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與智慧
-
2 #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747
二月二又稱春龍節,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們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理髮(有習俗正月理髮死舅舅)。
以前,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相關記載:明代已見此俗。沈榜 《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明人於奕正、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載:“二月二日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燻床炕,曰燻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龍在華人的心目中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古時認為龍是天子的象徵,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龍抬頭”這句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
3 # 易安國講易經
二月二龍抬頭也被稱為春龍節,青龍節,中和節作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也是農曆二月初二,因為兩個節日在同一天,所以中國民間常常將中和節與龍抬頭混為一個節日。在龍抬頭這一天,家家戶戶準備好了各種祭品用來祭祀龍王,祭祀土地爺,用來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能夠讓作物五穀豐登,稻穀滿倉,寄託了美好的願望與嚮往,那麼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有哪些忌諱和風俗習慣?
2018龍抬頭日期:
2018年03月18日 星期日 (戊戌年(狗年)二月初二)
每到二月春風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
龍抬頭節又稱春龍節、春花節,鄭州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民間傳說在唐朝武則天當政時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罰三年無雨,人間河干溝竭,樹枯苗死,人們難以過活。司管天河的龍王心中不忍,在陰曆二月初二這天私自給人間降雨,因而受到責罰。人們用炒熟的玉米花、豆子供獻龍王,報答其救命之恩,因此感動了玉皇大帝,允許龍王繼續為人間降雨。以後二月二祭龍王,相沿下來成為節日。
其實龍抬頭的意思就是指大地經過冬眠,百蟲開甦醒,經過了立春、雨水、驚蟄等節氣,中國很多地方都開始進入雨季,這也是大自然的規律,不過在古時,“龍”在人們心中佔有很高的地位,是祥瑞的化身,也是風雨的主宰,所以人們都普遍認為這是“龍”的功勞。
龍頭節
各地龍抬頭節的民俗活動很多,內容十分豐富,主要有:
祭龍
在過去,龍抬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雲化雨,保佑一年五穀豐登。不過,在很多地區,特別是南方,人們也把二月初二作為“土地公生日”,舉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
這一節俗,由來已久,直到今天,許多鄉村地區仍然流行。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體做法,各地不同,大致為:將灰撒在門前,謂之“攔門闢災”;將灰撒在牆角,意在“闢除百蟲”;將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圓圈,並象徵性地放置一些五穀雜糧,稱做“圍倉”或“打灰囤”,以祝豐年;將灰撒在井邊,呼曰“引龍回”,以求風調雨順。撒法各地不盡相同,一般是從井邊開始,一路逶迤撒來,步入宅廚,環繞水缸,灰線蜿蜒不斷,甚為有趣。
燻蟲
進入農曆二月,天氣漸暖,各種昆蟲開始活動,有些昆蟲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這一天,人們紛紛攤烙煎餅、燃燒薰香,希望憑藉煙氣驅走毒蟲。
擊房梁
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擊房梁,以驚走蛇、蠍等毒蟲,毋使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擊炕沿,目的與敲擊房梁相同。
理髮
民諺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之說。這一天理髮,叫“剃龍頭”或“剃喜頭”。長輩們希望借龍抬頭這一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另外,之所以在二月二日剃頭,是因為俗信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而一個月不理髮又很難受,故大家都在正月過完後的二月初紛紛理髮。而且不理髮,頭太重了抬不起來,不能“龍抬頭”了,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過,這一說實為訛傳,其中的“死舅”其實是“思舊”的諧音,表示人們對過去一年的懷念。
炒蠍豆
這天比較盛行的風俗是炒蠍豆。濰縣、萊州等地稱作“報捷”,諧音爆蜇,據說吃了炒蠍豆,一年不被蠍子蜇。鄆城等地稱作“炒蠍子爪”,孩子們邊吃邊唱道:“吃了蠍子爪,蠍子不用打。”蠍豆一般用黃豆炒制,有的蠍豆還粘上糖面,有的在鹽水中泡過,香脆可口,還有的把面棋子和蠍豆一塊炒,花樣甚多。吃蠍豆不僅可以闢蠍,還有人說誰要是吃了七家的蠍子爪,誰就能長命百歲。除膠東部分地區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過,在蠍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這是炒蠍豆風俗的一個新發展。
接“姑娘”
二月二還有一項重要的習俗就是接“姑娘”,即孃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帶姑娘”之說。蘇北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裡“姑娘”是不能住在孃家的,初二到孃家拜了年後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孃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裡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孃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
在被接回來的日子裡,“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門聊天兒,輕鬆而愉快。而城裡人“帶姑娘”則是姑娘、女婿一起帶回來吃一頓豐盛的中飯。此習俗在中國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區也很流行,不少地區一直沿續至今。
二月有的習俗
二月二日,俗謂龍抬頭,原濟南府所屬地區,稱為青龍節或春龍節、龍頭節。山東其他地區多稱為二月二,梁山稱龍頭節。唐代之前,二月二不算令節,中唐時此日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動在川陝之地流行,時稱“挑菜節”、“迎富日”。宋末元初,北方的二月二又聯絡驚蟄增加了龍抬頭的內容,並逐漸演變成以驅蟲害和祈豐收風俗為主的節日。明清以來,山東此日有引龍、打囤、煎餅燻蟲、擊梁闢鼠、炒豆報捷等風俗活動,挑菜、迎富等已不多見。
二月二日的節日風俗,許多都與龍抬頭有關。鄆城等地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把石磨的上扇支起來,這就叫作龍抬頭,據說只有這樣,才能“細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發愁”。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祀春龍起蟄。滕州等地這天蒸饃饃,名為“蒸龍蛋”;吃麵條,名為“龍鬚麵”。有的地方吃餅,名為“龍鱗餅”;吃菜糰子,名為“龍蛋”。但也有的地方這天不吃麵條、不喝小米飯,因為麵條叫龍鬚,小米叫龍籽,吃了怕影響龍的健康。舊時多在龍抬頭這天理髮,小孩子這天入學謂佔鰲頭,以圖吉利。海陽等地用白麵或豆麵做成小龍,謂神蟲,放在糧囤和麵缸裡,祝願糧面用之不盡。威海、龍口等地,以成串的圓形色布掛在小孩的帽子上,稱小龍尾;有些地方還有耍龍燈等娛樂活動,以應節序。
1、“鼓撅”(手搓麵條):俗稱“頂門棍”。為什麼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說,過春節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幹活過日子了。
2、攪團:說是給龍糊鱗整甲,使龍抖擻精神昇天降雨。
3、“扒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歷經十多個小時的烹飪,才能端上餐桌。“扒豬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的食物也與“龍”相關,麵條不叫“麵條”,稱作“龍鬚麵”;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
二月二龍抬頭的忌諱
到了二月二這天要格外小心,不能動刀動剪動針線,否則會傷到“龍目”,戳到“龍眼”。早晨擔水時,禁忌水桶碰到井幫,否則會碰傷龍頭。這一天忌推磨,以免壓住龍頭。還忌諱吃稀飯喝疙瘩湯。以免糊住龍眼,天將降冰雹。
二月二這天不吃麵條,因為麵條細長,像龍鬚。北京、河南等地在二月二忌諱吃麵條,說是吃麵條就是吃龍鬚,惹了龍王,當年會鬧澇災。不能喝粥、吃米飯,人們認為粥是龍血,米飯是龍子。不能紡花,因為“二月二紡花,胭了龍毛龍抓”。龍抓就是雷電擊人的意思。有些地方忌洗衣,怕傷了龍皮。武城一帶忌太陽沒升起前出屋門,否則會“踢囤尖”,砸了一年豐收的希望。
二月二期間有不少忌諱。最普遍的是婦女不準動剪刀針線,怕戳了龍眼,穿到龍頭;又忌刀切,怕砍了龍頭。此外,山西、河北不少地方忌早晨擔水,俗信早晨起來擔水會把龍子擔回家,而在陝西綏德,則俗信早展擔水會觸到龍頭。不吉利。
河北新河、山東滕縣都忌當日磨面,怕壓了龍頭。山東東明一帶在二月初一下午就要把磨房打掃乾淨。把磨的上下扇支起來,禁止使用。因為當地人認為石磨是龍頭,因此龍頭節就要把龍頭抬起來。一直到現在、儘管磨面不使用石磨了,但到這一天。所有的打面機坊都要停止工作,怕“研爛了龍頭”。
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習慣
敲龍頭
敲龍頭喚龍醒來:東北部分地區在二月二早晨,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裡用灶灰撒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
剃龍頭
農曆二月二是蟄龍昇天的日子,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則寓意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兆頭、好運氣。故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這天,家家理髮店都顧客盈門,生意興隆。另外民間流傳“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很多人臘月都不光顧理髮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
吃龍食
這一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所以這一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稱“吃龍鱗”,吃麵條名曰“扶龍鬚”,吃米飯是“吃龍子”,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吃麵條叫食“龍鬚”,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這些都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的強烈願望。
每逢二月初二,中國民間都有向龍王祈福的活動。海南四面環海,百姓自古就有向南海祈福平安的習俗,沿海各個村落也都建有龍王廟。
-
4 # 龍鳳翡翠
來年風調雨順。
這一天,人們一直有“理髮去舊”的說法。二月初二,大人理髮,被稱為“龍剃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小孩子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人們這一天都早早的去排隊理髮,就圖個鴻運當頭、精神飽滿、時時吉祥之意。大地回春,萬物更新之際,理髮迎新,正合一年蓬勃之氣。
-
5 # 冰雪晴晴
農曆二月初二,中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華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執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一: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雲雨,而農曆“二月二”這天是龍欲昇天的日子。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中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這是自然規律,但古人認為這是“龍”的功勞。而且,龍在華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不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二:“二月二,龍抬頭”還有古代天文學方面的解釋。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的角。每到二月春風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
天上“龍抬頭”的同時,春天也慢慢來到了人間。此時節,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
-
6 # 海納百川94189
二月二龍抬頭。我們那裡,早上老人用草木灰在門口劃很多圈中間埋一點糧食,做的有幾個,寓意一年收的糧食多。良好心願罷了。
-
7 # 88何明遠
二月二,屬於雨水季節。龍在中國的傳統當中能降雨播水的吉祥動物。只要龍抬頭,就會有豐沛的雨水,預示著來年的豐收。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對龍圖騰的崇拜和美好的寄託。
-
8 # 孟林羽
二月二這天,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便點燈、燒香、上供,理髮(有習俗正月理髮死舅舅)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
9 # 難為名
二月二龍抬頭是根據古時天上四象裡的"東方青龍"而得名。當地球公轉的位置使青龍星座與太陽處在同一方向時,就看不到這龍形的星系,地球位置轉過去了,青龍星座又會重新出現。這時正好春天來臨,當在地平線上出現這一星糸的形式"龍角"的星宿時,就稱為龍抬頭,龍甦醒了,標誌著春天到來了。在這一天有吃麵食的習俗,稱龍鬚麵。吃饅頭要安龍眼用紅棗鑲在饅頭上。二月二一般要理個髮。
-
10 # 許飛揚說茶葉
轉眼春節就要過完了,很快就會迎來一年之中最為繁忙的季節,就是播種的季節了。那麼這個季節我們不得說二月節,就是每年農曆的二月初二了,這一天就是俗語說的“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只是一個俗稱,它的一個節名應該叫“青龍節”、“春龍節”、“龍頭節”、“農事節”、等等,而在古代則叫“中和節”。春節過後的這樣一個節日,在中國古代農業社會中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到了二月二,意味著從臘月開始的過年活動正式結束,農工商學仕新一年打拼從此正式開始。
那麼,“二月二,龍抬頭”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在三皇五帝中的伏羲就是把二月二定為節日的。這一天他會親自下到地裡幹農活,為族人做示範。而皇后也會在這一天裝成農婦的樣子,給他送飯。在後來的歷朝歷代中也就延續了這一傳統節日。
二月二是驚蟄之後了,那麼地下的蛇、蟲、蚯蚓等動物從剛從冬眠中醒來,蛇、蟲、這種長條形動物是龍的原型,所以“蟲抬頭”則變成了“龍抬頭”。
在天文學上一般認為,“二月二”的來歷與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二十八星宿”有關聯。在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星星的佈列分為二十八個區域,在細化中又分為為東、南、西、北四方,每一方剛好有七顆星。而在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張衡《靈憲》所說的:“眾星列布,其以神著……四佈於方,為二十八星宿。”古人認為天上的東西南北四方的對應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每個區域有七個星宿,而二月二這天正好是東方青龍七星宿從東方地平線上開始上升的日子。這就是龍抬頭的來源說法。
那麼這一天人什麼習俗呢?在北方有剃頭的習俗。山東等地區這一天要炒黃豆,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而在南方,“二月二,龍抬頭”也是害蟲“抬頭”的時候,所以在二月二這一天要“燻蟲兒”風俗,也就是提早對害蟲進行殺滅。就是把草木灰圍在室內治理蟲害,有些地方也進行“燻蟲”,用蔓菁燻壁蝨,或用蔓菁湯遍灑屋內壁間,或用石灰圍撒門前,或燻炕掃床,或以杖擊梁使之震動,以達到驅蟲滅蟲的目的。
在“二月初二龍抬頭”這一天也是“利學”的日子,在古代私塾也是選擇在這一天開學,很多家長會在這一天選擇讓孩子上學。要想讓孩子,學有所成,你就選擇讓孩子在這一天上學吧!
-
11 # a山山水水
二月二龍抬頭,萬物復甦,百毒功人,鄉下有艾草插門,燻艾葉,做香荷包,剃龍鬚等習俗,盼家人平平安安工作學習。
回覆列表
二月二龍抬頭,原來是一個如此感人的故事!
二月二,龍抬頭。
今天是二月二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而“龍抬頭”的來歷,更是有一個感人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一個皇帝因為耽誤了祭天的時辰,所以使得天上的玉帝很生氣,於是他給龍王下令,三年內不得給人間降雨。
從那之後,人間連續的乾旱,田裡的莊稼也都快枯死了,河裡的水也幾乎乾涸的可以見底了。
田裡面沒有了收成,村裡面鬧起了饑荒。大家都沒有糧食吃了,病的病,倒的倒所有的人都束手無策。
這時,龍王的小兒子青龍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不忍心看著人間的老百姓受災捱餓。於是他趁著玉帝赴宴的時候偷偷地給人間降了一場雨。
第二天,玉帝知道了此事後大發雷霆。
於是他下令把青龍壓在一座大山下,山下還立了塊石碑,上面寫著:“青龍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開花時。”
百姓們看了石碑,再看到青龍受罪,大家的心裡都十分著急。但是大家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讓金豆開花的方法。
就這樣,到了第二年農曆二月初二的這一天,人們從 家裡拿出許多的黃豆和玉米種子進行翻曬。
有個老人忽然發現,這些金燦燦的黃豆和玉米倒是挺像金豆的。
於是老人立刻跑回家中讓他的妻子到鍋裡去炒一炒,看看這些東西會有什麼變化。
炒了一會兒,黃豆和玉米里的水分也超不多都被炒幹了,於是都爆了開來。只聽到“噼噼啪啪”的聲音從鍋裡傳出。
老人一看,“呀!金豆開花啦!金豆開花啦!”
這個訊息立馬在村子裡傳了開來,老人把這個方法告訴了全村的百姓。
一傳十十傳百,大家紛紛地支起鍋灶,炒起了黃豆和玉米。
炒好後,家家戶戶都在自己家的院子裡擺上了桌子,點上了香爐。大家把炒熟的黃豆和玉米供了起來。
龍王得知了此事,於是把玉帝請到南天門觀看。
玉帝見人間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供著開花的“金豆”,只好下令赦免青龍,將他召回凌霄殿。讓他做輔佐龍王給人間行雲布雨。
隨即,天空一聲霹靂,把大山劈成了兩半,只聽見“啪”的一聲巨響,青龍衝破山石,抬起頭長嘯一聲,騰空而起!
然後,青龍衝上了雲霄,翻騰了幾下舒展身子。
突然天上烏雲密佈,雷聲滾滾。青龍在老百姓們的頭上盤旋了幾圈,感謝人們的搭救之恩。百姓們抬頭望著青龍,嘴角上都露出了微笑。
不一會兒,豆大的雨點“噼裡啪啦”地從天空傾瀉下來,百姓們都樂開了花。他們任憑雨點打在自己的臉上,感受著雨水的滋潤。
瞬間大地又復甦了起來,幾天後稻田裡,山間上又回到了以前生機勃勃的樣子。老百姓的收成好了,生活自然也都過的好了。
從此以後,“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就流傳了下來。每到一年中的二月初二,大家都炒黃豆,爆玉米花吃。這寄託了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二月二,龍抬頭,家家戶戶炒豆豆。你一把,我一把,剩下這把喂螞蚱。螞蚱撐得伸了腿,喜得小孩咧著嘴。相傳玉龍因不忍百姓受乾旱之苦,私自降雨而被玉帝懲罰。玉帝立下規條,只有人間遍地金豆開花才會釋放。百姓因感激玉龍降雨恩情,於是家家戶戶炒玉米,炒黃豆。豆子一入鍋噼裡啪啦地開了花,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讓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小時候,每到二月二這一天就會和玩伴交換形狀不同的豆豆吃。今天,雖然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但二月二炒豆豆的習俗仍然保留了下來。
▽
這個故事之後,後世也傳頌了很多龍抬頭俗語:
一抬頭,豐收在望好兆頭;
二抬頭,福祿壽喜全都有;
三抬頭,煩惱黴運全溜走;
四抬頭,成功事業攥你手;
五抬頭,步步順達爭上游;
六抬頭,幸福健康到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