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言心語

    李商隱屬於婉約派,最大的特點是善於用典,畫風清奇。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與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此外李商隱將含蓄、朦朧的表現手法運用到了極致,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大家喜歡納蘭詞,大概因為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這跟納蘭性德這個人的經歷是分不開的,詩人落拓無羈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脫俗的秉賦,加之才華出眾,功名輕取的瀟灑,與他出身豪門,鐘鳴鼎食,入值宮禁,金階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構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壓抑。加之愛妻早亡,後續難圓舊時夢,以及文學摯友的聚散,使他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困惑與悲觀,但對求之卻不能長久的愛情,對心與境合的自然合諧狀態,他卻流連嚮往。因此做出了許多以情動人的傳世之作。

  • 2 # 梵巖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一是李商隱的詩和納蘭的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優美深情,婉麗悽清,感懷傷逝之間總會引起你我某個感情片段和某段人生際遇的共鳴(彪悍人生不解釋的除外)。如果是文藝青年,都恨不得要為賦新詞強說愁了,義山和容若的詩詞受到他們的喜歡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另外一個原因毫無疑問就是作品水平高寫得好。

    李商隱的詩構思新奇,綺麗委婉,情深意摯,李杜外自成一派,兼善各種風格,名篇佳句不勝列舉(雖然有些偏於晦澀難解用典過多)。很多的名篇和著名的無題系列就不說了。介紹李商隱以杜甫風格寫的一首《杜工部蜀中離席》吧:“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干戈惜暫分。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仍是卓文君。”,對仗工整,氣格頗高,有杜甫神韻。

    還有李商隱的詠史詩寫的也很好,不在劉禹錫和杜牧之下。比如《馬嵬二首》:“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如盧家有莫愁。”堪稱《長恨歌》之後的名篇。

    還有《重有感》:“玉帳牙旗得上游,安危須共主君憂。竇融表已來關右,陶侃軍宜次石頭。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晝號夜哭兼幽顯,早晚星關雪涕收。”,此詩為甘露之變後寫的,其愛國忠憤之心溢於言表,這在當時來講是很需要膽量的,所以李商隱不是隻是寫那些所謂“西昆體”的詩。

    再附上幾首個人很喜歡的,其一《板橋曉別》:“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很喜歡這首詩的瑰麗想像完美用典。

    再來一首很有特色的五言絕句《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鶯啼如有淚,為溼最高花。”一氣呵成,有所指亦無所指,意在言外覺情深。還有太多了,就不多寫了。

    雖然沒法和李商隱比,但納蘭容若也很不錯,“清詞婉約,格韻高遠”,有些名篇很經典,比如“人生若只如初見”、“山一程水一程”、“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等,大家都很喜歡。

    總之,好的作品總會引起共鳴,給我們以精神食糧和慰藉,而且這些只是中華燦爛詩詞文化得一小部分,還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可以讓我們去探尋欣賞。

  • 3 # 今心9293059

    容若的詞處處透露著哀傷。這對於生性多愁善感的人來說,透過納蘭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無疑是最稱心的選擇。

    顧貞觀

    這是這樣說:容若天資超逸,悠然塵外,所為樂府小令,婉麗悽清,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

    梵唄

    ,先悽惋而後喜悅。容若詞一種悽忱處,令人不能卒讀,人言愁,我始欲愁。

    陳夢渠對納蘭容若的詞這樣評價:

    納蘭詞

    最重名句效應,若之於全詞,未必人人

    都知

    之。如:「臨來無限傷心事。」又:「

    當時只道是尋常

    。」又:「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又:「誰道飄零不可憐。」又:「

    人生若只如初見

    。」於

    白話文

    情感中皆可朗朗上口。然全詞如何,讀者未必知。

  • 4 # 清心一棧

    納蘭詞比較通俗,悲情明顯。李商隱寫的深刻,看似很平常的語句,細細想來,感人肺腑,傷至深處。錦瑟無端五十弦,為什麼無端?仔細品味,一股傷心湧上心頭,或許就像他總結的那樣只是當時已惘然,讀到此句,有多少人,瞬間回想到過往,高明就在於莫名的就將你帶入他的世界。納蘭容若,繼元好問、楊慎之後,他的詞也算準一流了。總體上納蘭的詞在清朝能進一流,排名還靠前。喜歡納蘭詞的很多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男少女。

  • 5 # 虛華閣主人

    至於納蘭性德,好象沒看過。連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都不知是他寫的,好笑吧?相反,印象中大致還多記得幾首的,反而是劉禹錫,他的詩比大小李杜的都還多記得幾首。

  • 6 # 琴緣61

    我覺得李商隱的詩,有很多沒有詩題,而是寫,無題,兩字,我想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不可能連詩的題目都不會寫,給我留下了一個謎,到現在我也不明白其中的奧秘。

    話不多說,言歸正傳,我喜歡李商隱的詩是,《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玉暖玉生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律詩寫的很對稱,莊生對望帝,蝴蝶對杜鵑,滄海對藍田,珠有淚對玉生香,就像兩扇大門,關起來無縫緊密,意境深遠,讓人佩服。

  • 7 # 三天門下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李商隱的詩,有很多沒有詩題,而是寫,無題,兩字,我想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不可能連詩的題目都不會寫,給我留下了一個謎,到現在我也不明白其中的奧秘。

    我認為李商隱今存詩600多首,尤以七言近體成就為高。他師承百家又兼收幷蓄,形成了他詩歌的多樣性,也構成他詩歌鮮明的藝術特色。以精心的結構,瑰麗的語言,穠麗而時帶沉鬱,搖曳而不失厚重。

    我認為清初詞壇,獨樹一幟納蘭性德。他的詞風近於李煜,喜於用白描手法抒情,流動自然,沒有雕琢之痕。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8 # 西天一本經

    納蘭性德的詩詞曾迷倒多少世人。他的詞說盡相思,道盡愛情。真是應了那句,年少莫讀納蘭詞,人生最苦是相思,最美也是相思,一個為愛而生,為情而死的最美詞人。我也不禁被他吸引住了。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長相思·山一程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 9 # 亦有所思

    因為愛情?

    辛幼安不是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麼?而這個愁,對於文藝青年來說不就是心心念唸的、暮暮朝朝的、求而不得的愛情麼。

    求而不得,所以痛苦,偏偏放不下,所以寂寞,所以相思,相思前面還得有一個“單”字才叫精準,然後春風詞筆,落花夕陽地便陶醉在自己的至情至性裡。

    你說,文藝青年怎麼可能不喜歡李商隱的詩,容若的詞?

    雖然他們的喜歡有些片面,有些主觀,雖然他們固執地認為義山詩容若詞寫的是愛情。哪怕不是,也必須是。我說《錦瑟》是抒發詩歌創作,我說《落花》是感懷事業,我說《春雨》是抒發仕途。容若也是如此,除了悼亡詞以外,人生若只如初見說的是朋友斷交,當時只道是尋常寫的是後悔,剩下的很多是山水,友誼,行役,打獵,官場心聲,和小資哪有那麼多關係?

    可是在他們的眼裡,看到的就是愛情。

    愛情,值得如此美好!也值得對詩詞充滿偏見!

    我尊重並喜歡這種偏見!

    文藝青年喜歡用文藝的眼晴來看詩詞,哪怕並不文藝,他們也會認為充滿文藝的清甜和芬芳。

    一首不是愛情的詩詞能讀出愛情來,本身就代表著詩詞的魅力所在,也代表著有一顆的年輕心。

    至於他們的詩詞,大多數都能熟能詳,小可就不貼出來了。

    李義山的詩很深,但可以很淺淺地讀。容若的詞很淺,但可以深深地讀。

    喜歡就好!

  • 10 # 哼著道友的歌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的詩裡有一種濃濃的情感味道,值得深思,玩味出一種迴腸反覆的感覺。

    很多人把李商隱的詩看成是情書典範也沒有錯,不過卻未必是李商隱的初衷。一生鬱郁不得其志的大才子,(空有胸中萬丈才,一生抱負未曾開)夾在牛李黨爭之間卻為牛李雙方所不容(牛黨認為李商隱是李黨份子,李黨卻認為李商隱是牛派僕從),諸位可以想想一下李商隱的尷尬境遇,憋屈無奈的心思。

    詩人的詩文裡未必美人,不一定是我們通常認為的美女。感情絕對不可以等同於情情愛愛的男女之情。比如蘇東坡就曾經寫過:望美人兮天一方。來表達自己被貶之後遠離廟堂的心境。

    個人覺得,李商隱的詩其實是把抱負化作了感情,流出心底的血淚寫成詩文。要讀懂李商隱很難,李商隱複雜的情懷也使得後人對他的評價譭譽參半。(在史書記載裡,對李商隱的評價應該是偏向於毀)。

    現代文藝青年對李商隱的愛,大概還是以情情愛愛的感情理解為主吧。

  • 11 # 融融118

    文藝青年一般多愁善感,而李商隱的詩與納蘭性德的詞帶著淡淡的哀愁,很對文青的口味與心理。

    李商隱及其詩歌大家很熟悉了,我來說一首納蘭性德的《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這是納蘭的悼亡詞,悼亡他的結髮妻子盧氏。“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納蘭的心事即是對盧氏的一往情深,“一生一世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此詞上闋是此時此地的沉思,為實寫,下闋是對往時往事的回憶,是虛寫。上片實寫,寫作者所見所聞所感。先以一個問句開篇:秋風吹冷,孤獨的情懷有誰惦念?這一問問得好,設定疑問,引起我們的好奇心,引發我們的思考,作者為什麼沒人惦念?

    其中,“涼”語義雙關,既指身體上的涼,也指心裡的涼,照應“獨自”一詞,突出妻子亡故後自己的孤獨感。

    接下來“蕭蕭黃葉閉疏窗”,寫眼前所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一切景語皆情語,蕭瑟的秋景渲染悽清的氛圍,表現詩人內心的悲涼,他本孤獨,見秋景越發悲傷。然後“沉思往事立殘陽”,此句為過片,承上啟下,詩人佇立夕陽下,引出對夫妻往事的追憶。

    下片虛寫,回憶恩愛往事: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現在伊人長逝,已不能如願以償。讓人傷感,讓人痛苦!

    此詞抒發的感情複雜,有孤單,有懷戀,有追悔,有甜蜜,有幸福,有悲哀,有惆悵……

  • 12 # 王西坡

    至於文藝青年都喜歡李商隱的詩、容若的詞這一說法,也不能一概而論。但是,題主講的也的確是客觀事實。對於文藝青年喜歡讀李義山的詩、納蘭容若的詞,筆者認為這與詩詞之風格有莫大的關係。

    昨天,我發表了一篇原創文章,主要就是講的李商隱的詩歌表達。李義山的詩多以詩風新奇、風格穠麗,且又隱晦朦朧、難以索解而著稱。比如,他的《錦瑟》寫得就無比的朦朧而富有意蘊,這種意蘊只能用心品味,自見端詳。這裡,不是我故弄懸殊,李商隱的詩就是這樣一種風格新奇、自成高格。舉個例子吧,朋友們都知道李商隱曾經在《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有這樣兩句千古名句,叫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在學生年代,我們許多老師都會告訴學生是兩句體現了什麼奉獻、無私等精神。後來,許多人化用它來讚頌老師的無私奉獻。實際上,李商隱的這首詩真的是表達這層意思嗎?不過是後世之人的誤讀罷了。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這首詩是一首情詩。“春蠶到死絲方盡”,這裡“絲”是“思”的諧音,意思就是說自己對那個姑娘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結合全詩,才能體會出詩人那種半遮半掩的情愫,想傾訴又顧忌的矛盾情態。

    因為,這首詩傳說是作於李商隱十幾多歲,在道觀修道期間,結識了一位姑娘,從而陷入愛河之中。由於所處境地的原因,這份情感他是想表達而不能夠表達出來的。所以,也就以“無題”為題,有所遮掩。導致詩風隱晦、難以解索。再說說納蘭容若的詞,容若公子的詞大多以“幽怨嗔怪”而著稱。我也是在20多歲的年紀,所以我也很喜歡容若公子的詞。或許,我們這個年齡段的文學愛好者都是這樣的,對於一些朦朧情感總是無比的喜愛,甚至是痴迷。

    容若公子的詞風顯然是受到生活境遇的影響,青年喪妻盧氏,一生鬱郁不得志。雖貴為皇親國戚,整日處在權利的鬥爭漩渦中,使他是“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這句話原本是《哭李商隱》中評價李商隱的,這裡用來概括容若公子也恰當不過。

    對於,容若還是他好友顧貞觀評價的那樣“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無論是李商隱還是容若公子,因為難懂、朦朧,所以我很喜歡,以至痴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有了醫療險和壽險,還要買意外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