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還要搞清楚幾點:
1、你說的協議書生效了嗎?
1)有明確的甲乙雙方(具體名稱,公司為公司營業執照上的全稱,個人為姓名+身份證號碼);
2)甲乙雙方的責任義務都十分明確;
3)賠償金額度及到款期限也十分明確;
4)違約或爭議處理也十分明確;
5)最關鍵的是落款,單位籤蓋公章或合同章,個人需親筆簽名;
6)協議是否至少是一式兩份,雙方都至少持有一份原件?
2、若第一點所述條件都滿足,協議生效。對方還有一部分未支付。
1)對照協議,是否有關於支付的條款?
比方說要達到某些條件後再支付剩餘款項?如確與協議不符,那立即問一下對方對接人原因,也許是財務打款出錯(有些公司出納有時是會犯一些低階錯誤)。
2)若已經溝透過,確實是有一部分未付
如果是耍賴不想付了,那就需要維權了。首先把對方溝通時耍賴不想付的證據要保留下來。如果是勞動合同糾紛,找到當地的人力資源保障局有專門處理勞動糾紛的部門(目前,中國對勞動者的保護工作做得還是很好的,為弱勢群體討回公道)。如果是其它經濟糾紛,可以上法院請求幫助,現在很多地屬法院都設有免費諮詢,讓專家診斷一下起訴的可行性,如果是穩贏的案件,律師都很樂意打,官司打贏後所有費用都由敗訴方承擔。
不知道,這樣回答有沒有幫到你?
祝你順利!
這個問題還要搞清楚幾點:
1、你說的協議書生效了嗎?
1)有明確的甲乙雙方(具體名稱,公司為公司營業執照上的全稱,個人為姓名+身份證號碼);
2)甲乙雙方的責任義務都十分明確;
3)賠償金額度及到款期限也十分明確;
4)違約或爭議處理也十分明確;
5)最關鍵的是落款,單位籤蓋公章或合同章,個人需親筆簽名;
6)協議是否至少是一式兩份,雙方都至少持有一份原件?
2、若第一點所述條件都滿足,協議生效。對方還有一部分未支付。
1)對照協議,是否有關於支付的條款?
比方說要達到某些條件後再支付剩餘款項?如確與協議不符,那立即問一下對方對接人原因,也許是財務打款出錯(有些公司出納有時是會犯一些低階錯誤)。
2)若已經溝透過,確實是有一部分未付
如果是耍賴不想付了,那就需要維權了。首先把對方溝通時耍賴不想付的證據要保留下來。如果是勞動合同糾紛,找到當地的人力資源保障局有專門處理勞動糾紛的部門(目前,中國對勞動者的保護工作做得還是很好的,為弱勢群體討回公道)。如果是其它經濟糾紛,可以上法院請求幫助,現在很多地屬法院都設有免費諮詢,讓專家診斷一下起訴的可行性,如果是穩贏的案件,律師都很樂意打,官司打贏後所有費用都由敗訴方承擔。
不知道,這樣回答有沒有幫到你?
祝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