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9
回覆列表
  • 1 # 走偏的傳說

    以我轉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憂,大地盡屬逍遙;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順亦生愛,一毛便生纏縛。

    譯文:如果以我為中心去運轉事物,得到了不會喜歡,失去了也不會優慮,大地到處都逍遙自在;如果以事物為中心來役使自我,不順遂就產生怨恨,順遂就又顯得留戀,即使一點點事物就能使人受到束縛。

    賞析:以本身為中心去運轉事物,任何事物均為我所用,得乃是盡力之得,失乃是未盡力之失,這中間只有實與不實之感。何喜何優之有?以事物為中心,人隨著事物的順遂而有不同心境,這中間本身完全失去主動,情隨境遷,當然處處都有無形的拘束存在。

  • 2 # 沉默的時光ing

    這句話出於《菜根譚》。想看原文,請自行百科。下面只說一點兒自己的感悟。

    心是自我的主宰。一個人能在精神上超越了物質的層面,他的世界便會無比的開闊、自由。自然不會被外物所牽絆。內心的喜悅便不會因外物的得失而有所波動,這叫“以我轉物”,相反一個人一旦被外物所驅使。就會變得斤斤計較目光短淺,毫髮之間也會產生煩惱。即使物質上富可敵國。內心整日被外物的得失所撩撥著,想必也不會快樂。這叫“以物役我”。當然“以物役我”這個境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在當下這個處處強調競爭、效率的社會氛圍下。慢慢來吧,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生活就是一場“修行”——“用你的所學所知一點一點的去正你的為。”

  • 3 # 文旅大俠

    “以我轉物,逍遙自在”是一句漢語古語,出自《菜根譚》,意為:能以我為中心去推動和運用一切事物,即我為萬物的主宰。

    《菜根譚》原文語道:“以我轉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憂,天地盡屬逍遙;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順亦生愛,一毛便生纏縛。”,其大意是,能以我為中心來操縱一切事物的人,成功了固然不覺得高興,失敗了也不至於憂愁,因為廣闊無邊的天地到處都可悠遊自在;以物為中心而受物慾所奴役的人,遭遇逆境時心中固然產生怨恨,處於順境時卻又產生不捨之心,一些許小事便使身心受到困擾。

    人們在一定條件下,以我為中心,由我的精神力量主宰一定的時間空間是完全可能的。這樣萬物為我所用,失去了一物可另取一物,失敗了一事可另創一事,海闊天空無憂無慮。反之以物為中心的人就易恩得患失,對任何事胸襟都不夠開朗,結果弄得事事侷促,處處齷齪,守財奴就是典型。比如寫字、作畫、習文、著書,這些精神領域的活動都需要以我為主宰的精神來把握,才能得心應手,下筆如有神。

    在現實生活中,人多被外物所牽,很少能夠成為逍遙自在的人。人和物本來應該是人駕馭物或成為人轉物,但事實上卻多是人被外物所轉所役使。事實上,很多人都成為了物質財富的奴隸。

  • 4 # 一撮茶

    【1】《荀子》曰:“君子御物,小人御於物。”

    意思是說,君子調御外物,小人被外物調御。

    言外之意是說君子不會被外物改變自己善良的心,小人會被外物改變自己善良的心。

    【2】以我轉物,即是不被外物調御,即善良的心不被外物所轉,延伸為善良的心不被人、事、物、認知所牽絆困擾,自然逍遙自在。

  • 5 # 茶人滿常覺

    在一定條件下,以我為中心,由我的精神力量主宰一定的時間空間是完全可能的。這樣萬物為我所用,失去了一物可另取一物,失敗了一事可另創 一事,海闊天空無憂無慮。反之以物為中心的人就易恩得患失,對任何事胸 襟都本夠開朗,結果弄得事事侷促,處處齷齪,守財奴就是典型。比如寫字、 作畫、習文、著書,這些精神領域的活動都需要以我為主宰的精神來把握, 才能得心應手,下筆如有神。

  • 6 # 老味稻

    “以我轉物,逍遙自在”出自明·洪應明《菜根譚》。《菜根譚》取自宋儒汪革語:「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

    我們先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菜根譚》著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籍貫據說是四川。生活在明神宗萬曆年間。根據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蹤》,我們得知他早年熱中於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洗心禮佛向道。萬曆三十年(1603)前後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與袁黃、馮夢楨等人有所交往。《菜根譚》反映了明代知識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說,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釋家出世思想和道教無為思想,結合自身體驗,形成的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則。

    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從儒釋道三個角度來解讀這句話。

    洪應明成年生活的年代,在王陽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心學開始傳播的五十年後,我們知道陽明心學遍及明代的大江南北,出現“門徒遍天下,流傳逾百年”局面。王門後學分化為八大學派――黔中、江右、浙中、楚中、閩粵、南中、北方、泰州,特別是泰州王門將陽明心學傳播到平民百姓之中,並最終引領出了東林學派的書院講學運動。陽明心學作為中國儒學集大成的一種思想體系,自明朝中葉產生以後,即成為中國思想界的一股狂飆,在國內外,對社會各階層的人物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可以推斷,洪應明是瞭解陽明心學的。

    王陽明先生被儒家稱為儒家四聖之一: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他在臨終前說了八個字:“此心光明,夫復何言!”陽明先生終其一生之力,將心學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體系構建完成,而心學最終目的就是光復內心的良知,達到我心光明的境界:一念發動、一言一行,都沒有私慾和惡意藏匿其中。從儒家陽明心學的角度理解,以我轉物,是一我“光明之心”轉物,自然可以抵達逍遙自在(格物致知)的境界。

    佛家自唐朝禪宗六祖惠能祖師確立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後,禪宗開花散葉,禪宗後來修行之人如得指月之指:“人人都有本性、智慧覺性,本來是清淨的,從來也沒有染汙。但用此三世一切佛一切祖之同心,直了乃至無了,證得菩提。”

    在《六祖壇經》裡說到一個故事:有一個和尚名叫法達,由於他誦唸《法華經》已有三千餘部之多,因此就生起了貢高我慢之心。當他到曹溪南華寺去參禮六祖惠能大師時,本來所有僧人當拜見住持、方丈和尚都應該搭衣持具,恭恭敬敬的叩頭頂禮。但因為法達心中生出一種我慢,他與六祖惠能大師見面的時候,只彎一彎腰,連頭也沒有叩到地上。六祖惠能大師便問他:“你現在心裡有什麼?你平時修習什麼?”法達很坦白的說:“我念《法華經》已有三千多遍了。”惠能大師說:“我不管你誦經多少部,但必須要明白經意。於是繼續說了一首偈:‘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比。’‘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仇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用,常御白牛車。’”法達聞言大悟,重新恭敬地給六祖施禮。

    所謂「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比」,之所以有我,就是因為沒有明白經中的道理,故未能把貢高我慢袪除,這就是迷。所以說,迷的時候被法華所轉,而當悟了之時就能無我,就能轉法華──轉法華才是真正的妙法。

    以此案例觀之,佛家的“以我轉物”,是用“直了成佛的此心”去轉物,即用開悟的心去轉物而不執著於物,去證得菩提(佛家逍遙自在的境界)。人生解脫了,才能夠得遊戲三昧,在人生的境界裡面享受人生。

    在中國文化裡頭,逍遙這兩個字是莊子最先提出來的,逍遙的概念版權應該歸於中國的文化之根——道家。在我們桂林的灕江王城邊上,有座中國古代的四大名樓之一:逍遙樓;逍遙樓上字為唐大書家顏真卿所寫。南懷瑾先生認為《逍遙遊》就是告訴我們:逍遙是解脫的見。人生不要被物質的世界,不要被現實的環境所困擾。假如是被物質世界、現實環境所困擾了,那麼人生的見解已經不夠了。所以能夠具備了高遠的見解以後,那就不會被物質的世界所困擾,不會被人生痛苦的環境困惑了,自然會超越,會升華。《逍遙遊》它的內涵就是如此。

    人若以物為中心,就容易恩得患失,結果弄得事事侷促,處處齷齪,守財奴就是典型。比如寫字、 作畫、習文、著書,這些精神領域的活動都需要以我為主宰的精神來把握, 才能得心應手,下筆如有神。莊子的道家思想,包含著為自由,為生命而“反叛”世俗慣性思維,為自由而向逍遙的價值取向,不為物所奴役,不為物所累,追求人的生命,追求人生的自由!

    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在這一個點上,是可以貫通的。

  • 7 # 抑鬱症破譯者

    “以我轉物,逍遙自在”————讓我們自己的心作為主綱,調動、派遣外物。即量體裁衣、量入為出,則知足常樂,逍遙自在。否則的話,一旦為外物所驅使,則淪為外物的奴隸。貪心不足,拆東牆補西牆,捉襟見肘,焦頭爛額,甚至禍患臨頭。(“悟空問答”和題主共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論語》開篇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要暗示我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