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今年冬天暖和是不是與澳洲大火有關?

    暖冬可能是各位對今年天氣的印象,在剛過去的一週裡,江浙一帶經歷從冬天到夏天再到冬天的過山車經歷,特別是小寒當天,溫度居然高達23度,而小雪的第二天更是25度,真讓人有種回到穿短袖的初夏季節的錯覺!

    而發生在遙遠的南半球澳洲的火災,則從去年9月初開始整整燒了4個多月,過火面積高達600萬公頃,造成了4.8億隻動物死亡,經濟損失難以估量,更重大的問題是這歷時四個多月的火災向大氣層注入了3.5億噸二氧化碳,這極大的增加了溫室效應,那麼問題來了,北半球的暖冬天氣到底和澳洲的山火有關嗎?

    暖冬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

    暖冬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一般將某一區域整個冬季(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氣溫高於正常年份的平均值即認定為暖冬,但到底高多少算是暖冬呢?這並沒有硬性規定。

    暖冬和冷冬的定義

    全球氣溫上升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中國平均氣溫大幅上升,從1951年到2018年這68年中,氣溫偏暖的就有25年,但卻又23年在1985年以後!這表明冬天平均氣溫上升已經成了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

    當然這並不是說冬天平均氣溫高就是暖冬,仍然會出現極端性寒流天氣,比如2008年影響大半個中國的寒流,但這一年冬季的平均氣溫並不低,所以僅憑平均氣溫來描述也不太準確,就像當前喜歡用極端性天氣來形容全球氣候變暖以來的氣候環境,這個暖冬冷冬的氣象學上定義更多時候可能會造成公眾的誤解。

    今年暖冬是什麼原因?與澳洲的火災有關嗎?

    剛上文說明了暖冬的定義是12月到次年的2月,現在是1月初而已,三個月的冬季剛過了一半,所以定義暖冬和冷冬還為時尚早!但很明顯,在整個冬天的前半部分,我們確實過得太舒服了,整一個就秋季或者深秋的感覺麼,當然北方的朋友跟江浙一帶的朋友體感是完全不一樣的。按理來說北方的朋友應該更暖和,畢竟他們有暖氣不是嗎?

    澳洲的大火確實有點嚴重,從過火點來看,幾乎整個澳洲都陷入了一片火海,當然這有點誇張,但但從起火點來看,除了中部的大沙漠以外,澳洲所有覆蓋森林的地區都有不等的起火點,這讓澳洲的消防隊員忙的是不可開交!

    澳洲山火於11月1日(a),11月14日(b),12月5日(c),12月26日(d)的分佈情況。

    但這於事無補,因為去年春季以來澳洲雨水就偏少,進入夏季以來更是極端高溫天氣連日出現,甚至連續超過41攝氏度的高溫,這使得從9月初就開始出現火災不斷蔓延,而且經過將近4個多月,不但沒有撲滅,反而蔓延成全國性的大火!

    當然我們希望澳洲的大火早日撲滅,但在北半球的吃瓜群眾估計更關心這3.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氣層後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搞不好就因為這天文數字般的二氧化造成了半球的暖冬,事實是這樣嗎?我們用資料說話!

    2019年全年碳排放資料約為350億噸

    從全球碳排放資料來看,澳洲的火災碳排放大約佔了澳洲整年度二氧化碳排放的一半,不過卻只佔到了全年度的1%而已,從這個指標來看似乎影響並不大,而從事實上來看影響也不會大!比如南半球的氣溫影響主要由信風帶和厄爾尼諾綜合影響所致!

    在正常情況下,沃克環流將信風從東太平洋吹到西太平洋

    在這裡我們得了解下沃克環流:這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溫的東西面差異而產生的一種緯圈熱力環流。它是熱帶太平洋上空大氣迴圈的主要動力之一!上圖中在正常年份,沃克環流將東太平洋吹到西太平洋,形成溫暖溼潤的天氣,但在厄爾尼諾主導時則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氣候!

    厄爾尼諾出現時,沃克環流的運動就受到了嚴重影響。

    本來應該在澳洲出現的溫暖溼潤天氣將被幹燥的空氣所代替,所以澳洲從去年春天開始一直被幹旱所代替,一直持續到夏季,而且在1月4日(上週六),澳洲最高氣溫創下了罕見的48.9攝氏度的歷史新高!

    所以澳洲的高溫也不是大火造成的,而是厄爾尼諾!

    碳排放真的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嗎?

    從明朝開始到清朝大概數百年間時間裡,出現了一個氣溫顯著下降的小冰期,其最典型的表現是冬天大雪的緯度南移,比如很少能見到雪的廣州,在明清時期大雪可不罕見,最後一場大雪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後廣州再無大雪!

    從1860年開始全球平均氣溫一直都在穩步上升中,到2000年以後尤其,剛好和人類的工業革命以來碳排放大大增加互相吻合,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從地質史上氣溫變化來看,這種高高低低的平均氣溫是非常正常的。主要和大的冰川期有有關,下圖是地質史溫度變化曲線:

    6億年來二氧化碳比例曲線和溫度變化曲線

    我們可以看到兩者有一些關係,但並不是直接關係,當然這個以億年為單位的變化實在難以看清短期溫度變化!

    65萬年來冰期/間冰期與二氧化碳比例關係

    從南極冰川的氣泡中二氧化碳比例分析各個時間段的冰川期之間關係,從這個角度來看兩者存在著比較大的關係,但從米蘭科維奇迴圈來看,認為地球地球週期性變化是地球在空間中的軌道距離與自轉軸的週期性變化所造成:

    塞爾維亞的地球物理學家兼天文學家米盧廷·米蘭科維奇的氣候變化理論。米蘭科維奇計算了過去數百萬年地球的離心率、轉軸傾角和軌道的進動的變化,發現了這些引數與地球上氣候模式,尤其是冰川期的關係。

    所以現在的全球變暖到底是間冰期溫暖溼潤氣候還是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引起,氣候學家仍然一頭霧水,但至少有一點是可確認的,綠色出行,保護環境則是必須的,而且一直要持續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0多天的小奶貓一次喝多少奶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