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穆九電影

    你好,剛花了三個小時看完老馬的《愛爾蘭人》了,怎麼說呢,他這是用《純真年代》的方式拍了一部《教父》啊!讓這群老傢伙們可以藉助減齡技術再次返老還童,重回那個逝去的黃金年代,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三個半小時的電影,全程配著旁白,用意識流的敘事講一個如此長時間跨度的故事,濃縮排一個老傢伙的一生,這樣的故事也只有這群老傢伙們做出來才這麼史詩這麼可信吧。Netflix願意花這麼多錢,投一部這樣的電影,也算是這個時代給影迷的饋贈吧,擱在傳統的好萊塢製片公司,這很難想象吧。《愛爾蘭人》不同於任何一部當下的藝術電影,它是一部馬丁·斯科塞斯電影!

  • 2 # 精品剪輯

    黑幫,黑幫電影,黑幫電影人的輓歌

    片中根本就沒有年輕人了,老頭子們只能自己演自己的年輕時刻。光影魔術可以讓時光倒流,然而依然掩飾不了影帝們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遲緩動作。工作人員不得不時刻提醒老戲骨們,動作再快一點。

    心狠手辣的黑幫殺手,不是死於亂槍之下,而是頹坐在輪椅上,或是牙齒掉光只能靠吮吸葡萄汁度日。同伴們一個個理他而去,怎一個難堪了得。

    後繼無人,子女離散,天下喪亂,晚景淒涼。

    這哪裡是馬丁斯科塞西的電影,這分明就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電影。

    影片結尾,老態龍鍾的殺手為自己選定了棺槨和墓穴,此片大概也是這幫老戲骨們選定的蓋棺定論之作吧?

  • 3 # 感恩之星

    由真實故事改編而來的黑幫片,講述了黑幫頭目Daniel崛起的經歷。影片有很多的暴力和流血,但並不變態和血腥,章節性響起的風笛,非常的有韻味,總能將觀眾拉離黑幫的氛圍。故事零散但是主線清晰,雖然不算那種非常經典的黑幫片, 但是是一部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的電影。

    所以我覺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客觀地評價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愛爾蘭人》透露出一種黑色幽默般的滑稽感,這群曾叱吒影壇的人,就和電影中曾叱吒黑幫和工會的角色一樣,漸漸衰老、佝僂、患上滑膜炎。有一天他們決定冒著最後一口氣去拍一部他們最拿手的黑幫片,我們卻只能看見鬥毆時的緩慢,僵硬和咆哮的上氣不接下氣了,而這城是他們二位最拿手的演出。

  • 4 # 小明撩電影

    作為今年最重量級的影片之一,《愛爾蘭人》終於在近期登上了荷蘭銀幕。從場場爆滿的情況看來,大家還是對馬丁斯科塞斯充滿著尊敬與期待。當然,帶著網飛龐大的資金與技術支援(投資1.7億美元用於減齡CGI以及電影製作,並且交給馬丁完全的電影掌控權),熟悉的演員班底(除了阿爾帕西諾,這是阿爾帕西諾和馬丁的第一次合作),馬丁得以全心全意的打造出了這部三個多小時的黑幫史詩。

    電影以弗蘭克(羅伯特德尼羅飾)的視角展開,並從三個時間節點對整個故事進行了敘述。整部電影展現出了一副長達數十年的,利益集團相互勾結與對抗的宏偉畫卷。不同與以往的黑幫片,《愛爾蘭人》的重點並不在於展示一個黑幫帝國的誕生,或是給人以一種睥睨天下,權霸一方的愉悅掌控感。反而,其中充斥著個人在宏大歷史環境下的無力感。整部電影的重心體現在每個人物的個體經歷上,而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即是在第三段時間線中的弗蘭克。風燭殘年的弗蘭克,雖然語調平靜的敘述著過往,但著這間全然是一個人回望一生時的愧疚,無奈,悔恨等五味雜陳的情緒。這樣的電影表現,顯然與馬丁斯科塞斯的經歷不可分割。作為一位在好萊塢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導演,馬丁與拍攝《好傢伙》的時候已全然不同了。近幾年斯科塞斯拍攝的《華爾街之狼》《沉默》基本都與回望,反思有關。他也自詡到《愛爾蘭人》是一部70歲人的黑幫片,而拍攝《好傢伙》時,他們都只有30/40歲。

    在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影片中,人物對話佔據了大部分篇幅。而對話段落幾乎全部使用了教科書般精準自然的正反打,並沒有任何新奇的手法。只是讓三位主要人物在時間的雕琢下,慢慢的,自由的發揮。而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喬佩西的演出又是如此的得當,以至於你很難對這些長時間的對話(有時甚至是沉默)感到乏味或是厭煩。於是,你可以緩緩的融入電影,去感受這些人物的成長和他們在歷史洪流中的掙扎。

    回想這部電影,並不會有特別多眼前一亮的新鮮感。即使因為豪華的陣容,大多觀眾會帶著一顆異常激動的心走進電影院。但在觀影過程中,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舒適感,和全然的融入。這得益於馬丁爐火純青的導演技巧,以及打磨充實的劇本。雖然其中依然有不少馬丁式的暴力片段,可能會使人突然緊張。但自然是流淌在每個人物的身體裡的,那些對話中的沉默,怒火,打趣都在演員至臻的表演中完美調和。對於70年代那些槍擊與迷案,馬丁並沒有嘗試去揭露或是闡明任何,即使電影嘗試刻畫著當年權力鬥爭的你來我往。但真正帶給我們反思,以及警醒的,還是權力和掌控帶來的吞噬人性的黑暗面。

    談起為何選擇網飛,馬丁說沒有其他人會提供給他如此大的投資和自主權,去拍攝這樣一部三個半小時的電影。在此前製作《華爾街之狼》時,出品公司就已經對其不同尋常的片長表示過不滿。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傳統電影大場很難支援一個導演去做出任何不迎合市場的嘗試,即使是對於馬丁斯科塞斯這樣的大師級人物。面對當前的兩難境地,我們應該十分慶幸,還有這樣的narrative movie,也許它需要更多時間去觀看,以及更強的注意力去集中,但我們仍然需要這樣的電影。

  • 5 # 於九皋

    愛爾蘭人是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根據查爾斯·布蘭特小說《聽說你刷房子了》改編,聚焦黑幫殺手“愛爾蘭人”的人生故事。[1]該片於2019年11月1日全美公映,11月27日在Netflix上首播[2]。

    2019年12月5日,該片獲第85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NYFCC)最佳影片。[3]2019年12月17日,第92屆奧斯卡公佈了部分獎項入圍短名單,《愛爾蘭人》入圍最佳視覺效果獎提名名單。[4]2019年12月,被“衛報”評為 “2019年度十佳影片”。

    影片聚焦於黑幫殺手“愛爾蘭人”Frank Sheeran(德尼羅飾)的人生。“愛爾蘭人”這一標題來自於罪犯的黑話,指的是“合約殺戮”,還有濺在牆上的血。作者Brandt在2003年Sheeran死之前不久,和他成為了朋友,Sheeran承認他執行了黑幫老大Russell Bufalino的指令,殺害了Jimmy Hoffa。Hoffa1975年消失後,再沒有人見到過他。

  • 6 # 那裡有盞燈

    電影《愛爾蘭人》所講的故事其實並不是很複雜,它改編自一本非虛構類的同名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弗蘭克的愛爾蘭人一段時間內殺人經歷以及一宗工會大佬吉米失蹤的案子。但是電影的拍攝手法十分的有意思,它不是全程的按照故事線來進行拍攝,而是根據羅伯特所飾演的弗蘭克年老時的回憶為線索進行拍攝,時間段一會是年來的弗蘭克口述回憶、一會是年盛的弗蘭克如何加入黑幫並且作案的經過,並且還帶有旁白,給人一種濃厚的歲月感。

  • 7 # Maybe電影

    《愛爾蘭人》豆瓣評分9.1 ,確實是部好電影,故事、演員都沒話說,對於沒啥文化的我只能說“牛逼”。

    電影借法蘭克之手撩開資本主義點綴著民主、自由的美麗面紗揭示的核心是資本主義世界權力的本質。

    可電影太長了、三個半小時的電影,我努力一氣看完,還有,老演員伴嫩是個敗筆,《教父》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

  • 8 # 九千七淺談

    這部《愛爾蘭人》在我看來是老馬傳奇黑幫系列電影裡的一部華麗的謝幕之作,這位老者有如那位“艾爾蘭人”一輩子兢兢業業,創造了不計其數的熒幕形象,歷經成長與輝煌。如今又帶領了我們重新領略一番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樣貌和風采,對整個電影行業和所有觀眾,包括對他們自己都是一件幸事

  • 9 # 100分紀錄片

    《時代週刊》評選出了年度十佳電影,讓人意外的是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一部黑幫片。這就是電影《愛爾蘭人》。

    《愛爾蘭人》不僅得到了媒體的認同,也得到了普通觀眾的認可,國內的評分網站豆瓣上,網友打出了逆天的分數,9.1分。

    這部電影是好萊塢老派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歷經十年,斥資1.6億美元,羅伯特·德尼羅和阿爾·帕西諾聯袂主演的黑幫史詩。

    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電影史兩個閃閃發光的名字,他們的經典作品數不勝數,比如《教父》、比如《美國往事》……

    這次,兩位年近70的老影帝,電影裡的重新聚首,讓好多觀眾直言,彷彿又回到了“教父時代”。

    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的一本人物傳記——《聽說你刷房子了》,主要講述的作者的人生經歷,而作者本人是黑手黨成員,也就是所謂的愛爾蘭殺手。

    “聽說你刷房子了”是一句道上的黑話。在黑幫時代,經常有殺手衝進被殺者的住所,打死人之後,血液濺得到處都是,為了不留下殺人的痕跡,殺手還需要重新刷一遍房子。

    所以,道上的兄弟,有時候也就會把出任務,說成是“刷房子”,《愛爾蘭人》裡羅伯特·德尼羅飾演的角色正是這位動不動就需要為組織“刷房子”的“匠人”。

    電影一開始就是羅伯特德尼羅的回憶,隨後故事就一直採用這種多重倒敘和來回插敘的方式,浩浩蕩蕩的演了三個多小時。

    這三個多小時,並沒有顯得冗長,而是有一種厚重的觀影體驗,彷彿時間已然消失,只剩故事的餘味在胸中層層激盪。

    羅伯特德尼羅飾演的男主人公是一位愛爾蘭人,本職工作本來就是一位卡車司機,偶然的機會讓他結識喬佩西飾演的黑幫老大,從此走上另類的人生。

    喬佩西看上的男主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其愛爾蘭人的身份,其二是其二戰退伍老兵的經歷和殺人的果敢和麻木。

    隨後,男主就像個殺人機器,老闆讓他殺誰就殺誰,心狠手辣,沉穩妥當,迅速贏得了金錢美女和黑幫地位。

    有了地位,就有了和上層人士接觸的機會,於是他認識了阿爾帕西諾飾演的卡車司機的工會主席。

    工會主席在當年絕對算得上的是風雲人物,辦公室設在白宮的對面,和政府有了衝突也會直接和當財政部長的總統弟弟叫板。

    男主和工會主席建立親密的友誼,但是黑幫道上那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遠的利益,男主最終背叛了自己的朋友。

    男主的所作所為養活自己的家庭,但是也成為子女們一生的痛,最後的男主只能在孤獨中老去,並將自己傳奇的經歷寫成回憶錄。

    好萊塢的黑幫片,除了偉大的《教父》系列和《美國往事》之外,還能夠讓人說道說道的就是馬丁·斯科塞斯了。

    馬丁·斯科塞斯祖籍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童年時期在紐約的“小義大利”渡過,這對他日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他從電影學院畢業之後,也拍出了自己的黑幫片,比如《窮街陋巷》,但是因為趕上了黑幫片的全盛時期,其自身的光芒全被他人所遮擋。

    1973年上映的《窮街陋巷》

    在日後漫長的職業生涯裡,馬丁斯科塞斯隔幾年就會有黑幫電影問世,但是《好傢伙》和《紐約黑幫》等等的藝術成就遠遠達不到他和觀眾的要求。

    直到最近這幾年,流媒體的出現,讓電影的出品發行有了新的方式,馬丁斯科塞斯才有機會重回黑幫片。

    《愛爾蘭人》1.6億美金的投資讓傳統電影公司相形見絀,最後只能由網飛公司投資製作,並且最終於前幾日進行了全網首映。

    這部電影是本質上是一部晚年回憶錄,這也就有機會讓幾位戲骨,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以及喬佩西重歸一體,讓他們在職業生涯的晚期,再次體驗電影的魅力和表演的魅力。

    《愛爾蘭人》的好不止在於幾位老影帝的同臺飈戲,更在於所傳達出的古樸厚重,懷舊傷時的悲劇氣質,這一點就做到了和《教父》的一脈相承,也就做到了老馬自己所說的那種偉大電影。

  • 10 # 95年代的80後

    這是德尼羅最近參演的一部新片。講的是二戰之後美國黑幫的盛衰史。故事圍繞著三個主要人物展開:黑幫殺手法蘭克(由德尼羅飾演);黑幫頭子羅素和美國卡車工會主席吉米·霍法。法蘭克早先是個卡車司機,愛爾蘭人,一個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羅素,彼此互相欣賞,從此便開始了他們之間幾十年的合作。六十年代,黑幫組織逐步滲透工會,應吉米的請求,羅素將法蘭克推薦給吉米當助手。這其中,友情和利益互相交織,各種的潛規則,各種的幕後交易,各種的妥協和爭鬥,最後導致了轟動美國的吉米失蹤案。法蘭克和羅素在經過了多年的鐵窗生涯後,也在淒涼的晚景中老去。

    這部電影是根據查爾斯·勃蘭特2004年的紀實小說《聽說你刷房子了》改編的。影片的特點是嚴格尊重歷史事實。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在黑手黨歷史上確有其人。吉米失蹤案確有其事。故事中出現的一些黑手黨人物,在一旁的字幕上都特意標出了他們的結局,例如某人某年某日在停車場連中三槍,某人因詐騙罪謀殺罪被判處100年徒刑等等。影片還涉及了當時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古巴導彈危機、豬灣事件、肯尼迪被刺、水門事件、科索沃戰爭等等。不過編導在反映這些歷史真實的時候,進行了精心的取捨,對黑手黨那些殺人越貨欺男霸女販毒走私的事避而不談,似乎黑手黨所有的惡行只不過是內部的矛盾引發的。這其中的傾向性是非常明顯的。

    我們都知道,黑社會組織不僅在美國,在全世界也是一個社會毒瘤。早期販毒開妓院開賭場,到了六十年代涉足政壇和商界,貌似變得合法起來,其實裡面的勾當更黑暗。在美國的政商界中,對這些暗中操作的非法事情早就習以為常了,但是政客和商界大佬們大都秉持著”君子遠庖廚’的理念,如《紙牌屋》中的那種讓未來總統親自下手殺人的極端例子很少,有些髒活還需要指使黑手黨這樣的組織去做,而黑手黨一向崇尚暴力,暗殺個把不聽招呼的向來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所以他們一直合作的很好。影片中所反映的黑幫為豬灣行動的僱傭軍提供武器,透過肯尼迪的老子向政府行賄,以及上面提到的吉米失蹤案都是如此。做這些事情,那些人根本沒有一絲一毫法律和道德上的顧慮,可對於大多數善良的人們來說,卻很難理解這些惡行。影片編導便是站在黑手黨的立場上,平靜的敘述黑幫中的一個個人,一件件事,看起來似乎只是淡淡的描述,實則在暗自讚賞他們的英雄主義情結以及忠誠、擔當這些品格。那麼我們看電影的觀眾也只好隨著編導的思路,暫且拋開法律和道德的理念,去體會影片人物的心路歷程和人生經歷了。

    影片是透過法蘭克在老人院中的回憶來展開整個故事的。他面對高大的靈柩牆,回首往事,想到:“這一切到底是怎麼開始的?比我聰明的人都不能想明白這個問題。”50年代從軍隊復原的法蘭克,當卡車司機為生。羅素看上了法蘭克的忠誠,動員他加入黑手黨。法蘭克一來想改善自己的生活,討厭原來的乏味環境,另外也想尋求機會展現男人的血性,所以沒有多想就走上了這條不歸路。一直充當殺手。資料上說,他一生中至少參與了25件暗殺,每次行動之後,都將槍支拋入河中以毀滅證據。他誇張的說,拋入河中的武器可以裝備一個小王國的軍隊。久而久之,他把殺人只當做一項必要的工作,聽命於老闆,不問緣由,乾脆利索,冷酷無情。也因此得到了羅素和吉米的信任。吉米親自為法蘭克頒發工會獎,羅素則將代表黑手黨家族權力的三枚戒指送給了法蘭克一隻。對法蘭克這個愛爾蘭人來說這是何等的榮耀!他的殺人事業也達到了一個高峰。

    在黑手黨內部的人與人之間,儘管見面都稱兄道弟,可實際上,他們在酒酣耳熱之時,卻在“各自想拳經”。他們互相沒有友情,只有利益。法蘭克、羅素和吉米平時是何等的親密,可一旦吉米的所作所為影響了羅素的利益時,按照黑手黨裡的規則,除掉這個人就是唯一的選項。在此之前,法蘭克為了避免極端事情的發生,曾反覆在羅素和吉米之間斡旋。到了事情無法挽回時,法蘭克也還在猶豫。這時,羅素冷冷的對他說:“他們能幹掉一個總統,幹掉一個工會主席不在話下。”而羅素要幹掉吉米。藉助的就是法蘭克的這隻手。想一想也真夠殘酷的:法蘭克在吉米那裡,是朋友兼保鏢的。在法蘭克看來,黑幫對外人冷血,對自己人總要手下留情吧?其實不然,只要利益受損,政客、商人和黑幫從來都是六親不認的。現在朋友兼保鏢卻要對自己的保護物件下手,實在是夠難為他的。在行動的路上,法蘭克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近乎神經質,坐車他執意要坐在後座,因為他知道薩利曾經從車後座勒死過一個對手,他擔心羅素對自己另有什麼盤算。在接了吉米上車後,法蘭克在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向吉米解釋為何遲到,為何改變計劃,對吉米提出的疑問,他立即編出謊話來掩飾,臉不變色心光跳,還不能露出一絲破綻。車內除了法蘭克外,沒有人知道內情,只有作為觀眾的我在替法蘭克著急。這時的場面尷尬極了。也只有德尼羅這樣的老戲骨能恰如其分的表達出法蘭克的複雜內心。法蘭克對吉米下手之後,他身上殘存的最後一點人性也被全部摧毀了。

    影片中有三個場景,是羅素與法蘭克一起吃飯,吃的是葡萄酒和法棍。最後一次是在監獄服刑時,已經沒有葡萄酒了,只有葡萄汁。法蘭克掰了一塊麵包給羅素,龍鍾老態的羅素看了一眼,說:“我吃不動了。”這時法蘭克的畫外音說:“之後他進了醫院,然後走進了墓園。”這就是當初的黑手黨大佬,曾經是那樣的一手遮天,那樣的炙手可熱,那樣的不可一世,那樣的叱吒風雲,到最後卻落得個這樣的下場。看到這裡不知為什麼,感到了十分的悲涼。

    還有一個場景。法蘭克回到家中,看到女兒佩妮很沮喪的樣子,得知是因為門口的雜貨店老闆推了她一下。法蘭克頓時怒不可遏,拉上佩妮找到雜貨店,當面將老闆臭揍一頓。可佩妮並未因此感到爸爸為她出頭的快感,而是與法拉克越來越疏遠了,之後隨著佩妮逐漸長大,知道了爸爸的一些醜事,最後乾脆不和法蘭克說話了。直到有一天,法蘭克老了,他架著雙柺顫巍巍走到佩妮工作的視窗,對著佩妮遠去的背景喊道:“我只是要和你聊聊天。” 女兒的離去,讓法蘭克感到既悲傷又不解。他的另一個女兒對他解釋說:“爸爸,你完全不知道我們以前的感受,我們出了問題不敢去找你保護我們,因為怕你會做出一些可怕的事。”我想,她們還有另外一個不能說出的原因,就是她們對父親所從事的違反人倫道德的職業感到羞愧。作為父親的法蘭克聽到這些,不知作何感想?

    法蘭克說:“或遲或早,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死亡日期。這是自然規律。我以為人死的時候,肯定會留下些什麼。”和法蘭克坐在輪椅上靜靜回憶一樣,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老人蹲在牆根底下默不作聲的曬太陽。看似冷漠遲鈍,其實他們都在思考和回憶。到了老年,每個人都有許多的故事。或是金戈鐵馬,或是塞北江南,或是波瀾壯闊。那些榮耀、光榮、離愁、悔恨、失落卻都留在他們的腦海裡,刻在他們的心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命運,而這不同的命運全在於青蔥歲月時的選擇。對與錯就在一念之間。到了華髮蒼顏之際,對那些榮華富貴早已參透,只求得個無怨無悔,對得起自己的人生,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而法蘭克的感受卻是“大家都在刺骨寒風中漸漸衰老”。他對往事說“沒有感受”是假的,回想起那些殺人歲月,他一定腸子都悔青了。

    影片中的各個角色都表演的很出色。尤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帕西諾飾演的吉米,他在辦公室裡對那幾個白痴下屬的訓話尤其精彩。活脫脫一個剛愎自用冷酷無情的政客。德尼羅的表演也是很精彩的,只是76歲的體態實在不敢恭維。雖然有先進的電腦技術的修飾,仍然不離衰老模樣。影片開始時當羅素對別人介紹法蘭克時,說他是位“年輕人”,那時他應該是三十五歲,化妝出來的結果卻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不由得使人想起了咱們的一部電影《玉色蝴蝶》中的王丹鳳。不服老不行啊。

    影片結尾時一個長鏡頭。護士給法蘭克做完體檢後,出門,攝影機跟拍她到了藥房視窗,然後鏡頭折返回去,走了一段路,搖到了另一間房子,此時到了掌燈時分,法蘭克已經換好了衣服,在裡面和牧師一起祈禱。祈禱完畢後,牧師起身走出房門時,法蘭克對他說:“不要把門關上,我不喜歡那樣。留一條縫。”從門縫中,我們看到了獨坐在暗暗的燈光下的老法蘭克。而法蘭克則從門縫中靜靜的觀看自己的人生。

  • 11 # 阿拉咧啦丶

    《愛爾蘭人》這個專案馬丁·斯科塞斯已經捂很久了,中途原製片人退出,後在網飛的支援下重新啟動,如今終於捂熱了,不僅如此,還按照馬丁的想法,使用了“減齡”技術(利用電腦特效幫演員減齡)。

    想來,這樣一部頭戴CROWN、影迷期盼的年度佳片,卻遲遲出現,在現有電影體制內找不到製片與發行,多少有點兒心酸。這可能算是某種程度上的流放吧,如此,看著《愛爾蘭人》裡再次聚首的演員們,內心實在五味雜陳。演員都是斯科塞斯電影裡的老面孔:羅伯特·德尼羅,喬·佩西,阿爾·帕西諾,還有在此片中不那麼顯而易見的哈威·凱特爾,這是他第一次與阿爾·帕西諾對戲。

    這樣重量級的卡司陣容,更見斯科塞斯對角色分配的合理性以及爐火純青的劇作水平(可以看看帕西諾飾演的吉米·霍法這一角色,美國政治人物,彼時風頭無二,帕西諾一出現,就迅速被拉進角色設定)。但,這次不僅是演員的再聚首,也為導演型別片片單加入強有力的一員,不過,本片並不只是想浩浩蕩蕩地回溯導演以往的作品,而是想利用本片,重塑美國戰後史。影片的陰森奇特之處在於,它的開始和結束都在一個等死的地方:養老院,孤身一人且被親人拋棄的弗蘭克(德尼羅飾)在此地拾掇過往回憶,曾經的黑幫團伙,只剩他一個人還活著了。

    影片突然把衰老一詞放到檯面上來,讓衰老成為這三個半小時中能看到的比較具象化(figuratif)的一點了。這裡的喬·佩西與之前在《賭城風雲》(Casino, 1995)和《好傢伙》(Goodfellas,1990)裡的喬·佩西恰恰相反,是一個寡言少語、笑容帶著些許慈祥的老頭。這樣的他,雖然在希蘭(羅伯特·德尼羅飾)背後默默操盤鬢髮漸蒼,卻依然魅力不減、扣人心絃。斯科塞斯拍下人物佩戴的戒指、腕錶,不僅拍出了自負與虛空2,也拍下了那雙滿是斑點的手。

    另外還有聲音也是:德尼羅說話時而有些磕巴,這更反襯出帕西諾年輕且洪亮的聲線。同時透過“減齡”技術——迷惑眼球的數字化妝容,不停地把演員的真實年齡和劇中的年齡穿插在各處,形成一個非常強烈的視覺效果。所有為了減齡的嘗試,即便是能把面容恢復到40歲,都沒辦法掩藏那75歲的身體和步伐,更別說,這些演員年輕時的樣子,各位觀眾可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

    比起那編年體式的(整體敘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發展順序,有時也有些吞吞吐吐)、史詩般的冒險之旅,更抓人眼球的是演員本身與角色之間這種反差感。年齡往後走身體卻呆在原地,這樣的視覺效果更有縱深感,這也是電影中最殘酷的一點:年齡往後走,意味著重新拾起往昔的回憶,而這回憶裡夾雜著死亡、衰老、還有遺忘,或許其中如釋重負的成分很少,就更別說內疚了。一切都是假象:靈魂被戴上了鐐銬。

    本片講述的故事取材於一本自傳,其中主人公弗蘭克·希蘭坦言是他殺死了他的朋友吉米·霍法(故事的真實性在這裡不是重點)。弗蘭克·希蘭加入羅塞爾·布法林諾(喬·佩西飾)的幫派是從運送豬肉開始。希蘭身材魁梧,長相平平,卻十分忠誠、甚至無條件服從,逐漸成為黑幫老大最青睞的人。在加入布法林諾麾下之後,被介紹給霍法。霍法是美國當年風雲人物,卡車工會主席,與黑社會有染,比如洗錢。

    最後結尾,多處與斯科塞斯前作《沉默》形成一種對稱關係,我們早就應該想到,這些冷酷無情的黑幫,多少與《沉默》中放棄信仰的神父們那琢磨不透的臉有些相近。希蘭最後也沒辦法向神父告解,在這空殼一般的養老院裡,拒絕神的寬恕,也以此認可了他內裡空洞的人物形象。只是,他請求神父不要完全把門關上,留出一條縫隙的同時也能讓死亡進入房間,儘管把門半開著只是想留著一點希望,是對生命的渴求。面對死亡,人類還是那麼怯懦,或者說還是想渴望一點上帝的恩賜。

  • 12 # 聆聽坊

    《愛爾蘭人》為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傳奇鉅製,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和喬·佩西主演。透過二戰老兵弗蘭克·希蘭的視角,講述了戰後美國有組織犯罪的故事。弗蘭克·希蘭是一名騙子和殺手,曾經在 20 世紀最惡名昭彰的人物身邊工作。該電影跨越數十年,記錄了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懸案之一,即傳奇工會領袖吉米·霍法失蹤案,以宏大的故事之旅,展現有組織犯罪的隱秘通道:其內部運作、仇敵以及與主流政治的瓜葛。

  • 13 # 鴻飛股份

    這部影片講述了黑手黨弗蘭克·希拉的故事,他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歷了許多戰鬥、許多死亡,他不得不進行大量的殺戮,這讓他失去了對這種行為的敏感性。這也讓他得以將殺戮當作是一種工作。 弗蘭克遇到了費城黑手黨的頭號人物拉塞爾·布法利諾,他們成為了好朋友,而布法利諾和其他黑手黨人士漸漸開始對他更加信任。因此,他們開始要求他為自己工作,並且逐漸地招募他成為黨內的殺手。 弗蘭克是一位卡車司機,所以他以司機的身份加入了卡車工會聯盟,接著布法利諾就把他介紹給了吉米·霍法,這開啟了一段非常緊密的關係。

    弗蘭克開始幫助吉米·霍法,他努力在工會中工作,使用一些非常困難的方法來招募新的成員,也從政府那裡拿取他們所需、所要的東西。由此,在歲月流逝的過程中,我們一直關注著這三個人的關係。

  • 14 # 隨風Tk

    一個殺手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以一個參與者的視角,見證了歷史人物的各種更新變換,卻也不得不被歲月所噬,告別一個個榮光時代,最終卻看不到任何一絲希望。

    只有靜觀一切,懷念曾經的一切。

  • 15 # 南南之忘

    一首有畫面的時光曲,聽的時候忍不住去回憶過往,看的時候禁不住對比真實生活,最後告訴你生老病死與身份地位,貧窮富有統統無關。

    整部電影以幾乎冷漠與理智的規則告訴你,行有行規,家有家規。

  • 16 # 使用者6901488720900鄭

    愛尓蘭人的電影,多數細節深功,效果甚好,反映了當時的戰果史冊。當時的一些環境,使主人公走出了一段先進的一些片段,值得人們去尊敬,去理解。努力去戰勝一切,發奮塑造典型代表。

  • 17 # 王小照

    這部電影不僅同時拿下BBC和電影手冊TOP10,還又在剛剛釋出的奧斯卡提名公佈名單中又獲得10項提名!

    沒錯,時值歲末,最適合看這部——《愛爾蘭人》。

    這部三個半小時的電影,時間跨度長達數十年,盡現世事滄桑,讓人不勝唏噓。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透過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兒,二戰老兵弗蘭克·希蘭,再現了一段關於黑道變遷、哀怨衰老的“黑金往事”,堪稱美國黑幫史詩。

    《愛爾蘭人》中那些冗長的死亡名單,都是實打實刻在真實墓碑上的名字。影片改編自查爾斯·布蘭特的暢銷書《聽說你刷房子了》,內容源自對晚年弗蘭克·希蘭的採訪與研究。

    黑幫離我們普通人很遠,但影片給我們的衝擊卻很大。

    該片是年過70的馬丁·斯科塞斯時隔多年重返黑幫題材的力作。不同於之前《好傢伙》《賭城風雲》的血腥與黑色,影片更加內斂,也更具反思意味。

    與此同時,片中更有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喬·佩西三位耄耋之年的國寶級演員同臺飆戲。兩代教父相遇,讓觀眾更加感慨時光飛逝。

    斯科塞斯的沉思

    雖然《愛爾蘭人》依舊是一部黑幫片,但卻與《計程車司機》《好傢伙》等明顯不同。

    當年的斯科塞斯,年輕、狂放。

    畫面中是留著莫西幹頭的特拉維斯,整日遊蕩在鬼魅的夜間,舉著一把槍,眼神冷酷地刺殺總統,好感知到自我存在的意義。

    《計程車司機》中的特拉維斯

    是從小便認定自己要成為一個江湖人的亨利·希爾,為非作歹,結交黨羽,靠著走私搶劫過著優越的生活……

    《好傢伙》中的亨利·希爾

    那時候的馬汀·斯科塞斯,執著於探索人的本質和社會屬性。透過渲染暴力世界,讓觀眾直麵人性的貪婪、慾望、資本和罪惡。

    相比之下,77歲的馬丁在拍《愛爾蘭人》時,則內斂、深沉了許多。

    這部回顧美國黑幫史的影片,最後半小時留給了暮年的弗蘭克·希蘭。斯科塞斯用鏡頭抽絲剝繭,講述這位黑幫大佬的孤獨與懺悔。

    影片最後的一段臺詞,讓人格外唏噓。

    FBI就當年吉米·霍法的失蹤案追問暮年的希蘭,他依舊是當初那套話,“請找我的律師”,於是便有了如下對話:

    希蘭的反應很“黑幫”。

    但警察的迴應很簡單,很平常,卻讓人感慨不已。

    不能不感慨。一個時代就這麼結束了——隨著一批人的衰老與離世。

    最讓人唏噓的是,大家並沒有死於始終提心吊膽的槍擊與火併,而是死於“在劫難逃”的衰老。

    這是斯科塞斯的反思,也是影片的核心內容所在。

    男性群像的論文式綜述

    換過5個老婆的斯科塞斯,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痴迷於男性的直男。在他50年的創作生涯中,只拍過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曾經滄海難為水》。

    在這部唯一的女性主角電影中,講述的是一個單親媽媽,即便一次次遭受男人的傷害和背叛,依然不斷追夢並勇於承擔一個母親的職責,可以說是非常積極正面了。

    與此相反,斯科塞斯鏡頭下的男性,則大多有著明顯的人格缺陷,貪婪、善妒、玻璃心甚至精神障礙。50年間,斯科塞斯為世界影史貢獻了一批具有辨識度的男性形象,尤其是那些man到爆的黑幫男士。

    可以說,斯科塞斯的幾乎每部影片都是對男性劣根性的無情曝光和探討。

    比如《計程車司機》的男主角,是一位患有嚴重失眠症的越南老兵,他每天開著計程車穿梭於紐約陰暗、骯髒的小巷裡,對目之所及的一切都感到失望和噁心。

    比如在《基督最後的誘惑》中,將耶穌作為一個普通男人來審視,甚至為其安排了床戲,併為此招致天主教世界扣給他的瀆神罪名。

    而《愛爾蘭人》跟斯科塞斯之前的影片完全不一樣。

    影片沒有man感爆棚的黑幫大廝殺,沒有毒品、性和大量的鈔票。絕大部分黑幫角色都是慢條斯理、小心翼翼。如果拋開他們所從事的職業,幾乎與你我無異。

    而就是這樣一部影片,隱去了黑幫表面的浮華和虛榮,為觀眾展示了一群努力為自己挖墳墓的男人。沒人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自己也不懂。但這就是黑幫最真實的生活。一點也不榮耀,一點也沒有美感,卻讓我們不勝感慨。

    該片自開播以來,豆瓣評分從8.9分一度升到了9.1分。爛番茄平均分8.88分。更加嚴苛的metacritic,則給本片打出了94分的高分,並列入must-see。

    在奧斯卡提名方面,《愛爾蘭人》也賺得盆滿缽滿。

    這樣一部品質與內容兼具的影片,有沒有霸佔你的must-see片單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00後學的技術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