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學語文三年級

    有少部分這樣的家長,認為把孩子交到學校後,孩子的一切都是老師的事情,與自己沒有關係。一旦孩子在學校有了不良行為,如果老師找家長,不但不配合,還會懟老師一頓。

    原因分析:

    出現這種問題關鍵是家校溝通不暢造成的。

    1.這種家長一般自身文化素質不高,認知有限。他們本身就不懂得怎樣去教育孩子,更不懂得教育是需要家校合作的。只要孩子在學校有不良行為,根本不會從自身教育去反思,而是覺得是老師沒有把孩子教育好。

    2.這種家長一般是工作比較忙或者比較懶散的家長,不太想花功夫去管理孩子。覺得把孩子交到學校就應該學校管理,與家長無關。

    3.有些媒體對老師的神仙要求,什麼“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造成家長覺得老師無所不能,只要孩子不好就是老師沒有教好,讓老師非常為難。

    解決策略:

    1.老師主動與家長溝通,溝通方式可以是電話、微信或面談,都不行的話,還可以以寫信的方式溝通。老師在約談家長時,一定要有理有節,先談孩子的優點,再轉入孩子的問題。從而避免引起家長反感。在談話時,根據孩子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2.仔細觀察孩子,以孩子為切入點,找到家校溝通的辦法。老師拿著放大鏡去找孩子的長處,努力提高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與家長看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從而理解並配合老師的工作。

    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是能感受到的。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我們有理由相信,付出真心,收穫真心。教育,永遠在路上。

  • 2 # 當一個愛做夢的人

    有奇父母,必有奇子女!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形成完全取決於父母這第一任教師!有的家長對自己孩子在校的不良行為不以為然!這樣的家長將會面臨的問題接踵而來!為何家長會對孩子在校不良行為不以然呢?

    第一、孩子在校表現出不良行為,這孩子在家也許早已表現出不良行為!家長也許剛開始並沒覺得這行為有多不好!慢慢地孩子不良行為越來越多。也許這時父母覺得不對時,想管孩子卻不好管了,管不了啦!

    第二、有的孩子在學校表現不良行為,家長認為孩子送在了學校,孩子一切該學校,老師管理。這種家長會對孩子在學校的不良行為

    不以為然!

    第三、有的家長對孩子在校不良行為,不以為然!這種家長對孩子前途不抱什麼希望!他們認為家長對孩子要做的就只是提供吃,提供穿就行!這種家長根本沒認識到:孩子除了身體上成長,思想上,行為上也要成長!

    以上那些對孩子在校不良行為不以為然的家長!不管是哪種型別不管孩子不良行為的家長!只要對不良行為不管,老師的管理是單向的,有時對學生不良行為是無能為力的!孩子不良行為沒有得到及時管制!孩子不良行為就會越演越烈!孩子有一天就會猶如決堤的河流,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孩子在學校燃起的那把火會燒到那不以為然的家長的!

    家長們要注意,孩子要生,更要養!家長,老師,學校都要對孩子實施教育!特別是家長更要管好孩子!孩子從小在家長身邊,發現孩子不良行為及時教育,及時矯正!家長不要過多的要求老師,認為老師姓教師,該教育!教師是人不是神!孩子在家出現的不良行為,家長責無旁貸,及時管理!否則在學校出現,孩子會認為我家長都沒管我,憑什麼你老師要管我!這孩子在學校燃起的火會燒到家長的!問問那些傷老師的學生,那些殺家長的孩子,那自殺的孩子!那些孩子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長對孩子在校的不良行為,不能不以為然!家長要認真對待,嚴肅對待!與老師好好配合,雙管齊下!及時矯正孩子不良行為!共同培養好自己的孩子!

    孩子是教師一時的學生,孩子卻是家長一輩子的孩子!孩子的好壞除了影響孩子一生,還會影響父母一生!

  • 3 # 茶閱人生

    有些學生家長對孩子在校的不良行為不以為然,這是客觀存在的。

    一、孩子的不良行為,因家長而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毋庸置疑。眾所周知: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孩子在校的不良行為,主要受家庭教育的影響。任何一個孩子初到這個世界,都猶如一張白紙,潔白無瑕。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對孩子耳濡目染,在孩子那張白紙上塗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跡,有好的,有不良的。如果不良印跡遠遠多於好的印跡,孩子長大後一定有不良行為。同時,不良行為的量變還會促成孩子發生質變,在校目無《學生守則》《學生行為規範》和學校的規章制度。比如:有的家長愛打牌賭博,往往帶子孩子出入賭博場所,孩子不僅模仿賭徒的怪動作,還聽賭徒不乾淨的話語;有的家長對手機愛不釋手,直接導致孩子打小就覺得玩手機很正常,如果這些家長迷戀網路遊戲,孩子自然也迷戀網路遊戲。家長鑄成孩子不良行為的事例,不勝列舉。

    二、幾種型別的家長

    1.寵溺孩子型家長。孩子成長過程中,這種家長最初對孩子十分溺愛,千方百計滿足孩子的需求,養成孩子貪慾的習慣;時間久了,孩子的貪慾心越來越強,家長不可能盡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了。這時候,孩子覺得很失落,於是就反抗,表現出來的就是不良行為。比如:為了得到一臺智慧手機,有的孩子採用威逼手段,從家長那裡獲取想要的手機。我曾經遇到一個孩子,用跳樓威逼父母,索要手機,父母無賴讓步,買手機成全孩子;孩子有了手機,沉迷遊戲,在校用暴力手段防著老師,表現出一系列不良行為,結果自毀前程。

    2.暴力型家長。打向別人的拳頭,最終會落到自己身上。原本的人之初,性本善,在社會生活中,偏偏有人背道而馳。作為家長,如若暴力,直接給孩子的是言傳身教,孩子也會養成暴力習慣。養成暴力習慣的孩子,在校的不良行為就是打架鬥毆。

    3.事業型家長。這類家長,忙碌於自己的事業,忽視孩子的管教。尤其是有的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疏於陪伴,一切給錢了之,讓少不經事的孩子打理自己的生活。有的孩子,不知不覺地沾染了壞習慣。比如:抽菸、酗酒。有的孩子心靈孤獨,還竭力尋求心靈伴侶,也會因之出現不良行為——早戀。

    三、為什麼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不以為然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這家長心情,乃人之常情。但為什麼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在校不良行為不以為然呢?

    1.家長對教育子女成才的重視度不夠。

    2.孩子已經無可救藥了,家長只想交給學校,自己暫且輕鬆,走一步算一步。

    3.家長本身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

    4.家長也許認為學校是孩子長大的場所,反正孩子該上學,就應該交給學校。

    5.家長不夠尊師重教。

  • 4 # 榴鄉教育速遞

    對孩子長期的溺愛思想導致,在其眼中孩子的一切不良行為皆為正常,甚至認為是聰明的外在表現,是老師大驚小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袁立的所做所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