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最愛肉丸子先生

    我覺得應該第一個是西楚霸王項羽,“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他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統治,卻因性格原因敗給了劉邦,讓人惋惜。

    第二個是前秦天王苻堅。他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與民休息,加強生產,終令國家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成功統一北方,並攻佔了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而且優待眾多亡國之君和俘虜,算得上儒家治國的明君,不過統一天下的淝水之戰後被羌人姚萇殺害,而且一戰而天下崩,北方又混戰了百餘年。

  • 2 # 松哥影視追劇

    1、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2、李廣

    李廣(?-前119年),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唐德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李廣為懷柔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3、王莽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稱建興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視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選,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王莽統治的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4、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5、姜維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6、冉閔

    冉閔(?-352年),亦作染閔,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後被追諡為武悼天王。冉閔後人的墓誌上稱冉閔為“平皇帝”,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冉魏政權給冉閔上的諡號。

    7、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人,東晉軍事家。祖逖出身於范陽祖氏。早年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馬掾、驃騎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職,並於西晉末年率親黨避亂於江淮。後被授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率部北伐。祖逖所部軍紀嚴明,得到各地人民的響應,數年間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進封鎮西將軍。但朝廷卻因他勢力強盛,對他非常忌憚,還派戴淵相牽制。大興四年(321年),祖逖因朝廷內明爭暗鬥,國事日非,憂憤而死,追贈車騎將軍,部眾被弟弟祖約接掌。北伐大業也因祖逖之死而功敗垂成。

    8、竇建德

    竇建德(573年-621年8月2日),漢族,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人。世代務農,曾任里長,尚豪俠,為鄉里敬重。大業七年,隋煬帝募兵征討高句麗,竇建德在軍中任二百人長。目睹兵民困苦,義憤不平,遂抗拒東征,並助同縣人孫安祖率數百人入漳南東境高雞泊,舉兵抗隋。及後竇建德家人被隋軍殺害,竇建德乃率部眾二百人投清河人高士達的起事軍隊。先後擊敗魏刀兒、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夏國,稱雄河北。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為救王世充,在虎牢關一役被李世民擊敗並被俘,同年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被唐高祖處死於長安。

    9、岳飛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10、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年文學家,愛國詩人,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狀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國公。於五坡嶺兵敗被俘,寧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

    11、金哀宗

    金哀宗在位的十年間,竭力組織力量抗蒙圖存,這符合各民族、各階層人民的共同利益,也取得了可喜的勝利,並在一定程度上使戰局有所好轉。但是,他卻無法挽救喪亂中的金王朝在經濟、政治上的全面崩潰,也就不能從根本上阻遏生氣勃勃的蒙古政權的猛烈進攻。再說,金哀宗畢竟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英武君主,因此,等待著他的,只能是一個亡國之君的悲慘結局。

    12、盧象升

    盧象升(1600-1639),明常州宜興人,字建鬥,號九臺,天啟進士。授戶部主事,擢員外郎,遷大名知府。崇禎二年(1629年)募兵入衛京師,以功進右參政,兼副使。整飭大名、廣平(治今河北永年東南)、順德(今邢臺)三府兵備,號「天雄軍」。六年鎮壓由山西入河北之民變隊伍。七年任右僉都御史,撫鄖陽。次年因鎮壓民變軍功,擢右副都御史,總理江北、湖廣、豫魯軍務。不久升兵部侍郎,加總督山、陝軍務。九年敗民變隊伍於滁州。遷左侍郎,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十一年晉兵部尚書,抗清於鉅鹿(今屬河北),率部五千在賈莊被清軍數萬騎包圍,孤軍無援,力戰敗死。著作有《盧忠肅集》。

    13、明思宗

    明思宗朱由檢(1611-1644),生於立春日,父朱常洛,母劉氏。崇禎為朱常洛第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勤勉,同時也是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無力迴天”這四個字,可以概括崇禎的一生。朱由檢與其兄長朱由校在位時間均短(明光宗朱常洛生有七子,五子夭折,只有朱由檢和明熹宗朱由校長大),16歲的崇禎繼承帝位。此時明朝因小冰河期天氣異常寒冷,災荒頻繁。明朝在亂民和外敵頻繁入侵中飄搖。16歲登基的崇禎執政時,明朝處於內亂、外患、地方勢力割據、龐大的文官集團把持朝政,整個明帝國可謂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崇禎勤儉勤勉,兢兢業業,付出全部的精力與明末龐大的文官集團抗爭,17年來用盡心力意圖復興明室,最終城破自縊。要正確認識崇禎,必須要了解他執政時期所面對的主要敵人:其一明末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其二為崛起的滿清,其三為農民起義軍。

    14、李定國

    李定國(1621年—1662年),字寧宇(或雲字一人,初名如靖),南明永曆政權抗清名將,陝西榆林(或作延安)人。李定國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禎三年),張獻忠發動陝北饑民起義,將少年李定國收為養子,改姓張(或雲十歲時為張獻忠所掠,養以為己子)。從此,他跟隨張獻忠轉戰南北。李定國成年後,勇敢善戰,為張獻忠所鍾愛。張獻忠死後歸順南明政權,公元1652年(永曆六年,清順治九年)初,李定國在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出兵八萬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陽)、靖州(今湖南邵陽),繼攻廣西桂林,大敗清軍,逼得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李定國七月初佔領桂林,隨後,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清廷聞訊大驚,增派十萬大軍馳援。為避清軍銳氣,李定國暫時撤離長沙外圍,退守衡州。清軍主帥、親王尼堪率軍尾追,李定國設伏將清軍團團包圍,四面猛攻,清軍大潰,尼堪被陣斬,全軍覆沒。李定國取得桂林、衡陽兩大戰役的勝利,使南明的抗清鬥爭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公元1661年(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清軍吳三桂部十萬大軍進入緬甸,逼緬王交出永曆帝,未果。次年,吳三桂在昆明將永曆帝縊殺,南明至此滅亡。李定國聞訊,悲憤成疾,在西南邊陲堅持抗清鬥爭17年的李定國於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臘(在瀾滄江以西)病逝,時年42歲。當下雲南人仍然視李定國為滇中的脊樑,晚清革命黨人起義,蔡鍔等仍以李定國為榜樣,章炳麟說:“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

    15、陳玉成

    陳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廣西藤縣人,是太平天國後期重要將領,驍勇善戰,被封英王。原名陳丕成,洪秀全賜名玉成。他兩眼下有痣,遠望如四眼。1862年為太平天國叛徒奏王苗沛霖誘騙中計,解送清營。在敵人面前大義凜然,堅貞不屈

  • 3 # 齜牙小豬豬

    章西女王,印度之光,拉克希米·葩依。

    160年前,在一個男權社會中,她不僅參與了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還對東印度公司造成了巨大威脅。

    章西王公去世後,王后在這一困難時期繼任了王位。她告訴民眾,英華人都是懦夫,鼓勵大家不要害怕他們。

    當英國宣佈進攻章西時,她奮起反抗,沒有向殘暴的英國軍隊投降,而是指揮軍隊與敵人浴血奮戰,最後被英國軍隊重重包圍。

    她把年幼的兒子綁在背上,從堡壘上縱身一躍,落在了她的戰馬“巴達爾”身上。最後,她和兒子活了下來,但戰馬犧牲了。

    她多次和英國軍隊作戰,並試圖將所有叛軍領袖聯合起來,共同抗擊英軍。但她失敗了。

    英軍統帥休·羅斯將軍稱,她有著出眾的智慧和美貌,是所有叛軍領袖中最危險的人物。她在戰場上的勇敢和智慧受到了敵人的認可。

    年僅29歲的章西女王英勇殉國,多麼勇敢啊!再也不會有像她一樣的女王了。向她致敬!

  • 4 # 靘史宴

    明朝末年的崇禎皇帝,應該算是一位偉大的失敗者,本來是輪不到他當皇帝,可是陰差陽錯的使他撿了一個大便宜,因為天啟皇帝英年早逝,又沒有子嗣,所以只能在自己的兄弟裡面挑一個人來繼承大統了,所以朱由檢便很幸運的被選中了。

    面對內憂外患的大明,朱由檢即位之初,立志要像先祖朱元璋朱棣他們一樣,中興大明,使大明王朝的國運日漸昌隆,所以為了理想的實現,崇禎皇帝在位十七年間,他沒有睡過一次好覺,沒有安安穩穩的吃過一頓好飯,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如何才能中興大明,使百姓不在流離失所,後金不在滋擾邊關。

    可結果卻總是事與願違,無論他如何的去努力,最後事情的發展總是越來越糟,國內的農民起義,越來越無法收拾,後金的發展越來越強大,作為皇帝崇禎是百思不得其解,或許他真的沒有能力中興大明,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那一天,他帶著無盡的苦惱和不甘上吊自殺了,或許是造化弄人,讓一位不該成為亡國之君的皇帝成了亡國之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拍出一部國產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