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難道真的過剩?
3
回覆列表
  • 1 # 土壤大管家

    主要的問題還是種植面積擴大,引起的價格降低,其次老百姓不注重品質,只要產量,產不出高品質的農產品,高品質的不愁賣的,而且價格還高,建議改變種植思路,提高品質,多學習新的管理經驗和技術

  • 2 # 紅123654789

    當然是過剩了,當溫飽問題被解決,其實也就必然伴隨著過剩。什麼是溫飽,當然是不缺吃不缺穿!在現實狀態中,只有過剩才能滿足,不可能出現正好不多不少的狀態的!

    但是現在還是缺乏優質的農產品,以及農產品加工副產品。

    所以,現在的主要矛盾變成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 3 # 攜筆從農

    整體來說中國目前的農產品產能是真的過剩!但並不是全部。

    農產品價格低是也並不是全是因為產能過剩。

    中國農產品價格低,原因有很多,通常來講,原因可以有一下兩方面:

    一、產能過剩的,價格低

    產能過剩,勢必供大於求,價格自然就低。現在產能過剩的農產品一般是以經濟類的為主,比如蔬菜、水果,像在2016年中國蘋果產量約為4380萬噸,需求方面,國內蘋果需求量約為2800萬噸,整體供大於求。即使是新疆阿克蘇蘋果,在2017年的行業也不好,地頭價很低,農民基本是保本邊緣徘徊。蔬菜的滯銷、低價更是我從新聞上常常看到。除了種植類,養殖類也存在產能過剩。

    二、也有不過剩的,價格低

    不過剩的產品,主要就大宗糧食產品。目前中國的糧食是有小缺口的。如果糧食單純給人吃,也就是口糧,那麼中國的糧食產量是夠的;但是如果加上工業用糧,中國目前還存在缺口,而且這個缺口還在逐步擴大。但是糧食的價格並沒有因為存在缺口而有更高的價格,反而是要國家的補貼和收購價保護才能讓糧農有一點收益?

    因此,到這裡,我們看到了農產品價格低的背後存在了兩條邏輯鏈條。下面,我們就簡單分析下這兩個邏輯。

    一、產能為什麼過剩?

    造成農產品產能過剩的原因主要是:

    1、中國農民數量多。迄今為止,中國以農業生產經營的人口依然有近4億人口。相對發達國家而言,中國農產品產能大,並不是說我們的生產率有多高,而是人多啊,所謂人多力量大!

    2、農業技術的進步。雖然中國的農業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較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縱向比較,中國的農業技術也是日新月異的進步。因此也提高了中國農業的生產率,提高了產能。

    3、缺乏市場的引導。中國農業的資訊化水平依然很低,很多資料不能得到準確統計,因此農民在安排生產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很可能在某一區域的某一時間裡產品過剩、滯銷。

    二、不過剩為什麼價格也低?

    1、缺乏附加值。現階段中國的農產品都是以初級產品銷售為主,缺乏加工,產品的附加值低。

    2、缺乏特色。產品的同質化嚴重,沒有突出特色。

    3、進口衝擊。中國加入WTO後,逐步開放了農產品市場,農產品的價格逐步與國際接軌,尤其是糧價。中國以及是農產品進口大國,國外的糧價比國內的低,因此嚴重衝擊了本土糧食,致使糧食上不去。另外,即使是產能過剩的產品,國家也在進口,比如,去年(2016年)的玉米;去年(2016年)中國依然從波蘭進口蘋果。

    綜上所述,農產品價格低,主因是兩個,一是我們自己產能過多;二是進口的衝擊。

  • 4 # GO鄉村佛系老曹

    客觀的說,近兩年的農產品常規作物價格還算穩定,不能說特別的低,但是成本上漲的速度確實快了點,化肥、農藥、種子的價格近兩年至少上漲了20%,導致種植業整體利潤偏低,這個是客觀的事實。

    但是相對成本的上漲比例,價格確實沒怎麼漲。

    國內農產品是受到了進口農產品的衝擊,這個影響是特別巨大的。隨著中國對農產品進口的逐漸開放,大量的進口農產品引入國內 ,而且價格很低。

    難道說外國的種植成本比咱們中國低嗎?

    發達國家的種植成本遠遠低於中國的種植成本,發達國家種植技術基本是全自動種植,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工而且農資的使用效率比人工高效的多,就使得國內的農作物對於同等價格的國外農作物確實感到不掙錢,這個也是很正常的,畢竟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關於農產品滯銷,這個是很正常的現象。中國的農業發展整體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農民在種植的時候跟風現象嚴重,出現某種農產品滯銷也是很正常的,種植也是一門藝術,不僅要種的好,更要對市場需要的產品有自己的判斷,畢竟現在是市場經濟。只有眼光獨到的人才能掙上錢。

    未來中國農產品想要走出困境,過程還很漫長。

    普通農作物和進口農作物對比,差距還是有些大的,但是這些常規農作物又是國家賴以生存的保證,國家會嚴格調控價格的,種植這些農作物未來肯定不會血本無歸,但是想大富大貴也是很難。

    種植經濟型農作物,就需要自己的眼光了,經濟型農作物價格波動大,可能賺的盆滿缽滿,也可能血本無歸,能不能賺錢還是要看自己的能力了。

  • 5 # 牛哥的天空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農產品的領域比較廣,各類農產品的具體價格走勢也完全的不同。確切的講,中國初級農產品價格低,產品經常性滯銷,部分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是近幾年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一個常態。主要原因是中國的農業生產模式和市場機制錯位,造成產品的結構性供給過剩。

    中國的農產品主要有幾大類:大宗糧食作物、生鮮農產品、農業加工產品和農副產品。價格走勢基本如下:

    第一、糧食價格偏高。中國的糧食總體供求是平衡,進口只是補充結構上的短缺,每年糧食進口總量控制在國內需求總量5%左右,由於中國的農業生產模式是以家庭農場、小農生產模式為主,糧食的生產集約化程度低糧食成本比較高,所以中國大宗糧食價格實際上比國際市場的糧價高30%到50%。但是在國內糧食中,雜糧價格和有機糧食價格持續走高,一直保持在高位狀態。

    第二、大部分生鮮產品供求過剩,市場波動比較大。也是我們國家的蔬菜和水果產量是整個世界產量的70%,生豬產量超過全球的百分之50%,產量過大是造成蔬菜水果價格低的主要原因。中國的蔬菜和水果以小農生產模式為主,生產比較分散,種植容易盲目,經常造成供過於求,價格暴跌,市場波動大。隨著規模化養殖逐漸佔主體地位,豬肉的生產和價格比較穩定;而以家庭農場和小生產模式組織生產的牛羊肉產業,由於生產週期長,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較低,牛羊肉的價格比世界市場的價格高50%以上,產品供不應求,價格處於高位。

  • 6 # 莫問劍出鞘

    從大宗農產品以及糧食總產量來看,我們國家的總量的確“供過於求”,基於供需平衡的關係,部分出現滯銷、賣不起價格,很正常。

    但與此同時,優質農產品常常出現“脫銷”,根本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尤其是有些進口的農產品,如牛肉、海鮮和一些水果,價高,好賣,消費者滿意復高。

    所以,我們在農產品領域存在迫切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在大眾農產品領域需要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繼續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在原產地農產品領域,需要推動品牌化,實施優質優價,提升涉農產業的價值。在目前已經產生“過剩”的品類中,尤其是核桃、紅棗、蘋果等單品,要鼓勵走深加工的路子,消化多餘產量。

    這項改革迫在眉捷,但需要耐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裝選暖氣片廠家,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