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研途知事

    去年剛拿到沿海雙一流高校的教職,跟你聊聊目前國內找教職的情況。

    先說一下自己的情況:土博(自認為是TOP3的十幾所學校之一),海外博後,生物化學專業;3篇10分左右的文章,一篇已過期(發表已超過5年,直到找工作才知道論文還有過期這回事)。博後結束一個課題後,本來還想再做一個,想想自己已經34了,很多學校都要求35以下,青基也要35以下。不具備“四青”的實力,再做一個課題就要超過35了,得不償失,就回來找教職。剛過完年就開始投簡歷。找學校考慮的因素首先是地域,想去的地方依次是:廣州、廣東其它市、上海、杭州、鄭州。所以都在這幾個城市中找學校。我的文章數量和質量都比較一般,也沒有大佬幫忙,全靠自己。經過長達半年多的折騰,先後拿到4所雙一流、3所雙非高校的offer,結果也算不錯。

    根據我的求職經歷,大概說一下各個層次的高校的最低招聘要求。一年前的經驗,應該還有些參考價值。達到這些最低要求的就可以試試,一家不行再換一家,但是要考慮時間成本。至於是否有編制以及是否非升即走,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為現在學校的招聘花樣太多,眼花繚亂,難以分辨;可以直接問已入職的同事或人事處。防槓說明:這是小樣本量的總結,任何結論都可能有很多例外情況。

    沿海985入職要求:2-3年海外經歷,3篇一區論文,包括至少2篇10分以上高分論文。這些高校都很有錢,招聘模式基本是組織青年學者論壇邀請求職者參加,承擔往返路費和食宿。這個模式就是以前招聘“青千”的模式,只不過現在不敢這麼說了。HR重點關注海外經歷和論文數量以及質量,其他像第一學歷什麼的,提都沒提。透過與校方的交流,感覺他們的招聘優先順序是 海外經歷>論文,沒有海外經歷的他們都不發邀請函。有位學校人事說,他們也知道現在土博科研實力很強,但是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回來,是政策要求。招來的人實力都很牛,是青千的有力競爭者。學校給的待遇是副高或以上待遇,獨立PI,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一大堆,招博後學校出錢。這些財大氣粗的學校,在各個環節做的都很好,下圖是其中一所985發來的會議邀請函:

    下圖是某沿海985附屬醫院給的具體待遇,我就看到兩個字:錢多!

    沿海211: 海外經歷,3篇一區論文。他們也是透過青年論壇招聘,承擔路費食宿。要求比沿海985差一截,待遇差一大截。年薪十幾萬,安家費30萬左右。實力強的可以做獨立PI,弱一點要加入別的課題組。沒有海外經歷也可能要,但是先從師資博後做起,兩年要發2-3篇一區論文或拿到國家基金才有可能留下來。且不說這個要求本身就很難達到;即使達到要求,留下來的可能性嘛,呵呵。不過還真有能留下的。某師兄去了沿海211做師資博後,社交能力極強。來我們學校蹭TEM;寫文章掛另一師兄的名字,那師兄前老闆是某個一區雜誌副主編,投稿到那個雜誌然後中了。兩年累死累活發2篇一區,還有一篇在修,然後留下來了。

    西部985: 類似於沿海211。這是聽兩位在西部985入職的同學說的。海外經歷加兩篇一區論文,可以給副教授待遇,但是想站穩腳跟不容易。三年要有一個國家基金,拿到兩個國家基金才能得到長聘合同。

    沿海雙非:海外經歷,3篇SCI論文。有的學校還能開得起青年論壇,有的學校開不起,就在網上放個招聘公告。有的學校號稱直接給編制,但是也要有考核,三年一個週期,兩個週期達不到要求可能解聘。我的理解 編制=鐵飯碗,給編制又有可能解聘就看不懂了。上海、杭州的高校工資比較低,杭州某些學校月薪不到4000你敢信?廣東的高一些,月薪一萬左右。

    中西部211: 3篇SCI論文。大多是開不起青年論壇的,有的報銷求職者往返路費或食宿,有的不報銷。雖然不會硬性規定海外經歷,但是土博大多也是從師資博後做起;有海外經歷可以不用做師資博,論文要求也會降低。說一下某傾盡全力評上雙一流B的學校,要求高,待遇低。高要求主要體現在嚴卡第一學歷,必須211以上!連招聘輔導員都要求博士。論文要求倒是不高,博士畢業應該都能達到:

    提供的待遇是這樣的(人家說建設一流學校,那就跟沿海985的待遇比一下吧。另外,發論文沒有獎金!):

    舉幾個道聽途說的例子:應聘這家雙一流B不成功的人,有的去了西部985,有的去了沿海985,有的去了沿海211 :)

    中西部雙非:博士學位,SCI論文。211以上的土博,能順利畢業拿到學位,去這些一般學校問題不大。本校畢業的博士也能直接留下,這在985、211學校中幾乎不可能。雖然要求低,但是坑很多,注意防範。這個層次的一些學校給不了好待遇,但是也想吸引實力強的人才,怎麼辦?坑蒙拐騙!山東LY學院,江西JJ學院都是巨坑,小木蟲上有很多對他們的控訴,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說一些坑人套路。套路一:某校為了應付上級評估,提高教師博士比例,高薪高待遇吸引求職者,評估結束後,為了不兌現承諾的東西,想方設法把這些人開除或逼走。套路二:招聘廣告寫很好的待遇吸引人,人家辦理入職之後,承諾的待遇打折扣,或者拖延,或者直接不兌現;想離職走人?耗死你。這個層次的良心學校,月薪五千算比較高的,安家費20萬頂天了,科研啟動經費5-10萬。明顯高於這些待遇的,就要提高警惕;高得太多,陷阱的機率就很大。

    祝你順利拿到心儀的offer!

  • 2 # 寫Paper的Tyler

    說說我的經歷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本人去年博士畢業於英國一所百強名校,導師是學院院長,生殖醫學著名刊物主編。本人在NC和SA上分別發表過獨立一作論文。需要做一站博士後方能入職上海985高校。博士後期間得到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資助。

  • 3 # 花隱99

    我知道一個從澳洲畢業的博士,去了北京某知名985理工科高校,三個月辭職了,現在在北京一家高科技公司做研,讀博期間他師從相關專業國際知名教授,在一流期刊發表過好幾篇論文。聽說他本來沒想拿pr,但是後來還是選擇拿pr了,所以從高校辭職。

  • 4 # 大道盡簡

    都要海歸博士,那花那麼多精力和金錢每年培養8萬多的土博做什麼?覺得土博不行就少招點,浪費精力和金錢也浪費土博的青春。國家的建設是海歸主導還是土博為主?

  • 5 # 有情懷的高教工作者

    首先在我看來,你說的教職應當不包含那種沒有編制的臨時研究人員(因為這種其實就是博士後)。如果基於這個假設,海外應屆博士想進地理位置較好的中上等985(華科,武大這種層次以上)難度依然非常大,需要有多篇頂級雜誌,起碼子刊級別(各個學科參照TOP5雜誌)才有機會。如果是海外博士,並且做一站海外博士後,機會會大一些,不過文章依然是最大的門檻。如果想進湖南大學,蘭州大學,這種985,難度不是特別大,但是也得五篇第一作者權威雜誌,如果是天坑專業,這個數字得翻倍,據我所知現在很多211的招聘要求已經非常接近甚至超過這類學校了,例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特任系列要求已經超過部分985學校了,當然待遇也是不錯的。

    海歸博士如果博士期間特別努力,衝刺211學校任職,機會會非常大;如果沒有文章(不是笑話,歐洲博士很多不要求發文章,沒文章的不是少數)或者數目較少,只能去雙非了或者二本。保底是二本(海歸博士即使沒有文章,去二本機會也很大)。

    參考:身邊50+海外博士發展經歷。

  • 6 # 帥小西De

    近5年,海外普通院校、或者名校的普通博士回國後,進入高校比較難。主要原因:

    1)國內博士生水平提升明顯。尤其是國內985高校或者排名前幾的國內名校畢業博士的學術成果不低,論文件次和數量相比幾年之前提升太多。

    2)國內高校博士引進一般是課題組申報,學院稽核,學校批准。針對自己培養的學生、或者本科研究生在該課題組,博士在更好學校的學生更加偏重。

    最後,祝願你可以如願進入理想的高校!多聯絡理想院校的大牛,畢竟現在普遍課題組,年輕老師單幹太難也太少,如果課題組負責人出面引進相對容易許多。

  • 7 # 不一樣的人ww

    目前海外理工博士進985校拿教職的要求有多高?這個問題很簡單也很直接,但也很有深意。我特別不喜歡提問者們,只是說自己是什麼什麼海外博士,雖然你在提問中說了是理工博士。那也依然背景很模糊。你必須在“展開”中,儘量詳細說明你的背景和成果呀,否則怎麼回答,怎麼能給你儘可能合理的建議呢?

    這裡,只能泛泛地跟你說了。如果你真的是“海外理工博士”,而且已經畢業或馬上畢業,那真該提醒你一句。你的智商沒問題,但情商和大局觀就差不少了。你,一個海博,至少也28了,難道不懂,什麼叫儘早打算、未雨綢繆嗎?

    現在是資訊時代和網路社會,你想去國內哪所高校,不管是985,還是其他的,是不是該先上它們的官網,查詢你感興趣、有意向的大學相關的招聘資訊呢?一目瞭然,自相比較後,如果還有想法,是不是可以發郵件、微信或直接打電話,詳細問清你關心的問題呢?

    如果,你看到你的學歷、科研、成果與該校的招聘條件較吻合,又有了一些溝通,正好自己又在國內,能不能直接去你最感興趣的1~n所大學的人事處或其他相關部門,毛遂自薦地去主動當面聊聊呢?這就是先佈局+先主動+直接溝通+建造格局。那你說,如果真有職位機會,雖也會有考評系列過程,那你是不是先未雨綢繆地主動了呢?

    最後必須跟大家說一句,現在進入985→一流建議高校當老師,已非常非常難,因為職位無多,招聘條件驚人。如果感興趣,可以查閱我的多篇相關文章,這裡不再贅述。

    真心對所有求學、求職者叮囑一句,你都是成年人了,又是大學生,甚至都碩博了,對自己和自己的未來,先多動點腦,再多用點心,不是嗎?

  • 8 # 美麗江河

    現在把SCI看得太重了。即使有5篇以上第一作者的SCI文章,有些高校也進不了,要求單篇SCI影響因子達10,而很多學科很難發表這樣高的文章,一刀切的SCI影響因子害死人,多少人因為這個高影響因子無法晉升教授,很多副教授在副教授位置上待了二十多年,估計要維持終身了

  • 9 # pku簫的科技速遞

    以我目前所在的生物醫學領域為例吧

    海外歸國拿教職分為“青年千人”和非“青年千人”兩類,一般青年千人教授的待遇更高,年薪在50-100萬(根據學校和地域不同,一般南方高北方低一些),一般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級別。青年千人的要求一般有兩點:

    1.在國際頂級雜誌發表文章:這一點一般單篇文章影響影子在20-30以上(不同細分領域不一樣),一般為CNS主刊或者20分以上的子刊,總影響因子在50-100左右就能符合基本要求;

    2.引進該人才能夠極大推動國內科學發展或為地區/院所科研補足短板:這一點其實比第一點更難,簡單來說就是你做的科研國內/省內/所內沒有人會,而且大家都很渴望能跟你學。當然,這個“渴望”的程度越高,範圍越大,你成功拿到教職的機率越大!

    非“青年千人”的待遇要低些,一般為20-50萬/年,授予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級別,同樣為博士生導師。一般人才引進的要求有:

    1.在國際著名雜誌發表研究文章:一般要求10分以上即可,總影響因子在20-50不等(工資越高要求越高)

    2.能夠顯著補足系所在科研方面的不足,有獨特的創新點。

    國內“不為影響因子”的改革一直在進行,引進人才也越來越看重“軟實力”,但是,普遍來看,軟實力過硬的候選人通常文章發的都很好!

  • 10 # 楓清洋

    只要你有2篇左右好文章,研究方向好,有人推薦,應當還是很有希望的。我們是雙一流高校,我們實驗室就在招合適的人,在生物物理方面,要有專案經驗,就不好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幫忙看看我爸以前收藏的一枚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