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業規劃局
-
2 # 桂農優選
隨著居民生活的提高,對茶油的需求量大,農戶對種植油茶的積極性隨之提高,而且有的地方對農戶種植油茶有技術扶持,特別在荒山地種植為宜,利於生長而且提高效益,是一舉二得的好農業種植專案,茶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 ,油酸和維生素E的含量分別比橄欖油高7% 和1倍,耐貯藏,不易酸敗,營養成分接近人體需要比例,不會產生引起致癌的黃麴黴素,易被人體吸收,長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有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作用。除此之外,油茶枯餅可提取茶皂素、制刨光粉和複合飼料,茶殼可提取糠醛、鞣料和制活性碳,這些提取物經加工後,可用於餐飲業、工業、醫藥業、化妝品、保健品、加工催化劑等行業,有廣泛的利用價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但油茶種植需要4年時間長可以有收成,時間週期長,對於投資者來說需要一定的資金週期,週期長了風險也就比較高,不適應資金少和初始的創業者。
至於茶油的出油率。按我們這裡的物理壓榨方式。既能保證油茶籽的營養,但是出油率比較低只有30%左右,使用壓榨法生產的茶油成本都高,所以價格就貴。
-
3 # 鋤頭君的每天
關注【高格農業】,我們一起致富高產高抗新品種數量少
目前,中國大面積油茶林為自然林或傳統農家品種人工林,產油量不高,廣泛種植的主要是以優良無性係為主體的第1代良種。這些良種多為各產區 20 世紀 70 年代從自然林分中透過單株選擇而培育成功的優良無性系或者家系等,單位面積產量增益 10% ~ 30% 。全國油茶總產量還很低,單位面積產值不高,高產高抗新品種不多,廣適性品種少,還不能滿足不同區域產區的需要,仍需繼續開展良種選育研究。
優良品種繁育相對滯後,高質量苗木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目前,油茶新品種繁育主要採取無性繁殖方式,而無性繁殖主要以芽苗砧嫁接方法為主,方法單一;並且該方法技術難度較大,成活率不穩定,合格苗木出圃率較低,育苗週期長,需 2 a 才能出圃。育苗成本高,嚴重製約了油茶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延緩了油茶良種化程序。而油茶組織培養技術具備了出圃時間短、工廠化育苗的巨大潛力,但還沒有真正形成可操作性的技術體系。
油茶新造林成活率仍很低在中國現有的油茶林中,絕大多數還是低產林,其品種混雜老化,單位面積產量低,平均產茶油只有75~90kg/hm2。由於改造技術含量低,缺乏科學的標準化技術體系,改造成效不明顯。同時,大面積新造良種林,因造林後後續資金缺乏,導致管理不成體系,達不到預期效果,以致低產低效。
-
4 # 薦好物
中國現在大力發展油茶種植,因為它差不多是中國特有的,產業化運作也符合有中國特色的新農村建設發展之路。
所以,今年在耒陽開了中國油茶博覽園,因為耒陽是發源地,具體有多大,可以百度一下。
不過不建議私人種植,因為它的生長週期比較長,產量也比較低,工藝要求比較高。
-
5 # 17771998
種油茶個人認為,前景不是很好,一,油茶要高產難度大,靠風調雨順,二,人工投入較多,機械化很難用上,就全國形勢上看,不管賣茶果,還是賣油都難賣,吃茶油的是貴族,必定銷量有限,現如今茶油就難賣出去,茶枯價格只有一塊多點一斤,茶油5O元一斤也沒有人要,沒有真正老闆來收購,只有個別人買去送人情。本人開榨油坊十幾年,所以得出以上經念給大家參考
回覆列表
油茶種植--最近政府出臺政策補貼油茶,並大力扶持油茶事業。油茶全身是寶,最主要的是茶油目前供不應求,價格高漲。種植油茶不僅能獲得油茶的收益,同時可以開展其他多種林下經濟模式,如林動,林飼,林畜,林禽,林藥等,還能夠打造成生態旅遊,農村體驗等專案參與到全域旅遊中來。
隨著人們對於健康飲食的越來越重視,部分高利潤專案也隨之出現。尤其是涉及到綠色食品,養生食品,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的形勢下,批次種植這類產品,產生的效益是相當可觀的!比如食用油,食用油在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茶油向來是珍貴的油類資源,每年投入市場的茶油非常稀缺,所以油茶種植將會是農村的下一個風口。尤其在政府目前大力支援油茶事業,並且要求加強油茶種植的情況下,這將是農村最受青睞的專案之一。
而油茶中較為出色的有三華油茶,下面以三華油茶為例,介紹相關補貼政策以及收益分析:
根據《中央財政林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中國林業有四類補貼專案:
1、林木良種培育補貼
補貼標準:種子園、種質資源庫每畝補貼600元,採穗圃每畝補貼300元,母樹林、試驗林每畝補貼100元。每株良種苗木平均補貼0.2元。三華油茶屬於國家審定林木良種,華碩編號:國S-SC-CO-011-2009:華金編號:國S-SC-CO-010-2009;華鑫編號:國S-SC-CO-009-2009。
華碩、華金、華鑫油茶國家林木良種證書2、造林補貼
補貼標準為:人工營造,喬木林和木本油料林每畝補貼200元,灌木林每畝補貼120元,水果、木本藥材等其他林木、竹林每畝補貼100元,低產低效林改造每畝補貼100元,各地政府對油茶豐產林建設補貼一般在1000-3000元/畝、油茶低產林改造補貼一般在200-1000元/畝。
3、森林撫育補貼
森林撫育補貼標準為平均每畝100元。
4、國家儲備林專案建設
主要採取人工造林、現有林改培等集約經營措施,著力培育中短週期速豐林、大徑級用材林和珍稀樹種。人工造林投入標準不低於2000元/畝,現有林改培投入標準不低於1000元/畝,單個地塊集中連片面積不低於300畝。專案申報要編制3年總體規劃,批覆後分3年建設完成,每年根據建設任務安排投資。
效益分析
(以1畝為例)
註明: 1、定植8年三華油茶畝出油70kg,可用於茶油銷售、油茶附加品(茶粕、茶殼、茶枯)深加工。按茶油價格100元/kg,1畝油茶林前8年累計產業增加值為25975元(25975=11970+9576+5985+2394-3950)。 2、按定植27年豐產20年計算,第8年開始每年產業增加值為11720元/畝(11720=11970-250),1畝總產業增加值為(n-8)*11720+25975元,n為定植年數, 8≤n≤27 。如n=27,則總產業增加值為248655元/畝。
三華油茶林下經濟----華碩樹體生長旺盛,樹姿半開張,自然圓頭形,枝條粗壯而疏,重疊枝較少;華金樹體生長勢強,樹冠緊湊,紡錘形,樹姿較直立;華鑫樹體高大,樹姿半開張,樹冠自然圓頭形。充分利用三華油茶林下自然條件,進行合理種植、養殖。構建穩健的生態系統,達到林地生物多樣性,為農民增收致富開闢一條新路子,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01林禽模式
在三華油茶林下養殖土雞、土鴨、土鵝,可以實現種植、養殖在一個系統的不同空間的安排,對提高林地的土壤肥力和蟲害防治有很大的作用。
02林動模式
特種經濟動物主要有蚯蚓、林蛙、蚱蟬、蜜蜂等,這些特種經濟動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營養價值。發展三華油茶林下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既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也可以最佳化畜牧業生產結構,發展農村經濟,豐富市場供應,增加林農收入。
03林藥模式
三華油茶林間空地適合間種黃梔子、三葉青、油牡丹、白芍、板藍根、毛地黃、石竹、側金盞、芍藥等藥材,對這些藥材實行半野生化栽培,管理起來相對簡單。據調查,林下種植中藥材每畝年純收入可達2500~4500元。
04林菌模式
我們常有一句“油茶林中遍地寶,就看你愛不愛去找”的話,多數都是說的林中菌類,比如說靈芝等。而現在適合人工栽培的菌類就多大20多種,比如香菇、平菇、猴頭菇、金針菇、竹蓀、靈芝等,所以林菌模式其經濟效益也非常可觀。
05林槐模式
這裡說的槐樹指泓森槐。它有楊樹的生長速度、槐木的材質,具有速生、幹直、窄冠、硬料四大特點。泓森槐年均高度生長量3.15m,樹幹通直向上高至20米以上,窄冠可讓Sunny直射油茶林,另外作為豆科植物有根瘤菌,能固氮釋肥,是一個很好的混交林樹種。
06林菜模式
三華油茶林透光性比較強,可在林間種植芥菜、黃瓜、南瓜、冬瓜、龍牙蔥、大葉芹等模式,這種模式也是一種經濟效益較高的模式,完全可以實現“雙豐收”。
07林糧模式
三華油茶林下種大豆、花生、紅豆、山稻等,透過在不同林分中根據農作物的特性選擇不同的種植模式,完全可以實現“雙豐收”。另外生產出來的農產品,也備受人們喜愛,其前景比較廣闊,經濟效益也非常可觀。
08林果模式
09林花模式
花卉主要有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一般是在稀疏的林地中種植木本花卉,在密度較大的森林中或者果園中種植草本花卉。較為適宜在三華油茶林下種植的花卉有百合屬、水仙類、白頭翁、禿瘡花、金蓮花荷包牡丹等。
10林油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就是在三華油茶林下種植花生、芝麻、棉花、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這些油料作物除了油茶外,都是淺根作物,有些具有固氮根瘤菌,不與林木爭肥爭水,且又覆蓋地表,能夠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但樹冠太大時不宜間作此類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