘇秦重傷未死,齊王派人捉拿兇手,沒有抓到。蘇秦將死時,要求齊王以“幫助燕國在齊國從事反間活動為名”,將他車裂,並懸賞行刺之人,使兇手出現。齊王依計而行,誅殺了兇手!
回覆列表
“易王母,文侯夫人也,與蘇秦私通。燕王知之,而事之加厚。蘇秦恐誅。”——《史記》
這段出自史記的記載翻譯為白話文就是:蘇秦與燕易王的母親文侯夫人私通,讓燕王知道了。燕易王對其更加優厚,蘇秦害怕燕易王日後殺掉他。這事是出使齊國的關鍵因素。
事情的敗露讓蘇秦感到惶恐,後來他對燕王請求要出使齊國,作為內應削弱齊國。燕王同意了蘇秦的請求。於是蘇秦演了一出苦肉計,假裝獲罪,離開燕國,出奔於齊國。到了齊國後,蘇秦被齊宣王拜為客卿。宣王死後湣王繼位,蘇秦就勸湣王行奢靡之風,藉此來弱化齊國,讓齊國破敗。但是湣王最先並未察覺,並且對蘇秦很好。這也引來了很多朝臣的嫉妒之風,這也為蘇秦的死埋下伏筆。數年後,有刺客行刺蘇秦,致蘇秦重傷,後逃之夭夭。彌留之際,蘇秦對齊湣王說“我難逃一死了,為了幫我揪出兇手,將我在鬧市行車裂之刑,並告訴人們蘇秦是燕國的間諜,刺客行刺蘇秦是義舉,要賞金於行刺之人,這樣刺客就會現身”。齊湣王命人按蘇秦所說的將此訊息散播出去,果真如抓到了刺客,齊湣王幫蘇秦報了行刺之仇。事後齊湣王也知道了蘇秦真的是間諜,而當時臨死之時蘇秦是否也有一絲對於齊湣王的愧疚?就不得而知了,或許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也是他對內心的一絲救贖,但這都是個人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