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愚

    《周易》隱藏著中華文明獨立起源的密碼

    只回答起源方面的問題。

    一,學界對漢文字的發明與周易關係的看法

    近代劉師培《小學發微》:“大約《易經》六十四卦為文字之祖矣。”劉氏此論對周易奉之甚偉,言下之意,周易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之原。其說本來不錯,然終因不知何者為象而對周易何以是文字之祖提不出任何實據,僅得泛泛虛論。至於奉陰陽五行為圭臬的大師們,他們既不知何謂周易,何者謂象,自然對周易與文字的發明之間的關係是不清不楚的,因而對周易是不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之原,雖然他們心裡覺得“應該是這樣的”,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興趣。

    郭沫若說:“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語言一樣,是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頭嘗試到約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選練、發展出來的。”郭氏此論沒有提到周易,但言下之意其實是說文字的發明不關周易什麼事——因為周易是最早的王(首領)發明的,在早期是王室的秘器,“三公”們在用周易“坐而論道”的時候創造了文字,——王和三公大概稱不上勞動人民吧。

    顧頡剛說得更直白:“就是伏羲畫卦和孔子作《易傳》的話,從我們看來,也何曾有堅實的根據。”又說:“我們看了他們的話,簡直可以說,中國的古文化都發源於卦象;如果沒有伏羲畫卦和某人的重卦,就不會有中國文化。”顧氏以幾篇關於周易的文章起家,以至於在中國的最高學府謀得教授之職,佔據學術一席,但顧氏顯然對周易沒有作過深入的研究,因而膚淺地把三畫卦和六畫重卦定論為卦象(這是通病),由此輕易否定周易對古代中國文化和古代中華文明起源的根本意義。

    由於奉易者自己也不知何者為象,因而在貶易者的刀槍棍棒面前,只能徒呼奈何,——是的,就算他們頓足捶胸,也是於事無補。在貶易者的滔天洪水之下,不知從何時起,奉易者之聲被完全淹沒,周易終淪為笑柄,——君不見現如今人們都把娛樂圈的花邊新聞美其名曰“八卦”?言下之意是說,八卦是人人常掛於嘴上的華而不實可有可無的貨色。

    從民國以來,大師們一直在努力構建一座關於中國文化源脈的大廈,他們已建到了第一百層,在貌似將要封頂的時候,卻突然發現,有一塊磚放在哪裡都不合適,這塊磚就是周易! 周易被“正統”徹底拋棄造成兩個後果: 一是中華文明的起源變為說不清道不明的混沌。在此尷尬下,一些大史家為了要證明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歷史久遠的需要,搬出伏羲畫卦事件作為佐證。但是,既然否定八卦的發明與文字起源的關係,你搬伏羲出來幹什麼!二是導致一些文字失去本義。文字源於周易是基本事實,離開周易去解字,出錯是避免不了的。

    到了該還周易以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二,《周易》關於象的論述,不是為了欺騙後人的

    《繫辭上》第三章:“是故易者,象也;象者,象也。”意思是說,所謂周易,它的變化產生卦象;所謂卦象,具有表象功能,能夠抽象概念。

    《繫辭上》第八章:“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意思是說,聖人見到天下諸事概念不明難於表達,從而發明周易以模擬事物的形象,恰當地表象事物(發展變化)的概念,因此稱為卦象。

    《繫辭下》第十二章:“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意思是說,所謂卦象,是聖人利用周易模型的天盤旋轉以表象天下萬事萬物的變化發展,從而達到模擬事物的形象,恰當地表象事物(發展變化)的概念,因此稱為卦象。

    《繫辭上》第三章:“夫彖,言乎象者也。”意思是說,《彖辭》,是用卦象抽象出來的概念和演繹出來的文字的堆砌。事實上,包括《卦辭》《爻辭》《象辭》在內,都是“言乎象者也”。

    《繫辭上》第十章:“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意思是說,周易包含了聖人設定的四種應用功能:喜歡研究語言文字的人,可用它來抽象以演繹《卦辭》《爻辭》《象辭》《彖辭》;重視行動的人,可以用它的卦象變化來指導行動;喜歡器具製造的人,可以透過對卦象的觀察以達到觀象制器的目的;喜歡卜卦的人,可以用它來占卦。事實上,周易還能夠紀時,能夠演繹宇宙萬物的生滅和更新換代迴圈往復(太極原理),等等。

    《周易》還有許多涉及象的論述,但讀過顧氏們上述那些話之後,人們覺得,古人在幾千年前寫《周易》的時候,一定是用一個無用的“象”來跟自己的後代開玩笑,其至可以說,古人在書中反覆地論述到“象”,目的是為了在幾千年之後欺騙自己的後代的。

    古人在幾千年前物件的一系列論述,當然不是為了對自己的後代尋開心,更不是為了欺騙他們。那為什麼顧氏們說得如此斬釘截鐵?根本的原因是,顧氏們所理解的“象”並非《周易》所提到的“象”,即古人的象,不是簡單地指三畫卦和六畫卦。古人的“象”,能夠表象和抽象概念,是萬能的,可“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所以,貶易者們之所以貶低周易,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什麼是周易,更不懂得什麼是象,而世人在周易模型失傳以來的兩千多年間,並沒有搞清楚“周易”這個基本概念,也不知何者為象,因而對顧氏們無力反駁。

    三,周易的概念和卦象的概念及其作用

    自邵雍丟擲所謂“先天八卦”和所謂“方圓圖”之後,五行大師不問根源,便奉邵氏為祖師爺,終導致學界犯了顧氏一樣膚淺的錯誤,誤判三畫卦和六畫重卦就是卦象,甚至把它們等同於周易,由此導致周易無以為象的錯誤結論——周易既然無象,留它何用,終有一天,它被掃出了正統的大門,此時,奉周易為圭臬的大師們,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

    大師們,用腳趾頭去想一想吧,古人推演出兩個卦圖用來做什麼?兩個卦圖之中,一個是用來做天的模型,另一個是用來做地的模型(“崇效天,卑法地”),二者組成一個能夠模擬宇宙的立體(錯層,八卦相錯)宇宙模型,此所謂“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

    古人發明的這個模型配置有紀時要素(干支,二十八宿,二十四節氣等),天盤周旋能夠紀時,故周者,時間也;古人把天盤稱為易,天盤者天空也,空間也,故易者,空間也。是故,周易者,時空也,宇宙模型是也。

    抽象出概念之後,必定想到要去記錄這些概念,由此就演繹出象形文字,《周易》之中的《卦辭》《爻辭》《象辭》《彖辭》都是基本卦象和連山象的應用成果。

    四,周易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之原,這個本原決定中華文明獨立起源

    周易模型的失傳,導致人們對漢文字的發明發明重大誤判,終使一種謬論找到可尋之機——有人居然說中華文明是受西方文明的影響而產生的。周易模型復原之後,這個觀點的謊謬就不值一提了。 文字的發明、信仰和建築設施,是構成古代文明的三個重要要素。下面就從這三方面來論述周易與古代中國文化和古代中華文明的關係。

    (1)漢文字源於周易。第一,周易是遠古的王(首領)發明的。《繫辭下》第二章:“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是伏羲(又稱為包犧、庖犧、伏犧、宓羲)創造“八卦”的最早的出處。這裡的八卦,是指由天盤八卦和地盤八卦所構成的簡易宇宙模型,當時還沒有配置完成紀時要素,也沒有“周易”這個概念。

    第二,早期的古人利用周易模型發明了甲骨文文字。估計,伏羲創造了這個簡易模型之後,傳至黃帝時期(甚至,伏羲與黃帝可能就是同一個人),由黃帝的史官倉頡利用這個模型抽象演繹完成一~十數和干支書寫符號,這就是所謂“倉頡造字”說的來由了。這些符號是最早的漢文字,也是構成漢文字的基本字根。

    第三,到了堯舜時期,古人又透過觀測,完成了北斗星、二十八宿和二十四節氣等紀時要素的配置,這就是《尚書堯典》《尚書舜典》之中載有曆法的原因所在。很有可能,二十四節氣和陰曆是在夏朝時期才完善的。

    多說幾句。《尚書》的文字,越古老的事蹟,用辭越艱澀;越晚近的事蹟,用辭越淺易,符合漢字漢語的發展規律。 《尚書》之中有許多關於九數、五數的論述,諸如“九功惟敘,九敘為歌……勸之以九歌”“徽慎五典,五典克從”“五命五章”“五名五用”,等等,乃源於乾卦(天)之數為九(包括後來夏禹劃天下為九州,鑄九鼎,也源於乾之數為九),坤卦(地)代替五數。有人說,《尚書》是西漢之人所偽,西漢時期,周易模型已失傳(在此不詳論),他造不出這些“九”“五”。所以,今傳《尚書》雖然可能夾雜有後人的新增或抄錄錯誤,但主體必源於先秦,且應當是各個不同時代的遺傳。這是另話。

    第四,周易模型傳至殷商至西周早期,“三公”用這個模型“坐而論道”,進一步抽象演繹出一系列甲骨文文字。至西周早期,甲骨文已成為首次成熟的漢文字體系。

    第五,到了西周中期至東周乃至秦朝,古人又用周易模型對早先發明的甲骨文文字作改進,從而發明了一系列新的文字,其成果見諸於金文、古文、大篆、小篆——這些文字,都可以用周易模型來作出演繹和解析。舉例為證。

    文字的發明是原始文明進化為古代開化文明的最重要的判斷標準之一。中國的漢文字源於周易,所以說,周易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之原。

    (2)中國古代的信仰源於周易。現在人們往往說華人是沒有信仰的,但在古代,尤其是早期,古人是有信仰的。古人的信仰物件是天地和祖宗(鬼神)。中國古人的信仰與其他古代文明的信仰完全不同(不展開論述),這種不同主要原因是周易的發明和應用成為中國古人信仰的根源,包括對信仰物件的解釋,經書,宗廟的建設,莫不是從周易那裡獲取靈感,以提供理論根據。例如對天地鬼神的解釋,完全是基於周易概念的理論。這是中華文明獨立起源的重要證據。

    (3)中國古代早期的建築物風格自成系統,完全有別於古埃及、古巴比侖、古羅馬的建築物,這也是中華文明獨立起源的重要證據。古代早期的建築物要從墓葬、宗廟、居宅三方面來考證。早期中國古人認為,“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精神離形,各歸其真”(《列子天瑞第一》)。人死之死,靈魂歸於天,骨骸歸於地,此所謂各歸其真(“真宅”)。由於中國的古人認為人死之後靈魂自動升到上天,因此就沒有必要(像古埃及人那樣)修建高大雄偉的陵墓,這就是早期“不樹不封”的根源所在。古代中式宗廟裡也找不到古希臘神殿那些神祉、石柱和雕刻。至於早期古人的居宅,主要是木結構建築,也有別於古希臘等其他古代文明的建築——這也是現在無法找到早期建築(遺址)的主要原因所在。

    至此,可下一個結論:中華文明是獨立起源的文明,而周易是這種文明的本原。

  • 2 # 龍輝65434577

    謝邀!這是一個大問題,三句話講不完。三皇五帝,女媧造人,中華文明起源大多為上古傳說。炎、黃二帝到堯、舜、禹,還是傳說。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啟建立夏朝,仍然是傳說。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到商朝才開始,殷墟里的甲骨文是中華文明最早文字。常說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因為中華文明在這五千裡,一直血脈相連,不曾間斷和停止過,一直在發展、壯大和傳承。這才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

  • 3 # 無憂谷逍遙子

    謝謝邀請!近代人類起源研究將現代人的起源歸於非洲,但中國部分學者並不認同這個觀點,認為華人起源於本土,最近也有國外學者贊成人類起源於中國的論斷,所有這些學術見解都由於元謀人的發現(元謀人,因發現地點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定名為“元謀直立人”,英文稱:Homo erectus yuan mouensis,俗稱“元謀人”。“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為“駿馬”)根據考古發現的元謀人牙齒化石、使用石器,測定其生活於距今150~170萬年前,其牙齒化石也具有鏟型牙齒的特徵與當代華人一致,其使用的石器於後續發現的晚於元謀人生存年代的石器型別一致,由此可以肯定元謀人的後代一直在中國大地繁衍生息沒有中斷;元謀人後代經過不斷進化遷徙在公元前10000年達到青藏高原邊緣即甘肅青海交界處,發展出彩陶文化(馬家窯出土的彩陶),公元前8000年發展到仰韶文化(甘肅天水大地灣遺址要早於任何其他地方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存),由此開啟了人文始祖伏羲氏時代,因此華人的原始祖先就是“元謀人”,這與當代考古發現是一致的,華夏文明的源頭在甘肅天水!

  • 4 # 見微45

    這個問題太難了,其一、是因為相關事物、情況與今天的時間距離,其二、是由於概念與觀念的問題,比如提問中“文明”的定義是怎樣的,此定義下的“文明”能夠很好地說明歷史嗎?

    如果把歷史當作科學,那麼“三皇五帝”這類被斥為“傳說”的東西,因未經科學手段得以驗證,難道我們就敢說那不是歷史?無法驗證,卻能堅信的,這是信仰。如果“三皇五帝”只是祖先崇拜,那又如何解釋這些“傳說”中對人類進步的描述?世界其他一些文明可是有史詩的。

    如果把“文明”視為國家的同義詞,同時又堅信夏以前沒有國家,那麼,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必然以夏的建立為塹壕而形成割裂;如果“文明”即“國家”,那麼“中華文明”的概念又如何安放那些並列的政權、伸縮的疆域、複雜的民族關係等等?

    不同的認知目標、不同的研究方式、不同的研究物件,就會有不同的概念。西方的“文明”概念可能並不適合於認識人類歷史。

    而我相信,瞭解以下內容,對題主的問題而言,是必要的:

    1、先有農業,然後有定居。所發現的最早的種植水稻的遺蹟是14000年前的,但大規模種植水稻的痕跡現只追溯到6000年前,但人類文明史只說“五千年”。從文明要素的出現,到國家出現,中間有漫長的時間,那麼究竟是什麼促成了古人在那個時間跨入今天所說的“文明”的界線?想要回答起源,必須解說動因。

    2、《史記》上有,黃帝“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東周列國爭霸、兼併,至秦實現一統。所以,中國是“百國之合”。之後的王朝時代,周邊時有並立的民族政權,如漢時匈奴,唐時突厥、吐蕃,宋時遼、金、西夏,最後竟漸趨熔融一爐,至上世紀初以清代之繼承、西方之理念建起“五族共和”的民國,(五族實五域),而至49年才真正實現統一的現代國家。中國的歷史是一條融合之路。黃帝監“萬國”,堯詢問“四嶽”,禹定“九州”之貢而劃定“五服”,南匈奴的“內附”,“天可汗”的威望,西南的土司,東北的羈縻,內屬與外藩,覲見與朝貢……這些都是與今天的國內政治及現代國家關係所明顯不同的。(今之中國是一個國家,古之中國是文明的秩序和程序)

    3、鏟形門齒這一體質特徵,在今天華人口中的比例在80%以上,在標記為漢族的人口中更超出九成,而在歐洲人、黑人、澳洲土著中比例都極其低。此一特徵在中國古人類化石中沒有不顯現的。(血緣之穩定超出文明史)

    4、中國發現的石器,按西方分類標準,長期處於第一模式,只在數萬年前的個別地方有第二或第三模式,這完全不同於歐洲、西亞的換代。(文化之穩定超出文明史)

    5、考古所反映出各地對後世中國文化的貢獻,表明了文化的多元融合。如紅山文化的玉豬龍,良渚文明的玉琮,石峁的石城。

    6、考古所反映的同時代各地在文化上的聯絡。比如新石器時代青藏高原與中原地區在陶器器形上所反映的關係。

  • 5 # 張慶東字恕鳴文化原創

    全球“四大文明古國”儘管認同的時間有極大的差距,無法排定先後順序和當今流傳與使用的文化已非原古文化。但一致公認的是:中國古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

    古巴比倫的國家、文字已不是古文明的保留,連原著民族也不存在。古埃及除了保留了國名,留有古蹟,其餘什麼都與古埃及無關聯。古印度的傳承僅有部分宗教色彩的保留,其餘蕩然無存了。目前只有中國現代文化、文明與中國古文明是在繼承中得到發揚光大,中華文明經歷過多次大的民族融合(56個民族先後經歷過:黃帝戰勝蚩尤,西周入主中原,秦始皇統一中國,南北朝及五代十國,蒙古大元,滿大清等),但是每一次融合都是將中華文明作一次大的推進,並且沒有中斷過,篡改過,或全部泊來過。

    中國古代文明,應該是口口相傳、實物承載、文字記錄等形式的一代一代人的不斷豐富與發展。單就人文始祖伏羲創造的“卜術”來一孔窺視,中華古文明史可以說在一萬年以外。因為西方人與華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認定相對事物的“標準”自然也不一樣。普通認同:文字記載,人口群居,實物儲存“三個基本標準”。

    西方認為以古巴比倫為代表的“兩河流域古文明”,有公認的古希臘寺廟祭祀、宗教等支撐;以古埃及為代表的“尼羅河文明”,有古埃及“金字塔”和“木乃伊”作支撐;以古印度為代表佔“恆河流域古文明”,有公認的古印度文以“廣為流傳的宗教”作支撐。而“黃河流域文明”的起啟期,缺發文字記載,大都是“口口相傳,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如中國的“掛”(習慣稱“八掛”),是一種口口相傳的文化,儘管從古代到現在仍然在沿用並逐步發展,並且已進入中國和西方的大學課程之中成為《易學》。西方對中國認同的古文明如:伏羲、女媧造人,山海經,甚至是對殷商(認為僅有“甲骨文”作支撐)等,認為是“傳說”、“推揣”、“臆想”等,都持否定觀點。但是,一致公認和史載的是《周易》(冒過夏、商時期了,是周朝產物),那才是有文字記載,有人文傳輸,有群眾公用或認同。所以,中華古文明也被認為時間較晚一些!

    創建於2018.1.20

    編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厭學的學生提高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