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伏生有夢

    小友邀我回答“最喜歡、最敬佩的歷史人物是誰時”,我正在重讀李敖的歷史小說《北京法源寺》。這是我1995年前後,在一家舊書店裡淘到的,是李敖為數不多的小說之一。在買之前我並不知道這本書,只是對李敖的雜文感興趣,對他的才情、傲氣很佩服。後來,我在閒暇時,把自己喜歡的小說做過一次排名。外國名著暫且不說,就說在中國的小說中,我把《北京法源寺》排在第二位,第一是《三國演義》。

    哦!開頭囉嗦了,可能會讓大家誤解。其實我要說的答案,那個人是小說中的男一號:譚嗣同。

    對了!我最喜歡、最敬佩的歷史人物就是——譚嗣同。

    凡是初中以上學歷的朋友,對這個名字應該都不陌生,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參與了光緒二十四年的“戊戌變法”,但沒有成功,只進行了一百零三天,所以也叫“百日維新”。

    在那個時候,已是清朝末年,也到了中國皇朝社會的結尾。國家積貧積弱,輸了鴉片戰爭、甲午海戰,被八國聯軍攻進了北京城,喪權辱國的條約簽了一個又一個。朝廷腐敗,國家破落,華人屈辱,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革命剛剛萌芽,主要的變革主張還是相對溫和的,是以康有為為主的維新變法。雖然遠不如後來的武裝革命、推翻帝制有效果,但是限於當時人們的思想覺悟,已經算是很大的突破了。

    當然,譚嗣同在戊戌變法的仁人志士中,也不是作用最大的一個。但是,在變法失敗後,他卻是本可以不死,可以像康、梁等人一樣接受外華人的“保護”,卻毅然決然的拒絕了。

    譚嗣同不同於其他的那些參與變法的人。雖然他是湖北巡撫的少爺,但絕不是紈絝子弟,他曾走過大江南北、塞外東西,體會民間疾苦;他不只飽讀詩書、精研佛法,更是結交像大刀王五這樣的英雄豪傑。

    在中華民族尋求偉大復興,為擺脫被侵略被奴役的革命鬥爭中,為信仰為勝利而“敢死”,捨生取義者數不勝數,譚嗣同稱不上最壯烈的一個。他的死,爭論頗多,別人說是“死君”“殉道”,他卻坦言是“死事”。孰對孰錯,每個人都可以從小說中做出自己的判斷。

    譚嗣同在獄中同樣留給世人一個謎,他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豪氣沖天,但“兩崑崙”,世人已無法分清是何所指。

    其中之謎,也許朋友們可以從《北京法源寺》譚嗣同與其他人的交談解釋中找出答案。本人愚鈍,雖讀過多次,仍次次感受不同,不敢斷定。

    然而譚嗣同的大丈夫、大英雄之名,無人可以否定!

    歷史上大丈夫、大英雄數不勝數,我無不喜歡、敬佩。但最喜歡、最敬佩的,唯有譚嗣同。

  • 2 # 君甫書生

    文天祥。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MW 4系四門轎跑車2019款,能吸引消費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