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
2 # 愛妮品歷史
每一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管理階層來管理這個國家,但是古時候的封建社會有些強烈的官階高低的權利,職位低的官員見到高職位的人員有的還需要跪拜,不像現在這樣的文明社會那樣開明,在清朝的時候,就有些非常位高權重的官職,他們都是有著很大的權利,不管是朝政上,還是軍隊裡,他們都有話語權,雖然他們都相當於二品官,但是擁有的權利不是一般的官可以比擬的,他們分別是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湖廣總督,浙閩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陝甘總督,東三省總督。
直隸總督,管理範圍是在天津,河北大部還有河南等地方,糧食和道路河道都是他們管理著,是清朝的封疆大史之一,並且他們還可以管理京城的事情,在清朝的九大封疆大史中,也是最高級別的,著名的曾國藩和李鴻章等人都擔任過這個職位,但是很少有人在這個職位上能夠長久的呆下去了。
兩江總督這個職位職權範圍是在江蘇,安徽,江西,等地,府衙在江寧建造,就是現在的南京,同樣這個職位也非常的重要,管理著比較繁華昌盛的地方,所以權利也是非常的大。
兩廣總督他的管理範圍在廣東,廣西,等地方,他們在朝廷中權力非常的大,也同時管理著廣東等地的軍隊事宜,在人民中也有著很大的威望,劉坤一和張之洞等人都當過這個職位。
湖廣總督看名字,管理的位置也在湖南,湖北這兩個地方,能夠當上這個職位的人也不是簡單的人,我們都知道的林則徐等人都擔任過,同樣,這個職位也沒有人可以乾的長久。
陝甘總督他們的管轄範圍就在陝西,甘肅這些地方,在當地也是位高權重的官職,管理著當地的人民和軍隊,在軍隊中也非常的有權利,同時也有不少人想要當這個總督,但是這不是一般人可以當的。
還有浙閩總督,這個職位也有舉足輕重的權力,管理的是浙江,福建,臺灣等地,充滿文采的紀曉嵐也當過這個總督。
四川總督管理著四川省等地,同樣也是封疆大使,丁寶楨擔任這個職位的時候,為四川等地做過非常多的好事,為百姓做過非常多的實事,連慈禧都為他提過字的。
雲貴總督的管理範圍是在雲南和貴州這兩個省,這兩個省因為離京城比較遠,所以相比前面的官職來說要小一點點,但是對於其他職位,權利自然非常大的,畢竟掌管著一方土地。
東三省總督管理著東北三省奉天,吉林,黑龍江,這個地方也是一個比較繁華的地段,所以在這個地方當官也很好,而且八旗軍也在這個地方駐紮著。
-
3 # 雕蟲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定都瀋陽。
1644年,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
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
自此,清朝成為華夏民族的統治者。
▲清朝疆域圖
歷史上的封建王朝,都有一個君權強則臣弱、君權弱則臣強的“歷史週期率”,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樣亦如是……
滿清治下,袁世凱就曾以不去就職而要挾君上。
袁世凱被免職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死,宣統帝溥儀繼位。因其年幼,朝廷封其父載灃為攝政王,內外大事交由載灃統裁。
1909年1月2日,溥儀繼位、載灃攝政的第48天,朝廷降旨:
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袁世凱,夙承先朝,屢加擢用。朕御極後,復予懋賞。正以其才可用,俾效馳驅,不意袁世凱現患足疾,步履維艱,難勝職任。袁世凱著即開缺回籍養痾,以示體恤之至意。
袁世凱被免職事件的政治背景袁世凱,字慰亭,河南省項城人。
其人行伍出身,23歲駐軍北韓時就平定“壬午軍亂”,25歲時再次平定了北韓“甲申政變”,並以此功升任“駐紮北韓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直到1894年甲午戰爭戰敗回國。1895年,經軍務處大臣榮祿、李鴻章等奏派,在天津小站擴練定武軍,後來發展成為北洋六鎮(北洋新軍),是清朝陸軍主力。1899年,署理山東巡撫,率領他一手訓練的北洋新軍鎮壓義和團。1901年繼李鴻章之後稱為直隸總督,至此登堂入室參與核心決策。
袁世凱編練新軍並借新軍之勢成為朝廷重臣,“內結親貴,外樹黨援”,形成了以他為首的軍事政治集團——北洋系。
北洋系以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等漢臣統領,漸有尾大不掉之勢。這對於以異族統治中國的滿洲親貴集團來說,漢人手握重兵,是關係中央政柄、王朝興替的嚴重威脅。
為了削弱袁世凱的權力,遏制北洋系的擴張勢頭。1906年,朝廷將北洋軍各鎮劃轉陸軍部直接管轄。1907年,又將袁世凱調離北洋到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隨後,攝政王載灃借朝廷之口以袁世凱“足疾不良於行”將其罷官,消除了心腹大患。
袁世凱的東山再起1911年5月,清政府設立皇族內閣,奕劻為總理大臣,那桐、徐世昌為協理大臣。
那桐隨後便上奏摺保舉袁世凱:
“方今國歩迚遭,正我皇上側席求才之日。臣固當敬避賢路,竊願以臣事君。查有開缺軍機大臣尚書臣袁世凱,智勇深沉,謀求宏遠,罷歸田裡,以疾去官,現己積有歲時,當早醫調就愈,故此臣當為國宣力,著有勞勳,其才具故勝臣十倍,其譽望亦眾口交推,合無仰肯聖恩悉予起用,必足以贊襄勝治,幹濟時艱。”
那桐的奏摺,為袁世凱的復出製造了初步的輿論氛圍,但滿清皇族根本不想給袁世凱東山再起的機會,奏摺最終“留中不發”。
然而,讓朝廷沒想到的是,5個月後的10月10日,武昌爆發起義。清政府無奈下詔,起用袁世凱督辦武昌剿撫事宜。
袁世凱對朝廷的要挾“國難思良將 病急亂投醫”,載灃為扼殺隱患,用“足疾”的藉口將袁攆走。大難臨頭時也只給個湖廣總督官職。雖說總督也是封疆大吏,但與袁世凱之前的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一職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於是,袁世凱也以足疾未愈為由不去就職,作為對載灃的回敬。
10月16日,清政府再次催促袁世凱赴任,袁世凱又以“舊恙既未大痊,日來驟感秋寒,痰喘做燒、頭眩心悸、精神恍惚、頗形委頓”為由,再次拖延。
▲袁世凱給內閣總理大臣 愛新覺羅·奕劻的回信
同時,向朝廷提出“預籌濟師、增兵、備軍械、籌軍餉、嚴密關防、便宜調將、不為遙制”8條意見,以建議諫言的姿態變相提出要挾條件:
一、武漢據長江上游, 為天下樞紐, 逆匪系久練之兵, 與尋常土匪不同, 若不以全力趕圖撲滅, 恐湘粵及沿江各省岌岌可危。……必須趕速籌備, 知彼知己, 足以制其死命, 方可節節進圖規復。現亦不可輕敵, 致涉孟浪。
二、聞逆匪已據武昌、漢陽、漢口, 叛兵計逾萬人, 技嫻器利, 槍炮廠、軍械庫、造幣廠、司庫均為佔據。……現去各鎮協實數僅及兩萬, 除分留後路外, 計戰兵不過一萬數千人, 恐難敷用, 似須預籌濟師。
三、近畿陸軍雖由世凱創練, 現距交卸練兵差使五六年之久, 將士兵卒多非原練之人。擬就直隸續備後備各軍調集萬餘人, 尅日成軍, 作為鄂省駐防之軍。…… 必須厚集兵力, 方可得手。事關增兵, 須奏明辦理。
四、保定軍械各局, 前由世凱購備各槍炮, 計可供萬人之用, 擬奏請飭下軍部、直省撥用接濟;如不敷用, 再請江南協撥, 或酌量購補。
五、鄂省局庫均失, 財政已竭, 擬奏請飭度支部先籌撥三四百萬兩金, 備作軍餉及各項急需。倘鄂事久延,……似不得不商請度支部權度輕重, 竭力維持, 事非一隅, 保全實大。
六、現在調委人員, 增集軍隊, 及各項公事, 無關防不足昭信守, 瑞前督困守江心, 印信一時亦難交接, 擬先刊行營木質關防, 以便開用。
七、此次變亂, 非同尋常, 須群才佐理, 如有呼叫人員, 應請政府主持準其奏調;其逃亡之官缺, 亦請暫準不拘例案, 便宜擇人奏請補署。
八、軍諮府、陸軍部成立未久, 試驗較少。用兵之道, 因時變化, 未可繩以文法, 遙為牽制。不敢言閫內閫外之許可權, 然必須請府部稍假事權, 方可奏效。
———— 袁世凱 《撲滅武漢革命軍應行籌辦各事務折》節略
八項意見中,最核心的是後兩條:
袁世凱向朝廷索要部隊人事權、指揮權,要求全面掌控北洋軍!
最終結局19日,清政府無奈之下再次下詔,命長江一帶水陸各軍均歸袁世凱節制調遣。
27日,清政府正式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前線各北洋軍不再為陸軍部遙制,所有赴援海、陸各軍及長江水師均歸其節制調遣;同時撥給北洋軍內帑100萬兩白銀為軍費。
至此,袁世凱要挾之條件全部得到滿足!
▲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
次年,在袁世凱的威逼利誘下,隆裕太后攜6歲的溥儀在紫禁城養心殿頒發遜位詔書。
清朝對華夏民族的統治,自攝政王多爾袞始,以攝政王載灃終,享國276年。
回覆列表
岑春煊(公元1861年~公元1933年),字雲階,號炯堂老人,曾用名雲靄、春澤,廣西西林人;雲貴總督岑毓英之子。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岑春煊考取舉人,以恩蔭入仕。
甲午中日戰爭時(即光緒二十年·農曆甲午年·公元1894年),岑春煊前赴戰場。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岑春煊因力主變法維新而得光緒帝青睞,被提拔為廣東布政使。
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岑春煊調任甘肅布政使。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義和拳亂、聯軍侵華,岑春煊率軍至北京“勤王”,並護送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和光緒帝至西安,因功,被擢升為陝西巡撫
次年(公元1901年),岑春煊任山西巡撫,創辦山西大學堂.
後署理四川總督;旋署兩廣總督;任內積極推行新政,大舉懲辦貪官,有“官屠”之稱,與直隸總督袁世凱並稱“南岑北袁”。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岑春煊入京,任郵傳部尚書,與軍機大臣瞿鴻禨等發起“丁未政潮”,反被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袁世凱一派彈劾而罷官,遂以養病為名,寄居上海。
清遜帝(愛新覺羅·溥儀)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岑春煊被清政府任命為四川總督,未赴任。
中華民國成立後,岑春煊曾任袁世凱政府的粵漢川鐵路督辦。
公元1913年,岑春煊支援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並被推為各省討袁軍大元帥;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南洋。
公元1916年初,廣西都督陸榮廷派員迎岑春煊歸上海,5月,被推舉為護國軍都司令,並與梁啟超等在廣東肇慶成立軍務院,任副撫軍長,代行撫軍長職,投身護國運動。
公元1918年,岑春煊排擠孫中山,任廣東護法軍政府主席Quattroporte,主導南北議和。
公元1920年粵桂戰爭後,軍政府解散,岑春煊通電辭職,隱居上海。
公元1933年,岑春煊逝世。
岑春煊著有《樂齋漫筆》。
話說,岑春煊的個性,極為粗魯莽撞。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也就是農曆的戊戌年。
這一年,發生了清末著名的戊戌變法。
本年,岑春煊守喪期滿除服,回到京師。
進京之後,岑春煊與推動革新的康有為一黨相結交,並且加入了保國會。
在革新一黨中,岑春煊慷慨上書,急欲一試才能。結果,他以候補京卿簡拔外放為廣東布政使。
蒞任廣東布政使還沒幾個月,岑春煊就與兩廣總督譚鍾麟各自呈進奏章,互相進行詆譭參劾。
因為此事,慈禧太后很是嫌惡岑春煊。
或許,慈禧太后對岑春煊的嫌惡,主要還是因為,他是革新派的帝黨吧!
慈禧太后對岑春煊不滿,她應該在軍機大臣的跟前提及過。
據說,當日慈禧太后在表達對岑春煊的不滿之後,瓜爾佳·榮祿還曾經為其緩頰。
因為榮祿的緩頰,岑春煊才沒有受到較重的處分,只是從廣東調職到甘肅。
甘肅的庫款多有虧空,歷任總督對庫款的盤查,全都是透過作假的手段,以空虛之文應付朝廷。這種做法,歷任沿襲,已經成為慣例了。就時間來看,這種欺瞞的慣例,已經延續有四五十年之久了。
岑春煊調任甘肅之後,陝甘總督陶模深怕岑春煊揭破庫款作假虛文的事情,朝廷問罪,追論以前官員的徇私隱匿,牽涉人眾,因此事興起大獄。
就因為這樣保薦,岑春煊更加驕矜。
光緒二十六年(農曆庚子年·公元1900年),義和拳亂起,京畿騷動。
其時,岑春煊自請,統兵入京護衛。
還沒有等到陝甘總督陶模的命令,岑春煊就率領六營就出了關。
岑春煊一路繞行千餘里,才到達京師。
進入京師,岑春煊見到慈禧太后,自陳道:
“臣所統領的軍隊,是臨視召募的,因為訓練不足,所以,這些人只能擔當防守任務,無法進前抵禦大敵。”
於是,清廷有詔令,命岑春煊率軍前往張家口進駐,以防備俄國軍隊入侵。
誰知,岑春煊還沒有出發,京師就被聯軍攻陷了。岑春煊便率軍,倉促奔跑,去了昌平。
過了一天,倉皇出逃的兩宮御駕經過南口時,侍從都走散了。
岑春煊追奉兩宮,在居庸關才趕上。岑春煊當時帶有馬隊二千人。兩宮見岑春煊追及,大喜,覺得可以依賴他來護衛御駕了。
接下來,岑春煊就追隨兩宮,入晉、入秦。
其間,岑春煊被擢升為陝西巡撫,兩宮對他的非常寵信、大力任用。
這一時期,兩宮的供用,每天限定在三百兩銀子之內。當時,對兩宮的侍奉,整飭有法度。這一切的規劃計算,岑春煊全都是採用他的幕客張鳴岐的主意和建議。
後來,岑春煊在調任為陝西巡撫、移督四川、廣東時,都帶著張鳴岐。
到桂林任職時,岑春煊還為張鳴岐捐了雙月道員,並且上書極力推薦他。
很快,張鳴岐就被委任為太平思順道,遂擢升廣西藩司,升任巡撫,年齡才三十多,這在封疆大臣中,是僅見的例子。
光緒三十二年(農曆丙午年•公元1906年)秋,岑春煊由兩廣總督調任雲貴總督,他怏怏不樂,在上海滯留了半年,堅決不去赴任。此時,岑春煊參奏丁振鐸疲玩,雲貴疆事不可收拾。
清廷不得已,只能讓巴嶽特·錫良將四川總督讓給了岑春煊。
封疆大臣以去就要君,自岑春煊開始。
這是清廷近三百年所未有的事。
履霜之漸,識微知著者,應該是知道畏懼的!
本文據清人胡思敬《國聞備乘》卷一中的《岑雲階粗莽》一節成章。
(全文結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