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照片

    在元朝時,忽必烈曾出兵攻打過日本, 但奇怪的是,每次就要成功的時候,就會颳起颱風。如此重複了三次,忽必烈的軍隊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日本僥倖得以生存,但也因此結下了不小的仇恨。所以這次朱元璋派使臣去日本,日本故意殺了其中一個使臣,讓另一個活著回來報信。

    朱元璋起初不知其中原因,聽後很是氣憤,想立刻出兵攻打日本,被劉伯溫勸了下來。劉伯溫告訴朱元璋原因後,朱元璋冷靜下來,並決定再次派使臣前去日本說明情況,告訴他們元朝已經滅亡,現在是大明請你們來朝拜、進貢。可不想日本不吃這套,拒絕向大明俯首稱臣,這讓朱元璋火氣又噌噌上來了。

    朱元璋立刻向日本下戰書,說既然不稱臣,那就戰場上見。日本也是比較硬氣的,二話不說接了戰書,他們認為明朝海上作戰的能力一定不如自己,所以相當有自信,對朱元璋的宣戰不屑一顧。朱元璋也不是吃素的,見日本這麼不給自己面子,說什麼也要給他們點顏色瞧瞧。劉伯溫見情況不妙,攔也攔不住了,就沒再勸阻。只是第二天上朝時,劉伯溫呈上了一封關於災民的奏摺,朱元璋看後遏制住了怒火,感嘆道:“現在天下剛剛太平,應當休養生息,恢復國力,不應再生戰事。”遲遲沒有再動兵,並告誡子孫,不得對東瀛(日本)出兵,否則必定損失慘重。

    劉伯溫憑藉自己的智謀阻止了一場災難的發生。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日本再怎麼折騰,到頭來傷的還是自己,在二戰中還不是簽了投降書。

  • 2 # 大呂小記

    公元1369年,朱元璋派遣使者出使日本,日本懷良親王殺使者五人並拘禁其他使者。朱元璋大怒欲發兵征伐,後被勸阻。那麼,日本人為何如此大膽 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朱元璋意欲征伐,劉伯溫勸阻又是為何?若出兵,大明軍隊勝算幾成?接下來,我們來詳細解讀事情的來龍去脈(第1-4條):

    第一:日本天皇(懷良親王)為何要殺明朝使臣?

    答: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國號大明, 年號洪武。稱帝后的朱元璋又陸續平定了國內的各方勢力並統一中國。此時的朱元璋達到了人生的巔峰,軍事實力也達到了空前強大。作為開國皇帝的他必然不會滿足於此,畢竟古之帝王都有相互攀比相互超越之心。元朝忽必烈曾征伐日本但最終失敗(事情前因後果第四條解說)。再加上東南沿海受倭寇騷擾,朱元璋作為大明朝開國皇帝自然產生征服四夷之野心。於是,朱元璋派遣使臣前往四方,一時間萬國來朝。但是朱元璋派往日本國下發國書的使者卻遇到了日本的一個刺頭親王,致使朱元璋的兩個意圖破滅:一來威嚇日本使之主動認輸,二來解決沿海地區倭寇的侵擾。日本親王看完國書不僅沒有順從之意,而且果斷大膽的砍了大明使者的腦袋!故而朱元璋決意征伐日本,但卻受到了劉伯溫的勸阻!

    第二:劉伯溫為何阻攔?

    答:劉伯溫熟讀史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必然知道,歷史上征討日本的戰爭:元朝統一後,出於征服四方征服四夷的目的,當忽必烈聽說東方小國日本對大元朝的冷漠態度後,也產生了征伐日本的決心。於是忽必烈徵召江南水軍和北韓水軍,自北韓半島南端出發征討日本。結果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每當日本將要被打敗時便會有颱風來襲,如此遭遇兩次之後,元朝軍隊的船隻幾乎全軍覆沒,也由此日本得以倖存並仇視中華地區。以至於幾十年後大明朝的使臣前往日本時日本仍懷有敵意。劉伯溫將原因講給朱元璋聽,朱元璋膨脹的內心開始迴歸理智,他再次派遣使臣前往日本,告訴日本天皇元朝已經被滅,現在是大明朝的旨意。沒想到日本天皇仍沒有給朱元璋面子,拒不接受嚮明朝進貢。於是,惱怒的朱元璋發出戰書,日本懷良親王看過後很淡定的給朱元璋回了封信,其中有寫到:“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有何懼哉!”看完信的朱元璋決定給日本點顏色。劉伯溫看已無法阻擋,便於第二天遞呈了一道關於災民的奏摺。貧苦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深知百姓苦難,看完奏摺後決定放棄征伐以免勞民傷財。

    第三:歷史上有沒有帝王前往征服日本?結果如何?

    答:宋朝時中華文化發展至歷史頂峰,作為十分推崇中華文化的日本與兩宋的交流十分深入。兩宋滅亡前,中國是日本學習的榜樣。南宋滅亡時,日本“舉國茹素”哀悼大宋的滅亡,足見日本的“中華情結”之深。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因“倭主不來朝貢”,造戰船7000艘兩次遠日本,結果均被颱風摧毀,也因此日本人將此風稱為“神風”。雖然百年後漢人復國成功(建立大明),但在日本人眼裡大明已失去中華“正溯地位”。這便是後代史學家所言的:“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

    第四:明太祖朱元璋想滅掉日本,勝算有幾成?他心裡有沒有把握?

    答: 明朝初年,日本正處於“南北朝”時期,執掌“南朝”的懷良親王透過治理使日本出現南強北弱局面,南朝大有一統南北之勢,而殺明使回戰書更使懷良親王威名遠播。而中國,自古以來主要應對的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對於海戰毫無經驗。作為統領日本的懷良親王,深知自己所處的優勢:天時(海風、神風)、地利(海上島國)、人和(國內威望、戰勝元朝的信心)。

    朱元璋作為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也深知遠征日本的弊端:對內,戰後重建發展經濟;對外,韜光養晦養精蓄銳。朱元璋放棄遠征日本這一舉動,一則戰略眼光,一則實屬無奈。

    日本出現南強北弱局面,南朝大有一統南北之勢。而殺明使、回戰書,更使懷良親王威名遠播。而中國自古以來,主要應對的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對於海戰毫無經驗。作為統領日本的懷良親王,深知自己所處的優勢:天時(海風、神風)、地利(海上島國)、人和(國內威望、戰勝元朝的信心)。

    朱元璋,作為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也深知遠征日本的弊端:對內戰後重建發展經濟、對外韜光養晦養精蓄銳。朱元璋這一舉動,一則戰略眼光,一則實屬無奈。

  • 3 # 化蝶逐雪

    日本這個一衣帶水的鄰居讓我們很是尷尬,從歷史上倭寇作亂到上世紀的侵華戰爭,沒少讓我們頭疼,可是日本恰恰又比我們更加推崇漢文化。

    當年徐福曾三次鼓動秦始皇派他出海尋求長生不老之術。第三次,秦始皇終於動心了,可是直到秦始皇死在巡視的途中也沒見徐福回來。徐福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回來,他們直接在海外定居,日本這個國家就這麼在歷史上出現了。

    日本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崇遠超國內。世界史上,被西方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的日本開始了變革自強的“明治維新”!“明治”二字源自《易經》“聖人南面嚮明而治”,“維新”二字源自《詩經》“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日本首都原為“京都”,今日是“東京”,“東京”二字意為“國土以東的京都”,“國土”指的便是今日中國。自徐福出海至今兩千餘年,日本人始終視自己為正牌的華人,只是在外流浪,早晚要想辦法回到故土!日本島災害太多,中國發行的世界地圖上對日本描述開篇就是“火山地震之邦”,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死傷慘重,讓日本意識到這裡根本不能住人。而當年源自清政府的戰爭賠款讓日本工業吹氣球般迅速膨脹起來,這次地震更是加快了日本侵華的腳步。也正因為在身邊有此隱患,所以中國歷史上富強時期都要想盡辦法遠征日本。至於為何日本人覺得自己是正經的華人,根源在於兩千多年前的歷史狀況,不便多說。

    回到問題本身,劉伯溫不讓遠征日本是非常明智的舉措。跨海作戰無論是後勤補給還是兵力補充都非常困難,而糧食問題無法解決就只會半途而廢。無論是歷史還是今天,糧食問題都是非常惱人的大事,增產速度總是要遠遠慢於人口擴張速度。古時候生產力低下,對自然災害幾乎沒有抵抗力,崇禎帝更是倒黴,碰上蒙德極小期,連年天災不斷,農民因為沒飯吃而造反,結果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城。內憂外患之下政權居然還能運作十幾年,堪稱不可思議的奇蹟了。中國歷史朝代變革經常離不開自然災害的影子,家裡豐衣足食,有多少個農民願意冒著誅滅九族的風險去造反,腦子有病!

    即便是今日要遠征日本也是困難重重,表面上日本是個主權國家,可搞笑的是日本跟南韓一樣幾乎沒有多少自主權利,當年日本把黴菌的拆遷費安置費都準備好了,黴菌就是不搬走。當然,背後還有更多更復雜的因素在作怪,時至今日,日本依然是美帝插在東亞的一把利劍。況且日本海軍硬實力非常厲害,哪怕是今天想要幹掉日本也是困難重重。

  • 4 # 狄飛驚

    日本斬殺明使屬實,但老朱可不是忍氣吞聲的主!他一怒之下本想討伐日本,不過後來權衡再三,加上群臣勸諫,最終放棄,這說明他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絕不妄動干戈。

    日本為何膽大包天,斬殺明朝使者?

    倭寇之患早已有之。元末明初,倭寇經常襲擾中國東南沿海,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派7名使者到日本持詔書問罪,當時明朝軍力強盛,老朱口氣非常強硬:

    “詔書到日,如臣則奉表來廷,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如必為寇,朕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

    老朱的意思很明顯,你小日本看到詔書後,乖乖給我稱臣納貢,否則就老實在家待著,如果倭寇再敢來犯,別怪我大兵壓境,搗你老窩!

    可惜的是,明朝並不瞭解日本國內形勢,當時日本正處在所謂“南北朝時期”,有南北兩個天皇。明朝使者到了日本,兩眼一抹黑,並沒有見到任何一個天皇,而是把詔書送到了南朝的懷良親王手中。

    這個親王是武將,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一點政治敏銳性都沒有,他看到老朱的詔書這麼霸道,一怒之下,二話不說,當場把五個使者給斬殺了,留下兩個回去報信!

    老朱反映令人稱奇,繼續派使者溝通

    剩下兩個使者回國後一彙報情況,老朱發怒了,但後果很不嚴重。或許是覺得其中有誤會,第二年(1370年)朱元璋又派使者出使日本,這次詔書的口氣就緩和多了。

    這一趟,使者幸運地拎著腦袋回來了,同時帶回了那位懷良親王的回信:

    “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起竭力之兵,來侵臣境。水澤之地,山海之州,是以水來土掩,將至兵迎,豈肯跪塗而奉之乎!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有何懼哉!若君勝臣負,君亦不武;若臣勝君負,反貽小邦之羞。”

    不得不承認,這封國書水平太高了!小日本表面稱臣,語氣卻十分強硬,宣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日本人根本不怕你!無論是勝是敗,最後都是你大明吃虧!放著兩國實力對比不說,其中利弊分析還是一針見血的!

    再三權衡加群臣勸諫,老朱放棄討伐日本

    敢跟大明這麼囂張,以老朱的暴脾氣,肯定要動手了,但這次他沒有輕舉妄動,在劉伯溫為首的群臣勸諫下,老朱再三權衡,最終放棄了動武。分析其中原因,無非有以下三點:

    一是忽必烈的前車之鑑。元世祖忽必烈曾調遣空前強大的蒙古軍隊東征日本,卻因各種因素遭遇失敗,明軍雖正值鼎盛,但卻缺乏大規模跨海作戰經驗,一旦開戰勝負難料。

    二是北元殘餘勢力尚存。蒙古人雖被明軍打回大漠喝風了,但其殘餘勢力建立的北元實力不可小覷,仍然是明朝最大的威脅,東南倭患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何況是遠在東洋的日本,更是幾乎沒有任何直接威脅,不值得興師動眾。

    三是國內亟待休養生息。元末年以來,戰亂頻仍,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生產廢弛,明初最迫切的任務便是休養民力,恢復生產,發展農業,若窮兵黷武,勢必極大增加百姓負擔,甚至激化階級矛盾。

    以劉伯溫、李文忠為首的朝廷重臣也考慮到這幾點因素,極力勸諫老朱不要衝動。

  • 5 # 美麗青春您真痘

    大明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為彰顯大明朝的國威,將周邊各國納入明朝的朝貢體系當中,派以楊載為主使的使者帶著聖旨出使日本、高麗、安南、占城四國,因倭寇經常襲擾中國東南沿海,所以對小日本口氣非常強硬:

    “詔書到日,如臣則奉表來廷,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如必為寇,朕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

    當時日本國內正處在“南北朝”時期,有南北兩個天皇,楊載等人兩眼一抹黑,沒見到任何一個天皇,稀裡糊塗的把詔書送到了南朝的懷良親王手中,懷良是後醍醐天皇的皇子,性格殘暴,作戰勇猛,反過來說就是個沒文化的大老粗。

    懷良看完聖旨後不僅沒有順從之意,而且殺害了大明使者,並回信稱:“王若不審巨微,效井底蛙,仰觀鏡天,自以為大,無乃構嫌之源乎”,即說你這個當皇帝的,不過是個不知大小輕重的井底之蛙。

    朱元璋看後氣得七竅生煙,想立刻出兵攻打日本,劉伯溫勸朱元璋說道:“戰爭從來沒有必勝的情況,元朝討伐日本,曾經出動江南和北韓的水師,結果卻遭遇大風,慘敗而歸。我們大明朝剛剛建立,百業待興,如果一旦戰事不順利,就會大損國力。況且日本彈丸之地,物產匱乏,就算打下來也沒什麼好處,這實在是不划算!”

    朱元璋畢竟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他再三權衡後,恢復了冷靜和理智,最終決定吸取歷史的教訓,沒有冒險出兵討伐日本。

    1369年,朱元璋再次寫國書給日本人:

    蠢爾倭夷,出沒海濱為寇,已嘗遣人往問,久而不答,朕疑王使之故擾我民。今中國奠安,猛將無用武之地,智士無所施其謀,二十年鏖戰,精銳飽食,終日投石超距。方將整飭巨舟,致罰於爾邦,俄聞被寇者來歸,始知前日之寇非王之意,乃命有司,暫停造舟之役。

    懷良親王也回書一封:

    “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起竭力之兵,來侵臣境。水澤之地,山海之州,是以水來土掩,將至兵迎,豈肯跪塗而奉之乎!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有何懼哉!若君勝臣負,君亦不武;若臣勝君負,反貽小邦之羞。”

    朱元璋看後,欲立刻發兵討伐,劉伯溫上書說:“西北不平”當時的北元還在西伯利亞窩著,勢力還很強,雖不一定有東山再起的能力。卻也是心頭大患。隨時對中原虎視眈眈。朱元璋不集中精力對付北元,卻跑去對付日本,有捨本逐末的嫌疑。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大明時期,日本在中國沿海屢生事端;到了近代,日本更是給華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劉伯溫號稱前知500年,後知500載,但在對待小日本的問題上,他真的錯了。
  • 6 #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筆者搞不懂這個劉伯溫阻止朱元璋滅日本的說法,哪來的,筆者就把之前寫的文章,複製一遍好了。

    中日之間的恩恩怨怨在不必說的。現在人提起明代和日本對峙的時候,有些文章就做出一個假設和解釋,為啥朱元璋沒有遠征日本,滅掉這個禍患呢?有提出這樣的觀點,是因為當時元末農民戰爭剛剛結束,需要修養生息。所以不對日本進行遠征。說到這裡,還有關於日本懷良親王寫給朱元璋的回信如何大逆不道。關於朱元璋之所以不滅掉日本的原因,有文章就直接退給劉伯溫。是因為劉伯溫勸阻朱元璋,因此才讓日本逃過一劫。所謂的“書生誤國”這樣的觀點就出來了。

    然而,筆者竟然在《明史》的《劉基傳》中找不到關於劉伯溫阻攔朱元璋滅日本的證據。

    要弄清楚的一個問題是,朱元璋是什麼時候派人去日本的,《明史》卷三百二十二,列傳第二百一十,外國(三)《日本》列傳中說朱元璋第一次派人去是洪武二年三月,第二次是洪武三年三月。兩次派人去日本,都遇到了日本的懷良親王(明史裡面是良懷這個名字)。那這兩次赴日談判,和劉伯溫有太多關係嘛?

    首先說《明史》的《劉基傳》,《劉基傳》中,沒有說關於劉伯溫對日本的看法。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功臣,劉基封誠意伯。此前,劉基一直在忙於國家基建工程,而且還得罪了李善長等人,讓朱元璋生氣,然後是劉基告老回鄉。

    既然是劉伯溫勸阻朱元璋滅日本,那當事人朱元璋的傳記中,肯定有關於這個的記載。在《明史》的太祖本紀第二,朱元璋的傳記中,洪武二年,沒有提到提到派人去日本這件事,但是有倭寇襲擾山東的這件事。常遇春取大同,是月,倭寇山東濱海郡縣。(來自太祖本紀第二)到了洪武三年也是有類似的記載。到了洪武四年,有日本前來朝貢的記錄了。這幾年時間,也是沒有一處地方說劉基勸說朱元璋征討日本。

    如果說洪武四年後,劉伯溫在阻攔朱元璋的話,那就是奇怪的事情了。就在洪武四年,劉伯溫退休回家,回鄉後的劉伯溫,連青田縣令想見他一面,都要釣魚執法。可見劉伯溫不想在牽扯到官場是非之中了。又怎麼可能去跟朱元璋說討伐日本?

    肯定有人會質疑《明史》的證據,因為《明史》是清朝人編寫的,矛盾地方不少。那我們就去看《明太祖實錄》,裡面關於兩次派使者去日本的經歷,也沒有提到劉伯溫勸朱元璋不要討伐日本的。可見所謂的劉伯溫勸朱元璋不要討伐日本,十有八九是謠傳。

    再回頭說一下日本的情況,當時日本是南北朝,懷良親王是南朝天皇的兒子。為了對抗北朝,懷良到日本的九州島地方去擴充套件南朝勢力。洪武元年到洪武四年,雖然南朝方隊北朝是有一定優勢的,但這不代表就能吞併北朝。1375年,洪武八年,就在劉伯溫被朱元璋毒殺的當年,南朝大將菊池武光病死,北朝一度打的懷良親王要出逃九州島。現在如此,更不用說之前,就算南朝或者懷良親王對九州島的控制了。這也正是洪武三年為啥懷良親王對朱元璋服軟的原因了吧。當時那個環境下,要是再招惹一個敵人,那真是吃錯了藥。

  • 7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廣往四方遣使宣佈明朝之確立。關於其中對日本的首次遣使時間,據《明實錄》所記:“(洪武二年春正月)乙卯,遣使以即位詔諭日本、占城、爪哇、西洋諸國。”是洪武二年正月乙卯(20日)。但其後《明實錄》卻記載明朝曾於洪武二年二月丙寅(6日)再度遣使日本:“遣阿思蘭、楊完、者不花、鄧邦富、牛成、陳節等持詔諭雲南、日本等國,阿思蘭等俱賜冠帶衣服。”兩次遣使時間僅相隔16天,故而現今很多學者認為此兩次記錄很可能記述的是一次遣使。

    如若如此,明朝首次對日遣使時間又是何時?關於此問題,目前較為被認可的是日本學者佐久間重男所考證的洪武元年十一月。但詳查佐久間氏考證依據,其中隱含著不少可待商榷之處。本節即據此,對洪武朝首次對日遣使時間的定位,提出了不同見解。 以往主要是因《實錄》所記最初兩次對日遣使時間間隔過短,故而推測《實錄》記述有缺。但需要注意的是,洪武朝首次對日遣使實際上並未完全到達日本,即《明國書並明使仲猷無逸尺牘》所言:“首命使適日本通好,舟至境內,遇賊殺殺害來使,詔書毀溺。”使者只是剛剛抵達境內,便被殺害。剩餘使團成員可能旋即返回,帶回訊息。

    所以,並不是被其官方殺的,只因遇到流寇,所以朱元璋沒追究,也並不是劉伯溫勸的,老朱本來就沒打算追究。

  • 8 # 五味社

    朱元璋以日本支援胡惟庸謀反為由,將日本列為不庭之國和永不攻打的十五個國家之一,並將此寫入祖訓。

    倭寇一直是大明王朝的禍患,從洪武時期開始就在東南沿海騷亂。洪武年間有記載的倭寇入侵大約四十四次之多,尤其是在洪武十四年前,每年的倭寇入侵達兩次以上。

    為解決倭寇之亂,朱元璋遣使前往日本,表示願意和睦共處,然而日本幕府將軍以不知情為由搪塞。

    朱元璋第二次遣使,並攜帶一份帶有威脅性的信件,沒想到,懷良親王大怒,斬殺來使者。

    懷良親王斬殺來信,不單單是因為朱元璋以開戰相威脅,更是出於兩宋滅亡和日本抗元。

    兩宋滅亡前,日本以中國為榜樣,兩宋滅亡後,日本更是“舉國茹素”來哀悼。元朝忽必烈以“倭主不來朝貢”為名,攻打日本,最終敗於神風。

    雖然明朝取代元朝,但在日本人眼中,依舊沒有正朔地位。不管是明朝,還是日本,彼此都處於相互鄙視的地位。

    面對日本斬殺明使,朱元璋大怒,準備發兵攻打,但劉伯溫曉之以理,讓朱元璋明白日本對明朝誤會之深,而放棄攻打。

  • 9 # 古今通史

    元代就有倭寇之患,只是沒有明朝中期那麼嚴重,徐達打跑了元順帝,元大都到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雖然君主和元庭權利中樞仍然處於在逃狀態,但從國土上看已經具備了統一的態勢。

    元朝遭恨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大元曾經兩徵日本,但損兵折將不了了之,你可以和日本人玩命,但是沒法和大海玩命,海風就夠要人命了,其中也有些偶然因素,雖屬偶然,但是對悲慘的結果來說卻是必然。

    大元兩徵日本也不是毫無建樹,他在日本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到了老朱當權,這顆種子雖不至古木參天,但也算茁壯長成了,原因無非當時的日本人對大元馭下的中原統治環境並非一無所知,金戈鐵馬非小日本所能匹敵,整個日本統治政權先被嚇懵圈,再看到自己有如神助,而大元禍不單行,重生的喜悅過後就是深深的忌憚和忿恨。

    日本人航海技術尚可,但在那個年代那個環境,也不可能天天來國內打聽訊息,也有某種心態就是,我打不過你,我也懶得看你,你別招惹我就行了,兩下相安各過各的,我不朝貢平白佔你便宜,你也別過來佔我便宜,貌似咱倆不熟。

    大明吃癟

    大明建國伊始,老朱沒興奮幾天滿身就貼滿了“易事貼”,每天哪裡記得住這麼多事,沒辦法,老朱這隻鴨子是主動上架的,要命的是,上的還是烤架,政治環境遠算不上穩定,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北方戰區,對東部沿海的防務工作還無法快速納入有效管理範圍。飯要一口口吃,老朱肯定要分個輕重緩急,否則血戰八方的代價可能就是血濺八方。

    打定主意的朱元璋暫時擱置了海區防務建設,本不想搭理日本人,但是狗咬褲腿雖不要命,可很是心煩,更為討厭的是這條狗還和自己領地裡的餓狼勾結,濱海地區受到倭寇的洗劫,建國後,日本人就在海上漂,瞅準機會就搶一票,好像是搶順了手,濱海地區屢次遭搶,民怨沸騰怨聲載道,影響到了朱元璋的統治基礎,這無異於挑戰老朱的威嚴。

    於是老朱也學大元朝最初對日本的手段,派使者,恩威並施,早先是發出詔書,通知周邊小國,這其中也包括日本,不言而喻,你懂的,朝貢吧,萬國來朝籍此彰顯大明正統,包括急著修史也是這個意思。

    ①首次溝通日本人是怎麼回覆的呢?用行動。又一連串搶了好幾票,沿海地區都遭了秧。

    ②二次溝通,大意就是“服不服”?不服你就抓緊練兵加固城池吧,我會揍你的。

    (詳情不述)

    當時的日本是南北朝狀態,南朝政權對中原地區的政權更迭並不清楚,只道還是同一群人在同樣的事,反正都不是什麼好人,雖然南朝政權後來對大明有些善意舉動,但其目的無非是撈取個人政治資本,且南北對立,倭寇方面也就不可能有統一的共識,所以大明的海區邊患一直持續著從未停止。

    老朱忍了十多年終於被勾出的肝火無需再忍,雖然在他眼中權力中樞還有很多不穩定因素亟待清理,但也不急於一時,這時候再分輕重緩急的話,天平漸漸偏向於東部海區,大規模徵兵築城行動急鑼密鼓的展開了,軍士總在七萬上下,下一步自然是備船準備出擊。

    劉基的諫言

    一如《明皇祖訓》所載,這是劉基的諫言,也是對外的場面話:

    大明周邊諸多蠻夷,大多隔山隔海,犄角旮旯。(雖然我有能力拿下他們的土地)得到他的土地還不夠士卒補給(還要長途跋涉的補給養軍,資源耗費是巨量的),(那些人矇昧未開)也不值得我下達政令。要是他不知好歹來犯我大明邊境,那麼他是要倒黴的。

    他既然不對大明構成威脅,而我再獅子搏兔耗費無數資源、民力(補給運糧等)、軍力對於我來說也不是好事。

    我恐怕後世子孫想不通這層道理,仗著我中國富強,貪圖開疆拓土建功立業,貪一時之功賞爵位,毫無道理的對蠻夷開戰,致使生靈塗炭,要牢記,萬萬不可。(劃重點)胡戎和西北邊疆素不安寧,從來都是不得消停,這裡才需要積極練兵備戰之地。

    外部來看,雖然日本的諸多勢力都爭搶著朝貢,但老朱對此卻抱以深深的不屑,日本大亂,沒有統一的政治環境,不具備朝貢資格,無論他們在日本的地位如何,在朱元璋眼中無非就是一個個縣級武裝的頭目而已,即便朝貢也沒什麼面子,所以很多次都拒收貢品,大概意思就是我整不了你,但也不稀罕你的土地和禮物,老死不相往來最好。

    後來又把勾結倭寇的罪名安在了胡惟庸頭上,可見他對日本人的忿恨,其實看過明事的朋友都明白,這罪名是瞎編的,時間都對不上。

    老朱原本隴右布衣,雖然在開國的奮鬥過程中始終沒有放下學習,並且尤愛歷史,但是他的知識積累狀況,相對底子較薄,讓他高瞻遠矚幾百年,不單他,誰也做不到。但是倭寇問題的隱患和危害卻是實實在在的遺留下來了,沒辦法,這鍋就得他背,比如滿清所揹負的百年屈辱史,他是執政政權,無論什麼原因,背鍋是應該的,更何況絕大部分是自己作的,隆裕太后的“名言錄”說明一切,誰還不知道誰呢。

    朱元璋的這種老死不相往來的舉措稍顯短視,當時大明官兵皆百戰之師,論打仗還真不怕誰,沾打仗都很有興趣摘果子撈些軍功,如果開戰的話,類似抗倭援朝那種膠著狀態,在大明開國的一大段時間內是不會發生的,日本人怎麼打也是死。

    但是-以丞相被廢為例,老朱的體格可以扛住高強度工作,他的鐵血和手腕能夠壓制一切不協調的聲音,但是除朱棣外,後續的諸位皇帝天天養在深宮,那身子骨可挺不住那麼大工作量,所以,如果說以文制武還情有可原的話,那宦官干政就罪不容誅了,不該犯的重大錯誤,這權利還能心甘情願的雙手奉上,當然,限於篇幅,更深層次的原因我就不在此文表述了。

    老朱的舉措,他的信心來源於強大的軍力和快速恢復的民力。但如果和平時間過久,士兵們都從來沒經歷過戰爭,再缺乏應有訓練的時候怎麼辦,居安思危這方面,老朱考慮少了,這導致自身力量發生問題,而倭寇力量得到有效積聚的情況下,大規模的海患爆發,給軍民帶來了更大的災難,付出了更慘重的代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個人都有明星相,你所看過的明星和作品,哪個明星模樣最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