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醫健康調理宋弘
-
2 # 新疆大叔王gxfc518h
說起養生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比較重視,因為現在很多人處於亞健康狀態,身體健康也是最重要的,特別是經歷了這次疫情。給大家說說我的一個客戶吧,他是腎病,做了透析,本身就是老年人,做了手術後身體更虛弱,說話都沒有力氣,當時家裡人很著急,算是機緣巧合吧,他愛人在朋友的介紹下加上了我微信,瞭解了下大棗情況,買了幾斤,我當時她沒說是給病人吃的,也是後來才知道,給他發的具體吃法,誰知道過來兩個月,又來找我了,說非常感謝,她愛人現在身體恢復的很好,精神狀態比較好,說話也有勁了,去醫院複查時醫生都問他吃什麼了,當時聽了也很感動,老年人有個好身體是最重要的,所以多用食補,儘量少吃藥,藥補有副作用
-
3 # 營養師蔥媽椒爸
老年人要懂得科學養生,不能道聽途說,採用各種偏方,這樣虧了錢財事小,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就可怕了。下面說說如何科學養生。
一、少量多餐,足量進食,保證食物多樣性
老年人如果正餐攝入量偏少,可以在兩餐間適當的增加餐次,採用三餐兩點或三餐三點。每天應至少攝入12種及其以上的食物,早餐宜有1-2種以上主食、1個雞蛋、1杯奶,另有蔬菜或水果。中餐和晚餐宜有2種以上主食,1-2個葷菜、1-2個蔬菜,1個豆製品。很多老人會出現便秘的問題,因此建議老年人增加複合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包括豆類、蔬菜、全穀物、水果等,以提供膳食纖維,保證必需維生素和礦物質。
二、低鹽飲食,主動飲水
不少老一輩口味都較重,部分老年人味覺不敏感也容易導致鹽的攝入過多,容易導致高血壓的發生。2016版《中國膳食指南》中推薦,健康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應少於6克。6克的鹽裝不滿1個可樂瓶蓋,因此做菜稍不注意就容易超標。研究表明,鈉攝入越少,血壓下降越多,對於血壓已經高於理想值的人群,食鹽則應該控制在4克左右(鈉1500毫克/天)。
不少老年人還存在隱性缺水的問題,出現電解質紊亂、頭痛、便秘、血壓變化、眩暈、口腔或鼻腔乾燥等症狀。老年人喝水少可能是因為擔心頻繁上廁所或口渴感覺受損。正確的飲水方式是主動多次飲水,每次50-100毫升,清晨一杯溫開水,睡前1-2小時1杯水,建議每天飲水量在1500-1700毫升之間。飲水首選白開水,飲用淡茶水也可以。
三、食用健康油脂
雖然油脂的過量攝入會引起心血管方面疾病,但是過於嚴格限制膳食脂肪會影響食物的口味、質地和進食樂趣,進而對老人整體的飲食和生活質量造成消極的影響。建議老年人攝入健康的脂肪,而不是限制脂肪。例如不吃葷油,選用植物油,尤其是橄欖油為最佳選擇。
四、科學食用營養強化食品或營養補充劑
針對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建議增加富含鈣、鉀、鋅、葉酸、維生素B12等食物的攝入。例如含鈣豐富的食物有奶類及其製品;含鉀豐富的食物包括大部分的水果和蔬菜,如鮮棗、香蕉、櫻桃、石榴、無花果、竹筍、紅心蘿蔔、莧菜、芥菜、蘑菇等。富含鋅的食物包括瘦肉、牡蠣、奶製品、豆類、堅果等。建議老年人使用強化維生素B12以及葉酸的穀物。必要時服用營養補充劑。可以常規補充維生素D。
五、增加活動,積極交往
久坐是骨質疏鬆、肌肉減少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當的運動時間、頻率和強度。
抑鬱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很多老年人的心理變化通常表現為抑鬱,誘發因素可能是身體健康問題、和年輕一輩的溝通代溝等。抑鬱可能會降低老年人的食慾,加重其他疾病,以及使免疫力下降。家人應該對老年人更加關心照顧,多花時間陪伴交流,儘量和老人共同用餐,注意老人飲食和體重的變化。和兒女不在一起住的老人怎麼辦?感謝資訊網路的發達,這一切都不是問題。最近,家裡人終於教會了老母親用影片聊天,老人每天晚上或週末就開始影片看她親愛的大外孫、二外孫、小外孫……隨心切換。
總結起來,老年人健康的秘訣在於,飲食有節,寒暖當心,精神暢快,勞逸均勻!
-
4 # 北鳴俊
養生保健方法很簡單,重要是持之以恆。
以下歸納為幾點:
1.心態調整(心情愉悅,至關重要。也可以每天做一件善事。)
2.飲食均衡(飲食節制,適度選擇五穀雜糧及各種青菜。葷素搭配,葷2素8。少食寒涼食物)
3.適量運動(每天的運動,要持久。可選太極拳、軟骨操、瑜珈術等)
4.作息規律(早睡不熬夜,每晚10點之前上床休息)
5.週期性的,精準的中醫按摩輔助調理。讓你在輕鬆愉快的擁有健康。
-
5 # 老當益壯41148740484
老年人由於心理和生理變化不同於年輕人,因而養生也要根據自身特點才能恰到好處。
那麼老年人究竟如何養生呢?這要因人而宜,但總體上應做到“一控三不”。
一控,即:控制情緒。老話說,花兒是澆死的,人是氣死的。研究表明,導致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的情緒中,常見的包括:生氣、悲傷、恐懼、憂鬱、敵意、猜疑等。這些負面情緒是影響健康的導火線。因為人是身心合一的。眾所周知,現代人越來越容易患各種各樣的病,是因為不注重健康嗎?不是,太多人不惜重金把精力花在養生上,但這種想法是單純地把身體看作一個機器,忘記了身、心甚至身、心、靈一體。
“三不”即:
第一,不要迷信“養生"宣傳。現代社會是網際網路時代,各種養生宣傳鋪天蓋地,其中有許多宣傳人云亦云,缺乏科學論證和足夠的資料支撐,這些五花八門不靠譜的宣傳誤導了許多注重養生的老年人。因此,老年人要堅信沒有任何一種食物或健身方式會一勞永逸的決定你不生病或健康長壽,因為人有個體差異,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也沒有防病治病的靈丹妙藥,適合自已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不要迷信保健品。現實生活中許多老年人為了健康長壽,輕信廣告宣傳,不惜重金盲目購買擅自服用保健品,為此上當受騙甚至吃出毛病的屢見不鮮。其實,保健品不是身體健康的必需品,它的作用並沒有宣傳中說得那麼神奇,更不能用於疾病的治療。如果過分地相信它、依賴它,只會貽誤病情,造成人財兩失,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
第三,不要迷信“生命在於運動”。不可否認運動可以起到促進人體血液迴圈,增強免疫力的作用。但從科學層面講,動靜結合更有利於人體健康,動則養身,靜則養心。有些老年人為了健身,起早貪晚大多時間都用在健身上,有的運動強度還很大往往透支了身體。因此老年人應根據自身狀況選擇適合自已的運動專案,不能生搬硬套,否則適得其反。同時要做到動靜結合,而動靜結合最好的運動是太極拳,非常適合老年人。
-
6 # 東海123864356
老年人該如何養生?老年人養生並不是常吃補品,不勞作,不動腦,吃睡無常,整日在家待著。如果像這樣的養生,不但不好反而適得其反。我認為,適當的養生必須要作重三個方面,其一是心態,人老了不要與人斤斤計較,要拿得起放得下,子女的事只作參考不作主張,教育子女的事只能講在一邊放在一邊,不作任何追究。人老了不能造成慪氣,一慪氣造成茶飯不思,是對身體最大傷害,是老年養生的最大障礙。其二在飲食方面,每個人身體胃是最重要,胃是生存之本,老年人更重要,少喝酒,應該一日三餐多吃軟食,少吃辛辣,多吃蔬菜,水果,吃蔬菜並不是像吃魚肉吃一點,而是一天每人盌把蔬菜,蔬菜本身有易於被身體吸收的營養,而且有養胃清腸防止便秘作用。其三活動方面,活動的有三,一是身體活動,二是精神活動,三是頭腦活動,身體活動主要是適各人的身體需要,或者慢步跑或快步走,快步走要甩手,放趟不管用。精神活動也很重要,因為人老了,退休了,或者不勞動了,在家呆看了,所以少人交流,不管世事,這樣長久下去容易給頭腦變成呆嘣,那麼應該多交老年朋友,人請我也去,我請人也來,常有老年朋友在一起說說笑笑對精神大有好處。頭腦也要活動,前面說老年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少煩神少管事。但與運用頭腦是兩碼事,人老了因為無所是事,可以找到自己愛好的事而消遷時間,比如看報瞭解國際形勢啊,現在網路時代手機上網啦,參加新聞評論啦,等等,這樣對老年人腦力思維增加能量,不至於老年痴呆。
-
7 # 哲醫論壇
老年人養生幾大要素:
1.飲食清淡,少吃多餐;
2.調暢情志,清淨無為;
3.起居有節,寒溫適度;
4.適量運動,太極靜功最佳;
5.人老腳先衰,泡腳之道尤為重要。
-
8 # 勤酬lio劉大林
謝謝邀請!關於老年人的養生,是個難題,是養生中的釘子戶。講跑沒跑,講咬沒咬。叫他鍛鍊,不管跑。叫他吃飯,吃的少。坐坐躺,躺躺坐,你叫他走一走,他說,中。先把我撈起來。扯著我。還有,老就老唄,還肯生氣。嘴裡叨叨咕咕說~不是我,恁家這一大班子都不會有。……實話實說,是活八十多,九十多歲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大度能容。去掉大度,早就西天取經了。這些老人還有個特點,大多數是胃口好,能吃飯。這是他們能活大年紀的主要原因。
-
9 # 南醫三院一、飲食方面(規律性均衡飲食)
1. 每天早起後先喝一杯溫水,可補充體內水分,提高腸道蠕動,防便秘。
2. 三餐:早餐宜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類,可加些蓮子、紅棗、山藥等保健食品,保持一杯奶制飲品,如鮮奶,以預防骨質疏鬆。午餐以飲食均衡為主,吃飽,蔬菜肉類均衡,但不應多糖多鹽多油。晚餐以七分飽為準,不應太葷, 18點左右用餐最佳。
3. 注意補水。
4. 不吸菸,少喝酒,少吃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若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中老年人,更應諮詢醫生,按照醫生建議進行合理飲食。
二、生活習慣方面(起居有常)1. 早睡早起,養成好習慣。
2. 適量適當的運動,可在早上8-10點時間段進行晨練40分鐘左右,但應以柔和運動為主,如舒展筋骨、慢走、太極拳等。
3. 泡腳,晚上睡前泡腳20分鐘左右,可促進血液迴圈,放鬆身心。
三、心態方面(養性情)保持心態平靜積極,培養自己的生活情趣,多參加中老年活動,如讀書、看報、下棋、練書法、養花鳥等。多和親朋好友聊天談心,保持良好的交際關係。
-
10 # 沐歌夜談
你好,我是一名具有國家高階營養師資格的醫務工作人員,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安度晚年,不管是什麼時期、什麼階層、處在什麼樣的社會地位,都是我們每個人所心之嚮往的事情。“夕陽無限好”可以說是每一個朋友都所憧憬的美麗故事,但可惜後面還有一句“只是近黃昏”……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身體的衰老,記憶力的下降,身體各個器官臟器的衰退,很多老年精病也會不期而至。正所謂“病從口入”,除了良好的心態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外,老年人養生在飲食上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注重的一點!接下來,我便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些老年人的飲食原則。接下來,我便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些老年人的飲食養生原則,供讀者朋友們參考。
1、充足且合理的蛋白質攝入
老年人不應該攝入過多的蛋白質,但是蛋白質的供給必須要充足合理。在選擇蛋白質的時候,因為咀嚼起來不是很方便,所以要優先選擇優質蛋白質進行攝取,最好為豆類;在肉類選擇中,像是魚肉等白肉,因為其水分含量多、飽和脂肪酸少、肉質細膩、蛋白質的消化率高等等優點,反倒比一些牛肉、豬肉等一些紅肉更適合老年人來食用。
2、適當的多吃一些富含鈣、鐵以及維生素類的食物
因為老人所處的特殊生理階段,容易造成體內鈣質的流失,造成骨質疏鬆等症狀。在日常的選擇中,應該多吃一些富含鈣、鐵離子的物質,像是蝦皮、芝麻醬、牛奶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在維生素方面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以及維生素C的食物。像是綠葉蔬菜以及黃色瓜果(比如經典的胡蘿蔔、南瓜等)類,對防止高血壓、動脈硬化有非常積極的功效。
3、多吃粗糧
正所謂“粗細搭配,有粗有細。”老年人朋友可以多吃一些像是玉米、燕麥、小米等粗糧。它們較多的保留了穀物之中的胚芽,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有助於維持老人良好的食慾以及消化系統的正常,同時粗糧中所含的膳食纖維,能夠合理刺激腸道,促進腸道的蠕動,從而防止老年人便秘。
4、減少脂肪的攝入
我們老年人朋友在日常生活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體重的控制,要知道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富貴病”,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相互之間都是由影響的,所以保持一個相對健康的體重指數,有助於老年人健康的安享晚年。所以老年人在日常膳食中應該多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瘦肉,不宜多吃肥肉和豬油、牛油等動物性油脂。
-
11 # 茶幫通
假如談細節,那太多了,估量說個一天一夜也說不完。萬變不離其間,掌握幾個最基本的準則就好,然後在日子裡靈活運用,就能大體保持一個健康狀況。
㈠平衡。
各方面保持一個平衡,不走極端,有的朋友遇到喜愛的狂吃特吃,吃到撐暴飲暴食;遇到不喜愛的,一點都不碰,乃至每天飲食只吃喜愛的,徹底不理睬身體自身的需求。身體需求各方面養分,所以,除非特別原因,總的說什麼都碰點,但什麼都不不多吃,乃至有意識的去吃一些不太愛喜愛的。
這個準則適用於其他方面,比方運動,要麼一動不動,要麼動起來好幾個小時。其實平常抽空動個幾十分鐘就好了。還有睡覺,要麼熬夜到深夜, 要麼一覺睡到日落西山。
但凡拿捏禁絕的都能夠來用平衡準則作為參考。
㈡以自我為中心。
題主說現在各種攝生理論,要採納哪家的好?判別的規範就是自己是否合適,比方有人說一天要喝八杯水,結果你喝了5杯實在喝不下去了,莫非要逼迫自己的行為來契合這種理論麼?這些理論有個特色,都是根據一般的視點提出來的,沒有考慮個人體質問題,假如不合適的話,去做了,那就損傷身體了。
還有許多滋補品,也是要辯證吃起來是否腹脹不消化舌苔變厚等一系列問題。
簡單點說,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㈢ 修心。
現在人工智慧這個概念挺火的,人的優勢在哪裡呢,有心智,有愛情,而非機械化的一種客觀存在。平常遇到十分多的問題,表面上看是身體問題,深入分析都是心思問題,壓力,性情,環境都形成的心思的反常,然後誘發身體病症。什麼叫“惹是生非”?看到一個人不順眼,但又無可奈何,心思就很抑鬱不高興。這都是心不行廣大,給自己找事。
所以平常要多修心,心靜則氣血運轉流通,不會老是起波濤,要麼瘀堵要麼過熱上火。
修心的方法要找到自己的精力尋求,詳細的說看書,寫作,考慮都行。
㈣ 家庭。
應該說家庭對一個人的健康仍是很重要的,現代社會形似獨身也能活的好,但相對而言,家庭的溫暖以及精力上彼此扶持能夠有用平衡健康的各種問題。當然,有的家庭並不美好啊,這是另一回事了。
㈤瞭解自己的體質,生理特色。
這個按說是最重要的,詳細的說就是臟腑健康程度,比方大小便是否正常,便秘麼,能使吃寒涼麼,身體有無常常不舒服等等,瞭解了這些在日子中就能規避了,比方一吃涼就拉肚子,那遇到冷的東西就避開,這是個思路。
-
12 # 手機號183283一片夕陽
我今年74歲,老伴72歲,夫妻倆沒有大的疾病,也沒有什麼三高或四高的症狀(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身體算得上健康。每天我們的生活比較有規律,飲食以清淡為主,早上起床,漱洗完後,喝一杯溫白開水,早餐一個或兩個雞蛋和其它早點,中午與晚上以蔬菜為主,有時略吃點粗雜糧,一個星期吃一次魚,十天或半月吃一次沌的肉食品,睡前喝一杯純牛奶,在養生方面我們一般不相信保健藥品,每年到指定的醫院做一次免費的身體檢查。我們夫妻倆性格比較開朗和睦,心太好,樂觀,到老年協會唱唱歌,跳跳舞,打打小麻將,開心快樂過好每一天晚年生活。謝邀!
-
13 # 上海夕陽紅口腔門診
有科學家研究,人類壽命或可達125歲。這是科學家根據細胞學、胚胎學、遺傳工程學、神經學、基因學等學說研究出的成果而規定的,為什麼大部分人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呢?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不重視保健。中老年人要健康長壽,每天必須堅持做到九個“一”。
一瓶開水
一暖瓶白開水,就是說一個健康的人,每天要喝7-8杯水。
有些人面板缺乏光澤,過早衰老,這與身上缺水是分不開的。成年人身體65%-70%是水分,肝、大腦、面板含75%-80%的水,骨骼含水20%,血液含水90%。
研究表明,白開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鎂等元素,對人的身體大有益處。
這七八杯水怎麼分配?最好是早晚各飲一杯半到兩杯,剩餘的在上下午、飯前飯後飲。
為何要強調早晚飲呢?因為,早上喝水可清洗腸道、補充夜間失去的水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晚上喝水能稀釋血液,保證一夜之間血液不黏稠,減少腦血栓、腦梗塞疾病的發生。
有的專家還強調:這四杯水中老年人每天必喝,即清晨一杯、浴前一杯、睡前一杯,比年輕人多喝一杯。
一個洋蔥
洋蔥被歐美人譽為蔬菜皇后。據測定,每一百克洋蔥含鈣、磷、鐵、維生素C分別是40、50、2、8毫克。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B、尼克酸、蒜素、櫟皮黃素、谷胱甘肽、硫化硒、前列腺素A、黃尿丁酸、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
其中,蒜素、櫟皮黃素、谷胱甘肽、硫化硒等,有防癌抗癌的功能,前列腺素A是一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可降低人體外周血管和心臟冠狀動脈的阻力,對抗體內兒茶酚胺等升壓物質,具有降低血壓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黃尿丁酸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可抗血管硬化及降低血脂。
最新研究發現,吃洋蔥可減輕眼睛的玻璃體混濁,改善視力,醋泡洋蔥可降血脂、血糖。總之,常食洋蔥,能防癌抗癌、降低血脂、改變血糖、穩定血壓、淨化血液、減低血管脆性,並對人體動脈血管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一段魚
日本人長壽居世界首位,與吃魚有關。他們每年人均吃魚100多公斤,超過大米的消耗量。
魚含有豐富的人體所需要的核酸,核酸能促使細胞再生。魚還含有FPA,能使血液變清,流通更暢,防止中風、心肌梗死、老年痴呆。
鱖魚:健脾養血
因為鱖魚肉質細嫩豐滿,無膽少刺,為淡水魚之上品。《本草綱目》記載其肉“可補虛勞,健脾胃,益氣力”,適宜體質衰弱,飲食不香的人食用。
鱸魚:補肝益腎
北宋藥學著作《嘉佑本草》中記載鱸魚能“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足見鱸魚的補益作用有多廣泛。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鱸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鱸魚肉質白嫩,沒有腥味,肉為蒜瓣形,最宜清蒸、紅燒或燉湯。
草魚:暖胃明目
草魚是淡水魚的一種,物美價廉,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迴圈有利,非常適合心血管病人。
一個西紅柿
現代醫學檢測,西紅柿在水果蔬菜中是維生素C、維生素P和尼克酸含量最高的。除此之外,西紅柿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番茄紅素、鈣、磷、鐵、谷胱甘肽、蘋果酸、番茄鹼、核黃素、抗壞血酸、檸檬酸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抗衰老,使人年輕,延年益壽;降低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降血脂;抗炎抗感染;減肥。需要注意的是,西紅柿不能與黃瓜同食,同食會破壞西紅柿中的維生素,黃瓜中的分解酶和維生素C也會遭到破壞。
一杯奶
為什麼要喝奶?因為奶能補鈣,保護肝、腦、腎、胃,預防腸道、心血管、膽結石、中風等疾病的發生。
喝奶,當然喝酸奶要比喝鮮牛奶好。酸奶既含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A和C,又含乳酸菌,能促進鈣的吸收。研究表明,它能消食、明目、防癌、排毒、利尿、防輻射,提高人體免疫力。
喝奶的時間最好是晚上,晚飯後半小時至兩小時之內。因為人體在夜間23點到第二天凌晨血鈣含量最低,此時喝奶等於雪中送炭。
一個蘋果
營養價值高,是一種對健康非常有利的水果。它含有大量的蘋果酸、鈣、多種維生素。
吃蘋果可防治肺癌;及時清除體內垃圾;能軟化血管,維持正常血壓;調節血糖;治關節炎等。
一袋茶
據現代科學分析和證實,茶葉中含有40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能改善人體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有利於減肥及降血糖。
喝茶,最好是喝綠茶、烏龍茶。因為綠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葉綠素、黃烷醇、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鹼,能防治肝炎、膽囊炎、前列腺炎、關節炎、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膽固醇、神經衰弱、牙齒不堅固、癌症等。
這裡請注意,睡前、服藥前後、便秘、失眠、貧血、骨折、感冒和發燒時不宜飲茶,有胃炎、膽病、痛風、胃潰瘍等病的人不宜飲茶。
一公里步
俗話說:“要長壽,多舉步”“天天堅持走,不活一百也活九十九”。步行有四大好處:健身、祛病、怡神、強體。
據專家調查顯示,不愛運動的人,其心臟要早衰10-15年,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要比一般人高出1-3倍。那麼,怎樣運動,這要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一天的運動量不得少於一公里,即1000米,當然,步行的裡數要儘量多一些,步行的速度要儘量快一些。步行中,要抬頭、挺胸、收腹、兩手放鬆擺動、腳跟著地要實。
一份好心情
人的心理狀態很重要,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身心愉悅、事事樂觀、笑對人生。中國有句民諺,叫做“心不老,人難老”。
怎樣才能有一個好的心情呢?主要是做到“四忘”,即忘老、忘病、忘憂、忘欲。實踐中你能堅持做到這四點,心情自然就會好了,進而身體也就不會垮了。
回覆列表
養生這種事情說起來很複雜,但其實做起來並沒有那麼複雜,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養生大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飲食的養生:老年人在飲食方面應該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多吃一些綠色綠葉的蔬菜和粗糧,避免吃過於辛辣刺激以及寒涼生冷、生硬或者生鮮類的食物,並且少吃一些過於油膩的食品,包括大肉類,肉湯類,煎炸類,燒烤類或者油炸類的食物。
2、運動進行養生:動得快活,筋骨永不老。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要選擇一兩項適合自己的運動,可以激發身體活力,減緩老化,還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老年人應該多進行一些戶外的體育鍛煉,同時多曬些太陽,有助於補鈣,戶外的體育鍛煉,包括慢跑,慢走,騎腳踏車,爬山,跳繩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體育鍛煉。
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可以選擇運動量稍大的運動,比如做操、打球、跳舞、打太極拳等,運動量以微微出汗為宜;七八十歲的老人要適當減少運動量,最好的運動是散步,可以在下午三四點外出散步半小時,運動量以感到輕鬆、愉快為宜。天氣不好時,在家裡甩臂、彎腰、抬腿,也是不錯的運動。
3、老年人在養生方面也應該多進行一些預防保健:比如平時可以應用一些中藥用作代茶飲,每日服用也能夠起到一個養生的效果,比如枸杞子泡水或者黃芪泡水或者黨參泡水都有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