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律詩講究平仄和押韻,但是古代沒有統一的發音和普通話,各地的方言差別非常大。詩人著作律詩的時候怎麼保證的平仄和押韻發音呢?有些律詩現在讀起來似乎不夠押韻,是否在古人的方言裡是押韻的呢?
8
回覆列表
  • 1 # 詩詞線上

    雖然古人沒有我們現在意義上的普通話,但讀書人一般都要學習官話,這種語音我們可以稱之為“雅言”,是古代的普通話,否則士人到各地遊歷、為官都沒有辦法交流了。

    “雅言”就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在意義上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其音系為上古音系,至今已無方言可完整對應。從夏之後,“雅言”一直存在、演變。

    有學者認為:“雅言”準確地講應是“夏言”。“雅”、“夏”通假。夏朝太康以後建都洛陽,洛陽地區的語音成為全國標準音並沿襲了近4000年。大致的變遷如下:

    【先秦時期】

    周朝的漢語標準語,一般認為就是《詩經》的語言,即雅言。雅言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區。據專家稱,周代文字學的是殷商文字。而殷人又是向夏人學習的。夏朝建都在洛陽,殷代建都在洛陽周邊的河南地區。所以歷代雅言標準音的基礎應當就是在洛陽一帶,據推測古代的普通話是以古洛陽話為標準音的。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建立東周,自此,洛邑地區的語言就漸漸成為了整個東周時期雅言的基礎。孔子在魯國講學,他的三千弟子來自四面八方,據傳,孔子正是用雅言來講學的。《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秦漢兩朝】

    漢代國語為“洛語”,洛語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漢朝的漢語標準語稱“正音”、“雅言”,也稱“通語”。

    【兩晉南北朝】

    西晉承襲漢代,以洛陽雅言為國語。永嘉之亂,洛陽傾覆,東晉遷都建康,洛語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稱吳音,為南朝沿襲。

    【隋唐時期】

    隋朝統一中國,編《切韻》,以洛陽雅音和金陵雅音為基礎正音,唐承隋制。隋、唐國語為“漢音”,隋唐定都洛陽,此時中原漢音在與各民族交融後已有所演變。

    【宋朝時期】

    宋代國語稱“正音”、“雅音”。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廣韻》。

    而在北宋亡國後,南宋時代的劉淵又基於《廣韻》著《平水韻》。

    【元朝時期】

    元朝法定蒙古語為國語,後以元大都(燕山以東現北京地區)的漢語語音為標準音,稱為“天下通語”。

    【明朝時期】

    明代以中原雅音為正。明代以前中原地區經多個北方民族侵入,衣冠南渡至南京地區,故南京地區的“中原之音”相對純正,官話遂以南京音為基礎,南京官話為漢語標準語。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從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約40萬佔北京人口一半,南京音成為當時北京語音的基礎,而南京官話則通行於整個明朝,北京官話通行範圍小,地位較低。

    【清朝時期】

    清代早期,南京官話仍為漢語主流標準語。

    雍正八年,清設立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而北京音是在元朝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相融的基礎上,融入滿族語音的一些要素而成。到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1909年,清朝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即清末的國語。

    【民國】

    1913年2月15日,民國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開讀音統一會。

    “老國音”推行不到兩年,又爆發了一場“京國之爭”的大辯論。當時很多學者都認為應以比較簡單的北京音為標準,修改國音,去掉“老國音”的尖音和入聲等語音成分。

    1932年,教育部公佈 《國音常用字彙》,正式確定北京音以“新國音”為標準讀音。

    【新中國】

    1955年10月15日至23日,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的任務是透過《漢字簡化方案》和推廣普通話的決議。

    在這次會議上,與會者就普通話以哪裡的方言為基礎產生了激烈爭論,最後大會決定採用投票辦法,從覆蓋漢語區的15種主要方言中選出一種。

      投票結果是:北京官話以52票位居榜首,西南官話(以成都語音為標準音)第2,獲51票;吳語(以蘇州或上海語音為標準音)第3,獲46票;粵語(以廣州語音為標準音)第4,獲25票。

    再說說詩詞創作的音韻。

    古代寫詩填詞,在音韻上,都有約定俗成的用法,甚至還用韻書可作參考。在考進士時,如作詩賦,都要依官韻,比如宋代的《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是北宋時代官修的一部韻書,由陳彭年、丘雍編修。

    《切韻》是現今可考的最早的韻書,由陸法言執筆把劉臻、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這八個當時的著名學者到陸法言家聚會時討論商定的審音原則記下來,於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編寫完成的。這切韻參考的語音,一般認為是折衷了南北的音系(所謂南北音系主要應當是指同出於洛陽舊音一系的金陵、洛下兩支當時的官音。而非今日的南北漢語方言)。

    唐宋以後的近體詩、詞的創作,大多都是合《平水韻》、《詞林正韻》(都是《切韻》系統)的,所以更多的是依據當時金陵、洛下的官音。

    更早之前,在沒有韻書這種標準前,詩人的創作可能沒有那麼規範,詩歌也不講究平仄,甚至有些詩篇都不押韻。但大多數的詩歌,都還是用韻的。詩歌的用韻,作用主要有二:一是串聯作用。押韻將許多渙散之音,聯絡貫串,以成為完整之聲調,使詩歌之節奏更鮮明、更和諧。吟誦起來,令人覺得鏗鏘悅耳。二是便於記憶作用。詩之有韻,使人讀之琅琅上口,即使篇幅較長,也易於背誦。

    因此,在沒有規範,沒有標準的情況下,詩人的創作應該會依據自己區域的讀音來做到押韻,比如屈原的《楚辭》,就是以其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來創作的,這個楚地方言聲韻,就和別的地域有所不同了。

    最後一個問題,題主說:有些律詩現在讀起來似乎不夠押韻。

    那是因為普通話是被“胡化”了的漢語,比我們所有漢語方言都要遠離古代發音,很多字讀音變化了。我們在笑臺灣“蝸牛”讀成“wa”牛,卻不知這個“蝸”是和“媧”、“娃”同一個韻的,古人寫詩用在一首詩中押韻時,讀起來能押韻,但我們用普通話讀就不押韻,但臺灣的國語可以押韻。

    很多詩,用方言讀能押韻,用普通話就不押韻,是因為方言比較接近古漢語,普通話發言變化太大了。

  • 2 # 青鵬1978

    【夜飲】

    兄弟夜聚飲,

    酣暢互交心,

    少小相玩伴,

    歲月漸染鬢;

    絮聊諸般苦,

    前望路艱辛,

    笑對醉無語,

    輪敬端杯頻;

    酒烈吞莫抿,

    滿盞且傾盡,

    浪淘君未去,

    興至我撫琴。

    青鵬2018初冬夜

  • 3 # 客家鄉音

    律詩的平仄的確倒詩詞愛好藥`,有的人感嘆,學到八十歲都還把不準平仄。有學者考證過,粵語是標準的平仄語,講粵語的廣東人不必苦學,一出口則八九不離十。而普通話,據考證,是蒙古人統治中原時,漢蒙結合的語種,所以平仄有誤。

    為學律詩方便快捷,現公開“秘方"。

    一,用普通話的“零",“三`發音為尺子,(也可視為簡譜的曲),衡量每個字,若同音的則為平聲,反之則為仄聲。如數字中,從一到億,只有“三"和仟是平聲,其餘的都是仄聲。另如東西南北方位字,除北不合零三發音是仄外,東西南(三三零),無疑都是平聲。

    二,懶人的辦法絕招,買一本《詞源》,漢字的平仄全都可找到。

    以上提供的方法,若不想學,或學不會,對不住了,說明你與律詩無緣。不必浪費時間,轉學其它適合自已的藝術為好。

  • 4 # 夢安詩詞

    這要從格律詩的興起說起了。

    格律詩一般是指平韻詩,唐時稱新詩,興於唐朝,命名於五四運動前。

    格律詩有三個基本要素,即:平仄,駢散,韻。

    平聲:平直,高亢,又分為陰平、陽平,即現代的第一聲、第二聲,去掉入聲字。

    仄聲:婉轉、低沉,分為上(shǎng)聲、去聲,即現代的第三聲,第四聲,加上入聲字。

    入聲:均作仄聲,分別隱於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之中,讀音短促,一發即收,今已在普通話中消亡,但有些方言有入聲。寫格律詩詞,還是需要注意入聲字的正確使用。

    駢文:對仗。

    散文:不對仗。

    韻:句尾的音韻,格律詩中尾字為平聲處,須押韻。

    那麼古人是如何在不同方言背景下,寫出符合格律的詩詞作品呢?

    關於平仄

    南北朝時期的文學理論家——劉勰所著《文心雕龍》有云:凡聲有飛沉,響有雙迭……,沉則響發而斷,飛則聲揚不還。並轆轤交往,逆鱗相比,迕其際會,則往蹇來連。

    其中,“飛”指平聲;“沉”指仄聲。

    意即——

    所有的聲音都可分為飛揚和下沉即強和弱兩種。音響則有雙聲和迭韻。如果都用仄聲字,雖然也有聲響,但總像斷而不續似的;都用平聲字,聲音就會一直高昂而無轉折。把平聲字和仄聲字配合使用,聲音就會像井上的轆轤那樣上下圓轉,像鱗片那樣相接有序。若違背交替的規律,就會來往艱難,念起來就會拗口。

    南梁文學家沈約《謝靈運傳論》雲,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

    其中,“浮聲”指平聲;“切響”指仄聲。

    意即——

    要想使音節高低相互變化,低沉高昂交錯有節奏,那麼,如果前面有平聲,後面就一定要有仄聲,一首詩之內,音節韻律就會很明顯,兩句之內,聲音輕重也會讓我們洞悉到它的不同。

    故,其理論依據則都是,平仄相間,兩兩相依,抑揚頓挫,節奏清晰。

    其表現形式為:— —︱ ︱,︱ ︱— —。

    關於駢散

    前面說過,駢文:對仗,對偶句;散文:不對仗。

    駢散之說,主要是針對律詩。

    律詩一般為8句,每兩句為一聯,分為“首、頷、頸、尾”四聯。

    其中,頷聯、頸聯須對仗。

    當然也有排律,那陣仗就比較壯觀了。

    關於用韻

    早在唐初,就有唐朝宰相許敬宗奏議合併,修整韻書;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孫愐編制《唐韻》,共195個韻部;北宋陳彭年編纂的《大宋重修廣韻》,將韻細分為206個韻部;金朝江北平水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把同用的韻合併,成107韻;元初陰時夫著《韻府群玉》,定106韻的版本為“平水韻”。明代以後,文人則一直沿用106韻。到了清康熙年間,後人所編的《佩文詩韻》、《佩文韻府》、《詩韻合璧》把《平水韻》併為106個韻部,共收錄漢字9504個,全篇韻表採用繁體字(正體字)以便於讀者檢索查詢。這就是流傳並沿用至今的平水韻。

    看看,前有格律依據,後有歷代編撰之用韻寶典,即使方言不同,又何愁寫不出格律詩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居兩年名存實亡的婚姻還需要繼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