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寵物診療專家

    食肉動物是非常經濟且具有“一劍封喉”的本領。不存在人類近魔的“虐殺”行為。畢竟抓住一隻獵物很危險且很費勁——要知道獵物也是生存競爭中進化出的優勝者。

    從獵食者的角度看,立刻殺死獵物,能吃掉多少就吃掉多少,然後把剩下的食物藏起來,自己躲著去消化。

  • 2 # 純野生科學家

    能量是寶貴的,對所有捕食者而言,從自然中獲取食物都是很費力氣的。動物們沒有那麼多富餘的能量去折磨獵物,所以在動物界,“虐殺”現象是不存在的。確實有一些動物的行為看起來沒什麼道理,像是虐殺,但實際上那些行為都是為了生存。

    今天就聊幾個這方面的例子吧。

    吃相難看的遠古海洋巨獸

    白堊紀中期(約1億年前),滄龍統治著遠古的海洋。透過化石研究發現,很多時候滄龍獵殺其它動物並不是為了充肌,倒很象是“沒事兒殺著玩”的。同時期很多大型海洋動物的化石顯示,它們的骨骼上滿是滄龍巨大牙齒的咬痕,但身軀基本完整,只有少量缺失。就是說滄龍會將對方物撕得七零八落,但只吃掉一部分,這是虐殺嗎?不是。

    首先與其它獵食者一樣,滄龍也有強烈的領地意識,它們視所有大型海洋生物為競爭者,為了保衛領地,滄龍會主動發起攻擊。只是因為打鬥勝率太高,所以看起來像是“殺著玩”的。其次,滄龍嘴巴很大,但喉嚨卻沒有那麼大,所以它們需要靠劇烈擺動頭部,將獵物撕碎才能進食。海洋中沒有餐桌,獵物破碎的軀體難免下沉丟失一部分,所以它們看起來“吃相難看,浪費嚴重”。

    愛好穿刺、掛屍的鳥中“恐怖分子”

    在北方的叢林中,人們常會發現蜥蜴、蛙類甚至松鼠的殘破屍體被穿在細樹枝或樹木尖刺上,懸掛在半空中。那場景和某些宗教懲罰“異端”的手段一模一樣,讓人心生恐懼。這是什麼暴虐物種的冷血虐殺嗎?不是。其實,這種恐怖行為是一種長相挺萌的小型猛禽——伯勞鳥的“傑作”。圖:伯勞鳥將老鼠屍體穿刺,掛在樹上

    伯勞可不是為了讓獵物痛苦才這麼幹的,它們也是迫不得已。第一,大型猛禽可以用強有力的爪子配合鉤狀喙撕碎獵物,但伯勞鳥身體只有20多釐米,爪子太弱沒力氣,所以它們需要把獵物掛起來固定住再扯成小塊。第二,伯勞沒有嗉囊,沒法一次吃下很多食物,只能先把吃剩的食物掛在樹上,餓了再回來吃,少食多餐嘛。此外,把很多獵物掛樹上也是它們儲存食物和展示能力取悅異性的手段。

    草原上、冰海中,相似的一幕

    貓科動物都有戲耍獵物的習慣,它們不但自己玩,還會把受傷的獵物帶回窩裡給孩子們玩,然後再把獵物殺死吃掉。在我們看來,這無疑很殘忍,但這卻是它們打磨後代捕獵技能的重要方式,跟殺豬匠教徒弟沒什麼不同。圖:豹與被咬傷的羚羊

    海洋中的海豹、虎鯨等也會用類似的方法傳授捕食技能,只是它們對待企鵝的方式更加血腥罷了。沒辦法,它們又沒有爪子,只能用叼著企鵝玩命甩的方式將其剝皮肢解(海豹落到虎鯨“手裡”的話,下場更慘)。對獵手來說,這是生活的一部分;對於被當成“教具”的獵物來說,這就是標準的虐殺了。圖:被虎鯨當教具的海豹

  • 3 # 流行的雲

    人類的虐殺行為容易出現在性格殘忍以及情緒激動崩潰的情況下,是一種內心不良情緒較極端的發洩方式。而動物們大多由於智力限制,不會出現這種情緒化的行為,並且很多肉食動物在捕獵時都會優先結果獵物的性命,就像是對來之不易的食物所表達的尊重。

    但有些動物,由於自身捕獵手段的缺乏,或者攻擊的弱小,使得它們的捕獵過程顯得異常殘忍,被人們誤解為是在專門戲弄獵物。

    虎鯨捕殺海豹:“七上八下”,粉身碎骨

    虎鯨是海洋中最強大的掠食者之一,其在海洋中的地位就像是陸地上的獅子,是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物種之一。但虎鯨的捕獵手段卻並不是那麼高明。

    虎鯨缺乏對對獵物一擊致命的有效手段,一般面對大型的獵物會採取生吞活吃,而對於體型較小的獵物,虎鯨會將獵物狠狠的摔打拉扯知道其成為碎片。

    這種手段經常被用在海豹的身上,因為海豹的肌肉緊密,不以撕碎斷裂,所以這則“虐殺”一般持續時間都不會短。

    鬣狗:開膛破肚,生吞活剝。

    鬣狗“掏肛哥”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鬣狗在捕食時會優先供給獵物腹部最柔軟的部位,使其“脫肛”,腸胃等器官流出體外,然後因失血過多死亡,不過鬣狗一般不會等到獵物死亡才去品嚐,而是會在獵物還在掙扎時就上去享受自己的“大餐”。

    表面看上去這種捕獵方法既狡猾又殘忍,但其實這也是出於無奈,鬣狗的身高基本在0.8米左右,這樣矮小的身材無法像獅子老虎那樣奔著獵物的頭部和咽喉去,卻可以很輕鬆的撕咬獵物的腹部。於是,為了生存,鬣狗只好選擇了這種比較“卑劣”卻有效的手段。

    當然,有幾個例外情況……

    海獅捕殺翻車魨,大多數是抱著遊戲的態度,咬去翻車魨的背鰭,看著翻車魨沉到海底等死,而不是真的想吃它。(惡趣味十足啊)

    海豹雖然樣子看上去憨厚可愛,但種群中卻有不少性格兇烈的,比如豹海豹,性格兇殘,甚者會去獵殺其它海豹。

    科學家經常發現被海豹咬死而沒被吃掉的企鵝,不為捕食而獵殺,可見海豹兇殘的性格。

    而且,到了發情期的海豹,還會出現強x企鵝的行為。科學家多次觀測到雄性海豹壓在比其體型小很多的帝企鵝身上,不分性別的強行與其進行交配。而且有部分海豹還會在“交配”結束後吃掉企鵝。

  • 4 # 古蓮常恆

    同類自相殘殺的例子在自然界數不勝數。基本是將同類作為獵物。比如這個問題下一些答主所說的美洲大赤魷,還有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帶魚,都經常會殺死並吃掉體型稍小的同類,但我倒覺得這不能算得上“故意”,因為這反映的是這些兇猛的掠食類生物不加區分的捕食一切自己能捕食的較小生物的習性——尤其是厄爾尼諾影響時期導致海水缺氧其他獵物減少(美洲大赤魷)或冬季水溫降低導致其它獵物減少(帶魚)的特殊時期,對於美洲大赤魷和帶魚來說,更容易捕捉、更多存在於自己身邊的可食之物,恰怡就是自己的同類那麼同類相殘自然也是正常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手全新別克1.3T還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