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滿格評測
-
2 # 自媒體貓先生
新浪微博的“重”,不是為了滿足使用者的需要,而是為了滿足新浪微博自己的需要。營收是新浪微博下個階段的重點,即圍繞新浪微博建立完美商業模式。
Twitter模式的輕,難以承載重大的商業企圖,這從Twitter與Facebook 10倍的估值差距就能看出來。新浪微博最希望的是,借Twitter的雞窩,孵Facebook的鵝蛋。但問題是,這兩種模式是完全不相容的。Twitter因其輕便,而獲得了使用者,使用者因其輕便,而沉溺其中,而資訊因其受關注度,而獲得傳播。一旦Twitter的timeline中充斥大量與使用者興趣無關的商業資訊,一旦大量複雜的操作(如遊戲)在Twitter上鋪陳開來,則Twitter原有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新浪僥倖抓到一隻母雞,卻總是希望它下的是鵝蛋,這就是新浪微博變重的內在原因。隨著新浪微博變重,隨著新浪微博營收壓力的增加,核心使用者的流失是可以預見的。
-
3 # 限量版評測
微博功能的增加都是使用者需求的多樣性所需,作為媒體及個人言語的傳播地,所有功能的附加都是圍繞著傳播主題所設定,環環相扣各自影響,並使你越來越依賴這種社交方式,成為你的一種生活,無法拋棄!
-
4 # 郵幣卡之家
早已逃離。
功能倒是其次,微博的運營套路和企業文化都深深的傷害過我。
先說功能吧。從產品層面看,產品功能設計應當遵循做減法和唯快不破的原則,然而我們很遺憾的看到,微博走的是相反的道路,也許是因為微博的PM實在太過牛掰,我等看不懂這深深的套路吧,只可惜我等屌絲的手機也好,電腦也好,網路也好,都太low太低端,執行微博,總是那麼卡,那麼迷茫,那麼讓人不知所措。
一個產品,能做到這樣的田地,也是沒sei了!
再說微博的運營套路和企業文化。
後來,重新申請,藍V認真,開通粉絲通,充錢給微博(這個錢用不用都不退哦,違法哦,但違法還是照做哦)。
再後來,因為交過保護費,隨我怎麼發,發什麼,安全的很。
這就是這個垃圾產品的惡毒企業文化。
如果說魏則西事件揭了百度的底,我想說,新浪微博(現名微博)可能是家更無恥下流傲慢的公司。
辛虧 新浪沒有去做搜尋。
-
5 # 拙言
微博功能越來越複雜了嗎?個人並沒有覺得,只能說越來越完善了。當然,偶爾也會有一些小瑕疵。
而且我想說,如果一個應用或者一個網際網路產品在你的生活裡已經成為慣性,並且在不知不覺中逐漸的改善,卻又不討人嫌,那麼,這樣的話並不會導致別人逃離。
再者說了,微博自從興起之後,它的訊息傳播可比任何社交平臺都要快、傳播的範圍更加廣了;就跟你已經依賴上騰訊QQ一樣,你的朋友圈子、你的工作夥伴都在這上面,就連你的boss、你的工作聯絡軟體都在這上面,你怎麼逃離?如果是因為功能越來越複雜而逃離的話,顯然有些膚淺。一來;微博本身自己會有一個評估,當新的功能操作起來不方便、並且總出問題之後,他們自己也會根據使用者的意願去改善甚至拋棄這些功能。
誰,又會無端的逃離它呢?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問的不合理。我覺得更應該問,微博的不良資訊以及不經證實的新聞越來越多,微博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我們會不會因為氛圍變壞而逃離它呢?
而不是因為功能越來越複雜而逃離微博。
-
6 # 酸多依先生
其實早就想吐槽某浪微博了。 但在這裡就談談就罷了。
16年的微博活躍度和營銷收入都有所增長,微博這幾年的沉澱,有了一家獨大的地位。
本人使用的是ios客戶端,就我而言,有三點不足,
第一點,主題面板永遠都是那幾個,甚至取消了夜間模式。
我都用了洪荒之力了,就是上不去。
說了這麼多,你是否也覺得呢?
其實不懂新浪的戰略定位,但在體驗上必須用功啊。
很多資訊雖然碎片化,但很多資訊傳遞快,關注了有意思的微博,你已經離不開了。
-
7 # 張鑫祥
微博功能越來越“複雜”,我不會選擇逃離。
複雜也是為了使用者能夠有更多好的體驗,是適應不同的環境和情況,微博上面也加入了不同的特色產品,如本地服務和全國服務的電影票務服務。
各種東西和產物只能順應時代和需要而生而存,這就是事物存在的必然性。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微博也已經變得越來越人性化了,他本是社交軟體,可是卻做起了媒體的工作。
一個微博,也使得微博成為了微商的另一個陣地,在這個一晚就能造一個網紅的時代,微博就是最好的媒體工作者。
我們也是需要跟隨時代腳步的,微博的這個第二春已然復甦,現在也正是在全力的發展當中。
當年的騰訊微博,現在也慢慢的沒落了,在希望新浪微博更好更努力做下去的同時,也希望,我們能夠更加快的適應這個世界改變的一點一滴。
我們改變不了世界,所以除了適應,別的毫無辦法。落後不是僅僅會捱打,還會和社會脫節。
-
8 # 娛桃花
新浪微博感覺在急於尋找一種盈利方式,所以試圖將所有能涉及到的東西都一股腦的塞進去,然後看最後能剩下點什麼,再撈出來賣錢, 於是微博現在明顯變成了Facebook+ Twitter+ Tumblr 單純疊妾的山寨怪獸。這樣的做法無疑把微博變成了一種亂燉式的大雜燴,試圖滿足所有人所有方面的結果自然就是所有人都不滿意。
以下是我微博用得越來越少的幾個主要原因。
短期效應顯著而門檻太低,導致無用資訊和垃圾資訊太多。微博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夜出名的工具;對團隊和企業來說,是廣告和營銷工具。
微博儲存不了知識,記錄不了資訊。寫個部落格沒事可以回頭看看,甚至可以作為學習筆記,而你在微博說過什麼,很快就會忘掉。
微博可以打發時間,但是可有可無的。
-
9 # JasonTech
我覺得並不會。
微博功能的複雜化正正是適應了國內網際網路大潮的一種體現,再新浪的體系中,產品專案經理這個職位其實是新興的,而且微博作為一個互聯開放平臺,雖然它經常會出現一些讓使用者不喜歡的功能,但是使用者們除了吐槽以外,也會慢慢接受它,如果真的覺得特別爛的功能,微博團隊也會進行改變,感受不到?試著用安卓手機安裝一下微博V2.35這類版本來看看幾年前的介面和現在的介面,即便天天吐槽也不可否認總體還是再往前走。而且比起朋友圈的私密性,微博的傳播力度和覆蓋層面要廣得多。
其實我個人是很不明白初心論這種東西,微博的“不忘初心”就一定是會跟twitter比,但實際上,兩者是處於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公司,做出來的東西如果一樣,照讓會被使用者吐槽:“你這個東西山寨XXX,我為什麼不去用XXX呢?”所以,微博其實在一開始做了不少模仿的同時,一直都在走一條差異化的道路,如果你說twitter好用,其實我是覺得你沒怎麼用過twitter,實際上,twitter的客戶端,也不怎麼友好。
不可避免地,要談到廣告這個問題了,現在微博投放的門檻降低了,但是同時成本也增加了,這點對於騰訊來說也是一樣,朋友圈廣告的起投標準也降低了,所以現在朋友圈也經常會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廣告了,還有不少平臺其實也是類似的狀況,這裡就不提了。歸根到底,這個不是平臺的問題,而是投放商的問題,壓制成本的情況之下還想要有好的質量的廣告,這個要等以後慢慢發展才能達到這個水平,不過過年的時候久違地看了看電視,電視上面的廣告倒是質量提升了不少,而且是整體地提升,這個氛圍我相信也會漸漸地帶到網際網路上來,只是網際網路的速度太快了,產品的idea要跟上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好噠,說遠了,其實我想說的是,微博的發展其實還是蠻健康的,功能日益完善的同時,在改變的時候不免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但是回過頭想想,你會更喜歡兩年前的微部落格戶端嗎?反正我不會。
引用一下@來去之間的一段話:“我們過去幾年做了幾件事:
1. 圍繞一些產品成立跨公司部門專案組,專案經理負責制,也就是專案經理拍板,其他人有不同意見,就退出這個專案,但是不能不執行專案經理的決策。
2. 專案經理大部分是產品背景,少部分是運營背景,最近兩年,個別專案開始逐步讓技術成為專案的副手,有更多話語權。
3. 對專案經理按照更高的要求來設定標準,例如制定戰略的能力,市場使用者需求分析的能力,以及費用花銷和管理。”
-
10 # 氪星情報局
說到功能複雜,微博最近可能又要出兩個新功能,網友都要“炸毛”了!
修改已釋出內容=毀屍滅跡?
已釋出內容可再次編輯,這是很多社交或內容平臺的做法,比如使用者在知乎答題後,可隨時對答案進行補充修改,QQ空間釋出的說說也可進行修改。但一直以來,微博發出後都是無法修改的,如果有錯別字或表達不當的地方,只能刪掉重新發送一次。
對於這一條的變化,很多網友表示不支援,認為一旦修改了,原本的內容就會被“毀屍滅跡”,尤其是很多粉絲喜歡翻明星的舊微博,他們不希望看到原來的內容被篡改,“可以偷偷改文字,反水秒秒鐘”,“內容可編輯的話,那些造謠之人還有什麼把柄”。
還有人認為,如果非要改成“微博釋出內容可編輯”,最好同時帶有修改日誌,可以看到微博修改前後都出現了哪些變化,以及什麼時候曾做出過修改。
回覆列表
其實一直想著逃離,因為微博對於咱們普通人來說,實在沒有太多人看,每次發微博的時候特別愁的是,我究竟為什麼發,發給誰?這和功能複雜倒是沒關,只是圈子的問題。微博使用者多到沒譜,但是朋友都在關注娛樂、影視、明星,卻很少有人關注我們自己。溫暖太少,圈子太小,很多人都選擇窩在朋友圈,因為那裡能夠收穫到真情實感,而微博更像是一個入口網站。純手打,望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