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芮老陳一陳江榮

    按照帕累托法則:20%的人說著80%的謊,80%的人說其餘20%的謊。再正直的人也難免撒謊,職場中亦不例外。當不得不與說謊者共事時,如何在不破壞關係的前提下巧妙揭穿TA的謊言?下面九哥和大家一起來探討英國倫敦大學商業心理學教授Tomas Chamorro-Premuzic對此問題的分析。

    說謊者的型別

    1、說謊慣犯——有創造力,情商高

    說謊慣犯有兩個突出特徵。首先,由於道德觀念薄弱,他們並不認為說謊是不道德的。其次,大多數人都是在壓力下說謊(如焦慮、害怕或擔心時),而說謊老手甚至在感覺良好或能掌控局面時也說謊——這讓他們感覺很爽。

    如果你面對的是說謊慣犯,對方可能社交技能很強,並且相當有腦子。神經心理學研究證明,說謊需要更高的記憶容量,這跟智商密切相關。“說謊者並沒意識到他所承擔的是一項多麼了不起的任務;為了支援1個謊言他需要另外編造20個謊言。”因此,圓謊需要強大的想象力,尤其是在找藉口和扭曲真相時。研究表明,有創造性的人和原創性的思想家可能更易撒謊。

    另外,說謊高手常常情商更高,這讓他們能在交流中避免表露情緒、監控談話物件的反應,並有效控制身體語言。

    對付說謊高手,關鍵不在於準確判斷他們是否在說實話,而是預測他們的行動。當我說“我喜歡和你一起工作”時,我可能是在說謊;然而,只要我繼續假裝很享受和你一起工作,那麼誰在乎我對你真實感受如何?而如果說謊者試圖歪曲客觀事實,如騙人說“我從斯坦福畢業”或“我將在週一完成這個專案”,一旦敗露,他們的名聲就會受損。所以雖然你有時感到有義務懲罰說謊者,但要知道,揭穿謊言本身就能起作用。

    因此習慣性說謊者會像習慣性遲到的人一樣露出馬腳,你所要做的就是分析他們的行為模式,並相應制定對策。而如果你想讓他們別再對你撒謊,你可以溫和地揭穿他們的謊言,以此告訴他們你不像他們以為的那麼蠢。

    2、偶爾說謊者——缺乏安全感,唯恐受排擠

    不常說謊的人有著不同的心理構造,他們的很多謊言都來自安全感的缺失。這些謊言源自恐懼,它們能暫時保護說謊者的自我。在這種由不安全感驅動的謊言背後,通常是想要獲取地位的企圖——誇大自己的成就或在某項工作中的貢獻。這類謊言通常也被用來與他人建立或維持緊密關係:開空頭支票(承諾實際做不到的事情),或讓人把你當自己人(為和A處好關係假意說B的壞話)。

    對付缺乏安全感的說謊者,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感覺被接納。由於缺乏安全感而說謊的人對自己非常苛刻,所以要花時間和精力補償他們的完美主義,讓他們感到得到了認可。向他們表明,你欣賞他們本來的樣子。

    如何應對說謊者?

    無論應對的是說謊高手還是因缺乏安全感而說謊的人,需要遵循以下策略:

    幫助對方換個角度看問題。

    雖然大多數人認為說謊是蓄意歪曲事實的行為,但正如尼采所說,“最常見的謊言是對自己說的謊;對他人的謊言則相對是種例外”。無論是病態說謊者還是非病態說謊者都有自欺的問題。大量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一般會“為獲利而說謊,但卻能足夠真誠地哄騙自己相信自己是誠實的”。此外,騙人能力與自欺能力密不可分——如果不能勸服自己,勸服別人會更加困難。套用奧威爾的一句話,“如果想隱瞞一個秘密,你必須瞞過自己”。當某人往對他有利的方向歪曲事實,那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說謊,而只是不能或不願看到真相。

    在這種情況下,關鍵在於幫助對方換個角度看問題。真相可能會給自我造成損傷,帶來很大心理負擔。像狄德羅指出的那樣:“我們會貪婪地嚥下那些虛情假意的奉承,而只會小口啜飲苦澀的真相。”在指控一個同事說謊之前,捫心自問:他是在故意誤導他人,還是僅僅真誠地相信錯誤的觀念。

    不是所有的謊言都是不道德的。

    事實上,謊言可能有益於社會,比如“嗯,這可真美味!”或“你的新男友看起來人不錯,”或“你穿那件真好看”。謊言也可能會是道德的,比如當納粹敲門詢問猶太人是否藏在閣樓時。這就是為什麼大人要教會孩子理解善意的謊言,並在一定限度內說假話;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酒後吐真言”。確實,正常的社會交往通常要求個體有能力隱藏自己的內心感受。完全的誠實可能會表現為一種非道德的自私。自控是一種道德約束力,為增進社會或他人福利,它既會限制不誠實,也會限制過度誠實。

    當他人對我們說謊時我們很容易不開心。但有很多種不誠實,說謊的動機也各有不同,應對謊言的方式也有很多。誠然,成為被欺騙的物件可能會使你覺得受到了侮辱,但情緒化或對抗性的反應可能適得其反。更好的解決方法是禮貌地告訴說謊者他們沒有騙到你;或者將計就計,假裝你被騙到了,這反過來也騙了對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提前還部分房貸,剩餘房貸怎麼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