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瘦魚說
-
2 # 寶大史聊社群
我就拿我的社群說一下吧。
我自己是做社群領域的,我的社群定位的就是社群新零售這一塊,屬於知識付費社群。
我的社群叫:社群森林,主要有兩方面功能。一方面我會在群裡,講一些社群相關的知識。另外一方面,會幫群裡做社群新零售領域的,社群團購平臺和供應商進行資源對接,幫助他們更好的賣貨。
規模不算大,目前做了有一年,會員差不多400人,一個人會費也就幾百塊錢。當然我也不是主要靠這個會費掙錢,主要是篩選一下資源。
我和會員的粘性還是蠻不錯的,我們除了線上在群裡聊,我線下開一些社群新零售大會,大家也都會過來參會或者擺展捧場。
其實做知識付費社群,也沒有那麼複雜。我覺得各個領域都可以做,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持續能為群員提供價值,如果來再能幫他們賺到更多錢,那就很靠譜了。
下面扔點群裡的圖片,你們可以看看,氛圍還是很好的,反正都是誇我的,哈哈哈哈。
-
3 # 魚小漁繪本創業記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降低了人們獲取知識經驗的門檻,網路裡也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只要我們想了解,總能找到相關的內容。但至於知識經驗是否正確靠譜,就不太好說了——這也成了知識付費行業發展至今的一大難題。
在決定深入研究知識付費行業伊始,就跟著相關專業的導師,共同探討“如何扭轉最佳化雜亂無章的市場亂象”。
業內人士普遍都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內容生產者入局,知識付費市場的內容同質化將越來越明顯,同時呈現出大眾化、覆蓋面廣等特點,無法滿使用者深度學習的需求,難以提高使用者粘性。”
舉兩個例子似乎更能說明這個問題 :
【第一個:繪本加盟】
從網路隨處可見的繪本貨源加盟來看,幾百到幾千的不同檔位收費。但培訓內容看上去毫無差別,大家都是朋友圈、文案、引流方法的培訓,從外在表現形式上看不出有任何差異性。這對於新手外行來說,根本無法從表象看到實質內容的不同。這也充分將知識付費行業的同質化、易模仿、知識生產者水平良莠不齊等問題表現的淋漓盡致。
【第二個:知識的普遍性】
「個人品牌打造」這個名詞大家一定不陌生,近幾年新興的網際網路產業。簡單概括:如何將你個人打造成一個品牌進行網路宣傳推廣再變現。可問題來了,親子行業與美妝行業的個人品牌打造能是一樣的嗎?使用者群的喜好、行為習慣都不同,那具體落地到營銷推廣上又怎麼能一概而論呢?這又充分的解釋了覆蓋面廣的問題。我們都聽過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這都跨行業了,難道還能用通用性知識解決單獨行業的特性嗎?
問題既已暴露也已發生,那作為行業的研究者最基本的素養就是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我們不能掩耳盜鈴的自動遮蔽,漠視它的存在。
如何解決知識產品同質化的問題呢?
首先,我們得知道知識付費產品是什麼?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種商品,是我們自己生產的產品;猶如養育孩子般的從分娩到培養成才,期間經歷了種種磨難。
就像銷售童品一樣,往常只是賣了一件童品,這是由別人生產的、有成本價格控制的產品,需要我們加些價格轉手再賣出,那些餘下的差價才是利潤。
同樣,還是銷售產品,只不過是銷售了一份自己生產的知識產品,成本價格是時間和精力的付出,而定價則由我們說了算,這是純利潤。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剛剛加入繪本行業的時候都想著招加盟招代理而不願意腳踏實地的銷售產品,因為這是肉眼可見的利潤高低差。
還有部分人看見知識付費就覺得離自己太遙遠,我沒知識,也沒技能,怎麼還能生產出自己的產品呢?這裡其實套用一個概念比較好解決——降維打擊。
我們征服不了比自己厲害的人,但我們能征服不如自己的人群。
就像我一個日語生。如果我選擇學習英語,我會選擇能夠有時間給我一對一糾音指導的英語學習愛好者,而不會選擇北大教授來給我講英語邏輯。因為對於低段位的我來說,只解決眼前能夠發音的問題就足矣,上升到高層次邏輯的時候,我可能才會選擇北大的教授。
其次,我們為什麼要去解決這件事?解釋這個問題之前,請大家想想:為什麼很多人明知道線上培訓的賺錢之處,卻堅持不了多久就消失無蹤呢?
從我兩年多的實踐經驗總結來看,原因可能有二。
其一,只盯著眼前的即得利益,忽略了自身業務水平的精進;
以賺錢為目的的事情通常都會無疾而終,因為賺錢不是一觸而就,不賺錢就刺激不了行動;而以提升自己為目的,精神世界得以滿足,得以有精進的動力,自然而然你就會越來越優秀、也會越來越值錢。
其二,只想著怎麼解決流量和成交,卻忽視了產品的重要性;
就好比,經營餐廳,富麗堂皇的裝修、賓至如歸的服務。但是,由於高階廚師和入門廚師的廚藝差異菜品的味道自然就不同。久而久之就會因菜品味道的不同逐漸顯露出餐廳生意的好壞。能維持生意的長久之道與產品的升級迭代和服務品質升級皆息息相關。
最後,如何成為優秀的線上培訓講師?這個話題有些寬泛,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素質跟個人過往的經歷及學識密切相關。
說兩個最直擊要害的必備素養:
其一、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這個問題看上去很白痴,但真正能搞懂自己的核心業務是什麼的小夥伴們少之又少。多數情況下,我們都處在了人云亦云、跟風從眾的盲從選擇業務拓展。就像繪本閱讀,多數人想的是:擴大閱讀範圍,提高自己的閱讀技巧。但卻從未結合自身的想想:這個業務的邊界有多廣?自己是否有足夠精力去完成?如果深耕更細分領域是否會更容易出成績?找不到核心業務,再使勁兒都是方向不對,努力全廢。
其二、關注培訓帶來的結果;
很多來找我學習的小夥伴都會說:“我不想要只給發聊天記錄或者文字文件沒有後續的培訓”。看,多麼現實的使用者需求。那些培訓者為什麼不能想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沒準兒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後續會有更多人的加入學習,收入自然也會水漲船高。這也是知識付費行業的另一種問題:只注重售前卻不負責售後,到課率、完課率的問題好像都不在關心範圍內。
從來都不反對賺錢,但要對得起自己所賺的每分錢;現在做的不夠完美不要緊,重要的是知道自己需要精進,有意識的最佳化和改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未來才能走的更穩健。
知識付費行業值得我們每個網際網路從業者去共創其價值,最佳化其服務,每個人改善一點點,終會給這個行業帶來質的改變。
✔️結 語
或許,知識付費對於我們很陌生,甚至是第一次嘗試性接觸。
或許,知識付費對於我們是挑戰,甚至不自信可以做到完美。
或許,知識付費對於我們是機遇,甚至是未來某時刻的風口。
未來,未盡可知;但,現在,盡在掌握。
沒有第一步就永遠不會有終點,不破不立。
共勉!
1、我是親子行業創業者魚小漁。有問題可以提出來嘍,小漁看到訊息會回覆的(有時不及時,還望理解)
-
4 # 精彩FC
新媒體培訓行業最適合做知識付費,需求人群最多。
-
5 # 運奇說事
當你的觀點經驗產生不限的價值,就應該獲得勞動報酬。
-
6 # 你不配4H8F
每個行業的都有相關專業知識,總結到的經驗都適合於付費。想掙錢先讓自己值錢。
-
7 # DY超凡音樂
技術類的,知識類的,都可以,比如現在短影片很火,可以培訓短影片剪輯拍攝
-
8 # 琥珀酒荘
創業專案計劃,心理諮詢,初升高教育提分
-
9 # 蘇霍姆林斯基
其實任何行業都合適。關鍵是你得找到願意出錢的人。就以我來說吧。絕大部分的知識付費我是不可能接受的。因為我看一本書就可以獲得這麼多知識。我為什麼要花更多的錢去找這個人呢。說句不好聽的話。知識付費,就是來騙傻子了。所以你一定要找到那些願意出錢的傻子。
-
10 # 四海52932566
建議選擇有點門檻的,至少不是那麼容易獲得。另外你把簡單的東西整理起來、系統化。節省別人的時間也能收費。
-
11 # 振興未來
適合做知識付費:創作品。創作品要雙進。時代俱進,創作才會更贏。努力在創作中求生存。求決策。要思而進步?要勤而苦讀。要真心對待。勤於學,創而讀。知識學不盡,費盡苦寒讀,默記在心中。這是山水畫的源泉。努力拼搏,知識才進步。有更新,更美的藝術,技術。創作才有信心,才有所發展。作品才創新。
-
12 # 聽瘋談賤笑蒼涼
教育,培訓。出相應的課程與教材。
-
13 # 曉堂鴿
這個沒有限制,一切需要知識的行業,都可以做知識付費。只是知識付費的門檻比以前更高了,不再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來販賣知識了,使用者對於“付費”的標準將大大提高。
回覆列表
不請自來。這個我比較有經驗,因為我個人2018-2019年有自己親身做過知識付費類專案。
首先,談談我是怎麼進入這個圈子的。
就是這裡面的群友都是微商,而且,99%都是寶媽。
那它的目的之一就是,促進微商小夥伴之間商品的一個流通,每天固定兩三個時間,搶佔分享名額(是的,要靠搶的)大家在社群裡可以透過銷講的方式,介紹自己的產品,透過有吸引力的文字、圖片和影片等等方式,把自己的貨賣給其他群友。
因為畢竟是銷售,你怎樣透過有說服力的方式,把你的產品賣點展示出來,怎樣抓到消費者的問題點和痛點,怎樣在最後透過有效的方式促成下單,甚至形成批發式成交呢?這裡面,其實大有學問。
那在跟群主的交流中,我們覺得這是許多微商夥伴急需的銷售和文案技巧。
那這是一個社群,肯定需要運營支援。我就在裡面做文案和成交方面的專職運營,每天固定時間,比如中午12點,大家吃飯的空閒時間,在社群裡進行產品銷售技巧和成交型文案方面的知識分享。
因為我們在這個社群裡有個習慣,群主包括大家平時都是喜歡發紅包的,比如看到某個群友的好點子,會奉上某某專屬紅包,群員也有這種好習慣,很多群友私聊我時,二話不說,先發紅包表示誠意。
當時,剛開始,不太熟練,諮詢費都是比較低的,比如,19.9元/次這樣,慢慢的,我越來越熟練,能力也有提升,人多了起來,這個諮詢費就不定期漲到諸如39.9元、59.9元、88元、188元……
後來,我又去更多更大的專業文案社群玩,結識了很多比我專業的夥伴,也透過分享獲得了紅包讚賞等等。
有一個寶媽小夥伴,經常跑來問我,圖片怎麼做的,有問題就問,真的很欣賞這些上進的寶媽呢!
另外,因為平時接觸的都是知識付費圈的小夥伴,也有人來找我做相關的海報設計,還有公司負責人來談合作。
所以,我想說,現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很多領域都可以知識付費專案。
想做的話,建議從自身情況出發,分析一下你自己擅長哪一塊,對哪一塊非常感興趣,這種喜歡如果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就像現在我在嘈雜的商場,可以旁若無人地碼字寫問答一樣。那你可以著手做起來,從免費做起,積累經驗,增加自信的同時,慢慢提高費用等等。
以下是一些付費類課程平臺,如果沒有思路,可以去看看別人怎麼做的:荔枝微課、千聊、小鵝通、乾貨幫、唯庫。
我是瘦魚,喜歡文案、新媒體,愛分享一些乾貨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