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曹操是如何變成花臉奸臣的

    建安十三年(208年)他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退回北方,同蜀、吳成鼎足之勢。曹操還在北方屯田並興修水利,對農業生產起了一定作用。曹操用人唯賢,打破了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人才,抑制了豪強地主的勢力。他還是一位著名詩人,他的詩篇激昂慷慨、悲壯蒼涼,深受後人喜愛。

      在曹操死後的幾百年裡,他的形象總的來說是不錯的。西晉陳壽在《三國志》中稱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傑";西晉陸機在《吊魏武帝文》中稱曹操"建元功於九有,故舉世之所推"。直至宋代之前,曹操的形象仍然是比較高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稱讚曹操"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當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德代"。在這幾百年裡,雖然也出現了貶低曹操的種種評價,但倒也不是主流的評價。可以說直至唐代末年,曹操無論是在封建統治階層還是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都基本上屬於一個正面人物。

      曹操形象的根本性的轉變出現在宋代。蘇軾《東坡志林》就提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即快。"這說明這一時期的曹操的形象在廣大百姓的心中已經有了明顯的轉變。理學家朱熹對曹操進行攻擊:"只有先主名分正,曹操自是賊"(《資治通鑑綱目》)。陸游詩中也有"幫命中興漢,天心大討曹"的句子。再到後來又逐漸出現了醜化曹操的劇目,這一點在元代的雜劇之中體現得最為明顯。元代民間藝人的講史話本《三國志平話》中對於曹操的醜化,則更加說明曹操在廣大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已經被大大貶低。羅貫中最後來了個集大成,他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對於曹操的塑造,更是令曹操的奸臣形象活靈活現,深入人心。

      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主要是由於民族矛盾引起的。從宋代到元末的幾百年間,漢族屢遭外族的殘酷壓迫和統治,使得漢族人民不得不奮起反抗,有了"還我河山"的願望。這種社會現象反映在當時的文藝作品之中,就突出地表現為一些帶有明顯傾向性的作品的出現。而當時的作家又以當時最為流行的三國故事作為題材來體現"人心思漢",把劉備、諸葛亮的蜀漢政權當做自己的民族英雄來懷念,而把董卓、曹操之流看成是殘暴的統治者而仇恨,加上在歷史上曹操也的確有過類似的劣跡,因此,曹操也終於由一個有本事的人、一個英雄變成了一個花臉奸臣了。

      其實在群雄並起,諸侯割據的三國時代,為了達到各自的政治目的,像劉備、孫權之流又何嘗不是像曹操一樣置民眾之生死於不顧?被後世尊為正統的劉備,不也是曾經"在廣陵,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嗎?孫氏父子三人,為了達到其逐鹿天下的目標,不也四處征討,殺人無數嗎?袁術、袁紹、劉焉之流,又哪裡讓人民享受什麼好日子,但唯獨曹操為千夫所指,豈不怪哉?

      曹操曾經寫出諸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詩,來表達他對亂世的憂心和對民眾苦難的悲憫,這不正說明他對於太平生活的一種渴望嗎?當時的歷史背景,正如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所說的:"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而在這樣一個改朝換代已經毫無懸念的局面之下,曹操終其一生,雖三分天下有其二,卻始終保留了他漢臣的名分,如此氣魄,豈是奸臣二字所能涵蓋的呢?

  • 2 # 你好萌啊

    首先非常能夠榮幸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道題目,曹操是如何被醜化成一代奸臣。在我看來曹操是真正的梟雄。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曹操沒有回家鄉招兵買馬之前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公安局長的職務,可以說是吃喝不愁。會同十八路諸侯反董卓的時候就是想一展抱負,後來曹操算是看清了,都是為了自己,沒有人為國家利息著想。

    其次狹天子以令諸侯,這也是政治手短的需要,當時的三國亂世。漢獻帝只不過是個牌位,有他沒他一個樣,曹操在世的時候還是十分尊重漢獻帝的。所以曹操並沒有想真正的推翻漢朝,相反劉備,一聽說漢獻帝死了,就迫不及待的出來稱帝,其虛偽的面龐和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最後曹操體恤下屬,常常以身作則,不管是作秀也罷,虛偽也好,至少曹操做的都不錯。在我認為曹操是一個真性情的人,並不是一代奸臣,只不過是後世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的一種綁架。

  • 3 # Zh上善若水W

    作為一個文武兼備、曾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歷史出名人物,曹操必然成為人們持久熱議的物件。有人讚美,有人唾罵,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其實我們翻閱史書,追溯淵源,便能發現,對於曹操的評價,是有一條嚴重下滑的曲線的。

    曹操這個悲劇人物在中國歷史中一直沒有什麼好名聲,尤其是在明清兩朝,動不動就以“操莽之流”的大帽子壓人。其實這是傳統教育畸形的表現,忠君成了教育的基本要素,家天下的思想毒害了中國多少年。現在曹操的名聲略微好了一些,但是在一系列的影視劇中還是會有意無意的抬高劉備,這就又成了道德對思想的綁架。那麼曹操這個幾乎統一天下的人物,究竟為什麼會被抹黑將近1000年。

    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曹操絕對是一個正面人物

    公元280年,司馬炎最終統一了天下,由於西晉政權直接繼承於曹魏政權。所以西晉一直尊曹魏為正統,蜀漢和東吳都屬於割據勢力。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自然也是標準的正面人物,當時之人一般不稱呼曹操之名,而稱他魏武帝。但是西晉王朝並沒有存在太久,司馬懿的那群不肖子孫太不是東西了。最終使北方的草原部落有了可乘之機,五胡亂華的局面開始。北方淪陷之後,傳統的中原政權逃到了江南繼續維持統治。由於北朝是少數民族政權,所以它們無所謂誰是正統的問題。但南朝仍然堅持曹魏是正統,因為這樣代表著自己政權的合法性。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了200年,直到北方擁有了絕對的優勢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在6世紀末期,隋朝滅掉了南陳。不過隋朝的統治也沒有延續太久,急於求成的隋煬帝最終導致了帝國的分崩離析。唐朝在建立的10年時間內,一步步再次統一全國。從關係上說,隋朝和唐朝是近親,而隋朝又是繼承於北朝中的北周政權。這回關係就有點亂了,唐朝奉誰為正朔的問題擺在了桌面上。不要以為這是一個小問題,在極為講究名正言順的古代社會,這個問題是王朝的一等大事。為了保證政權的合法延續性,唐朝還是尊奉曹魏為正朔。但是在這一時期,曹魏的地位已經開始動搖。在唐朝末期,各種懷疑這一政策的說法出現,這就直接導致了宋朝對曹魏政權的選擇困難。順便說一句,唐朝末期的社會格局與東漢後期驚人的相似,同樣是宦官加地方割據。

    二、在宋朝時期,曹魏的合法性開始出現動搖

    北宋建立以後,雖然朝廷上還是尊奉曹魏政權,但是民間已經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在北宋時期,說書人開始出現,這是尊劉貶曹的開始。到了南宋時期,情況更是發生了惡化。由於北方的領土已經被金國佔領,既然在現實層面無法獲得,那我們就在意識形態上找點自尊。南宋政權開始奉偏安的蜀漢政權為正朔,這完全是一種自我安慰型的精神麻痺。既然蜀漢成了正朔,那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地位就應該大幅度提高,而曹操和曹魏政權的地位嚴重下降。沒有人再把它們當回事,南宋的各種段子全是抹黑曹魏的。最後竟然達到了“聽玄德敗而哭,聞孟德敗而笑”的程度,人民一直是統治者忽悠的物件。

    在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寫了一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現在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但是這部小說的歷史延伸性很低。這部小說嚴重的神化蜀漢政權,而一再貶低曹操。在明朝社會中,這部小說影響了幾乎所有的人。大家都堅信“忠奸不兩立,水火不相容”,尤其是東林黨憤青們最喜歡幹這種事。但是人性是複雜的,沒有絕對的忠,也沒有絕對的奸。在明朝後期,曹操基本上被徹底定型,他是一個欺君的大奸。這完全是中國傳統教育畸形的產物,忠君成了知識分子的第一位。同時期的英國已經出現了革命的萌芽,在這一點上我們已經輸了。明朝末期,崛起於東北的滿清把《三國演義》當成了兵法,而且最終佔據了中原,成了一種莫大的諷刺。

    三、在乾隆時期,曹操被官方徹底定型

    在清朝統治時期,君權被全面強化,那種奴才式的教育被完全普及。曹操這種把皇帝晾在一邊,他自己把握朝中大權的行為自然是一個最典型反面教材。當時在官員中有兩個人是不能提的,一個是王莽,另一個就是曹操。在乾隆皇帝在位時期,文化水平屬於一瓶不滿半瓶晃盪的乾隆給曹操下了最終判決。乾隆認為曹操時古今第一奸臣,其實這是為了保證滿清的統治而決定的。但這一結論成為了清朝的官方論調之後,曹操成了徹頭徹尾的丑角。在清末戲曲演出中,曹操通常一以一個白臉奸臣的形象出現。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滿清宣統小皇帝退位。但是很多人仍然以清朝的忠臣自居,著名的國學大師王國維仍時常給宣統皇帝請安。在袁世凱成為大總統之後,王國維直罵袁世凱是“活曹操。”可見曹操在當時人的印象中是什麼形象。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更是欽定了“曹操是奸臣”這一定調,後來,通行的《三國演義》更是進一步醜化了曹操,就這樣,隨著學術界的斥責,和民間輿情的談論和影響,曹操的竊賊、奸臣高帽就再也摘不下來了。

  • 4 # 利景軒逸

    在中國的歷史人物中,曹操是最具爭議者之一。對他的評價歷來在奸臣和梟雄這兩極中搖擺。“寧我負天下人,毋天下人負我”之類的話為他“招黑”無數,而政治、軍事上乃至詩歌創作上硬邦邦的成績也為他贏得了受人尊重的資本。作為著名人物,歷代對他的評價也同步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生態,很值得研究一番。 1958年前 曹操是奸臣,“白臉”的代表人物 歷史原因:主要就是《三國演義》中的奸臣形象影響深遠 人們印象中,曹操是個壞人,這多半要拜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所賜。“擁劉反曹”的整體架構使得這部書把曹操定位於“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臣地位。之後的幾百年中,以《三國演義》為藍本的各種文藝作品(戲曲、評書、小人書等)將曹操這種惡劣形象不斷強化。 然而,曹操的形象並非一開始就壞了的。在陳壽的《三國志》中,是以魏國為正統的,從篇幅上就可看出:《魏書》一共30卷,《吳書》有20卷,而《蜀書》只有《魏書》的一半,15卷。在描寫上,他也對曹操尊敬有加,尊稱並沒有稱帝的曹操為“太祖武皇帝”。而劉備、孫權則僅被稱為“先主”、“吳主”。陳壽還高度評價曹操為“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討伐高麗途中,親自寫了一篇《祭魏太祖文》,肯定曹操的能力和功績:“帝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往代。” 對曹操評價的轉差,是與國運、政局以及領導人的個性密切相關的。簡單說,當國運昌盛,政局穩定,國家由強人主導時,傾向於將曹操評價為“好人”;一旦國運衰敗,國家面臨分裂,乃至被迫偏安一隅時,曹操“奸臣”的一面便會放大。 到了北宋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時,正值宋朝鼎盛時期,尊曹之意佔據主流,書中也以曹魏紀年。而到了南宋,偏安的境遇與三國時蜀國的遭遇達成了某種契合,“尊劉抑曹”的思想開始風行起來。大學者朱熹就在自己的著作《資治通鑑綱目》中,拋棄了曹魏紀年,代之以蜀漢紀年。 南宋之後的元朝,漢人被蒙古人統治,民間“反曹”情緒更甚。到了羅貫中所處的明朝,“擁劉反曹”已成絕對主流,作為普及讀物的《三國演義》將曹操寫成“壞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文藝表現:曹操定義了京劇中的“白臉”臉譜 我們現在常說一句話:“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意思是在解決矛盾衝突的過程中,一個當好人,一個當惡人。好人對應的是紅臉,惡人對應的則是白臉。這裡邊的紅臉、白臉源於京劇的臉譜,或者更進一步說,來源於關羽和曹操。 京劇臉譜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建國之後,毛澤東在私下及公開場合多次談到要為曹操翻案。1954年夏天,毛澤東在北戴河療養。針對保健醫生徐濤說曹操是個“白臉奸臣”的話,毛澤東發表了一番評論:“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和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這麼說,戲裡這麼演,老百姓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這個案要翻。” 這種翻案之作在當時並不是一致叫好的。我們作為現代人,對歷史人物更應該一分為二的來看,決不能以個人好惡來評判。古語說得好,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 5 # 山海明

    曹操被羅貫中刻畫成一個詭異多變,利慾薰心的篡國逆臣。

    首先,這樣的目的一方面在於透過曹操的反面形象的樹立,來達到作者思想的表達。

    其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襯托出蜀國的劉關張三人情義以及諸葛孔明的忠君報國思想,以至於影響到此後的戲曲把曹操畫成一個白臉的奸臣形象。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的看三國,會發現反面人物也有很多閃光點,比如寬宏大度的曹操即便在官渡之戰後面,收到許多臣子寫給袁紹的信,但是曹操選擇一燒了之。

    此外曹操還虛懷若谷,求賢若渴,這些都體現出一個政治家的大度和自信,所以說曹操在三國裡面可以說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人物。

  • 6 # 興海亭

    曹操就是一代奸雄,只是他的所作所為客觀上促進了當時社會的進步。從為人處事來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殘酷地殺害老熟人一大家子,難道是君子所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凱酷的中控系統都有哪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