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孟可的思想空間
-
2 # 長頭髮的大象
個人建議首選基金定投,選一隻指數基金定投不僅可以強制儲蓄避免不必要的開支還能有不錯的收益,
現在銀行利率也下行了存銀行很浪費的,
餘額寶收益也不高了,
買純債券基金也可以但收益沒有指數基金定投高,
保險的理財產品也可以考慮,現在還有少量預定利率為4.025%的年金險價效比也不錯。
-
3 # 太郎西瓜汁
現在有各種各樣的理財平臺,你可以在網上搜搜看。我跟著朋友在恆泰證券投資理財,感覺這個還行,它有實力,是正規的上市公司。
-
4 # 人人貸財富
在每月工資收入有限的情況下,有理財觀念的人往往家庭收入的增速會領先。
1、轉換觀念,培養財商
一提到理財,就有人認為自己的錢太少甚至是月光,沒有多餘的錢理財。
“錢少”不是放棄理財的藉口。理財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省錢,二是賺錢,而其與錢多錢少無關。
舉一個經典例子:
以大城市的白領小A為例,剛畢業薪水每月6000元,沒有存款,每個月固定支出房租2000元,吃飯花銷2000元,購物1000元,其他花銷1000元,月底基本分文不剩。那麼他該如何理財呢?其實,除了2000元支付的房租,剩下的4000元並非一天花掉,而是在30天中逐漸消耗的。那麼小A其實可以用這部分錢購買貨幣基金或其他的理財產品,然後用信用卡來支付這個月的開銷。下個月發了工資,除了2000元的房租外,剩下的4000元用於歸還上個月的信用卡賬單,並用信用卡繼續支付下個月的各項開銷,這樣一來小張便有了用於理財的第一個4000元,還能說沒財可理嗎?轉換自己傳統的觀點,培養自己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是理財的第一步。
2、 記錄開支不透支
對於剛剛走進社會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記賬,認清自己的財務現狀:
1) 明確收入:
知道自己有哪些收入渠道,穩定的收入還是可變的收入;
2) 梳理支出:
記錄自己每個月的財務支出,劃分交通、餐飲、娛樂、學習、家庭等類別。這樣既可以減少大手大腳不必要的支出,也能對未來發展進行理性預期;
3) 未來規劃:
理財是無法脫離生活空談的,買房買車、結婚出國等事件都是重要的人生節點,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提前做好規劃,為將來的小目標打下基礎,避免到時候手忙腳亂;
4) 分類管理:
將借記卡分類,穩定日常的收入賬戶作為中心賬戶,以此建立投資行為、支出行為的賬戶;
控制信用卡數量,不做卡奴,信用卡最好不超過3張,多於3張可能會對你的日常還款和信用管理造成負擔,同時記住切勿迷信所謂的“信用卡理財”。
3、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選擇理財產品時,首要做的就是評估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高風險對應著高回報,學會理性投資。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理財產品評級如下:
低風險:銀行儲蓄、銀行理財、國債、保險、貨幣基金等中等風險:債券型基金、基金定投、股票型基金、信託、P2P理財等高風險:股票、外匯、期貨、股權類投資等大多數工薪族是暫無經濟負擔的,沒有房貸與負債,沒有子女和老人要贍養,所以做資產配置規劃的時候可以考慮在留足3-6個月的備用金後,把更多的資產放在相對收益高的產品裡。
目前,工薪族大多以穩健型投資者為主,而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可謂是穩健型投資者的最佳選擇。那麼固定收益類產品都有哪些呢,對應什麼特徵呢?
1) 銀行儲蓄:
銀行儲蓄是最普通、最為社會熟悉的固定收益產品,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同業存單等。具有安全、流動性較高等特點,除特別品種外沒有任何門檻限制,但是收益率相較而言較低,需要控制這類產品的配置比例。
2) 貨幣基金:
工薪族可以將流動資金或者短期閒置資金投到貨幣資金,來獲得短期收益彌補利息等方面的損失;但以餘額寶為首的網際網路產品經歷了短暫的高增長後,收益逐步下降,已難尋初期的高收益。
3) 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多種多樣,一是保證收益類,二是保本浮動收益類,三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前兩類又可以歸納為保本類,第三類為非保本類。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在5%左右,其中保本類理財產品的收益大多在4.5%以下,而非保本類理財產品的收益則大多在5.2%以上。
4) 儲蓄型國債:
藉著穩健和相對高收益,並以國家信用作為保障,儲蓄型國債始終有一批忠實追求者。從2017年11月發行的最後兩期儲蓄國債來看,三年期年化收益為3.9%,五年期為4.3%,收益水平屬於中下等。但相比國有大行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同樣具備一定的吸引力。不過,和同期的銀行理財產品相比,收益不佔據優勢。
5) P2P理財:
P2P是結合網際網路和傳統信貸業務的一種網際網路金融。一般來講,P2P類產品投資門檻低,適合各類收入人群;同時結合網際網路平臺,操作便利;收益率較高,年化收益率在6%-12%之間。目前p2p行業仍有大量違規操作的平臺,所以投資者一定合規合法、風控措施嚴謹的大平臺。
除此之外,一定要記得投資自己,這將是一大筆無形資產。
更多精彩關注“人人貸WE理財”(ID:renrendai)
-
5 # 楊江勇325
理財的關鍵是合理計劃、使用資金,使有限的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用。
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1、學會節流。工資是有限的,不必要花的錢要節約,只要節約,一年還是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收入,這是理財的第一步。
2、做好開源。有了餘錢,就要合理運用,使之保值增值,使其產生較大的收益。
3、善於計劃。理財的目的,不在於要賺很多很多的錢,而是在於使將來的生活有保障或生活的更好(所以說理財不只是有錢人的事,工薪階層同樣需要理財),善於計劃自己的未來需求對於理財很重要。
4、合理安排資金結構,在現實消費和未來的收益之間尋求平衡點,這部分工作可以委託專業人士給自己設計,以作參考。
5、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考慮收益率。高收益的理財方案不一定是好方案,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方案,因為收益率越高,其風險就越大。適合自己的方案是既能達到預期目的,風險最小的方案,不要盲目選擇收益率最高的方案。記住:你理財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以賺錢為目的的活動那叫投資!
-
6 # 老王農村人實話實說
市場行情競爭激烈,白領眾多,普通白領就做普通的理財專案,有多大腳穿多大鞋,要知道任何理財都有風險,切勿盲目崇拜,對理財操盤不當恐有慘敗而不趣,普通白領如何理財要慎重考慮,炒股以及大量投資不是普通白領的選項,普通白領最好是正常上班,每月領薪資更為有財穩當可靠
-
7 # 尋美千百度54
我用我最慘痛的經歷告訴您一句話:請牢記,千萬牢記,千萬千萬別炒A股。
剩下,您隨便。
3月10日補記:
像我這樣對股市一竅不通卻把全部家產扔進股市,賠近80%的是特例。於是有的朋友說:我拿點閒錢,我深入研究股市,我只在吃飯行情時入市,告訴你,炒股就跟吸毒一樣,短期的快感無法改變人性的弱點,輸了想撈,賺了想大賺,最終,小散都會輸得很慘。
您的錢要不是大風颳來的,就捂緊了吧!
-
8 # 金生水起雲
閒餘資金拿出一部分做定投指數型基金 每個月買入 特別是現在不是高位的情況下 這個長期投資週期5-7年左右
另外買入面值以下的可轉債,就當買入看漲期權
剩下的買貨幣基金
-
9 # 小司聊理財
01
可能對於歐神這個圈子裡的人來說,500萬才是理財的門檻。
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500萬不是一筆小數目,肯定不能說等有了500萬才去理財,那可能這輩子都無法開始了。
我們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趁早培養自己的理財意識,學習理財方法,才能慢慢積累我們的財富。
02
其實理財就是規劃你的現金流,在實現開支平衡的基礎上實現有效節餘。
很多人一談到理財的時候,就會說我的儲蓄那麼少,理不理財意義不大。我省再多,也省不出座金山來,索性就不理了。
這肯定是不正確的。
最早的積攢過程,會讓你多一分對於現金流的把控,會讓你慢慢建立起目標,有一塊攢一塊,有十塊攢十塊。
所以最早的積累,很必要。
否則,將來就算有100%的賺錢機會,你也沒有資本,趕不上。
03
再來看看文中舉的例子:
假如你有1000元,按照4%的回報率,“理財”一年賺了多少呢?
答案是40元。
晚餐別吃了,少吃一碗拉麵,餓著肚子回去。你就把一年的“財”全理了,順帶還省了二兩脂肪。
聽上去很有道理,但是,你會不會每年都只有1000元可供支配?年收入永遠不會增加?你是不是隻有年化4%這個選項呢?
隨著我們的收入不斷增加,理財經驗越來越多,收益率一定會越來越高的。
04
只要我們趁早培養攢錢意識,比如說基金定投,你從30歲開始定投和從40歲開始定投收益一定是不一樣的。
因為投資時間越長,複利的效果就越大,回報率越高。
在年收益率為10%、投資期限為30年的情況下,前五年的投資收益對總收益的貢獻率為41%。
在同樣30年投資期限,但年收益率為15%的情況下,前五年的投資收益對總收益的貢獻提升至53%。
也就是說我們的年回報率更高的話,早期的投資在總收益中的作用就會增大。這是因為早期投入的資金複利次數多,在總收益中也就佔了更高的比例。
05
所以說開始定投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定投越早開始越好。
那麼不同收入的人應該如何做理財規劃呢?咱們之前也發過一篇文章,點我看看吧。
-
10 # elevenfunny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現在不理,更待何時?
本人13年開始工作,迄今為止,用自己的業餘時間理財已經超過四年。所以,我是從一個新手邊上班邊理財過來,我能夠理解題主的需求。
有圖為證,我記賬已經整整1709天了。為了官方認定我為宣傳他們記賬軟體,我主動馬賽克了。
記賬理財第一步,我非常堅定的認為是記賬。
記賬有什麼好處呢?
1,給自己一個又花錢的提醒。我的感受是,每次我記一筆賬的時候,我就會有一種,哎,怎麼又花錢的感覺。如果是吃吃飯還好,要是花在其他非必要開支,就會有一種想要下次要節約一點的想法。
2,開支一目瞭然。每一個月,這個軟體都把把自己的日常開銷,一列列都統計出來,哪裡花錢花得多,哪裡花錢花的少。哪些是必要開支,哪些是不必要的開支。這樣,到下一個月應該從那個方面減少開支也會一目瞭然。
3,節流。記賬的最終目的是把錢花在刀刃上,不該話的錢,我們一毛都不要花。
以上,是我某個月的支出截圖。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我下個月應該減少的部分在哪裡,我可以想到的辦法又是什麼。
我們的最終目的,節流。
購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這個答案,你肯定沒有想到吧。我不是保險的推銷員,但是我非常肯定的知道,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份重大疾病險。我們都是普通人,所以我們都有可能在未來某一天,累趴下。病倒了怎麼辦,當然是進醫院看病啊,現在看病有多貴你在大街上隨便抓個人都能知道。所以,與其到時候花錢看病,不如現在買一點錢買保險,防範於未然。關於保險的話題不想多說,這個答案主要跟題主提供思路。
花錢給自己充電別以為自己上班了,從學校裡面出來,就可以再也不用學習了。或者說,就可以去玩基金,股票了。錯了。我們來算一筆賬。我手上有1萬塊錢,我冒著可能50%可能會損失這1萬快的風險下買股票,最後翻了1倍,是多少錢呢?2萬。你手上有100萬,隨便買個貨幣基金,一年3%~4%的收益率,一年下來多少錢,3~4萬。也就是說,本金太少,收益率再高也沒有用,只能賺這麼多,還要冒著隨時失去本金的風險。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多花時間賺本金,等本金多的時候再去想著買股票,基金。所以,我給出的建議是,花錢給自己充電,學習,掙錢,掙錢,掙錢。
還有錢怎麼辦買貨幣基金,別忘了,你已經花了很多錢用在自己充電上面去了。所以這個時候,不要從事可能會影響你心情,佔用你時間的投資活動了。買貨幣基金,無風險,一年下來,3~4%的收益率,妥妥的。
-
11 # 青瓷青瓷
普通白領,那麼薪資每個月節省下來的不會特別多,那麼可以選擇的理財產品有一下:
1.銀行的定投,或者一些基金產品定投,每個月幾百塊錢,後期會有不錯的收益。對於一些消費沒有節制的人來說,強制儲蓄會給你預想不到的效果。
2.股票和基金投資。股票和基金的門檻都比較低,一萬左右就可以操作。不僅可以鍛鍊我們的理財能力,還可以培養我們的心態。
3.期貨或者外匯也是一種理財方式,但是不建議新手去接觸。一是因為資金量需要的比較大,一般的資金在裡面比較難把控。二是因為其槓桿操作,風險比較大。
-
12 # 大江南財子
1、理財和工作一樣是終身大事,理財要承擔風險,不理財同樣要承擔錢貶值的風險。
2、在20-35歲之間,盡最大可能的投資工作能力,完成原始積累,35歲之後努力透過理財和工作雙輪驅動實現財務自由;
3、理性消費就是賺錢,當你能遊刃有餘的對待團購、秒殺時,理財也就入門了;
4、每月工資到賬的第一件事,將固定資金存入小金庫儲蓄,再去考慮支出;
5、P2P不是魔鬼,也不是綿羊,風險與利益共存。5%收益以下沒必要投,7-15%收益看著投,15%以上收益慎投;
6、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會記賬能夠遏制消費慾望,預估開支,你就成功了三分之一;
7、切忌裸辭,裸辭一時爽,收入全光光;
8、存款不多時,不要考慮配置,直接存餘額寶吧。有了積累之後,可以瞭解一下分級基金A、銀行及網際網路理財平臺,風險不大收益較高;
9、愛好是可以賺錢的,儘可能將收入由單一變成多元;
10、房產RETIS風險小收益高,可轉債基金進可攻退可守,兩者均為很好的理財產品;
11、買房!買房!買房!優先買一線城市,資金不足的考慮買核心地段公寓;
12、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如愛得深沉,請定投,放棄擇時,持續小額買入,穩定性高;
13、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理財需合理配置,盲目投資不如拿錢買彩票,風險相近,彩票回報更多;
14、理財是為生活服務的,不要本末倒置;
15、找個好的另一半,婚姻一定是生活中最大的財富;
16、財不入急門,不要追求一夜暴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踏實工作,認真理財,穩紮穩打,有房有車、財務自由只是時間問題。
17、最近使用的金米管家,有精選的P2P投資返利,還能3秒快速記賬,值得一試。
回覆列表
普通人選擇理財方式關鍵還是要看自己的實際情況。因為不同的實際情況所適合的理財方式並不一樣。
以我個人來說,我大部分的資金都買了股票。我是喜歡高風險投資的人。而大多數普通人其實像我這樣並不適合。因為大多數人缺少專業的投資能力,並且其中不少人心理素質也不好,無法適應高風險的投資。
普通人最適合的理財方式應是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例如國債這種風險為零的理財產品、還有餘額寶這類的取用靈活方便的貨幣基金、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銀行定期存款等。這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不需要什麼專業的理財能力,最適合什麼也不懂,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理財的普通人。即使是老年人買這些理財產品也是非常安全可靠的。
這些低風險理財應當是普通人理財的主要品種。
其次,對於一些想獲得更高投資收益的普通人。可以做一個資產配置的組合:用大部分資金買入上面的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再用少部分資金做指數基金的定投。指數基金定投雖然從長期來看也是風險極小的,但是這類投資需要極大的耐心。必須長期持有才能獲得良好的收益。這份堅定的耐心恐怕是很多普通人沒有的。因此指數基金定投做為普通人每月不要投的太多。要把七八成以上的資金都投入到低風險理財產品上,以實現資產的保值為主要目標就可以了。
其它像股票、貴金屬、期貨等都是需要非常高的專業能力和極強的心理素質,並且風險很大。這些投資理財並不適合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