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猛禽66251697

    華人當然喜歡說中文 過去由於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沒有什麼地位 經濟上更是不值得一提 所以喜歡中文的外華人不多 不過由於解放後隨著政治軍事經濟的發展 中國逐漸壯大 國際政治舞臺根基逐漸牢靠 所以到現在只能說講中文的多了 因為是需要 並不見得全世界都喜歡

  • 2 # 粲回

    語言的世界傳播和國力密切相關。現在也不能說有那種語言是嚴格意義上的全球通用,走邊天下都不怕。

    歷史上中國並未像英國一樣大規模全球殖民,所以當初中文也不能像現在的英語一樣。

    考慮到國力,俄文,日文都曾大規模流行。隨著中國國力不斷提升,中文目前大受追捧,甚至列為眾多國家學校必學外語。

    現在是多極化的世界,必定是幾種語言一通流行。除非出現一個國家統一全球的現象,否則能難出現一種語言全球通用。

    中國國力不斷提升,世界第一指日可待,未來中文也必將在世界範圍裡極大地普及。

  • 3 # 絢次郎

    主要是政治原因,中國的文化圈就在東亞東南亞一帶,處在舊大陸(亞歐非)的最東方。新航路開闢前是中間的印度、波斯一代語言容易被東西方共同學習,成為世界語。新航路開闢後,全球都成了歐洲人和出身於歐洲的美洲人的天下,誰還會選擇一直影響面只侷限於東亞的漢語?更何況,即使東亞文化圈也不是所有國家都使用中文!

  • 4 # 31415927HT

    語言產生於不同的文化背景,表達的喜歡和意思都有差別,並不能像數字一樣精確轉換,所以目前所指的世界通用語言都是在一定的範圍內使用,就像很多歐美公司的國際合同都有一份法語版的作為英文版的解釋,就像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越南、日本、南韓等國家的正式公文都會有一版漢文字版本一樣。看需求,未來,在更大的範圍內對中文有更多的需求,自然就會越來越接近實現了。

  • 5 # 來自海洋的傳說

    因為中國在明清兩代實行海禁導致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的開拓運動所以進入現代以後華人的活動範圍與白人相比大大不如,從而導致中文也被極力限制。

  • 6 # 祭墨軒

    三點,第一,難學,也不好普及(尤其是繁體字,特別是對大面積人口推廣);第二,漢語形成的高度成熟文明不會搞侵略;第三,漢語並不是單純的工具語音,於科學技術來說,反而是西語這種工具語音顯得較為實用。

  • 7 # 文華知事

    中文為什麼不是世界通用語

    目前使用人口超過5000萬的語言有13種:漢語,英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印度語,法語,印度尼西亞語,葡萄牙語,日語,義大利語,孟加拉語,阿拉伯語。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是中國和新加坡,目前使用人數為13至15億。而英語大家公認的全球範圍內使用人口大約為5到8億,使用地區間的跨度也是極大的:英國、美國、紐西蘭、澳洲、印度、巴哈馬、巴貝多、百慕大等(約44國)。法語現在全世界有8900萬人把它作為母語以及其他的2.5億人使用它作為第二語言。

    為什麼人們沒有選擇中文作為通用語?我從下面兩個部分講起

    第一 向內還是向外?

    雖然我不是歷史學家或者語言學家,但我認為中國和歷史上其他競爭者的主要不同與中國缺少殖民擴張有關。事實上這是華人非常棒的一點:儘管幾千年來中華大地上史詩般的權利鬥爭從未停止,但中國對外衝突還是以防禦為主。例如長城:它完全是一個防禦工具。中國與外族的戰爭中最典型的就是與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的戰爭,後者為侵略者。結果這也導致了中文的使用主要被侷限在本土。

    當然了,中國也曾有一些值得一提的對外探索行動,例如鄭和下西洋,不過這些行動並沒有導致殖民行動,下一任皇帝反而立法禁止了所有的對外探索,下令1杆以上的船不許出海。然後中國就回歸了它的核心理念:“中國”上來了。如果你是“中國”,而且又比周圍的所有國家強得多也大的多,那進一步的對外探索又有多大意義?中國幾千年來所有王朝的心態都是“萬邦來朝”。然後可能和番邦做點貿易收收貢品,也有可能連這點貿易和貢品都不需要。一直以來中國都或多或少都有對世界自我封閉的傳統,而且根據你在歷史中看到的情況,它也能自給自足。而在其他方面來看,這就意味著保守與落後。

    但是,歐洲國家則與中國完成不同,走了殖民擴張的發展道路。從第一個殖民大國葡萄牙開始,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相繼走上了海上“淘金之路”。 軍事擴張和商品貿易導致文化和語言在地緣上的擴張在歷史上屢見不鮮。透過陸路和海路進行軍事擴張和商品貿易實現語言的擴張是兩種基本形式。但往往是發展航海透過海路進行擴張和商品貿易的民族將自己的文化和語言輸出到世界更遙遠的地方。

    這其中,後來者英國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從1763年“七年戰爭”中擊敗法國和西班牙“無敵艦隊”,獲得海洋霸主地位,一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並且在超過100年間的時間裡它都處於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直到1922年大英帝國治下的人口仍多達4.58億,佔當時世界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一左右,領土大小超過3370萬平方公頃,佔據地球大陸總面積的約四分之一大小。在世界範圍內確立了像北美、印度、非洲以及紐西蘭等地區對英語的使用。第一次被定為zhidao世界通用的官方語言是“一戰”後隨著第一個普遍性國際組織回“國際聯盟”1920年的成立而作出的規定。從二戰結束開始,傳統殖民帝國開始衰落,美國迅速成為20世紀世界霸主並直至今日,美國作為英國前殖民地,也選擇了英語作為官方語言。

    第二 英美文化擴張歷程

    在殖民主義時代,英國(後來也包括美國)有計劃或無計劃地向世界各地輸出其英語文化。傳播英國語言,文化,價值觀念和宗教思想的傳教士總是走在殖民主義者的前面。英國殖民大帝國的鼎盛時期,其統治的領土約站世界領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其子民約為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但大部分子民是不懂英文和未經英國文化洗禮的云云眾生。於是,英國在各殖民地,特別是在亞洲和非洲,開辦了許多免費的教授英語的學校。對拔尖的學生髮放獎學金。英美的傳教士也在當地建教會學校。教授的課程之一是英語。這一舉動顯示了殖民主義主義者採取的不同於刀劍和槍炮的另一種征服手段。殖民主義時代結束以後,向先進的民族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文化方面追趕發達國家的重要途徑。英語教學在廣大發展中國家仍方興未艾。每年有大批來自英語國家的人士到非英語的發展中國家去孜孜不倦地教授英語。由於大量的科學文獻和人文著作是用英文寫成的,甚至非英語的發達國家在大學裡也用英語進行教學。例如,1960年以後,荷蘭開始在大學裡用英語進行教學。理由是,既然大學畢業生將來從事研究工作須接觸英語,不如在大學學習階段就開始使用英語。歐洲非英語國家每年接受許多外國留學留學生,它們發現用英語授課似乎更加方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到20世紀上半葉,英國和美國已是世界重要的文化產品生產國。所生產的文化產品如同以英語為媒體的不計其數的文化使者把英語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特別是電的發明改變了人類娛樂活動的發展方向。電影事業的發展使英語的傳播與影片的欣賞結合起來。英語開始藉助現代藝術手段走向全球。電影事業,包括電影的藝術創作和商業性開發,起源於歐洲,主要是英國和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的電影事業受到影響。大西洋彼岸的美國迅速在世界製片行業趕超歐洲。從1915年起,好萊鎢的製片公司和影片製作室如雨後春筍般湧現。1920年代末期,英語便在電影製片使用的各種語言中佔據主流地位。據1933 年首次出版的一本電影百科全書介紹,所列44家影片製作室中,32家是美國或英國的,其餘的為德華人和法華人擁有。在所列的2 ,466 位電影藝術家中,只有85位不使用英語拍片。340 位導演中,318 位在工作中使用英語。從那時起至今天,在電影評獎活動中,一般使用英語。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甚至佔有了世界電影市場約85% 的市場份額。美國製作的影片絕大多數是英語片。

    最重要的是英美國家經濟技術的影響力將英語置於國際通用語言的地位。19世紀初,英國已成為世界主要的工業國和貿易國。英國成為世界工廠。英國經濟和技術的最先發展對英語的影響極為深遠。新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最先使英語詞彙中增添了數以萬計的新詞彙。非英語國家的人民要了解這些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必須學習英語,而且要學好英語。否則,他們可能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重複英華人的發明創造。19世紀末,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用蒸汽作動力使印刷發生革命。採用了高速旋轉印刷和新的自動排字方法。它們使用英語寫成的出版物,如技術手冊,教科書,專業和通俗期刊雜誌,廣告等,大量湧現。科學技術的發明促進了通訊和交通事業的蓬勃發展。鐵路的建設使英文報紙的發行量大增。出現了象威廉·魯道夫·赫斯特這樣的英文報業巨頭。當世界各地的人們閱讀上述發行量大增的印刷物時,英文就比法文,德文,俄文等搶先一步獲得更大的影響力。人類第一個無線廣播電臺開播時也是用英語進行廣播的。同時,由於英美國家在航海和航空運輸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在國際海事救助和航空管制方面各國也開始按英美國家的安全和技術標準統一使用英語。使用同一種語言有助於增進航海航空安全。在技術發明和資本集中的推動下,英國和美國的經濟先後扮演了世界經濟火車頭的角色。英美等英語國家與海外的商業聯絡最為廣泛。英國和美國始終以奉行自由貿易政策而著稱。英語首先成為奔波於全球各地的商人和投資人的通用語言。任何國家的企業主和商人要和國際銀行界打交道必須會英語。英語成為國際商界用語佔支配地位的語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電子計算機和資訊工業是在講英語的美國首先發展起來的。網際網路的出現為資訊和通訊工業帶來一場革命。世界確如加拿大傳媒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描繪的那樣變成一個地球村。說英語的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先聲奪人,在網際網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開發上走在世界前列。由於這三個國家均使用英語,加強了三國間的資訊交流,終於使英語成為網際網路上的通用語言和使用最頻繁的語言。今天,任何國家,機構和個人要從網際網路上獲取豐富和大量的資訊,懂英語是個基本條件。掌握英語意味著掌握了開啟網際網路資訊和知識寶庫大門的鑰匙。美國,加拿大和英國這三個國家實際上支配了世界的資訊高速公路。這三個國家的個人,企業和其他使用者使用的頻寬佔世界各國使用的頻寬的 43.3%現在的形勢是,網際網路上儲存的資訊中有 80%是英文資訊。網際網路再次使英語進一步普及,再次鞏固了英語在國際語言中的支配地位。

    二百多年前,預見到未來經濟文化生活的國際化,近代德國的哲學家萊布尼茨早就頗有洞見地指出,各國互相交往時需要使用一個普天下通用的語言(universal language)進行交流。另一方面,美國和英國在國際事物中的支配地位又使英語成為有支配地位的語言。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是上述兩種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那麼, 漢語是否能成為世界語言呢?

    在英語已經成為世界語言的情況下,漢語要取而代之,這就不但要求中國經濟成為世界第一,還要求長久地維持在這個位置上。英語成為世界語言也是花費了一百多年才做到的事情。而且它幸運的是連續兩任世界霸主都說英語。要取代英語,中國恐怕需要在世界霸主的位置上坐得更久才行。我估計這個漸變的過程得要一兩百年。

    至於有人說漢語學習難度,在經濟和文化優勢面前,學習的難度從來不是問題。

    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冠狀病毒致死人數能過10萬嗎?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