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計劃體檢,有一項是便常規檢測,不知這一個專案有沒有必要做?
19
回覆列表
  • 1 # 醫學科普劉醫生

    大便常規作為三大常規(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之一,一般作為體檢和入院患者的必查專案,首先它價格比較便宜,又是一個無痛的檢查,並且有著很重要的臨床意義,對於我們診斷疾病也是很有幫助的。

    糞便的量

    正常人每日排便一次,約為100~300g,隨食物種類、進食量及消化器官功能狀態而異。

    糞便的顏色與性狀

    正常成人的糞便排出時為黃褐色圓柱形軟便,嬰兒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糊狀便。病理情況可見如下改變:

    1、鮮血便:常見於直腸息肉、直腸癌、肛裂及痔瘡等。

    2、柏油樣便:常見於消化道出血。

    3、白陶土樣便:常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膽管阻塞患者。

    4、膿性及膿血便:常見於痢疾、潰瘍性結腸炎、侷限性腸炎、結腸或直腸癌。

    5、米泔樣便:常見於重症霍亂、副霍亂。

    6、黏液便:1)少量黏液與糞便均勻混合可見於正常糞便。2)增多的黏液均勻地混於糞便中可見於小腸炎症。3)黏液不易與糞便混合常見於大腸病變。

    7、稀糊狀或水樣便:常見於各種感染和非感染性腹瀉。

    8、細條樣便:常提示直腸狹窄,多見於直腸癌。

    9、蛋花湯樣便:常見於嬰兒消化不良、嬰兒腹瀉。

    糞便的氣味

    1、正常糞便:有臭味是因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蛋白分解產物所致,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輕。

    2、糞便惡臭:常見於慢性腸炎、胰腺疾病、結腸或直腸癌潰爛時。

    3、糞便腥臭:常見於阿米巴腸炎。

    4、糞便酸臭:常見於脂肪及糖類消化或吸收不良。

    糞便中的細胞

    1、白細胞:正常糞便中不見或偶見。小腸炎症時白細胞數量一般<15/HP;細菌性痢疾可見大量白細胞、膿細胞等。

    2、紅細胞:正常糞便中無紅細胞,當下消化道出血、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結腸和直腸癌時,糞便中可見到紅細胞。

    3、巨噬細胞:常見於細菌性痢疾和潰瘍性結腸炎。

    4、腸黏膜上皮細胞:常見於結腸炎、假膜性腸炎。

    5、腫瘤細胞:常見於乙狀結腸癌、直腸癌患者。

    糞便中紅細胞鏡檢

    糞便中白細胞鏡檢

    糞便隱血試驗

    隱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紅細胞被消化破壞,糞便外觀無異常改變,肉眼和顯微鏡均不能證實的出血。臨床上隱血試驗陽性常見於:消化性潰瘍(陽性率40%~70%,呈間歇性陽性)、消化道惡性腫瘤(如胃癌、結腸癌等,陽性率可達95%,呈持續性陽性)、急性胃黏膜病變、腸結核、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鉤蟲病及流行性出血熱等。

    那麼隱血試驗陽性就證明是生病了嗎?其實它還見於如下幾種特殊情況:

    1)服用鐵劑,食入動物血、肝,瘦肉以及大量蔬菜隱血試驗可出現陽性。化驗室為提高準確度,應避免食用上述食物再檢查。

    2)口腔出血或呼吸道出血被嚥下後,隱血試驗也可出現陽性。

    其他

    其實我們的糞便還有很多臨床診斷意義,如細菌學檢測、寄生蟲和寄生蟲卵檢測、糞便結石等,均對我們臨床上診斷及治療疾病有指導意義。

    小結:總之,在臨床上化驗大便是非常有好處的,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很多疾病,作為體檢專案建議你還是查一個,肯定是有益無害的。

  • 2 # 健康美一添

    便常規檢查是消化道基本的檢查,也被稱作消化道疾病的“警報器”,能夠發現一些常見疾病,也為下一步檢查診斷疾病提供更好的幫助。

    便常規檢查包括顏色、性狀,紅白細胞,脂肪細胞、膿血球、潛血、蟲卵。(有的醫院檢查專案不是完全一樣的)

    比如大便的顏色呈灰白色(高嶺土大便)可能存在膽道系統梗阻或者肝病等,大便帶血或者新鮮黑色柏油樣大便考慮消化道出血。有的肉眼看不見大便帶血就得透過便常規裡潛血試驗來檢查了,陽性可能存在炎症、腫瘤、潰瘍等。

    有時腹瀉也是需要便常規檢查,是否存在細菌、病毒或者寄生蟲感染,能夠及早發現腸炎,有時腹瀉還伴有粘液膿血便,隱血陽性結合高年齡考慮腫瘤的存在。

    便常規檢查對於判斷人體健康狀況是必要的檢查專案。

  • 3 # 高小妹56

    醫生讓你檢查就做唄 也不是很貴 而且 醫生讓你做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啊 這有什麼好糾結 又不是胃鏡腸鏡 人會有一定的傷害和不舒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膝蓋紅腫疼痛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