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匠人在哪裡

    設計能一眼看出來,不知是說美術作品、工業設計、還是建築設計、或者說是形式設計的哪種造型設計?很難針對性的回答,從宏觀上多個角度分享一下,我瞭解的和我的看法。

    日本設計可以一眼看出來,是他們特定的地理、文化等時代的反應,也一種設計上的堅持,大眾接受了,便沉澱為一種有高辨識度的設計。

    1.日本的建築參考《建築基本法》的第35條和36條:

    第36條裡關於構造設計原則它應有樣子,主要是有關安全的規定。第35條也有對三層以上、無採光排煙、超過1000以上建築物的避難、消防等規定的特別詳細。

    日本設計能一眼看出來,除了建築法規以外,與日本多地震、城市化發展、人口密集化等有密切聯絡。

    從建築物看日本設計原則

    朝日電臺的渡邊篤史的建築探訪節目裡的榎木一家的L型房子

    因有50多年曆史的一顆櫻花樹而設計的L型房子;崇尚自然

    傢俱、地板、裝飾原木層居多;崇尚自然

    櫻花樹下三角形的陽臺,即櫻花的枝幹,保證隱私又愜意;崇尚自然

    孤高的煤氣灶,不如完全的不鏽鋼爐灶那樣像一個產品,看起來很耐用;孤高

    狹陡長的樓梯的每個角度的很舒服、簡潔、不單調、開放型廚房;簡素

    隨著城市化、狹小的空間、苛刻的要求、對外形內裝的個性化要求,發展為現在的日本建築設計風格。

    2.快消品

    我覺得這三樣在日用百貨和包裝上比較多些。

    脫俗、不對稱、靜寂在快消品設計裡的原則

    脫俗是指超越傳統束縛。比如一個小裝飾或者小物品,遠看比傳統和服顯得單調些,比現代的簡素又顏色設計有複雜些,有對稱的左右冊配色元素,但細節處又很多現代的不對稱圖形和元素

    不對稱是說不完全左右上下對稱,使用的因素卻保持平衡。我靜寂,留白。

    5. 總結日本設計可辨識度高,受到認可,是他們這些年、有意識地保留的東西。我們國家也一樣的。比如,最近興起的漢服熱,也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認可在現代人心中的一種體現。我們有必要,帶著辯證和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正確、理智、客觀地日本的設計,取其精髓。

  • 2 # 飛墨設計師黃工

    說到壁櫥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在國內常常被用來當衣櫃,對比日本就顯得大材小用了。2㎡的壁櫥一分為二,一半裝弧形門打造成一個休閒區,另一半當衣櫃。這想法國內還真沒見過,不得不說日本在利用空間這方面,真是沒話說。

    為了不讓大家一頭霧水,先給大家曬曬我們上常見的壁櫥設計吧(如下圖)國內常見的壁櫥基本上都被改成了衣櫃。然後在外面裝扇平開門,除了能置物給人的感覺平平無奇。而這種日式壁櫥,做成弧形門將空間一分為二,效果完全驚豔了。

    將壁櫥一分為二打造兩個功能區

    將一個壁櫥一分為二,既保留了儲物空間,將一半做成衣櫃,這樣還增加了家裡的收納。而且將另外一部分櫃體做成弧形門,又打造出了一個休閒區,平時可以坐在裡面休息,比在榻榻米上要安靜多了。還可以用來收納大件物品,比如被子,這樣就不會因為櫃裡裝了隔板放不下了。

    為什麼是弧形門設計呢?

    為什麼要壁櫥一半做成弧形門設計呢,難道只是因為造型好看?其實最主要的要原因是,這種弧形門不是將櫃子一整個都包起來的,可以保證裡面空間的採光。比氣下面這種在壁櫥上掏個圓左門洞的,採光好不好一目明瞭。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功能區但是因為壁櫥弧形門的設計,壁櫥看起來還是一個整體。

    其實日本也是有,只做弧形壁櫥不分割的設計,例如下圖,對比之下就有點大空間小用的感覺了。這樣設計就僅僅是一個休閒區,比起上面一地兩用的設計,差距就出來了。多個櫃子讓家裡收納翻倍,不香嗎?

    其實日本比較有特點的壁櫥設計,也不是隻有這一種,下面再給大家分享一些吧,如果覺得適合自家的可以照著裝哦。

    ✦壁櫥下面留空一部分空間,也相當於一分為二的設計。

    ✦或者將壁櫥抬高,內部改為一個休閒區,這簡直是在偷空間啊。

    ✦最後就是在飄窗旁邊裝壁櫥,兩個空間都可以用來作為休閒或者儲物區,是不是也是個很新穎的想法呢?

  • 3 # 為生活奮鬥的青年

    對於日本設計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簡潔,沒有一點的多餘,而且對於日本的設計一眼看上去會讓人有一種很實用感覺,沒有裝飾和多餘,一切都是以實用和簡潔為主。

    這也跟日本國情有關,日本資源短缺,所以日本文化中一切都要考慮到實用價值,不會浪費一點。

  • 4 # 福筱航

    可以看出的設計說明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理解

    其實最初各國都有自己的設計痕跡

    最終走向國際化

  • 5 # 李光遠

    為什麼日本的設計一眼能看出來?

    一眼就能看出來的設計說明其自身有強大的辨識度,這種辨識主要透過視覺和體驗來完成。

    我們可以問一個相似的問題,為什麼中國的設計一眼就能看出來?我們思考這個問題是否命題不成立?我個人認為這個問法不但沒有不妥,反而非常值得一問!我們馬上可以例舉100箇中國文化符號,發現諸如剪紙、石獅、活字印刷、春聯、圖章、青銅器等等元素都屬於中國特有,這是因為我們五千年的文化傳承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方式,進而形成了特有的符號亦或是特有的設計。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中國元素或中國設計一眼就能看出來,而且相比日本,我們的獨特性更強,辨識度更高。由此我們得到一條很實用的理論:

    特有文化導致特有行為方式

    因為設計是基於對行為方式的認識而進行,所以我們需要先認識日本人的行為方式,而日本人的行為方式來自於其特有文化現狀。

    歷史上的日本是一個文化弱小的國家,時至今日,日本本土文化幾乎已經消亡,比如彌生文化和古墳文化,不但我們不甚瞭解,可能連大部分日本民眾都不一定有多深刻的見解,日本的主流文化其實是一種伯來文化,重要的兩次文化引入我們華人可能比日本人還要清楚,一次是大化改新(中國處於唐太宗時期),一次是明治維新,時間在19世紀60-90年代,所以,日本的當世文化,其本體是中國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結合,隈研吾的建築設計最能體現這種融合文化的獨特性:

    這其實給發展中的中國提供了一個發展方式的參考,我們的偉大復興可以不恥下問,向這個小而精的鄰國學習一下,一定會有所收穫。

    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寫到,“90度旋轉世界地圖,世界各大板塊便形成了兩個漏斗的樣子,日本位於漏斗底部,各種文化匯聚此地,於是,開放與保守、傳統與洗化在這個島嶼上被極端呈現。日本就如同一個巨型漏斗的終端,任何的文化,東方的、西方的、異國的、類國的,經過日本文化的洗禮,全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地吸收了。”,這給人們製造了一個假象,彷彿日本是一個最謙卑的國度。

    其實,依我看來,日本在世界大家庭中是一個最被忽略、最沒有發言權的國家,因為沒有強大的本土文化,沒有地大物博的國土資源,導致他像一個在暗中偷窺地主老財家裡的一舉一動的野孩子,他更像一個賊眉鼠眼的流浪者,一個暗中覬覦的偷盜者。

    我們總是認為日本的設計很高超,很有辨識度,都是因為日本人善於學習、精益求精、匠人精神。但是我們可能錯了,而且很離譜。

    對外學習是迫不得已,而不是固有的民族精神

    日本的古代就像近代的中國,因為迫於強大的壓力才成為班裡的優等生,因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要想學習學的好就要十年苦讀,我們都做過學生,每天要強迫自己學習,就必須放棄安逸的生活,但是懶惰是人的天性,所謂某種精神是後天形成。孫中山先生提出民族復興的時候,中國已經是山河破碎,內憂外患,所以那時起我們有了五四精神,我們才開始謀求變革,謀求學習進步,其實日本跟中國一樣,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都是被迫的,而不是天生好學習。

    匠人精神從來都不存在,產品質量只是競爭的結果

    提到匠人精神,我們馬上認為華人不行,做不出好設計,搞不出好產品,而日本有匠人精神,所以他們的電飯煲和馬桶蓋做的全球第一。不可否認,日本具備某些技術優勢,但是我們和他們的差距遠沒有人們的誤解那麼大。這個傳言恐怕就是因為一些愚昧的認識導致,看產品型別就知道,從電飯煲和馬桶蓋的消費人群就可以得出結論,這不是什麼專業的見識,很可能只是某些打理不好生活卻埋怨社會的家庭主婦之謬論。

    我們知道除了日本,德國的汽車,瑞士的手錶,義大利的傢俱都是頂級的消費品。好設計好產品,不是所謂匠人精神決定,每個民族都有精細化的思維方式,也有粗心大意的人群。德國的產品決不比日本產品差,有人說德國另外有一種匠人精神,他們不同於日本,他們的匠人精神是變態匠人精神。

    其實,德國最早的產品普遍受到英國社會的抵制,因為質量很差,英華人為了區分本土產品和德中國產品,就在德國貨上面打上德國製造的標識,其目的是為了提醒消費者注意產品的質量,德國的產品質量後來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不是因為匠人精神,而是因為他的競爭對手是老牌工業強國——英國。

    日本的國家定位始終是世界的參與者,所以他們為了有能力跟國際品牌競爭就做了技術和組織形式的升級,這個結果的背後是野孩子的覬覦心態,不是匠人精神。如果說日本有武士道精神,那我們能找到歷史淵源,但匠人精神無從說起,他們的設計做的好,產品做的不錯,都是因為比較早參與了國際貿易競爭。

    未來世界,我們很快看到中國設計的強大和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相關資料表明,中國的發展趨勢已經形成不可扭轉之態。曾經我們因為中國製造而自卑,未來我們會因為中國製造而自豪。我們不同於日本的地方在於我們的文化是自生文化,而不是伯來文化,只有我們才知道中國文化的創造力。

    結論:

    日本的設計之所以辨識度高,是因為他們注重了文化的作用,同時,也因為我們過分在意了他們的存在。中國的設計更有辨識度,要看我們是否尊重本土文化,還要看我們是否能引起別人的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越造越多,能買得起的人越來越少,當消費者回歸理性,房地產的結局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