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希文
-
2 # 路過那些路過
也是奧迪確實比不過奧迪寶馬 同為德國車 德國總理只用比較垃圾的奧迪 還有一點只有有四驅的奧迪才是真奧迪 所以總是拿奧迪低配去比寶馬奧迪
-
3 # 臨雲1011
首先從規模上就比不過,賓士寶馬都是獨立的汽車集團。賓士旗下除了賓士品牌,還有smart,賓士邁巴赫。寶馬旗下有mini,勞斯萊斯,同時寶馬還是著名變速箱企業採埃孚的大股東。而奧迪只是大眾旗下子品牌,大眾對它的定位低於保時捷。其二從全球銷量上說,雙B輪流坐莊豪華車銷量的老大和老二,奧迪最多當過老三。其三,雙B的產品線都比奧迪要長,賓士有全尺寸SUV,頂級奢華越野車,還生產卡車和客車。寶馬的轎車從1到7系,SUV上市的有6款,還有Z4,i3,i8等概念性產品,奧迪相比就單薄一些。其四,大眾為了省錢,很多奧迪車型都跟大眾車同平臺開發,發動機變速箱都一樣的,雖然底盤調教,設計工藝有所不同,但是讓消費者心裡覺得不舒服。
-
4 # 三點五銳志
我認為奧迪在大陸的品牌形象不如賓士寶馬,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內飾豪華不如賓士,駕駛感操控感不如寶馬。二是在華的絕大多數奧迪車和大眾共用平臺,共用EA發動機,嚴重拉低了奧迪檔次。甚至用廉價的韓泰輪胎,但是賓士寶馬一直堅持高階防爆胎,價格差好遠。 很多人覺得華人不懂車,在美國如何如何,美華人偏愛日本車,雷克薩斯多好多好。其實這些人根本不瞭解美國情況,美國市場沒有可比性,因為美華人工太貴,零件很多要進口(工廠在海外),他們修車麻煩又昂貴(吃個飯還要給小費)很多美華人家裡東西壞了自己修,因為人工太貴,不像大陸到處遍佈各種大大小小的修理廠,人工便宜,零件便宜,還有各種拆車件(廣州陳田東莞黃江,要什麼有什麼,一個寶馬和雷克薩斯發動機萬來塊),高仿件便宜,所以美華人偏愛日本車,因為耐用省心。美國市場和大陸市場沒可比性。雷克薩斯和豐田共平臺,共發動機波箱,所以也嚴重削弱它的品牌形象。所以奧迪品牌形象在大陸要低於賓士寶馬。賓士寶馬好比清華北大,奧迪類似復旦大學這樣的地位,無論你怎麼說,它都無法超越清華北大,根深蒂固。
-
5 # 火燒土豆
總體中綜合了身邊朋友和賣車的人的看法。賓士車,總感覺自己只是個司機。而且賓士要買就買貴的不能買低檔的小賓士,,因為低檔的小賓士實在不知道圖什麼,,而寶馬不一樣司機多數就是車主,因為追求駕駛的樂趣是寶馬的一貫的目標,,所以大街上大家看一下,開寶馬的通常速度比較快。因為這個車子調教的好,開的爽。就是這麼簡單,不自覺的就速度就快起來了。而奧迪那就是一直打折,打折迪在中國社會不吃香,因為中國花的是錢,買的是地位,而不是買的車。所以總感覺奧迪就是降一個檔次。到了這個級別,裝逼的這個要求遠比這個車子本身是什麼舒適度什麼之類的要求要高。按說舒適度日系的車也不錯。而且品質也非常好。為什麼大家還要花一倍的價格去買德系來裝逼呢。因為裝逼永無止境,同志還需努力。
-
6 # 考試我第一
以前我玩大話西遊的時候,覺得冰雪魔比黃金獸和泥巴高一個級別。而且在價格上也能體現出來。後來花了1000塊錢買了一個冰塊,後來發現,自己他媽一點用沒有。雙抗不滿。任務也用不上。又賣掉了。選擇合適自己的很重要。我選擇泥巴。他皮實耐操,保有量大,維護成本低。好久沒有玩過大話西遊了。。
-
7 # 開心豆包59
我來說說我的觀點,奧迪,寶馬,賓士我都開過,奧迪雖然說科技感強,但是感覺不到太多的科技感,我的是12年A6,但是奧迪的車燈確實漂亮,操控感,個人感覺不及寶馬,並且奧迪有點燒機油。開奧迪的那幾年總感覺自己老成很多。寶馬操控性比較好,內飾比較中性化但是方向盤比奧迪重些,當然新款寶馬的方向盤感覺更好。開寶馬總想開的飛快,因為不小心就開快了,寶馬的外觀很時尚,前臉比較霸氣,適合年輕人開,特別拉風。2個月前新入手了賓士,內飾比較華麗麗,懷檔不方便操作,但是內飾和新的一米長的液晶顯示屏,覺得科技感超級好,360度環影,唯一不足就是懷檔不舒服,提速有點肉。開賓士的感覺比較優雅
-
8 # Harmony2
因為一看賓士就想到S 一看寶馬就想到535 一看奧迪就想到A6 A4 S百萬級的車 寶馬535 高配的5系 提速快,先入為主,一看奧迪不明白配置,A6還有50呢,那款3.0t掛四驅可以比寶馬低配跑的快,寶馬玩的是三系最好帶個M 奧迪玩的是均衡,對就是均衡,產品均衡,產品線也均衡,沒有短板,賓士是S 奧迪A8和賓士S區別真不大,賓士的短板有倆,一個是北汽,另一個是貴,售後價格感人
-
9 # 眾泰製造部總監
因為賓士寶馬奧迪沒有眾泰的創造性 。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眾泰標誌由一個簡潔明瞭的“Z”字組成,品牌識別性強,整體感覺現代大氣,高度符合了國際化的審美趨勢。眾泰標誌的“Z”字代表三重含義,既結合了眾泰汽車的英文ZOTYE首字母“Z”,同時,也融合了“浙江”、“中國”首字母“Z”,象徵著眾泰汽車不僅要立足於浙江,立足於中國,鑄造能夠代表中國的汽車品牌的企業目標,更蘊含著眾泰汽車走向世界,屹立於全球的產業想。眾泰汽車高層表示,“眾泰汽車新標識更加簡潔直觀,並具有國際化元素。透過這次換標,眾泰汽車將圍繞打造自主國際品牌這個目標,以國際化的品質標準作為產品研發和生產的重要依據,致力於為消費者打造引領時尚潮流、具有創新技術、高質價比的產品。”
-
10 # 李老貓說車
奧迪的品牌縮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了官車的支撐,政府採購大量較少,讓原本奧迪的附加值隨之減少,神秘感不在,無形中檔次就下了一個臺階。
從產品力上來說,奧迪的標籤化特徵並不明顯,一提起寶馬大家會想到運動,一提起賓士大家會相當舒適奢華,提起奧迪。。。確實不知道怎麼形容,只能用中庸來形容吧。確實特色不突出,一個豪華車沒有特色是非常危險的事。
第一個實現中國產,1989年第一臺中國產奧迪100下線,拉開了奧迪中國產的序幕,到目前為止奧迪中國產時間已有29年,寶馬中國產時間2004年,賓士中國產時間2005年,賓士寶馬中國產時間不過十三四年,在奧迪早已在國內生產的十幾年時間內,賓士和寶馬都原裝進口身份售價昂貴,從那時起國內消費者就有了賓士寶馬比奧迪高檔的印象。
奧迪在國外的級別和別克是差不多的,頂多屬於入門級豪華品牌,奧迪的成功絕對離不開國內市場,和賓士選擇香港市場不同,奧迪看重的則是更有潛力的內地市場,並很快乾掉了一代霸主CROWN和Teana公爵,獲得公務用車的資格,在當時各大車企都不看好中國市場的時候,奧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和一汽展開合作,90年代之前沒人認為奧迪是好東西,和CROWN和公爵比起來非常low,搖身一變成為官車以後就變得立馬不一樣,人們才開始對奧迪品牌有了高檔的看法。藉助國內經濟的大發展奧迪也進入了空前的繁榮期,有了和賓士寶馬並席而坐的資格。在這更早之前賓士和寶馬已經成名,所以在起步上奧迪還是晚了一步。
奧迪在國內能比肩賓士寶馬屬於一個奇蹟,在國外市場和賓士寶馬差距更大,在失去了官車的保駕護航之後,奧迪逐漸迴歸本質,又開始不能和賓士寶馬相提並論。
-
11 # 60秒懂車
賓士,寶馬和奧迪。是德國汽車製造工業的三駕馬車。
但是三個品牌的定位策略,明顯有很大差異。造成了在人們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就有很大差異,現在賓士已經成為全球,豪車品牌,銷量第一的,品牌,遠遠超過寶馬和奧迪。
賓士定位是成功人士的象徵賓士作為汽車的發明者,實際上,第一臺汽車有賓士研發,現在已經,2016年時,世界品牌價值排名第九。
不過最近,被范冰冰的時間黑得不輕,賓士,有些宣傳也有點超過了自己的範圍,不應該以國家的名義取名什麼,這個在中國來講也是非常過分的,估計賓士以後會整改
寶馬的定義是運動操控效能,它體現的是一種生活的,隨性,以及財務自由的,一種體現,寶馬包括廣告投放,贊助,帆船賽,探險等等,也和他的,主題,定位有很大關係所以給大家感覺,買寶馬的人就是能夠財務自由,能夠隨性生活,感受駕駛樂趣的,偏牌。
而奧迪強調的是技術以前更多的廣告語強調的是技術科技,發動機的技術,變速箱的技術,操控的技術等等。這種宣傳理念和寶馬顯得隨性,以及賓士強調的成功明顯不在一個層次以上是小編的個人意見,因為小編是個創業者,直到定位,就是一個品牌的基因,對他的最終成長起到決定關鍵性作用,大家可以探討發表一下個人見解。
-
12 # 大閩車生活
說到豪車,華人公認的就是德系三大豪車BBA,不過在這三者中間,其實大家心目中還是有一個排名,他們覺得賓士和寶馬肯定是排在前兩名,而奧迪總是落得第三的下場,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排名呢?
華人經常說,“坐賓士開寶馬”,說的就是賓士整體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乘坐者的感受,不僅在座椅上的用料非常講究,在懸架的調教上更加嚴謹,給乘坐者一個舒適的乘坐體驗。
而說到開寶馬則是寶馬在動力上的輸出非常的強勁,能夠給駕駛者提供不錯的駕駛體驗。
唯獨沒有說奧迪,其實還是因為奧迪早前是以官車的形象進入國內,於是人們心中對於開奧迪車的人總是有一種司機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普遍覺得奧迪比不過賓士寶馬的原因了。
-
13 # 小強說說車
賓士、寶馬和奧迪並稱德國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為德國汽車製造業立下汗馬功勞,但是三者之間的紛爭從未結束,並且愈演愈烈。賓士始終被稱作是老大哥,而寶馬則是千年老二,奧迪總是屈居第三。為何同為一線豪華品牌的奧迪總給人不如賓士與寶馬的感覺呢?
都說開寶馬坐賓士,寶馬汽車主打運動和操控性,富有駕駛樂趣,被貼上了運動的標籤。賓士汽車豪華氛圍營造的最好,舒適性也是一流水準,被貼上了豪華與舒適的標籤。而奧迪個性並不鮮明,相對中庸一些。相對賓士和寶馬來說,奧迪的談資更少一些,於是乎大家覺得奧迪不如賓士和寶馬。
奧迪覺得自己和寶馬一個檔次,寶馬覺得自己和賓士一個檔次,賓士只認為自己是一個檔次。 奧迪的品牌縮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了官車的支撐,政府採購大量較少,讓奧迪的附加值隨之減少,神秘感不在,無形中檔次就下了一個臺階。
奧迪屬於大眾集團,與大眾汽車很多配件都是共用的,包括造車平臺和三大件等。這樣奧迪的檔次明顯下了一個臺階,甚至有人說奧迪只是換殼的大眾。相比賓士和寶馬,奧迪的高階感還是會遜色一些的。
奧迪在國內仍然屬於一線高階豪華品牌,也從來不缺少追求者。但是相比賓士與寶馬,還是表現的更中庸一些,缺少個性和特點,這對於一個豪華品牌來說,並不是好兆頭。
-
14 # 智在開車
如果對於奧迪這個品牌有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奧迪當年在德國是即將被淘汰的品牌,但是後來被中國救了,也是一躍成為了“官車”的象徵,許多人購買奧迪也是為了面子。
但是這幾年奧迪卻在自降身段,低配的奧迪A4L目前僅僅22萬左右,在配置方面也是也是大大的縮水,雖然這些年各大廠商都是簡配降低車價,但是奧迪在這方面確實做的比較過分了,作為BBA的中國一線豪車品牌,現在卻是向著二線豪車的價格靠近,在這一方面,讓人感覺奧迪是在自降身段。
還有就是一個定位,開寶馬坐奔弛,這個是許多人知道的,但是說到奧迪,很多是燈廠,雖然奧迪也是有許多的黑科技,但是對於不瞭解的人來說,往往會將奧迪和燈廠相連線。三者一比較,還是會受到自己的心理影響和大眾觀念。
但是最主要的其實還是價格方面,就像是保時捷和法拉利,雖然保時捷也有幾千萬的跑車,像是918,但是其他的車型價格還是不能夠和法拉利比較的,所以許多人的心理還是認為保時捷比不上法拉利。同樣奧迪也是。當然車價也是和市場相關的,所以奧迪降低車價也是可以反映出中國豪車市場的一個風雲。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其實可以研究一下BBA的車價走向,以及二線豪車的一個價格走向,兩者還是很有意思的資料。
-
15 # 66號車坊
眾所周知,華人偏愛BBA是事實,但是在BBA的平行對比眼裡,有人認為奧迪的品牌影響力要低於寶馬和賓士,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奧迪隸屬於大眾集團,中低端車型都有一些高階的品牌也知道10-20萬元左右的市場是普通消費者所能接受的價格區間,但是為什麼不生產這個級別的車型呢,主要是就是為了拉開品牌差距,讓大家開起來自己的高階品牌更有面子,更有豪華感,所以不屑於生產低端產品拉低自己的品味。
奧迪是大眾極端的中高階產品,下面有更適合大眾的購買的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而且在國內的銷量還是數一數二。這就造成大家的橫向對比,比如買個奧迪A4L,有很多人覺得還不如搞個高配的Magotan,無疑拉低了品牌價值。
官車形象漸漸退去以前開個A6,很多人都猜不透車裡到底是什麼樣的職位,什麼樣的人,加上奧迪進入中國市場較早,品牌深入人心,大家心目中的奧迪車主更多的是西裝革履白襯衫的領導。
而現在官車也改革了,更多的時候用途也少了,並且開始採用自主品牌,這種光環是越來越少了,重要性自然而言就下降了。
價格優惠更大,價格受影響很大同級別的車型,比如奧迪A6L、BMW5 Series和賓士E Class,或者是低一個級別的A4L、3系和C級,奧迪的終端優惠都是最大的。這就讓很多裝X的人得不到心理的滿足感,自然降一級的感覺。
不過個人特別喜歡奧迪這個品牌,相對於寶馬的運動和賓士張揚來說,奧迪更符合中庸之道的華人,您認為呢?
-
16 # 鯨車評
首先,奧迪進入國內比較早,價格在進入國內的時候也比寶馬、賓士便宜,所以總是給人一種不太高階的感覺。
奧迪在國內之前一直都是“官車”,大家可能都覺得十分高大上。但是漸漸地,官車開始變成了中國產車,而奧迪的“科技感”形象也是近幾年才漸漸清晰的。和寶馬的運動感以及賓士的豪華感給人的印象相比,並沒有那麼深。
不過雖然在國內,大家覺得奧迪比不上賓士寶馬,但是在別的市場,奧迪的產品力還是相當強勁的。所以僅僅看國內還是比較片面了。
-
17 # 馬超177927644
我現在一直輪換開寶馬530和奧迪A6L,寶馬是新款2.0T,A6是18款3.0天T運動版,說實話感覺不出寶馬的操控比奧迪好,也許是因為奧迪是四驅,高速上確實比5繫好多了!購車時間差不多,落地價寶馬高4萬左右,特別是雨雪天氣,5系直接封存了!所以,不要聽網上說的,沒有開過也不要想當然,這兩款,四驅A6L碾壓5系!
-
18 # 非專業車評
為什麼大家普遍覺得奧迪比不過賓士、寶馬?
其實不只是國內的一些朋友覺得奧迪比不上賓士、寶馬,即便在歐洲、美國的豪車市場奧迪與賓士、寶馬也有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並不是產品定位、質量的問題,只是同為百年品牌的奧迪缺少了賓士、寶馬那種厚重的底蘊,奧迪是無奈的,命運多舛造成了奧迪只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以後才重拾輝煌,之前的空白期令它錯過了很多!1899年成立的霍希汽車(Horch)有著不輸於賓士、寶馬的技術、底蘊,後期甚至在與奧迪、DKW、霍希(Horch)和漫遊者(Wanderer)共同創立的汽車聯盟公司後(奧迪四個圈的由來),這個品牌大放異彩,充滿了美好的未來和前景,可無奈的是蘇聯人的到來徹底將這個品牌往日的殊榮粉碎!由於德國在二戰中的失敗,東德被蘇聯掌握手中,一夜之間將這個四圈公司的數萬臺裝置搬空,這個品牌也正是在一夜之間名存實亡,剩下的只是一個牌子!雖然老團隊還在、重組了四圈聯盟,但接近十年的空白期,使得這個品牌再難已複製往日的輝煌!在1959年有餘四圈的經營不理想,難以維持生計,便被賓士收購!賓士玩了5年,知道1964年賓士也玩不下去了,又將奧迪賣給了當時如日中天的大眾,此時的奧迪已經在破產的邊緣之上!而到了大眾手中的奧迪,才是真正悲劇的開始,奧迪徹底的淪為大眾的研發部門,奧迪的多項技術都被大眾搶佔註冊,奧迪壁虎是勉強保護下來的結晶!大眾對奧迪的壓制手段是很強勢的,初期的奧迪甚至只是再給大眾做一些車型的組裝,而大眾則毫不留情的拿走奧迪的研發技術!非常心酸的一點就是奧迪直到上世紀90年代後,才被允許組建自己的營銷體系,而之前奧迪的脈搏完全是由大眾牢牢控制著!直到奧迪在咱們國內引發火爆之後,奧迪才逐漸的恢復生機,而這些都是在8、90年代之後的事了,而在這之前的奧迪一直活在大眾的陰影中,也導致了自己品牌度的下降!說到底奧迪的境遇有點像邁巴赫,邁巴赫也是空白了幾十年,導致自身的品牌度、影響力都消耗殆盡,使得如今它只能作為賓士S.5級別的存在,而無法與超豪華的賓利、RR去同臺競技!奧迪也是這個道理,同樣有著不輸於賓士、寶馬的出身,但沒賓士、寶馬那麼良好的成長境遇,在賓士、寶馬瘋狂崛起的時候,奧迪還在未生計發愁!賓士、寶馬好比貴族,而奧迪曾經是個落魄的貴族,雖然這二十多年間奧迪又重新的崛起了,但人們也記住了奧迪當年的落魄,所以在很多人的心裡奧迪始終比不上賓士、寶馬,但要知道奧迪與賓士、寶馬差的不是檔次、技術、效能,而是底蘊不足,曾經那顛沛流離的生活早已讓奧迪嚐遍了人間冷暖、也就懂得越發的珍惜!
回覆列表
俗話說遠的香近的臭,遠來的和尚會念經。覺得奧迪比不上賓士寶馬,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奧迪進入時間太長了,幾乎是跟中國汽車市場共同成長起來的品牌。沒有任何現象空間,也沒有了神秘感,所以感覺奧迪比不上賓士寶馬。
奧迪不是豪華品牌嗎?很多人認為,奧迪是在跟中國合資之後,才走向豪華品牌路線的。而賓士和寶馬是在這之前就已經奠定了豪華車市場地位的。其實不盡然。
奧迪確實是一個沉沉浮浮的汽車品牌,但賓士和寶馬在二戰期間,也已經把當年的底子都打光了。實際上三大品牌的起步相差無幾。都是從80年代末開始,向豪華車市場全面進發的。
30年前沒有明確的豪華市場30年前,全球並沒有特別明確的豪華汽車市場。除了勞斯萊斯和賓利兩個品牌是專供“貴族”購買以外,其他汽車的品牌地位都相差不大。那個時候,在中國認為的豪華車品牌,更應該是凱迪拉克和林肯這種加長車。
而賓士是在香港電影進入中國後才有了一定的認知。寶馬就更加廉價了,如果你翻看早期的香港電影,你會發現所有的汽車碰撞特技都是找寶馬拍攝的(不信可以參考成龍的系列電影,以及周潤發的《縱橫四海》)。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賓士才開始著重宣傳自己的S系車型(當時叫做SEL300/560/600)。寶馬是到了90年代末,在與奧迪競爭市場的時候,才開始想7系車型進發。
奧迪到底比不比得過賓士寶馬可以這麼說,奧迪在全球的品牌認知方面,即使比不過賓士,也比得過寶馬。而且奧迪擁有全球第二多的汽車技術專利(第一是豐田),所以在技術儲備方面,遠高於賓士寶馬。另外奧迪的很多車型都是開創型的,賓士、寶馬只是跟隨者。
比如奧迪A3、奧迪Q3、奧迪TT、奧迪R8,都是同級別中開創型的,因為奧迪擁有了這些車,並佔領了這些市場,寶馬和賓士才開始模仿和跟隨。
未來孰高孰低還未可知不得不說,就品牌溢價而言,賓士的品牌確實比奧迪和寶馬都高出一個等級,甚至可以跟大眾的保時捷平起平坐。但就未來的發展而言,奧迪、賓士、寶馬依舊會保持犬牙交錯的升級過程,不同時間段,有不同時間段的優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