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活在陝西

    外國的文學名著且先省略,下面單就中國的自己熟悉的談一點自己的感悟。

    《紅樓夢》、《平凡的世界》這兩部作品我推崇備至。

    《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曹雪芹用了十年,紅學研究者說,這是一部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而我尤其喜歡書中的古典詩詞部分。

    魯迅先生曾說《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不知看過之後,你有何感慨?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1988年5月25日完稿,以現實主義的寫法,描寫了上世紀八十前後的城鄉生活,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道路,被譽為“茅盾文學獎CROWN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 2 # 學文

    霍達:回族作家。主要著作《穆斯林的葬禮》主要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部五十餘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趨勢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提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清新流暢、質樸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後蕩氣迴腸,留下深沉的思索……

  • 3 # 醉拍濟南

    國內名著裡當然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國外的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紅樓夢》被稱為古代四大名著之首,是作者曹雪芹耗時長達十年之久的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金玉緣》

    《紅樓夢》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婚姻悲劇為主線,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興衰沉浮為背景,描寫了封建貴族家庭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

    塑造了一系列貴族、平民以及奴隸出身的女子的悲劇形象,暴露了封建貴族階級及其統治的腐朽與罪惡,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沒落的歷史趨勢。這絕對是值得讀很多遍的優秀書籍!!!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

    小說透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絡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蹟,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我記得上初中的時候一度痴迷看這本書,裡面故事情節非常吸引我閱讀!

    值得看的好書很多,都是作者用很長時間寫成的,可以說是作者的嘔心瀝血!

  • 4 # 交大女博士

    第一當屬:曹雪芹《紅樓夢》,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開篇就提到“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足見創作時間之長,作者投入時間精力之多。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閒情為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透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

    《紅樓夢》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緻,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圍繞《紅樓夢》的品讀研究形成了一門顯學——紅學。

  • 5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說到創作耗時且值得一看的文學著作,胖妞首推歌德的《浮士德》,它的創作耗時60年,下面胖妞來說一說為什麼值得一看

    歌德:《浮士德》

    一、作品內容

    《浮士德》是一部詩劇,取材於德國中世紀一個鍊金術士向魔鬼出賣靈魂以換取知識和青春的民間故事。詩劇以天帝和魔鬼靡非斯特關於人的爭論、賭賽為開端,引出作為賭賽物件的浮士德博士,並進而引發了浮士德與魔鬼的賭賽。

    年過半百的學者浮士德沉湎於中世紀的書齋,脫離了現實生活,為煩瑣、僵死的知識所困,苦悶到企圖自殺,直到復活節的鐘聲響起,他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在與學生瓦格納的郊遊中,他看到了充滿活力的生活,同時也遇到了靡非斯特變的黑狗。回到書齋後,浮士德與靡非斯特訂立了賭約:魔鬼甘願做浮士德的僕人,帶他到天地間尋求各種滿足,解除他的苦悶,而浮士德一旦發出流連忘返的讚歎,他的靈魂就將歸魔鬼所有。

    於是,浮士德離開了書齋。他喝下了魔湯,恢復了青春,愛上了少女葛麗。深陷愛中的葛麗卿卻因此家破人亡,虔誠於宗教的她在獄中等待上帝的裁判。浮士德經歷了瓦卜吉斯之夜群魔會,趕來解救葛麗卿,卻遭其拒絕,內心感到了極大的痛苦。

    此後,浮士德繼續得到靡非斯特的幫助,從個人的小世界投身社會的大世界:開始他接觸政治生活,希求功名,向皇帝倡議大量發行鈔票,解救了財政危機,卻被昏庸的皇帝視作淺陋的魔法師。於是,他又在瓦格納的“人造人”幫助下,穿越時空,追求古希臘的美女海倫,並與海倫結婚生子,兒子歐福良無限制的追求高飛,卻墜地身亡,海倫也悲痛離去。

    回到現實後,浮士德幫助國王平息了叛亂,得到一塊賞地,他決定築堤攔海,改造自然,卻間接害死了無辜百姓。在這過程中,他雙目失明瞭,聽到為他掘墓的聲音,卻以為是大堤將成的訊號,激動的他由衷盼望時間為之停留,隨即頹然倒地。按照賭約,他的靈魂將歸魔鬼所有,但天使及時到來拯救了他,他進入天國見到了聖母與葛麗卿。

    二、作品解讀

    中國“五四”之前已開始對《浮士德》進行介紹。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中寫道:“歐洲近世之文學中,所以推格代(歌德)之《法斯德》(《浮士德》)為第一者,以其描寫博士法斯德之苦痛,及其解脫之途徑,最為精切故也。若《紅樓夢》之寫寶玉,又豈有以異於彼乎?”

    1922年8--9月,上海商務印書館主辦的《東方雜誌》分三期連載了張聞天的《哥德的浮士德》,這被認為是國內第一篇關於《浮士德》的長篇專題論文。文章分五部分,不僅詳細介紹了詩劇的內容,還得出以下的結論:浮士德就是歌德自己;真正的人性就是不斷的努力;執著人生,充分發展人生是詩劇的根本思想。

    “五四”之後,開始了對詩劇的翻譯,並出版了中國最早的歌德研究專著:馮至的《歌德論述》。其中的《〈浮士德〉裡的魔》等兩篇論文直接對《浮士德》進行了解讀,文中將其看作一部肯定精神與否定精神鬥爭的歷史。

    建國後,整個譯介和研究工作進展不大。1978年以後,出現了董問樵、錢春綺、樊修章、綠原、楊武能等譯本。研究的文章也開始豐富起來,研究歌德的著作裡大多涉及《浮士德》,而專門的著作有董問樵的《〈浮士德〉研究》。此外,《名作欣賞》在1990、1991年間連載《浮士德面面觀》,角度較為廣泛。這裡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國內近年來的評論做一個簡要的綜述:

    三、詩劇的整體把握

    關於詩劇的性質。綠原在其譯本前言中稱之為“富有鮮明的樂觀主義的性質”的悲劇。餘匡復在1991年編寫的《德國文學史》中提出:《浮士德》同時包含喜劇因素和悲劇因素,是嚴肅的正劇,因為詩劇的結局是光明的,作者對人生意義和人類前途的回答是樂觀的、肯定的。

    關於詩劇的主題。殘雪在《是什麼促使作者寫下了〈浮士德〉》一文中寫道:藝術家要表現的就是:人身上與生俱來的二重性矛盾如何推動著人性的發展,《浮士德》是人類永不停息的探索自身奧秘的證明。楊武能的《試析〈浮士德〉的哲學內涵》認為,詩劇宣示了一種源於對人類存在的肯定,一種積極樂觀的、本體論的有為哲學。也有人指出應該看到劇中具有一個“人性”的主題,它是作品的內在結構,將看似無序、散亂的材料貫穿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隱在的整體。

    這部作品還被放入各種不同的語境中解讀。蔣世傑《〈浮士德〉潛藏的原型象徵體系》一文認為詩劇以希臘和《聖經》神話為原型,潛藏著一個原型象徵體系。如涵蓋全劇的原型性主題:生命的金樹才是長青;原型性敘述:浮士德的螺旋式上升的人生圓圈,使悲劇呈現為一條浮士德曲線等。而且,歌德不僅是激話和利用了原型,更是重塑了原型。陳曉蘭的文章《〈浮士德〉與神秘主義》在神秘主義的語境下提出,歌德用神秘主義和基督教正統的對立來決定人物形象和主題,他“謳歌”死亡,以喚起新生事物,用巫術的顛覆性意義為他的個性主義思想及批判服務。劉建軍在《兩面神思維與〈浮士德〉辯證法思想的深化》中借用兩面神思維,指出詩劇在異質對立中更包含了同質對立,即善惡對立中還包含著善善對立,與同時代相比,這是思維方式的進步。

    四、關於浮士德與浮士德精神

    郭沫若、宗白華視浮士德為歌德的替身。餘匡復《〈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傳》一文將《浮士德》視為詩化的歌德思想的百科全書。進一步的,韓瑞祥、仝保民在《〈浮士德〉悲劇第一部的浪漫主義色彩》中認為:浮士德是一個在幻想和戲弄人生中追求著的浪漫主義形象, 他不是作者本人生存觀念的釋解,而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人性分裂的悲劇。歌德自己說過:他說不出來作品裡的具體觀念,作為詩人他只是將自己的印象從藝術的角度生動表現出來,並使讀者能獲得同樣的印象。董問樵在解讀這段表白時認為:在思想上,詩劇是接近人道主義的過程;在藝術形象方面,浮士德是哈姆雷特的發展,前者在人道主義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上發展了後者的形象。王力在他的《文學的歸真——對〈西遊記〉、〈浮士德〉的隨想》中將浮士德定位為一個“當代英雄”:真正的當代英雄體現著人類最深刻的智慧和最崇高的人格,是人類文學中的最高典型,浮士德正是憑著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和為人類造福的思想,完成了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

    關於“浮士德之死”,喻天舒對比了16世紀人文主義者馬洛的詩劇《浮士德》與歌德作品的結尾後,接著分析:從小受到基督教全面洗禮的歌德,之所以苦心孤詣地拯救浮士德,是將他當作勇於反抗束縛人性的現世權威、努力發揮人類潛能的理想人類的代表給予肯定的,也體現了歌德對自己身後的期許。同時這個“死”又被祝彥在《圓球的墜落和浮士德之死:感悟在魏瑪》中解釋為對工具性思維的批判,在利潤追求和技術進步融為一體後,“無不可為”的口號掩蓋著每一種暴力行為,浮士德為了追求事業,忘記了如何真正的造福於民。

    說到浮士德精神,董問樵直接引用了悲劇人物的表白來分析其主要方面:永不滿足現狀,不斷追求真理,重視實踐和現實。楊武能的《試析〈浮士德〉的哲學內涵》提出:浮士德精神非純粹的德意志精神,而是整個歐洲文化和哲學傳統的延續與義大利文藝復興以來三百年歐洲精神的凝聚和結晶。張輝在他的論文《浮士德精神與中國化審美詮釋》裡比較了宗白華、張月超等人的觀點後發現了審美現代性本身的一個悖論:審美的來理解浮士德精神,並以之進行審美啟蒙是對人全面發展的籲求,同時由於對審美作用的片面強調,可能伴隨著審美本質的變異乃至異化,使人變成審美烏托邦裡的“單向度的人”。

    五、關於其他主要人物

    對靡非斯特這個人物的理解在當下比較全面了:有人將其視作一個浮士德需要不斷克服、戰勝之才能飛昇上天的象徵。也有人認為:在浮士德身上不可避免的有著靡非斯特的影子,靡非斯特是浮士德思想意識的一個側面,表面上的主僕關係掩蓋不了二人的相互交融,他既是向善的阻力,又是一種原動力,他促進了浮士德向善的追求。殘雪的《靡非斯特為什麼要打那兩個賭?》指出:作者寫靡非斯特,是要向人類展示自己畢生的追求,是要將生命中的狂喜和悲哀、壯美和悽慘、掙扎和解脫、毀滅和新生,以讚美與嘲諷互相交織的奇妙形式展現在人間。詩人的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沉痛:人要絕對遵循理性來成就事業極其困難。在沉痛與頹廢的對面,便是那魔鬼附體的逆反精神,是一種動力。丁謙的《西方文學中的伴生對偶原型》一文從“伴生對偶”出發,將主人公視作對偶中的兩極,是資產階級人性中兩種力量的衝突與合一。

    關於葛麗卿這個人物,劉敏在她的《甘淚卿悲劇的意義》中認為,她並沒有過人的聰穎和才智,卻富有無私的奉獻精神,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但歌德筆下的女性形象多數具有濃厚的主觀色彩,只是記載他精神發展的軌跡。張繼雲文章《從浮士德與格蕾欣不同的世界觀看浮士德體現的時代精神》認為作為和浮士德同時代的人物,她固守封建傳統道德規範,其世界觀的差異正是突出浮士德身上的時代精神。

    瓦格納這個人物,有人認為他就是一個學究氣極濃的沉迷於書齋的知識分子,殘雪卻在《靡非斯特為什麼要打那兩個賭?》一文中順帶提到:他以否定個人生活和慾望的方式,唱出了對生命與慾望的讚歌。如果他敵視生命的話,結晶人就完全是多餘的產物。

    怎麼樣?心動了沒有?快去看看吧!!!!

  • 6 # 雨落瀲灩m

    看到這個題目,首先我的第一反應應該就是《紅樓夢》了,畢竟這本書的確是一本創作耗時很長而且很有研究價值的一本著作。但是今天我會給大家推薦一本著作《茶花女》。

    這本書是一本外國文學著作,作者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這本書《茶花女》在當時是一本轟動全世界的小說。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這本書第一次把妓女當做主角來寫。書中的主人公瑪格麗特因為常常戴著一朵茶花,而且又生的花容月貌,所以被人們稱為“茶花女”。作者給她命名為“茶花女”,非但沒有讓人感覺瑪格麗特像是一個普通的妓女一樣的下賤,反而讓人感覺瑪格麗特是一個高尚的人,她很純真,就像是茶花一樣白色純潔。

    其次,《茶花女》這本書裡面茶花女的悲慘的命運,最後客死他鄉的結局不禁發人深思。瑪格麗特的坎坷命運,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反映了當時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大力地批判了當時統治者和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和醜惡的嘴臉。

    再次,《茶花女》這本書所表現出來的對人性的尊重和關愛,阿爾芒和瑪格麗特之間的對愛情的尊重和寬容,的確很是讓人為之動容。這種高尚的愛很是值得品味。

    最後,《茶花女》的問世帶來極大轟動,這本小說被譯成了很多不同語言的版本,後來甚至被改編成劇本,在很多劇場演繹。這些方式讓《茶花女》這本著作受到極大的關注。因此,我覺得這本書真的是很值得一看的。

  • 7 # 露宿田園

    再向大家推薦一部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內容以政治,軍事和名族的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是透過對國家盛衰,名族興亡的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歷時19年完成,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 8 # 蝸牛小小姐

    看完題目,我的第一反應是司馬遷的《史記》。

    《史記》是西漢時期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所著,記載了上起軒轅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變遷。它規模宏大、體制完備,涉及了哲學、政治、經濟、文學、美學、天文、地理甚至醫學占卜等方面,幾乎囊括了各個歷史時期社會活動的全部內容,堪稱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鴻篇鉅製。

    網傳,司馬遷寫史記用了整整18年的時間,我們先不說時間真假,就說這部卷帙浩繁的歷史鉅著,把西漢之前的歷史時間一一整理出來,包含各個方面,“十年磨一劍”,真的值得一看。

  • 9 # 禿頭女孩愛讀書

    當代文學中有一位作家深入農村生活,在農村紮根十四年寫出一部現實主義力作,那就是柳青寫作《創業史》的過程,這十四年的經歷也被稱之為“皇甫十四年”,寫出的《創業史》真實反映當時中國農村改革的艱難歷程。

    一、作者、作品簡介

    柳青,原名劉蘊華,陝西人,青少年時期即參加革命活動,36年開始用“柳青”筆名發表了處女作《待車》。38年到延安工作後,發表了位數不到的短篇小說,60年發表的《創業史》標誌了柳青在創作上的突破,表明了柳青藝術風格的成熟。

    《創業史》(第一部)以陝西渭南地區下堡鄉蛤蟆灘為背景,圍繞退伍軍人梁生寶帶領人們組建和發展互助組及走合作化道路的過程,展現出人們在此過程中不同的行為和心態,真實地描繪了農村兩條道路的鬥爭,展示了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真實里程。

    二、皇甫十四年

    柳青的 皇甫十四年”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他這次是以職業作家的身份 “重返”鄉村。當然皇甫村他以前沒有來過,但他出身農村,且之前也有在農村生活的經歷,說 “重返”並不過分。雖然開始時還掛了一個縣委副書記的虛職,也是為了方便工作,而且也是新體制下的通行作法。這一待就是十四年,他並不像其他作家一樣在房間裡構思,而是深入生活,更加真切的反映社會現實,反映農民的狀態。

    三、《創業史》特色

    作為真實反映當時社會狀況的小說,這本書可謂是首選。生動的語言,鮮明的形象,好一幅50年代的工筆畫卷,和同時期其他文學作品相比,這本書離生活更近,離政治更遠。

    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合作化題材小說佳作!

  • 10 # 露宿田園

    現在隆重向大家推薦歌德的《浮士德》耗時60年,非常值得一看的詩劇著作。其代表作是《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是德國古典文學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家,經歷過德國文學史著名的狂飆運 動、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三種文學思潮發展階段的碰撞。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作品是他傾其一生創作的詩劇《浮士德》。1774 ~ 1831 年,在這將近60年的時間裡,歌德用其超人 般的毅力始終堅持不懈地致力於這部作品的創作,生活的動盪和家庭的變動一點也沒有影響到歌德的創作。對於愛好文學的寫作寫手來說,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 11 # 露宿田園

    《史記》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記傳體通史,記載了3000多年的歷史,從皇帝年代到漢武帝太初四年間。這本書對後史學及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者歷時14年完成這部鉅著。也是被處以宮刑在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的創傷下完成的。是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 ,曾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學書法、毛筆字,有成人書法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