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老師tome

    把機器人想像成一臺電腦,就可以理解這個問題了。

    本地處理

    大量簡單的重複性的任務時,就不需要上傳伺服器處理。例如簡單的機器人玩具,工業機器人,只需提前輸入操作流程編碼,即可完成任務。

    伺服器上傳處理

    需要實時地,不斷地與人互動的機器人則必須上傳伺服器處理,例如各種智慧對話音響,掃地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等。

  • 2 # 機器人觀察

    機器人運算基本都是在本地完成。上傳到伺服器中的需要另外一個獨立的系統一般採用MES(生產執行軟體系統)將所有機器人有效的溝通到一起,這才能實現雲端資料處理,以及資料共享。

    機器人的資料處理基本都是依賴於:機器人控制器本地化運算

    機器人控制器是一個高階的運動控制器,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個簡約化的主機,事實上高階的PC-Base運動控制器,就是一臺裝有機器人控制系統的計算機。

    機器人控制器主要的功能是:依託機器人控制系統,將應用各類複雜動作透過運動學演算法逆解,轉化為數字訊號,透過匯流排協議,給伺服驅動器傳送訊號,從而驅動電機轉動,並且實現機器人關節轉動。

    我們常見的機器人的上層應用,碼垛應用軟體包,焊接應用軟體包,打磨,噴塗,3D列印等等應用軟體包,都是開發好的應用於不同場景的機器人動作,控制器將視覺化的介面呈現給人,你只需要直接呼叫,就可以實現機器人運動操作。

    所以通俗的說:各類應用軟體包相當於APP——控制系統相當於android系統——晶片會處理各類上層指令到底層實現運動。這一套全部都是在本地控制器中完成。

    如今,新型技術採用高階運動控制器直接控制機器人各軸,也已經非常成熟,國內埃斯頓旗下的TRIO運動控制器就可以直接帶4個scara機器人,同時還可以攜帶多個外部伺服軸。

    如果有更多的資料需要運算?如何實現本地化?

    1、機器人控制器集合了視覺軟體的情況

    大部分的視覺軟體都是採用的上位機控制(可以簡單理解就是一臺計算機),如今也有不少機器人企業開始將視覺軟體植入到機器人控制系統中,例如愛普生就是這種操作。

    2、機器人直接攜帶外部軸,也即使機器人再控制外部的幾個伺服軸

    這種情況在焊接領域極為常見,也就是一個機器人帶一個2軸,或者3軸變位機,這種情況基本上就是控制器的功能擴充套件,目前來說各家機器人基本都是將外部的擴充套件軸放到2-8個。(但是要加錢!)

    什麼情況下回需要機器人連線到雲端進行資料運算和儲存?

    1、大型產線,以及智慧化產線,要實現遠端監控,以及故障排查管理的智慧化工廠。

    確實需要機器人資料連線到雲端。但這也不是進行運算,主要還是進行資料監控以及緊急狀態下的故障排查,以及操控。

    說白了,就是將每一個機器人實時的生產資料,位置特徵都同步到雲端,當你發現一臺機器人出故障了,透過雲端的監控能夠直接找運營,並且能夠知道各個生產環節的節拍在哪裡中斷的,這非常有利於產線的故障排查。

    這種採用雲平臺,或者高階一些採用數字孿生技術的智慧工廠,基本上都是對自動化要求比較高。在疫情期間,不少人都提到能否實現“無人工廠”,或者說雲監工?

    理論上是可以達到,達到的前提就是你的工廠需要有一個機器人的雲平臺,就是上面這個東西。

    目前這類智慧化產線的雲平臺,核心功能是:透過資料的資訊化的全覆蓋產線的各個工藝段,實時監控生產的各個環節,以及出現問題的時候快速遠端干預,以及故障排查。

    有人會說,這玩意感覺怎麼就只是一個監控的功能?又不具備自動修復功能?

    這話說的好像有哪個老闆不是站在產線邊上監控工人幹活,你有見過老闆自己上產線的嗎?(如果你見到了,請早做打算)

    2、回收資料,進行遠端操作和功能最佳化

    這種形式的應用,並不是上面那種一條產線的情況。這種是機器人廠家,將自己生產的機器人全部聯網,實現所有機器人的全監控,實現在網監控,在網更新,以及未來更高階的機器學習的最佳化。

    比較典型的應用形式,就是埃夫特的工藝雲系統。

    這種使用了雲端工藝分析的機器人,並不是就實現了智慧化,而是相當於將每一個孤立的機器人資料都打通了,機器人公司可以透過這些資料來最佳化演算法以及生產工藝節拍。

    理想的狀態下是實現機器學習,但是目前肯定達不到這個技術。

    目前來說,第一種情況使用的較多。對於連通所有機器人實現全部在網的情況,基本上各個機器人廠商都在努力,但是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要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學防抖和鏡頭防抖有區別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