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社會我亮哥
-
2 # 浩騫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崇禎皇帝無路可逃,最後在紫禁城後的煤山上自殺,屹立了200多年的明王朝滅亡了。
其實對崇禎帝來說,當時有一個辦法可以自保,那就是放棄危在旦夕的北京,到南京建立臨時王朝。這一辦法或許過於自私,但是尚可保住江南的半壁江山,明朝或許不會這麼快就滅亡。但是崇禎卻遲遲沒有南遷,放棄了一條生路,還親手斷送了大明江山,自己也自縊身亡。那麼,崇禎皇帝為什麼遲遲不肯南遷?他難道是真的不想南遷?
遷都的建議是崇禎在德正殿進行一次私下召見時,由江西籍官員、翰林學士李明睿首次提出的。當皇上問到今後的策略時,李明睿的回答相當坦率,甚至在提到北方失利時也無所顧忌。他說,義軍已經逼近京城,朝廷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唯一明智的選擇,就是遷都南京。然而,崇禎帝對此卻躊躇不已:面對外患,如果棄守北京,就會落下丟失國土的千古罪名;面對內憂,坐以待斃,又會蒙受失政於寇的奇恥大辱。這個兩難的選擇使他猶豫不決,他一心想作名垂青史的聖君,根本不能承受這種失地失國的罪名。
於是他將這一問題提出交給大臣商議,想讓大臣們正式提出南遷,然後他再順水推舟作個表態,免得承擔歷史責任。可是,崇禎身邊的大臣個個老奸巨猾,沒有一人站出來表態。由於沒能從他們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崇禎最後只好決定“早朝廷議公而決之”。朝堂上眾朝臣展開了唇槍舌劍的激烈爭奪,結果相持不下,最終不歡而散。崇禎帝自己又不願意承擔丟棄宗廟社稷的大罪,於是這個正確的策略便被擱置一邊了。
對於那些主張絕不棄國土的臣子們,真的是心口如一以死報國的忠臣?答案當然不全是。他們中多數認為假如自己表態不棄國土,日後就逃脫了丟失國土的罪名。而後又不公開反對“棄守北京”,則是遵照崇禎皇帝的心思。他們想著即使有朝一日秋後算賬,這個剛愎自用又心胸狹窄的皇帝,為了開脫自己的罪責會找一個因棄守北京而丟失國土罪名的替罪羊,他們自己也可以明哲保身。有這樣一幫滿腦子為個人打算的庸臣,再加上個優柔寡斷、只圖虛名的皇上,國家怎麼可能不亡?
三月初,李自成勢如破竹,攻克了寧武,明軍一敗塗地,京城已經岌岌可危,崇禎又連夜召諸大臣商議對策。然而卻有人提議皇上應該守京師,讓太子下江南。崇禎頓時勃然大怒:“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孩子家做得了什麼大事?”其實大家都明白,皇帝自己本想南逃,卻硬要眾大臣說出來。但這時仍沒有大臣勸皇帝南遷,到了最後,也只是下了個“入京勤王”的聖旨,等待各路大軍來京護駕。
然而勤王的軍隊沒到,告急奏摺卻像雪片一樣飛來。這時李明睿又來緊急求見,力勸崇禎南遷。崇禎再次召集大臣,希望大家奏請他南遷。可是這一次他又失望了,大臣們全都沉默不語,誰也不肯開口。僵持之際,前方信使來報:“保定失陷了!”這一下,崇禎皇帝不禁呆坐在那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兩行眼淚已然流下。因為南遷的路被從中掐斷,南遷之議已經成為泡影了。
最終,李自成於公元1644年3月18日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無路可逃,自縊身亡,國祚綿延200多年的明王朝就此滅亡。
-
3 # 攀登的岩羊
崇禎的意願是想南遷的,當初有人私下提出皇帝搬趕南京,崇禎很高興密謀一夜,等上朝提出,但自己說不出口同意,如自己說同意南遷,等於放下社稷京師南逃,自己不想承擔這罵名,只等手下大臣提出,自己好像不情願是的同意,但手下人知道崇禎為人,事後愛找替罪羊,就像當初他同意和後金議和,讓陳新甲代辦,事露後殺陳新甲頂罪,所以誰也不背這黑鍋,他又希望老臣魏藻德贊同,但這老傢伙裝聾作啞,其餘大臣默不做聲,只能嘆口氣說再議,過幾天有人提議太子南去監國,但李自成以經攻陷京南幾座城池,全面包圍北京,南遷之路斷絕,崇禎只能困守孤城,李自成在破城前,曾派遣投降的太監杜勳,給崇禎傳話議和,願割西北一地稱王,不上朝,朝庭供應糧餉,對內幫助剿冠,對外抗金,但崇禎耍面子,不與賊議和,最後希望破滅,李自成等了三天,看沒回音,大順軍開始攻城,京城各城門告破,將領兵士投降,大臣各顧命,崇禎走投無路,在逼死皇后,殺了女兒砍傷公主,讓太子自謀生路的情況下,和太監王承恩逃至煤山,寫下大臣誤國,罪在自己,莫傷百姓的字句,上吊而亡,
-
4 # 密探零零發
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是人呢?並不是崇禎不願意南遷,而是他自己下面的大臣都是坑,最後崇禎是被下面的臣給坑死的。不信,接下來你看著這些大臣們的花樣裝逼。
當時,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一路北上,勢如破竹,在這危難之際,崇禎面對這氣勢洶洶的起義軍,只能調兵遣將以自救,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糧談何激勵士兵在前線守城殺敵,於是他將目光轉向了大臣們。
大臣們的花樣表演第一技,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在朝堂之上,堂堂的大明天子向大臣們請求捐款來打仗,這些大門一聽就炸鍋了,要錢沒有,要命一條。他們紛紛表演出了奧斯卡的演技,在崇禎皇帝面前紛紛哭窮,搞得自己是大清官,家家早已經揭不開鍋一樣,最後捐款不了了之。
大臣們花樣裝逼第二技——誇誇其談,坑死崇禎,不償命。在李自成的起義軍眼看就要打到北京城的時候,崇禎有點坐不住了,心裡想南遷,但自己作為皇帝不好意思提出來。於是就有自己的親信提出南遷之事,這一下可惹惱了朝堂上的大臣。他們對於這些南遷之言論進行深刻地批評,死活就是不同意南遷之事。再加上崇禎皇帝一生自視甚高,清高孤傲,他不願意揹負背棄祖宗貪生怕死丟、棄大好河山的惡名,因此,南遷之事一再擱置。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悲哀。
大臣們第三坑——換個新主子,老子依然是大官。在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崇禎的這些大臣們,紛紛開城投降,大部分第一時間裡就去拜賀新的主子李自成。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新主子有點怪,迎接他們不是高官俸祿,而是鞭子,最後他們不得不將自己的萬貫家財交出,這也是報應。
當李自攻破北京城的時候,崇禎手持三眼火銃帶著幾十個太監騎著馬向外衝,不知道是想逃命或者是找大臣託孤,跑到齊化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後來,朱由檢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最後他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他在上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
5 # 這些歷史要讀
首先,題目就不對了。其實崇禎是很想南遷的,只是他和手下那些虛偽的文官都不願意背鍋,最後把崇禎逼上了絕路。
關於南遷之舉,崇禎君臣前後共展開了五次朝議,可見崇禎是及其渴望南遷,以避鋒芒的。
但是崇禎在多次商議之中,都未曾明確表態支援南遷,原因是他不希望揹負丟棄國度、放棄宗廟的千古罵名。
所以,他希望由大臣們提出來,勸諫自己,然後自己再順水推舟的答應。這樣一來自己既可以順利南遷,又能將所有的責任都怪在那些提議他南遷的大臣身上。
這是一個多麼自私的損招!不過,還是有少數官員願意這麼做的。但是,他們都是些品階比較低的官員,提了很快就被高階官員給否決了。那些高官可不傻,不會想提崇禎背這個黑鍋的。
所以,雙方誰也不敢拍版南遷,最終白白錯失了機會……
-
6 # 布夫舟
明朝的時候都城本來是南京,後來朱棣造反成功,這才遷都北京。歷代中原王朝形勢不好的多是退守南方建立割據政權,比如東晉,南宋。雖然這些政權沒有最後能夠收復中原,但是至少還是能夠維持百年以上的統治。崇禎那個時候也是一樣,明朝內憂外患,所以南遷在當時也有很多人向崇禎建議,就我個人看來崇禎其實還是願意南遷的。
據記載崇禎最信賴和最親近的周皇后就曾經向崇禎建議過:
“嘗以寇急,微言日:“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問之,遂不語,蓋意在南遷也。”明朝的後宮干政的情況是比較少的,如果連皇后都知道這樣暗示崇禎皇帝,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形勢是何等的惡劣。崇禎當然也是有過類似的想法的,據說他和周廷儒就曾秘密商議過南遷的事情。不過後來還是被洩漏出去了,天啟的張皇后堅決反對,最後不了了之。
客觀的來講,當時的明朝南遷還是有很大的合理性的:
1.前面說過明朝是有兩個首都的,南京作為當時留都保留了六部、督察院等一系列完整的機構。如果崇禎南遷到南京,很快能夠建立完整的統治。
2.南京地理位置還是比較好的,易守難攻,加上當時江南發展得很好,人力物力是足夠的,將來是有實力收復中原的。
3.崇禎末年,很多天災人禍使得明朝在北方統治幾乎崩潰,但是南方還是根基穩定的。特別是南遷之後,明朝不用面臨兩線作戰的問題,能夠集中力量防守住長江。明朝即使滅亡了,軍隊實力還是有的。李自成攻入北京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很多軍隊在山海關,沒有及時來救。
那麼為什麼最後崇禎還是沒有南遷成功呢?
從歷史上看,我們知道明英宗朱祁鈺幹過一個很蠢的事情,那就是他帶著大明的幾十萬精銳軍隊在土木堡被瓦剌打得大敗,導致最後北京被瓦剌給圍了。當時也有大臣建議南遷,關鍵時候是于謙站了出來,“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 見宋南渡事乎!”
後來北京保衛戰勝利,那些主張南遷的官員也被同僚恥笑了很久。我們知道文官是非常注重名節的,有了這些前車之鑑,很多官員是不願意主張南遷的。可是問題的關鍵在於于謙不主張南遷是因為于謙有能力,加上大明那個時候實力還夠的,守住北京城是不成問題的。崇禎那個時候形勢真的不行,而且崇禎能力非常一般,並不是什麼能夠力挽狂瀾的君主。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自身的制度。明朝言官和廷議原本設計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到了後來,完全是互相扯皮不幹實事。這使得很多好的建議沒法執行,比如當初太原陷落以後,要送太子去南方督軍就被大臣給否定了。這原本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即使崇禎在北方戰死了,太子以能夠在南方繼位,繼續延續大明的統治,從而避免群龍無首,互相爭鬥。崇禎皇帝所說的“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是亡國之臣爾”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無論怎樣,崇禎是大明最高的統治者,國家的大政都是他決定的。南遷的關鍵還是在於崇禎皇帝。他這個人在歷代亡國之君中算非常好的,勤於政事,不貪財,不好色,也不成天遊山玩水,不過他也有不足。那就是他這個人缺乏擔當,老是喜歡找大臣背鍋。比如他在位17年,換了50多位首輔。很多關鍵的決定是需要皇帝力排眾議,做出抉擇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
7 # 於左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點:崇禎皇帝絕不想死,當他上吊的時候,如果還可以選擇南遷,那他肯定毫不猶豫地南遷,而不是帶著王承恩上吊。
所以說,這個問題的提法是不嚴密的——自盡和南遷,並不是同時擺到崇禎皇帝面前的兩個選項,二者之間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關係。
那麼,當李自成一路殺向北京時,崇禎皇帝為什麼不選擇離開北京,甚至也不讓皇太子離開北京呢?
個人認為,還是他對形勢的判斷出現了偏差。
此前,北京也經歷過兩次比較重大的圍城危機,一次是土木之變後,蒙古軍隊打到北京城下,最終被于謙打退。另一次是己巳之變,皇太極率領八旗軍打到北京城下,與明軍激戰,最後無功而退。
兩次危機,北京城都沒有淪陷。而且,兩三年前,李自成、羅汝才三次圍攻河南開封,最終沒有真正拿下。和開封相比,北京的城防系統要牢固得多,守城的力量也更為強大。
這些都是崇禎皇帝的信心基礎。此外,各地援軍已經或者正在趕來,只要堅守一段時間,李自成的大部隊在北京城外就支撐不下去。
另一方面,如果選擇南遷,不確定性太多太多,很可能會引起整個局面的崩潰和巨大的混亂,到那時候,神仙來了也沒有辦法。所以反覆權衡之後,崇禎皇帝認為堅守北京是最佳選擇。
但形勢的發展出乎他的預料,守城將士根本沒有一點點戰鬥意志,北京城防被迅速突破。
三月十八日夜,在聽說農民軍進城的訊息後,崇禎皇帝匆匆打發皇子離開,逼迫周皇后等人自盡。
即使到了這種時候,他仍然不想死,拿著銃,提著戰斧,帶著一大群太監四處亂闖,要突圍出城。一切的努力全部失敗之後,他才無奈地自我了斷。
可以說,崇禎皇帝根本沒有像樣的危機預案,也沒有風險對沖,既不願意南遷,也不甘心自盡。
-
8 # 使用者67724358697
回答絕大多數要麼地理文盲,要麼歷史文盲,都是胡扯。
其實原因很簡單:
因為李自成先攻河南,再攻北京,斷了崇禎後路。
詳細情況如下:
一、李自成三攻開封戰役。
李自成三攻開封戰役均告失敗。
其中取得的戰果之一,也有殺死明福王朱常洵,並吃了福王的肉,崇禎追諡朱常洵福恭王。
但由於開封處於黃河下游,為地上河懸河,最後黃河漲水水淹開封。開封守軍再無出城作戰之力。
最終,李自成雖然戰術上失敗,沒有攻克開封;但戰略上成功,取得了整個河南地區的控制權,繼而李自成得以繼續向北攻克北京。
因此崇禎想向南逃竄,毫無疑問是肉包子打狗,自投羅網。
二、眾多周知,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
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因此,陝西關中人歷史上往往被餓死,容易生變。清朝吸取教訓,歷來派重兵把守陝西(比如王進寶,甘肅人,《鹿鼎記》韋小寶結拜兄弟,陝西提督,康熙派遣他鎮守陝西)。
張獻忠就是陝西人。
果然,民國18年,西安關中再次因為饑荒餓死200萬人。
-
9 # 史海爛柯人
幾個月前,曾涉及到過類似的問題。不妨再簡單說說我的看法。
先品味下這句話吧:“崇禎寧願吊死,也不願南遷。”單就句子來講,“寧願……也不”,是一種對比選擇,是建立在承認崇禎當時有兩個選擇,且認為“南遷”要比“吊死”要好。如果從字面解讀,不做深究,這個問題貌似是成立的。不過,一旦我們審視歷史,就會發現,當時崇禎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
大家都喜歡“解答”李自成圍城時,崇禎為何不南遷,而非得自縊身亡。
我想,如果倒退幾年,南遷還是有可能的,也不是沒有機會。然而,李自成大軍北上之後,且不說當時的北京已成了一座“死城”,即便崇禎能奪路而逃,就真能到南方,再次定都南京麼?
我想,大家看看下面這張明末農民戰爭圖,便會明白,其實崇禎早已經沒有退了路。在張獻忠、李自成等人起兵之初,北方的蒙古、東北的女真,也不斷對北京造成威脅。當時,崇禎和一些大臣,確實有過南遷的打算。不過,他們誰也沒有預料到,李自成的勢力發展地這麼快。
等到崇禎想南遷時,已然是不可能做到了。途中粉紅色的區域,是農民軍到過的地方,並逐漸將其控制。而且,李自成就是從南方一路北上的。
儘管南京還在明王朝手中,崇禎帝如何能千里跋涉,再次以南京為都城,並以此扭轉乾坤?其實,崇禎比誰都明白,北方也正在逐步淪陷,城破之際,就是自己喪命之時。
對於這個問題,還需補充強調一點,那就是清軍入關後,南明朝廷為何能夠抗拒多年。前面講,李自成北上時,崇禎難以南遷。有朋友肯定會問,那為何後來還有南明朝廷呢?原因很簡單,形勢變了。
崇禎死後,明朝宗室在南方另立政權。從而實現了短暫的多個政權並立的局面。農民軍霸佔了吳三桂的財產和女人,使得吳三桂倒向了多爾袞的陣營。在李自成與吳三桂在山海關激戰之際,多爾袞也揮師入關,使得大順政權也在頃刻間土崩瓦解。
此時,農民軍敗北,而中原百姓對清軍非常牴觸。較之於清軍,人們更希望明朝後裔能繼續掌控政權。而當時殘存的明朝官宦和義士,也召集軍隊予進行抵抗。這樣,有南明政權也是一個很正常的情況。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僅從想不想南遷解釋,而是要將視線轉向宏觀的歷史圖景中。因為,李自成北上時,崇禎無處可退,並不是他執拗,除了自縊於煤山,還有什麼辦法呢?
-
10 # 共享投票
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身亡,屹立了200多年的明朝就此滅亡。其實,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是可以有一個方法來重整旗鼓的,那就是暫時放棄北京,遷往南京,與清朝南北對峙,或許捲土重來亦未可知。但是崇禎帝卻遲遲沒有南遷,不僅自斷生路,還親手葬送了明朝的萬里江山,那麼,崇禎帝沒有南遷的原因究竟為何?他是真的不想南遷嗎?
其實,他是動過南遷的想法的,而且私下裡與大臣協商過,他很清楚,北京應該是保不住了,朝廷正值存亡之秋,正確的做法,就是南遷。可是,我們知道,崇禎是一個性格優柔寡斷,不敢承擔責任的人,他一心想做千古名君,根本不能承受這種失地失國的罪名。
可是,他沒想到,這一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他們也不願承擔這個後果,崇禎慌了,為此還殺了跟他一起謀劃南遷的大臣。這就讓所有和他同心同德的大臣心寒了,沒有人再說南遷的事情了。
在形勢更加嚴重的時候,有人又提出讓太子去南京,崇禎頓時大怒,他想起了唐玄宗的事情,怕自己會被莫名其妙的架空,說道:“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孩子家做的了什麼大事?”其實大家也都明白,他本來是想自己南逃,卻偏偏要讓大臣們說出來,但是沒有一個人肯說,最後,迫不得已,下了一個“入京勤王”的命令,等待各路大軍前來救援。
然而勤王的軍隊沒到,告急奏摺卻像雪片一樣飛來,崇禎還在和大臣僵持,突然傳來訊息說,真定失陷了,這也就意味著南遷是再也不可能的了。
最終,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無路可逃,自縊身亡,國祚綿延200多年的明朝就此滅亡。
-
11 # 歲月是把殺你刀02
崇禎以為 北京城防堅固 又有精銳三大營 加上從四面趕來的勤王之師 足可以禦敵 甚至消滅李自成 實際上 如果北京城上下一心 是可以固守待援的 但事實是闖軍剛來 城外三大營明哲保身 不戰而降 成了笑話 北京城門也被太監裡應外合 迅速開啟 李自成兵不血刃即進入城內 把崇禎氣的吐血 等於迅速破城的結果 是崇禎之前沒料到的 他本想天子守國都 滅闖賊於城下 結果手下從士兵到臣子 近侍 沒幾個願意出力的 如果崇禎知道這個劇情 他是不可能傻傻地留在北京的
回覆列表
崇禎為何寧死不降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第一是崇禎的心態。我想,當農民軍要攻入北京時,崇禎已經是心如死灰了。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崇禎帝也是一位很想有所作為的皇帝,他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這在古代帝王中也不多見,可見,崇禎也想透過自己的努力挽救日益衰敗的大明,只可惜大明王朝已病入膏肓,早已非人力能夠挽救,再加之崇禎生性多疑,屢犯大錯,大明王朝的滅亡已只是時間問題了。崇禎在位17年,期間農民起義一波接著一波,一浪高過一浪,關外後金政權又虎視眈眈,內憂外患。結果內部農民起義的烽火越燒越旺,關外也是不斷地喪師失地,此時的皇帝早已心灰意冷,對崇禎而言,死也是一種解脫,這就像你辛辛苦苦地去做一件事,而且那麼地想把它做好,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此時此刻,崇禎選擇自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二是性格因素。 崇禎皇帝剛愎自用,這種人性格缺陷在於臨死都不會承認自己得過錯,那怕他明知自己有錯,也只會抱怨他人,這樣的人,又怎麼會投降別人呢?
第三是歷史因素。 歷史上很少有亡國君投降於人的,即使投降了,下場好的有幾個?比如漢獻帝,還有李後主,要麼受盡凌辱,要麼死得不明不白。崇禎不傻,能想像到他若落在農民軍手裡的後果,我想羞辱都是次要的,還不知要受到怎樣的折磨,崇禎怎麼恨他們,他們就怎麼恨皇帝。
第四是階級對立。明朝自太祖之後傳了12帝,歷代君主都相信君權神授,天下是朱明王朝的天下,試想,讓一個正統的皇帝去向一眾“暴民”俯首稱臣,這彎無論如何也轉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