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xiuman
-
2 # 我有我的天1
就現目前的我而言,不認同這個看法。不過既然說到了,以什麼什麼為主,那就還是留有餘地的;就看自己把握的度。每個孩子有不同的性格(有些人說性格是後期形成的,但是有些是在潛移默化中就已固化),如果以鼓勵為主,擔心批評會怎麼怎麼樣,那麼有些已知的錯,就應當有合適地批評,以示警醒。還有也得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得看自家的孩子,不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自家的孩子自己才是最瞭解的。 中國有儒家,道家等等教人育人的思想理論,適合那種可以自己實踐把握,而不鼓勵盲目從眾。
-
3 # Angelia富貴牡丹
現在在家庭教育中,越來越多的主張去“賞識教育”,其目的是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對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抱有樂觀的態度。即使對孩子是批評也要建立在賞識的基礎上,適度、合理的批評,以致於孩子能夠欣然接受。比如家長面對孩子的錯誤,可以採取這樣的語氣“你在這方面沒做好,媽媽要批評你。但是媽媽相信寶寶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這次給寶寶講道理後,寶寶一定會改掉的。”通常情況下,孩子很樂意接受這樣的批評,並會下次注意。當孩子出現錯誤時,批評是必須的,但是批評也要講求技巧,它與“賞識教育”並不衝突。另外家長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能太過專制,要給孩子充分解釋的機會。我每次批評女兒時,總是讓她先說先解釋。然後我會跟她去討論,到底做錯事的緣由是什麼。經常我會發現,造成的結果或許是一樣的,但是這件事情的經過和孩子的心路歷程往往不是家長所想象的那樣(當然家長要區別是不是孩子故意推卸責任)。家長的批評往往是根據自己的推斷進行的。事實上,孩子確實是有一些原因去做一件事情的。因此,家長聽取孩子的理由,不僅可以更全面地瞭解事情的真相,而且可以讓孩子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到底是在哪裡出了問題。
-
4 # 像風一樣吹過4
教育孩子的方法
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3.讓孩子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4.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耐心、用愛心、用開心,心是長著眼睛的!
5.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6.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7.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鬆愉快的看待事物。
8.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9.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
10.關愛孩子但適當時候適當的懲罰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11.教育並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12.結合孩子的表現,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
13.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培養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14.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於教育。也許沒有科學道理,但絕對適用。
15.注意培養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7.對孩子不要亂許願,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
1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1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2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自己。
21.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23.在孩子乾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讚許的東西。
24.不要嚇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膽小、怕事。
25.不要當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對孩子過分嚴厲。以免孩子懼怕、害羞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養成面善心惡的性格。
27.不要過分誇獎孩子。以免孩子養成“沽名釣譽”的不良習氣。
29.讓孩子正確樹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長篇: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夥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準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製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0.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11.記得經常的親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頭,讓他(她)知道你的愛!
12.隨時關注他(她)的進步,並也讓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進步!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3.多與孩子孩子溝通,瞭解孩子,與孩子同行。
14.不要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籤。
15.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煩惱。
16.要學會真誠地讚美孩子,而不是像對寵物一樣說句“你真聰明”。
17.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一個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創設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過。
21.鼓勵孩子儘量不依賴成年人。
22.瞭解孩子有哪些朋友,這很重要。
生活篇:
1.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2.沒有得到孩子的許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記與信件。
3.經常和孩子郊遊。
4.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讓孩子笑著入睡!
5.給孩子一個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間或者房間的一部分。
6.如果有條件,每天晚飯過後和孩子到戶外散散步。
7.快樂與孩子一起分享!
8.對小傢伙開心的笑,並希望他(她)也常笑!
9.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勵孩子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11.給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時間和空間。
12.教會孩子騎腳踏車,游泳,這都是進入社會的一種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與孩子相互問候,讓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來。
14.夫妻實在要吵架,請一定要記住:避開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著問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樂嗎?
16.不給他留有太多的物質遺產,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給他一個健康的心理,一個快樂的人生。
17.著重進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18.只要與創作塵埃有關,不要責備孩子房間裡或者桌面上亂
19.父母對自己的雙親要孝敬有加,讓孩子覺得家中充滿了愛,同時父母也是他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20.父母之際間要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21.不要太關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養成以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22.不要太親近孩子。讓他與年齡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養成性格孤僻的惡習。
23.不要孩子要啥買啥。讓他知道“勞動與所得、權得與義務” 的關係。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惡勞的許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難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時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一會兒晴,一會兒陰。
學習篇:
1.和孩子一起讀書,家長可以看看報,一個好的學習夥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切莫搞一些娛樂活動,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4.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而責罵孩子。
5.不要因為孩子試卷上的低分而認為孩子沒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帶來成就感的知識:古詩、數字、故事、家務、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讀好書、好讀書
8.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示太大的關注,那樣會造成孩子學習緊張,壓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與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沒有自己的責任。
10.孩子的房間要有自己的書桌,書桌上要有幾本自己愛看的書籍,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
娛樂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一起聽他愛聽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遊戲、鍛鍊身體。
3.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天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
4.多讓孩子看一些少兒節目:動畫片、益智節目等,少看動作片、連續劇。
6.春天可以和孩子騎腳踏車去郊遊,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邊游泳,秋天則揹著鐵鍋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許孩子收集各種廢棄物。
9.和孩子下棋,讓孩子知道落子無悔,教育他對自己所做事要負責任,同時下輸了要承認,家長有時也要放手讓孩子贏一兩盤,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
-
5 # 辣媽的養成日記
作為剛剛為人父母的我們這代,大約從小受到的教育無非是,棍棒出孝子的傳統中國教育,或者獨生子女一代專享的溺愛,又或者是兩者不協調的結合。我身邊的朋友大多對自己所經受的家教不滿,所以在對待下一代時經常矯枉過正,也會間接導致父母和祖父母的育兒矛盾。就像從小被擠兌還經常捱打的我也會暗暗下決心,無論孩子犯多大錯誤,絕不動手打孩子(我一定不會告訴你我曾被俺娘舉著菜刀追)。像我這樣的父母並不在少數,目前最主流的育兒理念是接納西方讚美和鼓勵式教育,摒棄中式嚴苛功利動輒打罵的粗暴教育。
西方鼓勵式教育的起源要追溯到1969年,《自尊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Self-Esteem)發表了心理學家納撒尼爾•布蘭登(Nathaniel Branden)的觀點,他認為自尊是一個人的最重要的方面,表揚、自尊和表現同起同落,翻譯成白話就是孩子越誇表現越好。此後,不遺餘力地幫助人們提高自我評價變成了一場廣泛的社會運動。任何潛在損害孩子自我評價的事情都被禁止了,競爭變得令人難以接受。足球教練不再計算進球,轉而給每個人發獎品,教師扔掉了打叉用的紅色鉛筆,批評被無處不在的,甚至名不副實的表揚所取代。
接受了這一思想體系後,我們看到很多家長和孩子鬥智鬥勇、絞盡腦汁、如履薄冰、心力交瘁,不敢批評,不敢拒絕,不敢懲罰,逼急了就連哄帶騙,生怕傷了孩子的自尊。無論孩子做什麼,結果如何,家長的嘴裡都是“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美/帥!”“太厲害了!”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不恰當的表揚、稱讚和鼓勵,只會培養出自尊心極強、輸不起、容易放棄、缺乏自信、不敢挑戰的玻璃心孩子。
為什麼會這樣?今天我不打算說教,告訴大家你該如何說話,一個有趣的實驗相信會讓很多父母反思。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用了10年的時間,和她的團隊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其結果令人震驚。這個實驗是拼圖遊戲。
第一步,每個孩子都做非常簡單的拼圖遊戲,當然幾乎所有孩子都能完成。然後研究人員將孩子隨機的分成兩組,對他們進行不同的讚美。一組是“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一組是“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對於僅有一句話的表揚,孩子對它到底有多敏感呢?隨後兩組孩子做了第二輪測試。研究人員提供了簡單和較難兩種難度的題目供孩子們選擇。結果是,“努力”組中90%的孩子選擇了較難題目,而“聰明”組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面對挑戰,自以為聰明的孩子卻往往怯步。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這也就是實驗中“聰明”的孩子的所作所為: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醜的風險。
接下來第三輪測試。所有孩子都接受一個非常難的測試,於是所有孩子都失敗了。研究人員觀察兩組孩子面對挫折的不同反應。“努力”組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並相信只要繼續努力遲早可以成功。而“聰明”組的孩子則認為失敗是由於他們還不夠聰明,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調皮的德韋克團隊又進行了第四輪測試,這一次,題目難度倒退回與第一次一樣簡單。“努力”組孩子成績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聰明”組孩子,卻退步了約20%。
德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由於天生敏感,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鼓勵式教育是要讚揚那些孩子可以自己掌控的事物,比如他的努力,比如他的嘗試,比如他的毅力,讓孩子知道他自己可以控制結果的發生;對於聰明、美貌、天賦這些稱讚都是爹媽給的,讓孩子過分自信於這些他們無法掌控的東西,無異於把孩子捧到天上卻不給支援。
你還在用“你真棒!”“別緊張!”“加油,你一定行!”這種空洞站不住腳的廢話來鼓勵孩子麼?教育孩子之路漫漫其修遠,讓我們上下求索。
寫完這篇,感覺自己更學術了,hiahiahia。。。。
回覆列表
中國五千年教育精髓,孔夫子說的“因材施教”。教育要已鼓勵為主線,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對孩子吝嗇你的大拇指和贊。但還要加以引導、觀察比較。讓孩子多看長見識,多說長膽識。
批評和懲罰並重,這個度掌握在家長和老師手裡,針對性,適當的實施。在孩子接受了批評和懲罰後,要對他做一定心理開導,不要讓孩子留陰影或傷害。
每個孩子是個獨立的有個性的不同體。我們也要對孩子日常行為進行觀察然後才能制定有針對性,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