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個人要想有好的結果,不如有好的開始。卻偏偏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38
回覆列表
  • 1 # 南山易人易學

    傳統文化固然不錯,亦不可完全照搬,數千年以來,文化的發展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有進退也有增減。先賢們總是要把優秀傳遞下去。使民歸厚為宗旨。百姓歸於厚德,則家齊國治天下平。欲使民歸於厚,先使君修於德。最終達到上下不怨、民用和睦,成就至德要道。第一,慎終追遠,是自天子以至於庶民,而不是僅限於百姓。

    若僅僅要求百姓厚德,君王不能先自己做到,那是不行的。所以說:堯王、舜王以仁政領導天下,百姓就跟著他行仁;夏桀、商紂以暴戾橫行天下,百姓就跟著他做壞事。【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首先是君王在追遠,而後才是百姓在追遠。一定要先明白這個道理。

    第二,人生大事:冠冕、大婚、祭祀、祭祖等,離不開追遠。

    先說冠冕,古代重視冠禮,是在宗廟進行的,表示對冠禮非常尊敬。不敢擅自做主,便是尊敬祖先,讓祖先滿意。

    甄子丹電影《武俠》裡面有一個情節;一群小孩子在祠堂前舉行祭禮,就是表示先有祖先後有自己。不能忘本。

    再說大婚,合二姓之好,結為連理,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故君子重之,是以婚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設宴於宗廟。表示對婚禮謹慎、審慎、尊重、正規是態度。宗廟就是祖先。

    祭祀祭祖不言而喻,必在宗廟。喪禮更接近於“慎終追遠”,所謂“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一點,今天照樣在進行。

    清明節祭祖掃墓,就是“祭之以禮”,他鄉遊子回鄉祭祖是禮。戰士們、同學們、同事們、廣大市民們有組織的到烈士陵園掃墓,也是祭禮,緬懷先烈教育後人,不忘英雄,繼往開來,就是慎終追遠,就是要“民德歸厚”的。

    再說逢年過節,舉家團聚,禮分上下,美德傳承,也是追遠,在傳承民德歸厚。

    第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不會脫節於社會。

    有人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對於今天的人們已經遠離。錯!也一點也不遠,就在身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時候,是在追求歸厚。

    讓小朋友背唐詩,彈古琴的時候,是在歸厚。學習傳統文化是在歸厚。給孩子講自己驕傲的過去是在歸厚。給孩子講家族歷史是在歸厚。這一切都是在追遠,在傳承歸厚。

    第四、慎終追遠是兩層意思:慎終和追遠。

    其一是慎終,主要表現在喪禮上;其二是追遠,主要表現在教育上。

    當大家在學習傳統文化的時候,就是在追遠。在歷練自我,要造福後人,要歸厚的。誠然,古今有變,不能全盤照搬,但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核心依然在進行中!不會與時代脫節,也不會落後。

    當三朋四友聚在一起,禮節還是不可缺!當自己或者親朋婚禮時,禮節還是不可缺!當孩子讀書往來,懂不懂禮節、是否進步是家長牽腸掛肚的,一個懂事的孩子,努力進取的孩子是家長欣慰的,這就是禮。

    電影《神鞭》傻二有一句臺詞:祖宗的東西,絕活就是絕活兒,就是變了,還是絕活兒!

    中國文化講究淵源,百家姓講究淵源,帶著自己的孩子出門會客,別的孩子知道自己的淵源;自己的孩子一臉懵逼。然後爸爸在旁邊圓場說:“那些過時的東西,我們不學。”可以乎?自己不感覺慚愧?

    第五、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為什麼是曾子說出來?

    《孝經》是曾子所傳。作為二十四孝之“齧指痛心”的大孝子曾子,因為耘瓜被父親打昏一事,被孔子批評。

    後來得到孔子專門講解孝道,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

    倘若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父母為誰?祖父母為誰?何以彰顯?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自曾子說出,無疑為孝道之延伸也。第六、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是孝道,也是教育。更是傳統美德代代相傳,不會過時,也絕不會過時!

    (本文圖片源自網路)

  • 2 # 待曉兒

    “慎終追遠”是儒家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曾子將其當做教化百姓的手段,認為如果一個社會從上到下都能“慎終追遠”,就會達到“民德歸厚”的效果。

    那麼,什麼是“慎終追遠”?它又為何會讓儒家看重呢?

    “慎終追遠”,儒家所樹立的道德標準的實質化

    “慎終”指的是對待父母、長輩等的逝世要嚴肅;“追遠”指的是對待祖先的態度要尊敬。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慎”才是重點,它指的是心靈上的嚴肅,而不是排場等的浩大。

    儒家將這樣的思想和具體的規範聯絡起來,也就是“喪禮”和“祭祀”。

    在“喪禮”上,儒家嚴格遵循禮法的規定,根據親疏遠近,將守孝的服飾分為不同的等級,也就是所謂的“五衰”,還將不同身份者的守孝時間劃分得較為詳細。

    儒家認為如果連這些最基本的禮儀都不遵守,那麼又怎麼能談到對於長輩逝世的悲痛呢?如果連長輩逝世都不感到悲痛,那這樣的人又怎麼值得信任、值得結交呢?

    儒家在這種事情上非常看重,提出的理論也很有道理。

    試想,如果當今社會里,如果一個人,連對自己的長輩都不孝順,那麼你會不會相信他真心會對其他人好呢?

    但是,問題在於“孝”是一種情感,如何來表達?儒家為其制定了行為的準則。

    這些“守孝”、“衰服”等具體細節不是儒家規定的,但要求遵守這些禮儀是儒家的堅持。

    所以,古代官員如果因為特殊原因不能守孝的時候,朝廷的做法叫做“奪情”,其實也是承認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但只不過是不得已罷了。

    在“祭祀”上,儒家注重對於先祖的追懷,並不是求得鬼神等的保佑,而是希望後世子孫能繼承先祖的美好品德。

    所以歷史上尤為關注“家譜”、“家訓”等事物的修撰,也使得古人經常出現追溯先祖的風氣。

    當然,這裡的先祖肯定是一些正面人物,像秦檜這樣的奸臣,他的後人會自嘲,但絕對不會以他為榮的。

    這樣的行為無疑能增進家族的凝聚力,使得整個家族呈現出向上的發展態勢和精神面貌。

    這種思想是符合中國古代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經濟的,要想“國治”,那麼就必須要先“家齊”才行。

    儒家將這樣的思想用道德標準實質化,成為了從上到下都需要遵守的行為準則,自然會使得民間德化順利推行。

    “慎終追遠”的實質,是代代傳承的敬畏心

    “慎終追遠”,其實講的就是對於先賢長輩的敬畏心,這在《論語》中其他的語句中也有表現。

    《論語·述而》中說: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樣的說法更為直觀一些。

    是說,即使長輩逝世之後,依然能遵循其之前的教誨,這才是“孝”。

    其實就是“慎終追遠”的具體表現,不忘長輩的教誨,緬懷祖先的品德,用以激勵自身前行。

    儒家的治國思想是用道德禮義來規範社會行為,那麼對於一些有利於社會長治久安的行為自然是極為支援的。

    使得百姓知“敬畏”是其重要思想之一,敬畏長輩,敬畏先祖,進而能對國家、對上級產生敬畏,使得“君臣父子”各有所職,社會才能長治久安。

    《論語·學而》中說: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可見,無論是“慎終追遠”還是孝道禮義,其實最終的目的都在於“知敬畏”,使得百姓透過遵守孝道、祭祀祖先等等行為中對整個社會的執行有清晰的觀感。

    敬畏長輩,敬畏祖先,進而敬畏國君,自覺遵守國家推行的各項制度,那麼社會自然就會穩定。

    “民德歸厚”正是社會穩定這一結果的體現。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3 # 明貞

    利益是人類眾生的原始驅動力,不過利益有長遠和眼前短暫利益之分!在物性物慾世界客觀規律自然法則是反智反良知的,食物鏈弱肉強食主宰命運造化!所以儒學才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之說!因果輪迴說在生滅中是很難實證並檢驗的,因為生滅本身是偶然異常之造化,是顛倒因果混亂是非的,所以世傳之倫理道德並不能夠使人在生滅中有所助益!近現代德國哲學家如下評論儒學之論語:

    .他對儒學情懷和老莊對忠孝仁義的評論差不多,在現實中也差不多!現實是二元對立的,有正就有反,執著有為反而適得其反,這是老子提倡無為不爭而順其自然的根源!這也是近現代西方文明崛起的因!一切為了生存一切為了利益,弱肉強食!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不過一種美好的理想!在實際執行中,仍然是利盆至上!道德執行就虛偽而膚淺,這是命運實相!根本原因在於神權皇權到當代的金錢自我至上體系造化下的道德,不過就是私性物慾,也就是說道德不過滿足自我和慾望的知能,是偽道德!慎終追遠民德深厚深厚的不過是,滿足自我和物慾的知能!

    這是人間亂象的根本因,類同於豬狗牛馬的命運不在它們自身一樣,人類也不過命運主宰者之傀儡芻狗,逆命者不瘋狂即命運多舛生存都難,如何做到真正的慎終追遠,民德深厚?釋迦貴為王子,為什麼棄家苦行?悟道後乞食傳道?開館授徒好了,何必那麼苦?命運造化不允許,只好卑賤自己!在物質法則下,愛心良知只能是虛偽的口號或騙人的智巧,這是物性物慾法則所規定,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小說軟體最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