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陌生過客3
-
2 # 懂小姐21
校園暴力這個詞,對於小女紙來說,是個略微微遙遠的詞,畢竟作為一個九四年生人,小學及初高中的時候,校園暴力的新聞還沒現在這麼廣泛,所爆出的校園暴力事件也遠沒有現在的多。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感覺現在的一些小孩子真的是有些“年少輕狂”,一言不合就喊打喊殺,總是想著暴力解決問題,有時候在微博或是其他媒體看到一些關於校園暴力的新聞的時候,心裡是很震驚的。最記得就是有一條新聞,是一個初中女生,被幾個女同學圍堵且拳打腳踢,當時的短影片我並沒有看完,看到一半實在是不敢再看下去。看影片中的姑娘,最多也是初中一二年級的樣子,但是打起人來也是毫不手軟的。當時我就在想,是什麼因素影響的這些本該和平相處的同學變成了這樣拳腳相向的關係。
這種現象的發生,我覺得學校跟家長是要承擔起一定的責任。
首先一個是家長。大學期間我接觸過一段時間的家教工作,一共教了來年各個學生,而這兩個學生的情況正好是相反的。學生A的父母在上課時會陪伴孩子,並且在課後積極找到我去了解孩子的上課情況,而學生B的家長則是完全放手給孩子和老師,課後也不太積極瞭解學生的上課情況。這樣的對比之下,學生A的上課狀態比學生B要好,吸收知識的能力也比學生B好。有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其實父母的陪伴教育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是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的。所以校園暴力的產生,對於家長這一方,應該承擔起價值觀引導的一個教育作用,畢竟孩子在去學校之前,跟家長相處的時間是最長的,在孩子正式上學之前家長及時第一個老師,所以個人建議,不管家長工作再忙,也請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陪伴孩子。
再來一個因素就是學校。其實在正式投入工作之前,學校是孩子除了家庭,呆的最久的地方。何為校園暴力?就是在學校發生的暴力事件,那麼對學校而言,學校也是擔任一個發現並遏制的角色。在這個觀點裡,人們總是容易把這個角色身份加在老師身上,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老師最主要的一個責任是教書育人。師者,傳到授業解惑者也。老師是知識的搬運工,同時兼具學生思想教育的引導者。但是,要想阻止校園暴力的發生,單單有老師是不夠的。學校是一個完善的教育地點,除了有老師,還有後勤、安保等部門。說實話,老師也不能每時每刻都跟在孩子身邊,這時,就需要學校的其他部門的協同幫助,把校園暴力的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只有學校跟家長同心協力,校園暴力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
最後,還要對那些被校園暴力傷害的同學們說,被欺負之後,不要害怕,要找到相關老師或領導進行反映。只有讓學校、老師瞭解真實的情況,才能真正的幫助自己。自己也不要抱著所謂“報仇”的思想來進行“報復”。正所謂是冤冤相報何時了,年紀尚小的你們,應該採取有效的,合法的途徑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用暴力去解決問題。
我記得我小時候,正是港片盛行的時代,山雞哥呀,古惑仔呀這些名字一直都在我耳邊縈繞,當時的港片也是這類“江湖電影”比較多,但是我們那時候也沒見有這麼多的校園暴力呀。其實有時候我忍不住在想,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孩子的教育,除了書本上的知識教育之外,是不是應該多提一些思想之類的教育。
-
3 # 求真一負
我們班就有,六年級一個女生,人長得醜,學習也不好,說話還噴白沫子,有鼻炎,說話口氣就跟一年級小朋友的口氣一樣,大家都挺討厭她的,就比如,那次網上要做安全習題,她沒按時完成,而且每次都是這樣。老師說你為什麼每次都不按時完成?頓時,她就哭了,鼻涕啊,眼淚啊,唾沫啊全部都……滿臉都是,我形容不出來了,請自行想象,待她好了後,老師說別動不動哭,女孩子,爭氣點。注:我們老師是男的,不會安慰人。這老師不說還好,又哭了,估計老師的內心是崩潰的。然後人家說我也不知道,媽媽說不用做。這……這……我無語了。老師說,快快快,坐下吧,坐下吧。還有那次,她科學考了52分,當科學老師上課的時候,她突然站起來說,我一定會努力的。把科學老師嚇了一大跳,說……對,努力努力。我甚至都懷疑,她是不是腦子不對勁。後來,那次家長會,老師跟她媽說她的學習情況,突然她媽說,這孩子小時候,燒壞了腦子。驚呆了老師以及在場的各位家長,後來,班裡議論,她說我沒有,沒有,別人說離我遠點,好惡心,以前就覺得你腦子有問題,沒想到是真的。她後來跟老師說,老師說實在不行你轉學吧。後來她還是沒轉,別人也不想理她,到現在還是這樣。
回覆列表
校園暴力是當今社會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它的出現會給中學生帶來什麼危害了:首先傳統的校園暴力經過變化已經遍佈各種方面例:如強制性的費用,人格上的侮辱,肉體上的創傷,精神上的摧殘,性格上懦弱,學習上的下降,動作語言上的模仿,校規的褻瀆,輕生等等。所以我呼籲所有學校對於校園暴力要重視。要嚴懲把校園暴力扼殺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