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生有畫
-
2 # 數碼科技瞭解者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稱孝文漢化,是指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時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是漢化運動,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戶調製,變革官制和律令,遷都洛陽,改易漢俗等。
一、緩和尖銳的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觀原因。
二、當時的經濟、軍事、政治的需要是改革最為直接的現實原因。
三、孝文帝自身的個性品質和對漢文化的瞭解是改革的主觀原因。
四、民族大融合趨勢的出現為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
-
3 # 夢的精彩
北魏孝文帝為什麼要漢化改革?簡單的說是他身上流著至少有一半的漢人的血。他的祖母馮太后是漢人,他的母親也是漢人。孝文帝從小就在祖母馮太后的監督下,系統的學習了漢人的經典子籍,而且融會貫通。與其說孝文帝是鮮卑人,不如是他應該是從裡到外的漢人。
其次當時北魏的政治環境是地方豪強勢力過於強大,軍閥難以控制。為了加強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迫切需要把國家體制變更為漢人的中央集權制。如要改變,鼓勵和強迫鮮卑人漢化是政策能否執行下去的先決條件,使之心甘情願的接受。遷都、改姓、換裝、通婚......的改革於是相續推出。
可惜孝文帝只不過活三十三年,就英年早逝。幾年後,就發生了反漢化的“六鎮之亂”。這次轟轟烈烈的漢化就此結束。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建立的北方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鮮卑族在東漢後期西遷之後,鮮卑族迅速壯大,搶佔了蒙古草原部分地區,成為 蒙古高原東部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之一。
東漢末年,中原大亂,鮮卑族、匈奴、氐族、羌族、羯族,陸續內遷,大量湧入河套地區、山西、河北,陝西,甘肅等地,趁著西晉八王內亂,迅速崛起,最終滅了西晉。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
386年初,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時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當年四月,拓跋珪遷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改皇族拓跋氏為元氏,進行漢化。
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實際上是大勢所趨,也是形勢所迫。
時間到了490年,北魏建國已經超過百年,早已進入中後期。北魏貴族腐化墮落,喪失了昔日的雄風和鬥志,國力大減,時刻面臨著北方新崛起的柔然等新的遊牧民族的威脅。此時,北魏還一直面臨著漢族政權東晉的北伐威脅。
而國內因為民族不平等政策,經過百年的積累,社會矛盾尖銳,土地兼併現象嚴重,民族矛盾激化,引發了廣大漢族的不滿和反抗。推行漢化政策,有利於提高漢族廣大士紳寒族的認同,擴大鮮卑族的統治基礎。
在統治階層,由於固守鮮卑族的傳統制度,元勳貴族部落首領各有領地,軍隊,成為尾大不掉的世家大族,而且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皇權,帝國面臨著世家大族的叛亂不斷。
進一步漢化,引用漢族姓氏,文化,政治制度,大大的提高了寒族的政治地位,從而削弱世家大族的勢力,可以加強中央集權,增加皇權。
尤其是遷都洛陽,將首都從世家大族勢力強大,靠近遊牧地區的山西大同,遷到洛陽,既遠離了遊牧民去的威脅,同時又遠離了世家大族經營了百年的老巢,實際上是對傳統世家大族的一次重大削弱。
在此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北魏統治者中聰明睿智有識之士,早就看到了危機。如果北魏不進行漢化,融入漢文化,就不能獲得廣大漢族的認同,會一直被視為異族。而原始落後的部落、分封制,不僅讓統治階層腐化墮落,同時也會瓦解統治核心。
北魏後期,一直深受世家門閥的困擾,最終也因此而分裂,分為東魏西魏兩國,最後雙雙被世家大族的權臣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