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義大利炮懟牧羊犬
-
2 # 冷眼瞧瞧
你說的基本是事實,國內把博士後抬高了,還以為博士後是個學位,很多博士後也不是沒找到工作,只是希望有一個更好的工作,博士後其實就是一些導師沒有人做課題,弄一幫人去幫著做課題而已,是訪問學者的改頭換面,加了一個高大上名字,對於即將畢業的博士而言,可以過渡一下,騎驢找馬,而且也不至於荒廢,還可以順便掙點錢。
-
3 # 小園微吟
不是這樣的。
不會有博士期間研究沒做好,畢業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出現,因為讀博期間沒出成果,你根本畢不了業。至於說博士畢業找不到工作,這完全是個偽命題。曲高和寡的情形是有的,但是對於博士,啥工作適合他?與其說是他找工作,還不如說是他在挑工作,和普通本科、碩士畢業找工作情形不是太相同。社會有一種流行說法是書讀太多不好的論調,針對的就是博士。和初小文化當老總、讀書無用論氾濫開來一樣,這番對於博士的議論,要麼是不懂,要麼就是羨慕嫉妒恨。
一般來說,博士就業進企業,收入高但是工作不是太穩定;進研究所可以專業對口,方便課題研究,但是人才濟濟,競爭有些激烈;進高校兼有工作穩定、專業發展前景不錯的優勢,成為許多博士的熱門選項。因為競爭激烈,所以一些知名高校入職的門檻被抬高,設定了必須有博後研究經歷。
所以,博士後是有更高、更理想的職業定位的博士的一個必選項,何來讀博期間混得較差一說?
-
4 # 春夏秋冬6707
博士後是最高學位,博士後出站往往兩年出站或三年,如果成果顯著(指發表的論文級別高),一般好大學任教會評為付教授一職(付高職稱)。省去了講師一職。所以博士後很難讀的但博士後的待遇在22萬左右。
-
5 # Londoxer
我有不少博後,應該是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博後在不同國家稍有不同。對英國而言,博後是正式工作。主要的物件是博士畢業後想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博士畢業後有點科研經驗,但是不夠,成果也很有限。英國對大學老師的要求高,所以很多人很有競爭力。博後就是增加競爭力的主要環節。做一段博後,看看自己適不適合把學術研究作為職業。不合適就要轉換跑道。所以博後也是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評估自己。另外,教職機會少,有些人也不喜歡教學。所以把科研作為主要目標,博後五年後就可以轉換成科研專員。一輩子都做研究。不過這個要有課題支援。多說一句,博後在中國已經變種,有些博後比正規的教師收入高,屬於胡搞,就不多說了。
-
6 # 勤空劍
也不能一概而論。答主來說說美國的情況好了,大概分為三種。第一種確實像題主說的那樣子,可能找企業的工作不是太順利,而暫時呆在學校的實驗室裡面,做一個緩衝,這樣的博後確實有點邊混邊找工作的感覺。與之相對的第二種情況: 自身有能力,博士期間成果豐碩且確實懷揣學術理想,以找到教職為唯一目標。與博士不同,博後與導師之間不再是師生關係,而屬於合作關係。因此,願意花時間獨立探索一些前沿而有潛力的課題(俗稱花時間找一個可以挖大坑的地方),且進展順利,得到導師(一般是大佬)較大幫助。這一類博後往往有毅力,有決心,願意全身心投入到博後的課題中,哪怕遇到再大的阻礙也不回頭(甚至可能不止一段博後)。第三種情況應該是介於這兩種之間。其特徵往往是,博士期間成果還不錯。因而在博後的初期,往往具備學術理想,以找教職為目標,但立場並不堅定。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獨立做的課題進展不順利。這時候同組的博士紛紛順利畢業且都找到還不錯的工作,於是便開始鬱悶,懷疑,失落,最後被導師約談而不得不選擇放棄。實話說,答主周圍第三種情況最多,第二種較少(答主真心佩服第二種人),而第一種最少。因此,答主以為,博後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光鮮亮麗,選擇博後一定要慎重。
-
7 # Lichen11
博士後在英國,澳洲等國是一個兩三年的研究工作,一般來說,博士畢業,如果想從事研究工作,高校任教工作,是需要博士後研究經歷的,博士畢業,沒有博士後經歷,高校是不會直接招聘入職的,博士後的工作工資比講師低一些,與其它正式工作一樣,是單位負責交養老保險的,年假等待遇也同樣享有。目前國內好的高校要入職也是要有博士後經歷的,它基本上是入職高校的條件之一。
-
8 # 陶陶跳跳的爹
很少有在導師手底下做博後的。博後和博士最大的區別是獨立性,老闆被稱為合作導師,博後期間成果的idea都是博後自己的。博後階段本就是考驗獨立科研能力的,合作導師提供硬體條件而已。
-
9 # 逍遙00788
大學任教一般都需要博士後經歷,2—3年吧,女兒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博士後,也不是隨便就能申上的。待遇也很優厚。為今後的工作多一種選擇吧。
-
10 # MVR應用
在美國,博士畢業後,如果能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誰還原意留在學校導師身邊繼續做研究、發論文呢?
國內高校的博士後,主要有兩種情形。一種情況是跟美國一樣,找不到工作,進本校或其它高校博後流動站。另一種情況是在職人員進修提高,進某高校博後流動站。
-
11 # GreatTimes
只能說要一分為二看待這個問題。首先博士畢業進入博士後流動站工作是大多數期望進入高校工作的博士們的選擇。在當下國內外博士的情況看,高校(尤其是重點高校)競爭非常激烈,博士畢業直接進入高校任職的比例極小,除非博士畢業時候就有豐富高質量的科研學術成果。
因此,想要進入高校任教職,博士後幾乎是國內外博士畢業生必然選擇。但同時也要注意到,國外還有“千年博後”的說法,也就是說國外確實存在不好博士做了一站又一站的博士後臨時工作,這種情況也就該問題的答案:因為找不到教職工作,又不太想去工業界,只能繼續在不同地方做博後…“千年博後”由此產生!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在美國已經做了3站博士後了,歲數也挺大了,不想回國(或者不敢回國),在美國一直沒找到教職,又不願去工業界,只能繼續博士後。
當然,有人做了一兩站博士後,最後成果豐富,實現去高校任教職的目標。
-
12 # 金黑鷹肛腸專家
這話說的,博士後往往是延續其科研的課題,博士期間其實只是一個學生,往往科研並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再通過幾年的博士後工作,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完善。
當然,博士後工作成果屬於導師,如果你的專案獲得諾貝爾獎,是導師的!
回覆列表
有的博士受夠了搞科研了,鐵了心要去公司找工作。也有喜歡搞科研的,想走教授路線的,可能人家根本不去找公司,或者直接拒掉公司offre,繼續留在實驗室完善自己的研究。而且之前在我的實驗室,不是所有博士都給博後名額的。能力不行得,老闆寧可給你寫推薦信,聯絡別的實驗室也不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