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陶政聰
-
2 # 乾坤書書
最後惜春出家為尼了 出家之人不與世人一個境界了 跳出三界外了
主要有一個原因。第一點就是賈惜春從小就沒有得到家人的關愛。賈惜春本是榮國府的人,有父親有兄長,但是賈惜春沒有感受到寧國府中的一點溫暖。父親不管她,兄長也對她不管不顧,只有賈母憐惜她,才把她接到榮國府。雖然賈府中有眾多姐妹陪著她,但賈惜春內心是孤獨的。畢竟是寄人籬下,總比不上在自己的家裡好。賈惜春從小離開自己原本的家,住進榮國府之後的她並是真正的快樂,反而形成了一種冷漠的性格。久而久之,賈惜春心灰意冷,只能選擇出家,才是解脫。第二點,賈惜春在榮國府的所見所聞,讓她心如死灰,看破紅塵。前面也說過,賈惜春住進榮國府之後並不快樂。她的不快樂不僅僅是和自己寄人籬下有關,和賈府眾人的命運和遭遇也有關。賈府早已經不是以前威名顯赫的大世家,早已經破敗不堪,很多人都死了。比如說秦可卿和賈敬先後身亡,身在深宮的賈元春也不能倖免於難,最打擊的一件事還是賈府被抄家。賈惜春小小年紀,卻目睹了賈府從鼎盛到衰落,心裡早就被傷透了。賈府被抄家,那麼在這個家中也已經容不下賈惜春了,倒不如出家來得乾淨。
-
3 # 薩沙
原因是惜春早在賈府破敗之前,就已經離家出家去了,而不是在櫳翠庵清修。
關於惜春的出家,有兩種說法:
一是賈府介紹以後,惜春去某個和賈府關係很好的尼姑庵(當然不是饅頭庵)出家。
二是惜春根本就是藉故私自離開賈家,找了個尼姑庵出家了。電視劇用的是第二個可能。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惜春既然出家也就是同賈府完全沒有關係了。
因為尼姑庵有施主的施捨,況且女尼的費用也很少,所以惜春的生存是沒問題的。
惜春個性孤僻冷漠,基本沒有朋友,出家對她來說也許是個好選擇。
惜春從小其實沒有得到過什麼關愛,母親早死,父親出家做道士胡鬧,將小女兒惜春交給賈母撫養。
唯一的大哥賈珍和嫂子尤氏,看不出對惜春有過什麼照顧,走動都很少。
就是因為從小沒有人真心愛她,促進惜春形成了孤僻冷漠的個性。
惜春是四姐妹中最小的一個。林黛玉七八歲進賈府的時候,惜春大概也就四五歲的樣子,而是個幼兒。
而林黛玉死的時候大概是16歲,那麼惜春也就才十二三歲,按照今天標準也是個半大孩子。
然而,惜春在尤氏來的時候,對後者說了一番冷酷絕情的話,把30多歲的老練主婦尤氏都氣得半死。
入畫跟隨惜春多年,是從小跟到大的僕人,然而僅僅犯了一點小錯,就被惜春冷血的趕走。
可見,惜春性格是很古怪的。
這樣的人,就算嫁入別人家裡,也難以和丈夫、公婆、妯娌搞好關係。
惜春自己也應該知道這點,躲入空門恐怕就是她唯一的選擇。
自然,史湘雲也沒有父母,性格卻同惜春有很大不同。
惜春的性格一半是天生,一半是後天。
她出家修行,也算避免跟著賈家一起倒黴,算是一個不錯的結局吧。
-
4 # 萍風竹雨123
賈府被抄,惜春之所以沒受牽連,是因為惜春出家了。
《紅樓夢》前八十回沒有寫到惜春出家,但惜春出家卻是定論。因為惜春的判詞就是"看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而昔春,也喜歡接近尼姑,可見,惜春的結局早已預定。
賈惜春出家,在賈府被抄後,實際上是有很多福利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設有受到賈府的牽連。因為在歷史長河中,佛教一直被統治者所推崇,許多朝代有興建佛教的記載,因而出家人的地位很高。
如在《西遊記》中,唐僧可以與唐朝皇帝稱兄道弟,《紅樓夢》中,清虛觀張道士是國公府賈源的替身,馬道婆是賈寶玉的寄名乾孃,妙玉進賈府,還是王夫人親自寫帖子才答應的。因此,惜春只有以出家人的身份,才能逃脫賈府被抄後而被牽連的命運。
《紅樓夢》前八十回沒有寫惜春出家的時間,想來惜春出家應是在賈府被抄之前。若是在賈府被抄之後,府中女眷便會被囚,被賣,根本失去了人身自由,惜春想出家,怕是辦不到的。
-
5 # 竹杖輕馬
賈府被抄家,惜春未受牽連是因為她最終出家了。
在原著中賈惜春判詞是這樣寫道的: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第一句中的三春指的惜春的三個姐姐,是說她們三個人的命運都不好,都年紀輕輕地就沒有了,看到姐姐都是這樣的結果,惜春的心中對世事也沒有多大的期盼。第二句判詞的意思就是說惜春換上了黑色的衣服,其實就是穿上了僧人的衣服,換下了之前的裝束。簡單地說,就是賈惜春離開了賈府,出家去做了尼姑。第三句判詞的意思是說賈惜春原本是侯門家的大小姐,從小生活都是比較安逸的,結果卻出家去了,真是可惜了,可憐了她一個小姑娘。第四句判詞的意思是說惜春最後的結局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待在寺廟中,伴著青燈古佛終了一生。
第七回裡周瑞家的送宮花,送到惜春處,惜春正與小尼姑一起玩,看到這花兒,惜春笑道:“我這裡正和智慧兒說,我明兒也剃了頭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兒來,若剃了頭,可把這花兒戴在那裡呢?”正暗示了惜春出家的結局。
她是賈家四姐妹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寧國府中賈珍的胞妹。她父親賈敬在書中開場就年歲已高,在道觀中沉溺修道煉丹,最後死於金丹中毒,書中未曾提及惜春母親,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黛玉一進賈府只有六歲,惜春形容尚小,卻是由奶孃帶著,幾乎所有人都好像完全遺忘了她,過節放花炮,連寶玉黛玉湘雲都有人摟著,卻沒有問過惜春怕不怕,冬天冷,畫畫的膠都凝固了,惜春嫌畫得不好看收起來了,賈母並無半點心疼之意,只逼她早日畫完。開詩社,起別號,寶釵一句,四丫頭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顯示她在眾姐妹們也沒有存在感。
她的身世也很詭異,她是寧國府賈敬的嫡女,賈珍的妹妹,可是賈敬早早就去城外修道,不問家事,賈珍已經四十(尤氏說夫妻也是四十的人了),妹妹如此之小,讓人生疑,尤其是秦可卿賈敬去世,她都沒有出現,第七十回裡,惜春與尤氏發生激烈爭吵,聲稱與寧國府斷絕往來,堅持把沒有大錯的入畫趕走,或打或賣了事,顯示出她為人冷漠無情的一面。
從小缺少關愛,性格孤僻冷漠,生世複雜被人非議,她的姐姐們,富貴如貴妃,聰明如探春,與世無爭懦弱的迎春都沒有好結局,在各種因素影響下,惜春最終出家,也就不會受賈府抄家的影響了
-
6 # 文學與教育
賈家被抄惜春為什麼沒有受到影響?
第13回,秦可卿曾託夢王熙鳳,讓她置田莊、辦義學。其目的用秦可卿的話說 : “便是有罪,幾物可以入官,這祭祀產業連官也不入的。″這應該是當時的一條法律。
而出家呢?應該說惜春在賈家被抄之前,已經出家了,所以她才沒有受到影響。
過去,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一個人除了死亡之外,唯一合法的斷絕與家庭關係的方式就是出家。這也是當時的一條法律。
也就是說,惜春出家以後她與賈家就沒有任何關係了,儘管是有血緣關係的,但出家是連血緣這一個關係也視為斷絕了,此後惜春再看到她的家人,也只能喊一聲"失主″了。
-
7 # 書燈幽見
一般而言,覆巢之下是沒有完卵的。而惜春為什麼沒有受到牽連呢?
原因兩個。
第一:惜春是大觀園裡年齡最小,但是卻是最早看透世事的人,並且十分地明決。在賈府沒被抄之前,已經出家了。查抄大觀園一回,惜春的丫鬟入畫,被查出了私相傳遞物品,惜春的嫂嫂尤氏第二天來解決這件事情。說明了事情的原委,希望惜春可以留下入畫。但是惜春要定牙不答應,硬是要攆走入畫,並且因此和嫂嫂尤氏發生激烈的爭執。
第七十四回 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矢孤介杜絕寧國府
尤氏和奶孃等人也都十分分解, 說他"不過一時糊塗了,下次再不敢的。他從小兒伏侍你一場,到底留著他為是。"誰知惜春雖然年幼,卻天生成一種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獨僻性,任人怎說,他只以為丟了他的體面,咬定牙斷乎不肯。更又說的好:"不但不要入畫,如今我也大了,連我也不便往你們那邊去了。況且近日我每每風聞得有人背地裡議論什麼多少不堪的閒話,我若再去,連我也編派上了。"尤氏道:"誰議論什麼?又有什麼可議論的!姑娘是誰, 我們是誰。姑娘既聽見人議論我們,就該問著他才是。"惜春冷笑道:"你這話問著我倒好。 我一個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尋是非,成個什麼人了!還有一句話: 我不怕你惱,好歹自有公論,又何必去問人。古人說得好,`善惡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況你我二人之間。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夠了,不管你們。從此以後,你們有事別累我。"尤氏聽了,又氣又好笑,因向地下眾人道:"怪道人人都說這四丫頭年輕糊塗,我只不信。你們聽才一篇話,無原無故,又不知好歹,又沒個輕重。雖然是小孩子的話,卻又能寒人的心。"眾嬤嬤笑道:"姑娘年輕,奶奶自然要吃些虧的。"惜春冷笑道:"我雖年輕, 這話卻不年輕。你們不看書不識幾個字,所以都是些呆子,看著明白人,倒說我年輕糊塗。 "尤氏道:"你是狀元榜眼探花,古今第一個才子。我們是糊塗人,不如你明白,何如?"惜春道:"狀元榜眼難道就沒有糊塗的不成。可知他們也有不能了悟的。 "尤氏笑道:"你倒好。才是才子,這會子又作大和尚了,又講起了悟來了。"惜春道:"我不了悟, 我也捨不得入畫了。"尤氏道:"可知你是個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道:"古人曾也說的,`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清清白白的一個人,為什麼教你們帶累壞了我!"尤氏心內原有病,怕說這些話。聽說有人議論,已是心中羞惱激射,只是在惜春分上不好發作,忍耐了大半。今見惜春又說這句,因按捺不住,因問惜春道:"怎麼就帶累了你了? 你的丫頭的不是,無故說我,我倒忍了這半日,你倒越發得了意,只管說這些話。你是千金萬金的小姐,我們以後就不親近,仔細帶累了小姐的美名。即刻就叫人將入畫帶了過去!
這裡作者用了大段的筆墨來說明這次事件。從這些話語裡可以看出惜春對於寧國府內的醜聞,深惡痛絕,深以為恥,甚至說出了要與寧國府劃清界限之類的話語。其實,不難看出一個閨閣中的千金小姐,她說出這些話來之前,心底肯定是做了某種打算的。所以,她的言辭才會如此的冷酷決絕。
尤氏譏諷惜春是狀元榜眼探花,惜春爭鋒相對道:“難道狀元榜眼探花就沒有糊塗的不成?”
這裡明顯可以看到惜春禪意已起,而尤氏的思想認知,和她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所以惜春說的,我若不能了悟,我也捨不得入畫了,她完全不能理解。
惜春說的:“不做狠心人,難為自了汗”,是佛家二乘人“阿羅漢”的境界。但是,這裡的理解有一點偏差。阿羅漢雖然是自己求一人解脫是真,但是若是有緣人相求於他,他也是肯慈悲的。明顯惜春這裡入畫苦苦求她,她卻咬定牙關不肯要,這不是佛家慈悲的境界。
由此可見,惜春的出家,並非是因為慈悲度世解脫之心,而是出於一種恐懼和逃避的心才出家的。
當然,我們不能去責怪一個弱女,沒有慈悲之心,更不能呵責一個弱女,恐懼逃避的心。只能說惜春很聰明,她逃得很及時,抽身得早,所以她逃出了賈家這場滅頂之災。
第二:惜春很有可能並非榮寧兩府的直系血脈。惜春與賈珍同母不錯,但是賈珍之父親賈敬死時,連尤二姐尤三姐都戴孝了,獨無一筆提到惜春,豈不怪哉?
所以,我推測惜春其實並非賈敬之親生女兒。如果是這樣,惜春自然也不會受到牽連。
回覆列表
看過《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賈府中有“四春”,分別是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和賈惜春,在這幾個人當中,最沒有存在感的就是賈惜春了。賈惜春是賈府四姐妹中最特別的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她的身份和她的性格。賈惜春從小生活在榮國府,其實她是寧國府的人。她和三個姐姐一樣,都是千金之軀,但是生性孤僻,最後看破紅塵出家為尼,著實令人惋惜。賈惜春也過著養尊處優的富足生活,身邊有眾多姐妹和下人,為什麼她要選擇出家呢?
主要有一個原因。第一點就是賈惜春從小就沒有得到家人的關愛。賈惜春本是榮國府的人,有父親有兄長,但是賈惜春沒有感受到寧國府中的一點溫暖。父親不管她,兄長也對她不管不顧,只有賈母憐惜她,才把她接到榮國府。雖然賈府中有眾多姐妹陪著她,但賈惜春內心是孤獨的。畢竟是寄人籬下,總比不上在自己的家裡好。賈惜春從小離開自己原本的家,住進榮國府之後的她並是真正的快樂,反而形成了一種冷漠的性格。久而久之,賈惜春心灰意冷,只能選擇出家,才是解脫。
第二點,賈惜春在榮國府的所見所聞,讓她心如死灰,看破紅塵。前面也說過,賈惜春住進榮國府之後並不快樂。她的不快樂不僅僅是和自己寄人籬下有關,和賈府眾人的命運和遭遇也有關。賈府早已經不是以前威名顯赫的大世家,早已經破敗不堪,很多人都死了。比如說秦可卿和賈敬先後身亡,身在深宮的賈元春也不能倖免於難,最打擊的一件事還是賈府被抄家。賈惜春小小年紀,卻目睹了賈府從鼎盛到衰落,心裡早就被傷透了。賈府被抄家,那麼在這個家中也已經容不下賈惜春了,倒不如出家來得乾淨。
最後一點,賈惜春出家其實受妙玉的影響很大。賈惜春在賈府中冷漠孤僻,不過她還是有知心朋友的,就是妙玉,妙玉是一個出家人,對賈惜春有很大的影響。在偌大的賈府中,可能只有妙玉對賈惜春真心以待,而妙玉最後離開了賈府。賈惜春沒了知心朋友,只想隨著妙玉去了,所以選擇出家很有可能是受了妙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