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說爺和娘
8
回覆列表
  • 1 # 芝繁葉茂008

    如今我們比較熟悉的各種稱呼,基本上是明朝以後逐漸形成並延續下來的。然而,關於盛唐時期的稱呼問題,與現在大眾的理解有很大不同。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唐朝有哪些比較常用稱呼吧:

    一、對皇帝的稱呼

    唐代稱呼皇帝,較為普遍的叫法是“陛下”和“聖人”,這個聖人應用最多的地方應該是皇帝去某個地方,進去的時候下人大聲通報“聖人至!!!”而不是我們印象中的“皇上駕到”“萬歲爺駕到”等。此外,“主上”“大家”在稱呼皇帝時也經常使用,而在《資治通鑑》就曾記載李世民曾經叫過李淵“大家”。

    至於“皇上”“萬歲爺”“父皇”之類的叫法,不是意淫出來的就是明清以後才出來的說法,也是拜清宮戲所賜啊!!!當然即便是清宮戲也有很多叫法是不對的。

    隋唐時期,對皇帝也可稱“至尊”,可這個叫法不是當面叫皇帝“至尊”,一般用在皇帝不在時的叫法,比如兩個大臣在談論皇帝某某事的時候可以用“至尊怎麼怎樣的”這個說法在《資治通鑑》中也有多處記載。

    二、對官員的稱呼

    唐代稱呼官員,較為普遍的有三種叫法:

    1、“姓”+“官爵”

    這裡的“官爵”不必是全稱,比如劉某人任職“散騎常侍”,往往只呼為“劉常侍”;姓趙的“兵部尚書”與姓錢的“禮部尚書”都被稱為“趙尚書”“錢尚書”;姓王姓李的“司勳主事、考功主事”則被叫為“王主事、李主事”等。

    2、“姓”+“公”

    這是一種尊稱,應用廣泛,民間可用,官場也可用。比如見了房玄齡說“房公好”,見了魏徵說“魏公萬福”等。

    3、“姓”+“官名”別稱

    比如唐人稱縣令為“明府”,於是張縣令、李縣令會被叫為“張明府、李明府”,中書舍人和門下省高官都別稱“閣老”什麼的。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大人”一詞的稱呼,唐朝時期是用來稱呼父母的專用名詞,如“父親大人”“母親大人”等。此外,“大人”作為一個當面的口頭稱呼,絕不能用來“張大人、王大人、李大人”地稱呼各種官員。

    在普通官員之間如果不知道對方的官職,年輕一點的都稱呼為“阿郎”或“郎君”,年紀大一大點有些威望的一般都是稱呼為“XX公”等。

    三、民間的一些的稱呼

    1、對男子的稱呼

    唐時,無“老爺”之稱。奴僕稱呼男主人為“阿郎”,而稱呼少主人為“郎君”。

    2、對女子的稱呼

    唐代,稱呼主母為“娘子”,年輕一點的稱為“小娘子”。

    “娘子”和“郎君”並非僅用於奴僕稱呼主人,外人見了女子,亦呼其為“娘子”,見了年少的女子也有呼其為“小娘子”的。相熟男子之間,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後再加以“郎”呼之。呼女子亦可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後再加以“娘”稱之。例如,“公孫大娘”、“李十二孃”。

    講到“郎”,另外兩個稱呼也不可不提。當時,女子稱呼丈夫的弟弟為“小郎”;而女婿則被稱為“郎子”。譬如,“王郎子”。

    3、對父親母親的稱呼

    單稱父親,可直接喚其為“父親”,亦可喚作“阿耶(ya)(這個叫法現在國內很多地方還這麼叫)。書面語或者嚴肅場合,自然要叫“父親”或者“大人”。

    單稱母親,可喚“阿孃”,宮中喚皇后為“阿孃”亦可,正式場合亦可稱之為“皇后”或“皇后殿下”,而“母后”一詞在唐時不用作當面稱呼。

    四、自稱的問題

    首先,面對尊長與皇帝則自稱“臣”,平民百姓見了皇帝,也同樣稱為“臣”;皇子皇女皆可自稱“兒”,不可用“兒臣”,唐朝尚未見此稱呼。其次,普遍情況下,可稱呼著自己的字回話,比如男性用的謙稱還有“僕”、“愚”、“鄙人”、“下走”等歷代通用詞,女性用謙稱除了一般的“婢”、“妾”之外,具有唐代特色的則是自稱為“兒”,而且不必對著父母,對一般尊長平輩客人也這麼自稱。最後,“奴(阿奴)”,唐代男女上下尊卑都能用。而“某”一詞,算是謙稱里語氣較為不卑不亢的那種,全社會上下通用。即便是官員之間,無論官卑大小,但凡除卻與皇帝對話時候,與他人對話,皆亦用之自稱,縱使與平民百姓對話,亦同樣。

    對於皇帝,不是所有場合都自稱為“朕”、“寡人”、“孤”等,在一些不那麼嚴肅的非正式場合裡,很多自稱“我”、“吾”甚至“奴”的記載。

    面對下屬子侄時,無論男女,自稱為“我”、“吾”就可以了。對兒女可以自稱為“阿耶”、“阿孃”,祖父母對孫輩可以自稱“阿翁”、“阿婆”(孫輩也這麼叫祖父母)。

    五、關於“夫人”一詞

    唐代,似乎只有國公、郡公妻子才可稱“夫人”。“夫人”、“相公”一詞在唐代一般都不是可以隨便稱呼的,同“夫人”一樣,“相公”之稱亦有限制,且只有宰相才可被稱為“相公”。再補充一個,女子稱呼公婆是叫“阿翁”、“阿家”。也有叫婆婆大家的。不過叫婆婆時念“姑”。大家稱呼皇帝時念jia。

    六、關於“哥哥”一詞

    “哥哥”這稱呼,在唐代既指父親,又指兄長,如唐玄宗還曾經在公開場合稱他長兄寧王為“大哥”“寧哥”。據說這稱呼是從草原民族傳過來的,在唐代還沒有定型。唐代對兄長的安全稱呼是“阿兄”“(排行)+兄”。此外,據說李世民給李治寫過一封信就是以“哥哥”作為署名的。

    七、關於“路人”的稱呼

    有年紀的老人(男),稱之“丈人”或“老丈”;老女人,則稱之“阿婆”;青壯年男子,稱之“郎君”;青壯年女子,稱之“娘子”;少年男女,稱之“小郎君”“小娘子”。  

    八、叫比自己地位或輩分低的人

    比如子侄,一般直接叫他的大名、小名、字,當面說話時用“你”“汝”“爾”。叫自家奴婢,也是叫名字,罵人的時候可以罵“狗奴”“賤婢”等,但是唐代時沒有叫“奴才”的。家裡的奴婢也不會自稱為“奴才”,這個詞在唐代雖然已經出現,但還不是一個稱呼語。奴婢的自稱有“賤奴”“婢子”等。

    九、關於“公子”“小姐”一詞

    唐代時“公子”這個稱呼一般是指“出身高貴的年輕男子”,不太口語化,在雙方面對面的稱呼中不多見。 李世民曾說過“朕少時為公子”,唐代最原始的史料還對他家大哥有過“公子建成”的叫法,但是這些都比較象一種“頭銜”,而不是那種在大街上一拍人家肩膀“這位公子……”的當面稱呼語。

    關於“小姐”一稱:唐時代,稱呼主母“娘子”,小姐“小娘子”,尚未衍生出“小姐”一詞。之前的“小姐”稱呼乃是賤稱”,為大家閨秀所忌。

    我們現在普遍的記憶和理解上的諸如皇上、父皇、母后、兒臣、大人、爺(老爺、少爺)、小姐、奴才,在唐朝時都是沒有這些稱呼的,這些稱呼大部分都是現在清宮戲意演出來的,有些稱呼即便是在明清時期也是不用的。

  • 2 # 談史論新

    唐代時稱呼皇帝多用“聖人”,至於和其親近之人或其近侍則稱其為“大家”,有趣的是在唐代,女子稱呼其婆婆亦呼為“大家”。至於像唐明皇這樣的風流天子,則親近者俱呼其為“三郎”,而呼太真妃為“娘子”;皇太后自稱為“朕”,這個可見《舊唐書·武則天傳》中則天登基之前的談話記錄;至於皇太子,則常被左右之人稱為“郎君”;而太子、諸王有時自稱為“寡人”,這個一可見於順宗為太子時同王叔文的對話,一可見於《舊唐書·永王璘傳》中永王說:“寡人上皇天屬,皇帝友于”;國公會自稱為“孤”,此可見《大唐創業起居注》中,時為唐國公的李淵的講話。  

    而對於太真妃和太子的“娘子”、“郎君”之呼非憑空無據,在唐代,沒有“老爺”之稱,奴僕稱呼男主人為“阿郎”;而稱呼少主人為“郎君”;稱呼主母和小姐俱為“娘子”。但是,“娘子”、“郎君”並非只用於奴僕稱呼主人,旁人見了女子亦呼其為“娘子”,見了少年女子也有呼為“小娘子”者;年長者也會叫少年人為“郎”或“郎君”,像李白的一句詩中就描寫有:一個老人問李白“郎今欲渡緣何事”?然後告誡他“如此風波不可行”。  

    在唐代,稱呼相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後再加以“郎”呼之,例如,白居易呼元縝為“元九”,唐德宗曾呼陸贄為“陸九”;而稱呼女子則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例如:“公孫大娘”、“李十二孃”等等叫法。而“蕭郎”和“蕭娘”作為普遍的代稱,早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另外,既講到了“郎”,另兩個稱呼也不可不提:當時,女子稱呼丈夫的弟弟為“小郎”;而女婿又被稱為“郎子”,就如《無雙傳》中,無雙家人從小就戲呼王仙客為“王郎子”。  說了這麼多,才發現還沒有講到當時的自稱。當時的男子多自稱為“某”,也有謙稱“僕”的,稱呼就比較多了。而女子除了像後來的女子那樣謙稱為“奴”外,更多的是自稱為“兒”,同時,也有女子自稱為“某”的。  

    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稱為“相公”,而不像後來那樣用的普遍;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官員相互之間稱為“閣老”;刺使被尊稱為“使君”;縣令的尊稱為“明府”;至於縣丞等則被稱為“少府”。而他們都常被尊稱為“明公”。  

    另外,看看唐代官場中的相互稱呼和百姓見了皇帝或官員的稱呼,就感到那時人們間的關係遠較明、清時代更加平等: 

     在唐代,“大人”只是作為父親的尊稱,並不用於稱呼地位高於自己的官員,而且下級官員見了上級官員或者百姓見了官員,也並不像後世那樣奴顏婢膝。當時,對於官員的稱呼普遍是呼其官職的,除非是相熟之人可稱其“行第”。宰相見了一個刺使會自稱為“某”,而稱呼此刺使為“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這個刺使對宰相的自稱亦是“某”,同樣,這個刺使治下之民稱呼這個刺使,也是“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刺使對百姓的自稱亦同百姓對刺使的自稱————“某”。同樣,對於一個侍郎,無論是其長官或是其下級以至於百姓,俱呼其為“某侍郎”,而對於大理寺卿即使是在獄中待審的囚犯,也是稱呼其為“某卿”。即使在公堂之上,百姓若是男子也是自稱為“某”,而女子亦自稱“兒”同常時一樣。  

    例如,像郭子儀這樣地位的人,對給他家修牆的工人講話時,自稱為“某”,而工人回話是也自稱為“某”。  

    另外,百姓見了皇帝,也同百官一樣自稱為“臣”,這可見於明皇逃難時和一蓍老的對話,以及德宗出巡時與一農民之談話。  

    此外,還有我不能十分確定的一點,就是唐代諸王的世子,如果沒有另外封號的如何稱呼,我疑心是也稱為“某太子”的。在《全唐文》中,有“汲太子妃”的文章;而在《舊唐書·肅宗本紀》中,述說肅宗改名字的原因時,講到肅宗名字從“紹”改為“亨”是因為:“紹”字與宋太子同名。

  • 3 # 月下沒有花

    這個題目好玩,唐代跟我們現代很多稱呼差別巨大,對比起來看是個蠻有趣的事情。

    我們按照不同場景來進行梳理說明,權當拋磚引玉,博君一笑。

    ————————————

    唐代人稱呼自己老媽,通常是“娘”的衍生詞。比如說,“阿孃”或者“娘娘”(唐普通人都可以管自己母親叫“娘娘”,並非專稱后妃)。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你也可以直接叫“母親”,這個跟我們現代差不多。

    遇到稱呼自己老爸,唐代的叫法就跟現代差別就很大了,通常是“爺”的衍生詞。平民一般叫自己老爸為“阿爺”或者“爺爺”(這個比較坑爹,跟現代整個差了一輩兒)。這裡的“爺”字可以通“耶”,比如《兵車行》中的“耶孃(爹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唐人叫老爸還有一種非常莫名其妙的稱呼,就是叫“哥哥”(-_-||)。《舊唐書·王琚傳》:“玄宗泣曰:‘四哥仁孝……’”,這裡的“四哥”,指的是玄宗他爹睿宗(他爹在同母兄弟中行四)。太宗李世民在給李治的信中,文末署名也自稱“哥哥”。

    這個稱謂比較坑爹的地方在於,唐人既可以拿來稱呼老爸,又可以拿來稱呼兄長。唐玄宗就稱他的長兄寧王為“大哥”或“寧哥”。在《酉陽雜俎》中有記載:“上(玄宗)知之,大笑,書報寧王:‘寧哥(寧王)大能處置此僧也。’”。

    在書面語或者正式場合,唐人通常管自己的老爸叫“父親”或者“大人”。注意!“大人”作為一個當面的口頭稱呼語,在唐代,只用來稱父母,個別情況下可用來呼直系血親尊長。如果按照影視劇的搞法,碰到官員就叫“王大人”、“李大人”啥的,人家肯定會以為你是要來認“乾爹”了。

    唐人稱年輕男性,一般是“郎君”或者“排行+郎”,比如大郎、二郎。稱呼年輕女性,則一般是“娘子”(這是對年輕女性的稱呼,不專稱媳婦)或者“排行+娘”,比如大娘、二孃。這種稱呼上至皇家,下到屁民,都可以用。

    如果是遇到上年紀的男性,可以叫“丈人”或者“老丈”(不是專稱岳父)。遇到上年紀的女性,可以叫“阿婆”或者“老夫人”。

    前面說過,唐人口中的“大人”是指爹媽。那遇到官員該怎麼叫呢?一般說來有三種方式。

    “姓”+“官爵”,其中“官爵”不必是全稱。比如,姓劉,官職是“散騎常侍”,可以稱其為“劉常侍”。姓趙,官職是“吏部尚書”,可以稱其為“趙尚書”。

    “姓”+“公”,這種尊稱應用廣泛,民間和官場都可以使用。比如,見了房玄齡可以叫“房公”,見了魏徵可以叫“魏公”。此外稱字號、稱地望也是可以的,比如,“李太白”(字號),“柳河東”(地望)。這種稱謂,一般都會被認為是很有教養和禮貌的叫法。

    “姓”+“官名別稱”,唐代有些官爵有約定俗成的稱呼。比如唐人稱縣令為“明府”,姓張的縣令,可以稱其為“張明府”,而中書舍人或者是門下省高官,則可以統稱為“閣老”。

    如果你“咻”的一聲,落在唐代皇宮裡。那就能碰到另外一批跟現代完全不同的稱謂。

    首先是“死太監”。“太監”這個叫法在明才出現,唐代這類人被稱為“宦官”、“宦者”或者“給使”。而宮裡的宮女,則稱為“宮人”、“宮婢”、“侍女”。

    在宮裡如果聽到“聖人到”,千萬別以為是孔夫子或者關二爺來了,那是當朝皇帝來了。唐代一般人當面稱呼皇帝,通常為“聖人”、“主上”或者“大家”(只有皇帝身邊人才能稱皇帝為“大家”,大臣一般不用)。

    現在古裝劇中用的“皇上”,唐代只做書面語,沒人拿來當面稱呼活著的皇帝。而另一個古裝劇常用的“萬歲”稱謂,唐代基本未見記載,可能只在給皇帝拍馬屁的場合才用。注意!如果你穿越成了王子公主,萬萬不能管你爹叫“父皇”。這玩意在唐代沒有作為稱呼語出現。

    如果是遇到皇帝家的傻兒子,就要看這傻兒子有沒有被冊立為太子。如果是,就得稱其為“太子殿下”。如果只是一個封了王的皇子,則一般要稱其為“大王”(dai王)。切記!非皇太子,基本不能被稱為“殿下”,除非要圖謀不軌。至於皇帝家的閨女,稱為“公主”或者“貴主”就行。

    接著是怎麼自稱。跟尊長或者平輩說話,要表達對對方的尊敬,自己應該用謙稱。比如跟皇帝說話要自稱為“臣”,但不能自稱“兒臣”,哪怕你是皇帝的兒子閨女也不行,這個稱呼在唐代沒有。

    直接稱呼自己的名字,也是唐代比較常用的自謙方式。李世民在跟魏徵這些重臣說話的時候,總是“世民如何如何”,“世民怎地怎地”。皇帝這樣自稱,既是一種謙虛,也是對重臣的榮寵。

    男性用的謙稱還有“僕”、“愚”、“鄙人”、“下走”等稱謂。唐代比較有特色的自稱還有“某”,類似於現在咱們說的“兄弟我怎麼怎麼的”,語氣不卑不亢,屬於全社會上下通用。比如,在《韓擒虎話本》裡面記載:“楊堅啟言皇后:某緣力微,如何即是?”。這裡的皇后是楊堅的女兒楊麗華,論官面,皇后比楊堅尊貴,但二人又是父女關係。因此,楊堅用了“某”這個萬能自稱詞,避免稱謂上的尷尬。

    女性自謙除了一般的“婢”、“妾”之外,唐代比較有特色的是自稱“兒”,這個自稱不必對著父母,對一般尊長或者平輩都可以這麼用。比如在《伍子胥變文》:“女子答曰:‘兒聞古人之語,蓋不虛言……兒家本住南陽縣,二八容光如皎練’”。

    還有一種自謙的稱謂,現在聽起來特別刺耳,但在唐代卻是上下通用,就是“奴(阿奴)”。比如在《韓擒虎話本》中:皇帝宣問:‘阿奴無得,檻處為軍,今有金磷陳叔古便生為背,不順阿奴,今擬拜將出師剪戮,甚人去得?’”。這段話中的兩個“阿奴”,都是楊堅對自己的謙稱。

    咱們史官在寫史的時候,喜歡按照禮制加工帝王言論,搞得史書上皇帝說話必稱孤道寡,或者自稱為“朕”。但從唐人筆記和一手史料來看,唐代皇帝在非正式場合很少自稱為“朕”,而大量的自稱“我”、“吾”,甚至“奴”。

    舉個例子,在《魏鄭公諫錄》(主要記述魏徵進諫的故事)裡,記載了這麼一件事。有人跟太宗李世民說,很多高官重臣看不上他的寶貝兒子李泰。李世民也是個暴脾氣,一下就炸了鍋。

    隨即把三品以上的大臣召來罵娘:“我有一口語,欲向卿等道。往前天子是天子,今時天子即非天子邪?往前天子兒是天子兒,今天子兒即非天子兒邪?我見隋家諸王,一品以下皆不免其躓頓,我自不許兒子縱橫,卿等何為蔑我兒邪?我若教之,豈不能折辱卿等?”

    結果很有意思,太宗這麼一通逼逼,魏徵這幫人也不是省油的燈,群臣立刻反擊,一頓板磚兒給太宗拍了回去。

    雖然太宗捱了板磚兒,但這段話其實很能顯示他的政治智慧。重臣即使看不上自己的兒子,肯定也都是私下說說,說到底查無實據的事。總不能抓起來個個去解釋我兒子其實很牛逼,只能把意思說到,但又不能把對立挑明。

    所以,雖然談話內容是跟皇家禮制有關係(這在古代可不是件小事),但卻在開篇點明瞭這是“口語”,即“不論君臣禮節的大實話、心裡話”,通篇都用“我”,而不是“朕”,以表明談話的性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史上真的有愛美人勝過江山的皇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