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海靚仔
-
2 # 葉克飛
這兩年,紙媒倒閉數量為數不少,大量精英從業者選擇離開,行業頹勢十分明顯,已經到了誰見了都免不了踩一腳的程度。
但以紙媒倒閉數量來判斷紙媒的整體未來,起碼在中國是行不通的。雖然“國情論”經常被人拿來當擋箭牌,但在紙媒前景上,國情確實可以拿來說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紙媒的日子並不難過。從中國範圍來看,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但也別太落後),紙媒的日子往往比相對發達地區好過。從紙媒型別來看,黨報日子明顯比都市報好過。這是為什麼?
首先,紙媒在網路時代遭遇巨大沖擊是事實,賴以生存的廣告斷崖式下滑,甚至某些重點行業從原先的廣告額半壁江山直接砸到零投放(如某些地區的地產和汽車)。紙媒在速度上的天然劣勢也被放大,逐漸失去了新一代讀者。
在這個過程中,越是高度市場化的媒體生態,受到的衝擊就越大,因為它們依賴市場生存,市場不行了,廣告少了,發行量下降了,當然日子就難過了。所以,傳媒原本高度市場化的美國市場受到了極大衝擊。國內情況也一樣,經濟和資訊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和北京,原本就是報業發展最快,競爭最激烈的地方,偏偏也是人們對網路化接受度更高的地方,即使市場化程度遠不及歐美,但在國內也首屈一指,如今面對的困難當然也更大。至於一向自負盈虧的都市報,此時的抗壓能力不及黨報,也是必然。
那麼,為什麼欠發達地區的報紙反而日子相對好過呢?一來跟當地社會生態有關,大家對新事物接受相對較慢,看報習慣仍然保留,但更重要的是跟當地的政經生態有關。
在中國,報紙所承擔的任務很多,當地政府越重視,報紙掌握的資源也就越多。欠發達地區的經濟活力不足,但政府掌控力度卻大,即“大政府小市場”,很多地方的報紙從無自負盈虧的概念,一直是政府財政養著,廣告下滑與否,其實根本沒有影響。前幾年看過一篇文章,湖北某地級市的報社領導介紹“先進經驗”,談的多是大型展會與評選,如“XX企業評選”之類,這類活動由政府出面牽頭,廣告投放自然不會少,但這種“先進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在市場化程度高的珠三角地區就已行不通了。
換言之,守舊和經濟欠發達,反倒成了這些地方報紙的優勢。某些欠發達地區的紙媒,近年來甚至還可以沾觀念落後的光,憑藉著政府助力、行政干預,實現一定增長,也使得許多人得以繼續“混在當下”。
從整體上來說,中國紙媒由於先天原因,從未走向真正的市場化,也因此錯過了無數發展良機。而在紙媒轉型中衍生出的“紙媒辦新媒體”,同樣受限於紙媒影響力的下降,以及紙媒市場化程度的低下,存在著先天不足,既沒有政務號的資源,也沒有企業號和個人號的自由,時常陷入“兩頭不到岸”的尷尬。但束縛紙媒的體制,其實也保護了紙媒。
-
3 # 勤奮的茂子
作為一個在傳統報紙幹了17年,今年剛剛離職創業的媒體人,普法君還是發表一點對此的感慨吧。
一句話:傳統媒體很不易,勸君且做且珍惜。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大不如以前,轉型路漫漫,前途面臨難關眾多。以下幾點原因會導致報紙路越來越窄:
1、敘事風格太陳舊。
當然,普法君不是說所有傳統媒體哈,國內還是有不少寫作手法牛逼的,比如南都、新京等媒體,普法君說的是多數的省級媒體及區縣媒體。
可能是因為體制原因,這些媒體稿件寫作套路變化不大,先不說頭版、二版是預留領導版面,就社會版來講,多數是“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的流水套路。
2、傳播時效太慢。
報紙呢?還要第二天才出來,這時,昨天發生的事情,人家老早知道結果了。
3、諸多內容不能報。
君不見,近幾年一些輿論監督事件,爆發多數是來自新媒體,傳統媒體也是後期跟進。當然這裡面也有國內一流紙媒揭露過一些事情,但還是佔少數。
4、轉型之路多數夭折。
近幾年不少紙媒都在談轉型,但普法君看了下,那些所謂的新媒體轉型,也是將報紙內容原封不動轉到網上,新瓶裝老酒。
由於體制原因,紙媒的新媒體轉型多是浮於表面、做面子工程:有這個東西就行,做好做不好的,又不是某個人造成的,都怪市場……
5、新媒體轉型需要轉變的是思路。
近幾年,澎湃、封面、梨影片等新媒體做的風生水起,這都是傳統紙媒人成功轉型的力作,值得多數紙媒人學習、借鑑。
當然,這裡所說的借鑑,是借鑑人家的腦子、學習人家的魄力,而不是看人家的載體。
-
4 # 財經觀察徐叔
實際上,除了《渤海早報》、《球迷報》先後宣佈休刊外,12月28日出刊的《台州商報》頭版刊登了一個《休刊啟事》:“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台州商報》自2018年1月1日起休刊,有關業務併入《台州日報》《台州晚報》等台州日報報業傳媒集團所屬媒體。《台州商報》在國內也算得上是一份有一定知名度的都市報。
也因此,2017年註定是傳媒行業尤為特殊的年份,為中國新聞新聞史之記載。
一方面,近年來(從2009年到2017年),50多家左右的傳統媒體休刊或者關停之,就在今年,年初開始,東方早報、京華時報、貴州商報、楚天金報、台州商報等,傳媒行業的“淘汰賽”正從專業報、行業報,邊緣的都市報,到強勢的都市報;另一方面,對於如每經等一樣重視內容的新銳媒體,憑藉原創內容優勢以及全媒體的渠道,不斷前進,經營收入和品牌不斷收穫新的成果。
在傳媒行業上述分化的背後,既有客觀的發展之勢使然,也有主觀能動方面的因素,至於後者,有沒有真正重視內容和渠道:在廣告不斷下滑的壓力下,是否真正抓牢內容不放鬆;在網際網路深度改造一切傳統行業的背景下,是否有魄力拿出改革的勇氣和可行的方案?我們的終端思維是使用者還是仍然是讀者?
“2017騰訊媒體+峰會”主題是“媒體新星球”,騰訊公司副Quattroporte陳菊紅髮表了主題演講,併發布了《未來地圖:2017中國新媒體趨勢報告》。陳菊紅認為,使用者、內容、技術、商業,這四個領域是構成媒體新星球的核心要素,其中內容迴歸,引起業內共鳴。
傳統的報刊行業在未來仍然具有前途,但是前途只留給與時俱進的主體,思維不同,格局不同,結果也會不同。
-
5 # 天津往事
最近幾天,就在《南方週末》推出2018新年獻詞《把孤島連成大陸》的同時,天津四家報刊——《渤海早報》《採風報》《假日100》《球迷》幾乎同時停刊。據悉天津另一份週報《今晚經濟週報》也已淡出市場。
僅以天津報業市場來看,如今仍有《天津日報》《今晚報》《每日新報》《城市快報》《中老年時報》《新金融觀察》《濱海時報》七份報紙正常出版。前六份報紙仍分屬“天津日報”“今晚報”兩家傳媒集團。但格局已在調整的路上。
傳統報業未來是否還有前途?最棘手的問題是,誰在買報紙,去哪買報紙?渠道不通,報亭消失,無處可買,做出的內容賣給誰?“90後”從來沒有買報紙的習慣,“70後”“80後”忘記了曾經買報紙的習慣。但是,新媒體、自媒體佔領流量資料,新的從業者是否真的會做內容嗎?做出的內容真的有人看嗎?
本人作為《假日100天》從起步到走向輝煌的親歷者之一,遙想2001年《假日100天》剛剛創刊之時,曾在天津掀起“橙色風暴”,因為這份報紙用橙色新聞紙印刷。時任天津日報集團社長總編輯的張建星先生為《假日100天》定下“關注精神變化,追蹤物質感覺,放大生活細節”的辦報宗旨,這句話至今仍可作為任何城市風尚傳媒的指導思想。
每週買一份《假日100天》,是天津“80後”的集體記憶。這份週報在很長時間內都是引領天津城市時尚、生活、消費、人文的指南,並與上海《申江服務導報》、北京《精品購物指南》並列全國時尚生活類報刊三甲。試問,如今天津本地的新媒體,自媒體,誰能做到“假日”曾經的輝煌?
(2006年9月26日郭德綱參加《假日100天》成長家活動)
回到前面的問題,傳統報業未來是否還有前途?個人持悲觀態度。最關鍵的一點,因為人們閱讀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看電視劇可以與吃飯、健身、乘公交地鐵出行的時間同步,但閱讀已經形成了碎片化趨勢,作為傳統媒體,深度與圖書不可比,碎片性及更新速度又遠低於自媒體,所以被推到了尷尬的位置。由此導致,從業人員淺薄有餘,思想匱乏,更導致了讀者不再相信媒體,放棄媒體。
個人看來,報業轉型,讀者最終會萎縮集中到一小撮“淺深度人群”。但需要相信的是,各種內容仍不會死,期待新媒體、自媒體能夠避開粗鄙庸俗的陷阱,做出新鮮、健康、可持續發展、符合讀者需求的新內容。這是值得期待的。
-
6 # 水禾田
最早我們把資訊和資訊刻在岩石上,那叫巖刻、壁畫。然後進一步,還有把它刻在了龜殼上就有了甲骨文。後來人類就發明了羊皮紙和竹簡,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載體。然後又發明了絲綢、布匹之後就把字寫在上面。最後才有中國四大發明,發明了紙,成為了最價效比高的一種載體,快速地替換了在布上書寫的歷史,所以資訊的書寫就在這個之上持續了上千年了。
如今資訊社會即來臨,文字已經不用刻在一個具體的實物載體上,可以完全用數字來體現在電腦端,尤其是手機端。那麼這個時候我們來看紙張作為媒介,還有什麼意義呢?還有什麼價值呢?誰在獲取資訊和諮詢的時候,還會透過購買紙張的形式來獲取的?
我開啟手機,開啟電腦,到處都是資訊的情況下,紙媒還有意義嗎?所以紙張作為載體,完全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了,所以從這個歷史回顧,紙媒的未來其實是一目瞭然的。
當然,至於說紙媒下的輿論的監督作用,其實和再什麼載體上沒有任何關係的。如果說目前紙媒還有這個功能,只是因為它還在在被壟斷的狀態下,苟延殘喘而已。所以,讓更多的紙媒死亡,不必感嘆,而是要辭舊迎新,擁抱新的資訊時代。
-
7 # 上車shangche
唉 一聲嘆息啊
小時候我爸和單位科裡幾個同事喜歡看報紙 九幾年 當時單位公費定的人民日報 工人日報 石家莊日報 我爸和同事自費定了參考訊息 沒事他們就去警衛室看報紙 我受影響 也喜歡看報紙 沒事就去警衛室玩去
上初中後沒事就愛去報攤 經常買燕趙晚報 燕趙都市報 河北青年報 還有精品購物指南 參考訊息 體壇週報 一直買到大學畢業 當時報攤報亭特別多 人們接觸新聞就是電視收音機報紙 後來就算有了網路了 我也習慣看看報紙
07年工作後工作地點是在偏遠地區 沒賣報紙的加上手機上網逐漸普及 也就是幾個月回趟家買幾份報紙 家裡面一直定著河北青年報 回家沒事了也翻翻 後來我爸媽也上網看新聞了 報紙也不定了
近兩年報亭也少了 就算有報亭也是賣雜誌 去年今年我買報紙都去北國商城東邊那郵政裡 去一趟車費比報紙錢都貴 前陣去郵局寄明信片尋思買份報紙 一看 那個賣報紙的區域撤了 想買都找不到地方了 石家莊能買到報紙的地方我現在都不知道在哪 這幾個月去北京倒了幾次車 在六里橋東地鐵站和北京站買過兩份北京青年報和新京報 知道現在報紙不好買都沒捨得扔 在瀋陽回石家莊的飛機上看了會華西都市報 我去 想看個報紙還得去趟首都或者坐回飛機 挑費忒大了
估計以後傳統報刊行業 留下的只剩下黨政報刊和一些名氣大的報刊 其他的 要不就是轉向網路媒體 要不就是散夥
我地下室珍藏的那堆97-98年的老報紙沒準還能升值?哈哈
-
8 # 橘子lxf
傳統報刊行業在未來還有前途嗎?都說是傳統,那就是有些過時了。但是我個人認為,過時並不代表會消亡。雖然資訊化的時代我們獲取資訊的途徑十分廣泛,但是不過是載體的問題,傳統報刊承載的意義不同,總會有人深愛。但至於發展,還是要基於資訊化大環境,緊跟時代步伐。
-
9 # 展江
大約十年前我就預言,大部分報紙十年後將不復存在。可是據說這麼多年來只有50多家報紙宣佈停刊,加上新近停刊的《渤海早報》和《球迷報》,總數大約只佔報紙總數的三十分之一,這大大少於我的預期。
是我的預言完全不靠譜嗎?我倒不這麼看,因為當年的說法,是基於市場因素,即報紙的發行和廣告收入不能養活自己。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也就是把報紙當成企業來看待的話,我相信大部分報紙會因入不敷出而停辦。
可是目前來看,停刊的多半是在地位上處於邊緣狀態的報紙,即便當年曾經紅火過。《渤海早報》可能由於其區域性我沒有見過,天津《球迷報》曾是我這個球迷多年閱讀的專業報紙,但它的跨地區影響力確實是在網際網路出現以前產生的。
網查得知,創辦於2008年9月的《渤海早報》是天津今晚傳媒集團旗下的4份報紙之一,其他三份是《今晚報》、《經濟週報》和《老年時報》。然而報社一名編輯的微博聲稱:“《渤海早報》自創刊以來……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已經成長為繼《今晚報》之後,天津地區發行量第二的報紙……形成了優勢互補。”
實話實話,2008年還敢創辦高度依賴市場的都市報,我不知道是稱之為決策者勇氣過人還是盲目上馬?即便大致到2012年前,都市報的日子還算好過,但是報紙衰亡論的警告在中外都有人發出。《渤海早報》前後存在了不到十年,它應該是國內最短命的少數報紙之一。
眼下的情況是,報紙是否倒閉停刊,顯然不是一個市場選擇問題,而變成了一個地位問題。以1985年創刊的《球迷報》為例,它看似一份被電視和新媒體吞噬的行業非日報,其實是因為它遊離於黨政機關和企業的“主流”之外。它的離去,只有一些球迷發出幾聲哀鳴,“主流人群”是不在乎的。
再以上述兩份報紙所屬的集團為例。到2016年,天津日報報業集團一共有10報2刊,《球迷報》應該是10報中地位最不高的,否則它怎麼會率先倒下呢?問題是:除了市委機關報《天津日報》的地位不可撼動之外,其他8報能養活自己嗎?眼下屬於優良資產還是不良資產?是不是有一個不公開的未來停刊順序表?同樣,今晚傳媒集團旗下的《渤海早報》倒了,《經濟週報》和《老年時報》會怎麼樣呢?
順便說一句,曾幾何時業內人士相信,老年報會與新媒體共存。可是隨著老人使用智慧手機日益普及,這個報紙中的“夕陽紅”似乎也不存在了。只是國內的報紙幾乎從來不公開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外人甚至是內部人士無從知曉報紙靠什麼活著:吃老本、財政補貼、房產等其他產業補貼……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見得是當年的預言錯了,而是報紙的生存方式可能發生了不大為人知的非市場性變化。可是,離開了高度靈敏的市場資料,一份繼續存在的報紙是否真的還有讀者和競爭力,那是大有疑問的。
-
10 # 陳方
傳統報紙的冬天已經來了,這個年末,宣佈停刊或縮版的這些報紙雖然都不是“名牌報紙”,甚至有些報紙在宣佈停刊時別人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一份報紙啊!有人說,這是媒體業產能過剩,停刊或者縮版,不值得大驚小怪。中國這麼多行業,重新洗牌過的行業又不止媒體一種,鋼鐵業前幾年不也面臨危機嗎?從沒有哪一種行業的沉沒,像媒體行業這麼“悲愴”過。
也不能說這全是媒體人的自戀,畢竟,媒體有其不一般的社會屬性,比如社會了望塔等各種美譽,當年置身於其中的媒體人也共享其尊榮。
傳統媒體特別是都市類媒體,面臨的危機越來越嚴重。她們的春天還能回來嗎?這個答案恐怕要謹慎樂觀。趨勢使然,老百姓讀報的習慣還能再重新培養起來嗎?老百姓不讀報了,傳統媒體需要轉型,可真正轉型成功的到底有幾家呢?
傳統都市類報紙不會徹底消失,總有一些口碑質量上乘的報紙能堅守下去,因為老百姓還需要她。需要她的公信,需要她的營養,但更多都市類報紙,衰落的命運到底能否出現轉機?還真不好說。
我們希望好報紙都能活下來,且保持一定的尊嚴。
-
11 # 畢大費
紙媒已死,
有事燒紙,
小事招魂,
大事挖墳。
這個玩笑顯然有點過了,
但紙媒的瀕死狀態,
卻是不爭的事實。
自從有社交媒體,
紙媒所傳播的資訊,
往往已被社交媒體傳播了數百上千遍。
紙媒常常在某新聞傳遍網路後,
才以一臉懵逼的模樣出現,
努力裝出事後諸葛亮的樣子,
說一些不著邊際的大道理。
回到紙媒,
只能寫幾個乾巴巴的句子。
當然不能全歸責於他們!
當然也不能不歸責於他們!
甚至有些紙媒如今也走上抄襲社交媒體的窮途末路,
情何以堪?
罷了,
走就走吧!
每一個新時代,
都是以一種摧枯拉朽之勢來臨!
-
12 # 沈彬說話
像天津這沒有新聞的地方,渤海早報就沒有存在感的報紙關掉就關掉。
今年關掉的這些報紙,震撼力都不大,相對來說是去年年底,“一出生就風華正茂”的《京華時報》和在上海有著響噹噹的影響力的《東方早報》,於去年正式休刊,那才算得上大事件。
傳說中的新聞行業“凜冬到來”就是這個風格。
說句老實話,有的報紙就該死。但是有的很可惜。
甚至大言之,中國都市報整個一個形態是不是還有生存的可能性?2000年前後中國都市報能夠崛起,是因為中國的改革紅利。
在00年前後開創順應當時的市場環境變化,引進的民間的資本,開創了一個時代。
可以說整整十年時間裡,中國的都市報是引領中國的風氣,引領著中國改革的風氣,充當了改革衝鋒陷陣捨身炸到碉堡的那些人。
從2003年,南方都市報報導孫志剛案件,促進政府取消了長達幾十年的收容審查制度,每一個在沒有戶口的外地人,在陌生城市裡才有了基本的安全感,否則,即查不出身份證來,第一時間就把你扔到昌平挖沙子,這個典故很多人不知道了。
陶淵明有首詩叫,“種桑長江邊,忽值山河改”。
中國改革,就目前的很多成果和這十多年來中國都市報的鼓與吹,有很重要的關係。
目前受到了網際網路影響,包括大家的閱讀習慣發生了改變以及種種不可抗力,導致了中國的都市報在式微。
大家要感恩,要惜福。
-
13 # 博物課堂劉老師
不過,我們傳統報刊,就真的沒有前途了嗎?前兩年圖書行業景氣更差,基本上被叫做夕陽產業了,這幾年反而又繁榮了一些。圖書新的趨勢是精品化,這兩年的產值長了不少,形勢居然又好了起來。
報刊行業,與圖書並不太一樣,畢竟大部分報刊沒有收藏意義。隨看隨丟的東西,與其印刷在紙張上,為何不放在移動端呢?還可以節省大量紙錢,更環保。
對於期刊,我覺得需要細分。受打擊更大的應該是造紙的、印刷的,還有發行渠道商。但對做內容的人,不管在紙質還是網路,永遠都是需要好內容,不管媒介是什麼。
我在傳統紙刊工作十幾年,也算是見證了輝煌,到現在四周都是唱衰聲。先說我工作的刊物,最近3年,每年發行增長30%左右,今年數字剛出來,2017年數字也差不多這個增幅。
我們沒依靠任何行政手段,純市場發行,靠讀者一本本買,這幾年成績好得讓人難以相信。我們確實有一些特殊性,讀者定位主要在青少年,家長畢竟是不希望孩子沉迷手機的,所以更願意買紙刊;其次,我們不是新聞類刊物,有時效性但不是特別強,躲過了跟網路比快的刀口。
對於未來,我們也有憂慮,所以在不斷開發新渠道,紙刊沒廣告,我們有新媒體,現在新媒體的廣告賣得不錯。我們還開發了其他系列產品和服務,把內容多花元利用。這可能是傳統報刊的一條出路吧。
-
14 # 任珏
那一年我做過一個雜誌的深度調查記者。作為一個省級的官辦媒體,那個時候,從80年代以來,這個雜誌就是不擔心訂閱量的。所以從內容到形式,依然保持著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那種黑白圖文加幾張彩色插頁的格式,封底再加上一些市面上幾乎已經沒有人賣的減肥產品廣告的那種雜誌。
記得在雜誌的團年宴席上,主編們津津樂道的是當年寫得了一手好標題,光靠標題就能把雜誌大賣特賣的黃金時代。“標題王”代表著主編們的光輝歲月。然而那時候,微博已經開始興起,人們越來越習慣短頻快的碎片化資訊。半個月出一冊雜誌,自然在速度、時效和內容勁爆程度上趕不上新媒體的浪潮。
傳統媒體的編輯們的網際網路基因也相對較弱,在我待過的那個雜誌,曾經出現過一個子刊主編在騰訊微博上用自己的個人微博吐槽某個社會熱點事件,結果引來一群網路“俠義之士”的怒懟,總編輯們得知此事,非常緊張,子刊編輯堅持認為自己的觀點沒有錯,但是總編輯最後還是要求該編輯把自己個人私號上的所有內容全部清空。這可以看做是一個傳統媒體初次觸網階段,面臨網路輿論的處理態度和處理方法。
如果帶著這種思路,強行把傳統媒體轉型為網路媒體,我想也依然是傳統媒體的操作方式,即便內容上實現了數字化,也很難使用互利網新媒體的生存法則。
而諸如咪蒙這樣的曾經在傳統媒體中摸爬滾打的媒體人轉身做自媒體能夠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們自己對網路輿論走向的熟悉和了解。
只不過,現在有足夠的時間、心思去做硬核新聞的人,越來越少了。
-
15 # 朱達志
報刊和報紙是兩個概念,前者指報紙和期刊。我認為期刊還會存在一段時間;報紙肯定是日落西山了,只會關一家少一家,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就是說,報紙這個行業,在我們可以預見的未來,是沒有前途的。
即便是期刊,也要分類,其中有一部分是新聞期刊。新聞期刊關注的題材、範圍、角度和深度都不同於報紙,尤其是日報,時效性並不那麼重要,因此,還可以在一部分小眾中苟活一段時間。但終歸是要死的。
文學期刊、學術期刊、生活類期刊等等,緣於閱讀習慣、審美、收藏等方面因素,有可能在較長一段時期繼續存在(這方面跟圖書一些相似)。但究竟能存活多久,誰也說不清楚。
而報紙,在這個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其繼續存在下去的理由已經差不多喪失殆盡了。無論是從時效、便捷,還是從成本、環保等方面說,報紙都應該迅速退出歷史舞臺。就是在報紙剛剛誕生時,它就是易易碎品,除少量研究者外,基本上沒有會像收藏圖書那樣存報紙的。
所以,做報紙是沒有前途的。年輕人求職,還是應該直接去新媒體公司,千萬不要聽某些人的蠱惑,認為新聞專業的學生,一定要有做報紙的經歷。
當然,緣於特殊國情,中國的各級黨報還是有“前途”的。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不贅。
回覆列表
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當然是要擠佔傳統媒體的份額,墨守成規肯定是沒有前途的,區域性的非主流報刊份額越來越小,大型跨區域的報刊發展較為成熟反而轉型困難重重。如何與時俱進考驗著傳統媒體。區域性媒體利用發行網路和流量,拓展關聯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其實大有可為。新媒體和自媒體的迅猛發展,傳統牌照的開放,對於跨區域行業性媒體,何嘗不是機遇,利用自身行業優勢、積累的客戶資源和讀者群體,做包括網站、網路電視等全媒體,轉變角色成為自媒體平臺。而擁有紙質報刊將成為閃耀在新媒體中的全媒體的鑽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