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友一說一
-
2 # null1392476
全被動就只能做成ad了,畢竟只能靠普攻打傷害。
那這個英雄就恐怖了,為什麼adc一直作為主c?就是因為其持續遠端輸出能力,表現為普攻傷害高。全被動的話普攻得強化成什麼樣了?小炮被動加攻擊距離,薇恩被動真實傷害,維魯斯被動殺死目標加攻速,寒冰減速和暴擊,金克斯擊殺或拆塔加爆炸移速……
這些被動有四五個在一個人身上,根本不需要技能就可以打出爆炸輸出,而且輸出能力會遠超普通ad
-
3 # 西楚狂人
我估計設計師早期可能是有這個想法的。某個英雄依靠多個被動的頻繁切換,來發揮出多元化的效果。可能是覺得如果沒有主動施法,而只能掛著一身被動在人群裡跑來跑去實在無聊,於是設計師給他加了一個觸發條件——平A。
沒錯,烏迪爾就是那個所有技能都是被動的男人。四個形態:虎、熊、龜、鳳極盡花哨,技能集傷害、控制、防禦、AOE於一體,十分完美。
但那又怎麼樣呢?還不是一個讓人發笑的憨皮?
-
4 # 淺草1984
我來設計一個:
被動:慢慢長大:隨等級提升護甲值/魔抗,角色每升一級額外提升3點護甲和1.8點魔抗。
Q:分裂攻擊,近戰攻擊有40%/60%/80%/90%/100%對周圍100/110/120/130/140碼內單位產生分裂傷害,造成20%/40%/60%/80%/100%物理傷害。
W技能:浸毒飛刀:普攻附帶10%/20%/30%/40%/50%魔法傷害。
E技能:神聖護甲:身披神聖護甲,懲罰一切不敬神者。對攻擊者造成10/20/30/40/50點真實傷害
R:不死之身:死亡後有40%/70%/100%機率復活,恢復20%/35%/50%最大值的生命值和魔法值。(與復活甲不共CD)
-
5 # 江遊互娛
英雄聯盟為什麼會那麼火 關鍵就在於競技 競技水平體現在哪裡 一個是團隊合作 還有就是操作了
如果一個設計英雄搞得全部都是被動技能 那麼操作意義何在 光靠純粹走a嗎?
還有就是如果有這樣一個英雄,那麼沒有主動技能必然處於一個很劣勢的狀態,所以必須有有強勢來彌補,這樣可能就把它的被動技能搞得特別變態,那麼排位都去搶這樣的英雄,不利於英雄聯盟的生態圈。
英雄聯盟從最初到現在一直在致力於縮短英雄之間的差距,爭取讓每個英雄都能有玩家喜愛並且深入去玩他靠他打下名聲,為此劍聖 趙信這種超級火爆的英雄都難逃重做。
所以,出一款英雄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並不是官方不想,而是不能。
-
6 # 許多4869
現在的英雄聯盟充滿了投籃機制,而且不管是新英雄還是重置英雄,都在投籃機制上下功夫,讓英雄有操作的空間。全是被動的英雄明顯不符合這個標準,純粹的數值英雄只能落寞或者被重置
-
7 # 退一步就成大石頭
英雄聯盟經歷數年的發展,英雄也已經增長到143之多。聯盟裡面每個英雄都有符合自身特點的技能,主動技能多鍾多樣,被動技能也更是是各具特色。
“為什麼英雄聯盟設計師不設計一個所有技能都是被動的英雄?”
可以實現,但是需要很複雜的計算和多方面考慮因素吧。一個英雄的被動是需要條件的,或者不需要條件直接是成長屬性等等。而且LOL裡那些強大的被動技能, 有的甚至比大招都厲害,要考慮遊戲的平衡性和英雄之間的屬性成長度,這些因素都需要統一計算,如果設計出全是被動技能的英雄,可能要綜合考慮的因素就很多。
比如被動技能很強大的有:諾克薩斯之手(血怒)
近戰英雄中最剛的英雄一定有諾手。血怒不僅有高額的流血效果,最高的時候還可以為諾手提供200點攻擊力,Q技能回血更多傷害更高,大招更是額外增加三百真實傷害。
還有就是虛空穿越(瑪爾扎哈)
如果瑪爾扎哈在近期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或者控制,就會獲得鉅額傷害減免並且免疫控制。這個效果在承受傷害或者格擋控制效果後還能殘留很短的時間。自帶女妖,打團根本不用怕被秒殺,大招還能強行壓制,團戰中賊噁心的一個技能。
同樣是moba遊戲,dota2裡面英雄的主動技能要比聯盟要少。很多英雄的被動技能直接在四個技能欄裡面,有顯示但是操作不了,另外還有幾級天賦加點。而聯盟不在四個主動技能欄裡面顯示。可以設想和dota2裡面英雄對比一下。比如剛背獸和敵法師,都是兩個被動,能主動操作的技能有兩個。把它倆設想一下,四個技能都是被動操作不了,可以把10級、15級、20級、25級天賦當成被動。這樣就完全是被動技能的英雄了。但是有個問題啊!這兩個英雄的抓人能力是0了。倒是可以考慮減速控制之類的被動,還是可以實現的。
-
8 # 莫大先生聊遊戲
以前玩Dota的時候,有個骷髏王的英雄,4個技能只有一個技能是主動技,而且主動技還不是大招。
一技能【冥火暴擊】,也是唯一的主動。
一個指向性暈眩,造成瞬時傷害,持續傷害以及暈眩。滿級眩暈時間為2秒,最高傷害200+持續2秒的時間每秒扣50點血,CD為8秒。
二技能【吸血光環】,在一定範圍內所有友方單位物理攻擊都獲得吸血,滿級30%吸血。
三技能【致命一擊】,也就是提高暴擊,滿級15%的機率造成300%暴擊。
四技能【重生】,技能不處於CD的時間死亡後3秒原地滿血滿藍復活,並降低700範圍內敵人30%的移動速度,持續4秒,滿級CD為60秒。這個英雄的核心是持續作戰能力強,有瞬間爆發,以及承受大量傷害的能力。
並且因為只有一個主動技能,玩家可以更專注自身操作,不需要太多關注藍條與技能CD。
但同時這個英雄缺乏逃生技能,清兵能力弱,有裝備才能打出英雄的特性。
但這種設計能運用到LOL身上嗎?能,但這絕對不是設計師想要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LOL這款遊戲的本質就是簡單操作化的Dota。
骷髏王這個英雄雖然有缺點,但是可以靠跳刀,隱刀,電錘彌補。而LOL是沒有這些技能繁瑣,具有主動技能的裝備。
LOL設計師大多數把這些複雜的技能機制,分部在各個英雄身上,而非裝備。也就是說,如果非要做一個完全是被動的英雄,由於LOL裝備型別太少的原因,根本沒辦法玩。
-
9 # 盤盤視角
全是被動。那這種英雄不是一個就夠了嗎。全是被動有點不太現實。如果有我想看看樓主你來設計一個讓大夥開開眼界
-
10 # 張哈板
其實設計師肯定想過這個問題,也設計出樓主說的類似的英雄,比如說亞索的大招就是擊飛後被動觸發的,還有vn的w技能,卡牌的e等等,樓主的想法很有創意,希望以後加入這類英雄
-
11 # 夢禪遊戲
英雄聯盟一身都是被動技能的英雄有啊,烏迪爾不就是麼。烏迪爾雖然說需要主動切換形態,但本質仍然是依靠平A去觸發形態的效果,如虎形態,切換後烏迪爾需要平A才能打出高頻攻擊,龜形態摸人有吸血效果等,因此我們大可將烏迪爾理解成一個“被動英雄。”
烏迪爾是什麼現狀,相信大家都看在眼裡,常年冷板凳王者,連面板都有好幾年沒出了,可謂是冷門中的冷門。其實相比其他英雄來說,烏迪爾不缺攻擊手段,花樣的形態切換足以應付大多場面,但是最讓人頭疼的是,烏迪爾腿太短了,這就導致烏迪爾這類依靠技能被動打傷害的英雄很難在峽谷裡有一席之地。
設計師在聯盟早期就設計了烏迪爾這個一身都是被動的英雄,興許在聯盟早期這個機制還比較新穎,但在如今看來全是被動就意味著疲軟。畢竟你所有被動都需要平A,不A到人就無法發揮技能特性,也無法做出有效的反制手段。試想一個刺客全程緊盯著你殺,那麼一個憑被動輸出或者打效果的英雄,在沒法A人觸發效果的極端情況下,該英雄還能逃脫刺客們的絕殺嗎?答案顯而易見,除了雙手離開鍵盤,別無它路。而這與拳頭設計師近幾年強調的“反制原則”相違背,所以以後可能都不太會出這種被動型英雄了。
還有一點,英雄聯盟裡物品有主動效果的太少了,裝備也都不夠強力,當然了,我不是說屬性面板這些增幅傷害值差,而是裝備主動效果不夠豐富,聯盟沒法像dota一樣設計一堆op的裝備,像什麼跳刀、羊刀和重新整理球諸如此類的裝備來彌補英雄短板,所以被動越多的英雄在聯盟就愈發無力。
總結:在聯盟裡,這種英雄就是失敗品。
-
12 # 熱愛遊戲的飯飯
英雄聯盟裡的英雄都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和獨特的技能機制,近幾年也推出越來越多新穎的英雄。那麼,為什麼設計師不設計一個所有技能都是被動的英雄呢?
操作性差。被動通常都是用普攻,或者一定的條件才能觸發,要是一個英雄的技能全部只有被動,他的操作性變得差,對實戰條件要求高,而且枯燥乏味,就會沒有樂趣。
實戰中乏力。由於技能全是被動,總是要去觸發才能打出作用,因此對遊戲中的環境要求就很高。比如一個英雄被動靠普攻打出,他在團戰中就很難輸出,難以發揮作用。
烏迪爾冷門。這樣的英雄也存在,那就是烏迪爾。烏迪爾雖然WER技能都有主動效果,但是想打出最大作用,需要靠普攻觸發相應被動。烏迪爾前期可以說站擼無敵,不過回血、攻速、額外傷害、AOE全都需要普攻觸發。LOL作為團體遊戲,烏迪爾站擼再強有什麼用呢,團戰只能OB,單帶手短腿短,因此也沒人願意去玩。
總之,玩家都喜歡玩操作性強,技能多元化的英雄,技能全是被動的英雄並不吃香。喜歡飯飯內容的小夥伴,點點關注喲!
回覆列表
無法主動釋放的技能,我們都可以稱為被動技能,例如卡牌大師的E技能。
你所說的全部技能都是被動技能的英雄有點不現實。
第一點,如果全部都是被動技能,那這個英雄的用什麼輸出?只靠平A?如果這樣的話,那這個英雄的可玩性,操作性就下降了很多,打法非常單調,十分影響召喚師玩家的遊戲體驗,這一點就是不可能出現這類英雄的最大原因,因為設計師的設計初衷就是玩家的體驗如何,其次才是遊戲平衡等等。
第二點,被動技能是可以全部都融合在一個技能描述裡面的,如果像你所說的全部都是被動技能,那設計師為什麼不把他全部都融合在一個技能力呢?當然現在英雄的一些技能中是既包含被動又包含主動的,但是這種被動技能往往適合期主動技能相關聯的,所以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英雄,那隻可能是他的被動技能是一種遞進關係,只有這種才不可融合,或者凱隱那樣的選擇關係。
不能確定未來是否會出現這樣的英雄,但是如果出現了,那他的可玩性一定是要很高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也許設計師們現在真的有這種思路了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