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景影片
-
2 # 熱心網友八零後
1.無懶人,背地能受罪,人前方能顯貴,既能當老闆,又能睡地板。
2.做生意就是要把臉皮放厚、把冷臉貼熱,能幹別人不想幹的事。
3.保持激情,發瘋似地幹活,笑眯眯地回家。
4.一勤天下無難事,從沒有一個老闆會被自己辛勤的汗水淹死。
5.只要有賺錢的生意,哪裡都可以去得
經商思維二、做生意,比資金更重要的是觀念
6.想賺錢,首先要對錢有興趣,有賺錢的野心。
7.賺錢的機會遍地都是,沒有不賺錢的生意,只有不會賺錢的老闆。
8.無論你是怎麼看我的,只要能讓我賺你的錢就行。
9.做生意一定要腳踏實地,一步步積累起來的財富最讓人放心。
10.賺錢的生意不一定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的生意,才是最好的生意。
11.想到就去做,不做你連難度都不知道。
人就是要做自己的老闆,資本再少也要敢於創業
12.想賺大錢,需自立門戶,自己當老闆,一直打工的人,不會有什麼大出息。
13.不要等到萬事俱備,準備到有一半的把握時,就可以採取行動。
14.慎重選擇合作伙伴,不懂合夥,必定散夥。
15.做點小生意,也是當老闆,是賺是賠,幹著先,只要繼續揮棒,你遲早會打到球。
16.腦袋空空,口袋空空;腦袋轉轉,口袋滿滿。
經商思維四、眼光有多遠,你就能走多遠
17.機會不是等來的,眼光決定了市場的機會。
18.不可盲目跟風,敢於標新立異,敢於蛇吞大象,爭做最強者。
19.頭道湯的味道最好,先跑一小步,你就會領先一大步。
20.眼光要準,出手要快,該出手時且忌猶豫不決。
21.商機青睞有準備的老闆,將運氣轉化為機會,將機會轉化為財富。
危機既有危險,更有機遇
22.生意場上,機遇往往蘊藏在風險中,有膽有識,才能在風險中緊抓機遇。
23.膽大還要心細,不怕有風險,就怕不謹慎。
24有危機是常態,沒有危機才是異常,善於在危機中尋找商機。
25.大勢好未必你好,大勢不好未必你不好,無論何時,沉住氣最關鍵。
26.太多的機會不是好事,敢於對機會說“不”。
27.分清楚什麼是勇敢,什麼是無知者的無畏。
經商思維六、浙商贏得市場的“利刃”是節約
28.節約絕不是吝嗇,而是一種寶貴的品質和正確的理財觀念。
29.精明的老闆,總是將一塊錢當兩塊錢用,該用的錢用在刀刃上,不該用的一塊錢也不多花。這是因為,假如你在某一個地方用錯了一元錢,並不就是損失了一元錢,而是損失了兩元錢。
30.將成本控制到每一分錢,才能將盈利增加到極限,不能精打細算,連微利可能都保不住。
31.“摳門”出效益,要在細節處體現節約,須知浪費一張紙,也會使成本上漲。
別人忙於搞競爭,浙商忙於搞“競合”
32.生意場上有競爭對手,但沒有真正的敵人。
33.錢不要一個人賺盡,堅守利益均沾的經營原則。
34.奉行“梯子哲學”,你幫我,我幫你,在合作中求發展。
35.目光長遠,善待盟友;同行不嫉,生意好做。
36.你發展,我發財;你發財,我發展,不要擋彼此的財路。
浙商能有今天,離不開“誠信”二字
37.做生意先做人,三分生意,七分做人,做人關鍵是誠信。
38.誠信或許會讓你損失一時的利益,但會讓你有永續的市場。
39.做生意,還是實在一點好,經營要走正道,為人要講正氣,產品要講信譽。
40.恆信者昌,老闆自己必須守信,一諾千金,不過,對不守信的人可以例外。
-
3 # 一生舒心
我看其他的回答都太書面化了,放之四海而皆準,聽的人是雲裡霧裡,其實不具備實操性,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罷了。
企業老闆要是天天學這個,沒發展。
商業思維嘛,就是節約成本,擴大營業收入,搞商業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是活下去!百分之九十九的企業五年內會倒閉,再過五年,剩下的企業又有百分之九十九倒閉,這就是市場。
所以要活下去怎麼搞?就是擴大利潤,特別是對現金流的把控,不要一有點錢就玩命擴張,消耗現金,這次疫情你也看到了,有多少商家挺不過去。
市場是有周期的,蕭條期你的一生肯定會經歷數次,什麼各種抽象思維,那只是玩弄概念罷了。
回覆列表
思維模式不同是指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靈感思維在面對同一問題時運用的順序,方式和數量與通常思維不同。
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靈感思維是三種普遍的思維形式。具體人的思維,不可能限於哪一種。解決一個問題,做一項工作或某個思維過程,至少是兩種思維並用。兩種,就是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所謂三種,就加上靈感。
思維是人們用頭腦對每一件事情進行邏輯推導的屬性、能力和過程。它是人們對事物內部本質聯絡和規律性的探索與發現,是人類認知過程的高階階段
在具體思維中,思維形式和思維內容總是結合在一起的,既不存在沒有思維形式的思維內容,也不存在沒有思維內容的思維形式。但是思維形式對於思維內容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所以邏輯學可以把思維形式抽出來作為自己的研究物件。
卡羅爾·德韋克將人們的思維模式分為兩種: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聰明才智等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
成長型思維
這類人遇事更願意強調自身的努力,他們同樣認同天賦的力量,但不同的是,他們相信每個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都可以依靠自身不斷的努力而得到改善。
就像一萬小時定律所描述的那樣:“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幸好,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並非天生,而是一個人在現實生活經驗中不斷摸索而成型。
值得注意的是,成長型和固定型思維的劃分並不意味著一個人的思維模式非此即彼。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兼具兩種思維模式。最明顯的表現是,一個人在不同領域會具有不同的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