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ucky放映室
-
2 # 帶娃的那些事
寶寶剛出生4天,大便乾燥,那寶寶是吃的母乳嗎?還是吃的奶粉?一般吃奶粉會出現大便乾燥,粗糙,如硬膏狀。跟著多寶麻麻來學習一下,如何從寶寶的大便中瞭解寶寶的健康狀況吧!
剛出生的寶寶,有什麼不舒服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新手爸媽要學會從寶寶的大便的形狀和規律當中瞭解寶寶的消化功能,及時發現寶寶的異常情況,也為寶寶調整飲食做好指導。
正常的新生兒多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排出胎便,正常情況下,胎便呈墨綠色,較粘稠,無臭味,一般在4天內排完,每天約3-5次。如果足月的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還沒有排出胎便,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的可能,就要由醫生詳細檢查一下。
新生兒移行便(過渡期大便)
移行便也叫過渡期大便,是指在餵奶數天後,新生兒的胎便向正常大便過渡,胎便和正常大便混合,呈黃綠色。多數寶寶在吃奶2天后開始移行便,然後逐漸呈黃色便便。如果開奶延遲,或者攝入的奶量太少,移行便出現的時間也將推遲。
正常大便的性狀和餵養方式有關。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一般新生兒一天排便2-5次,有的會7-8次,隨著月齡增加,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
如果寶寶吃的配方奶,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
9種異常便便的性狀及處理辦法1、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粘液狀。
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餵養不足造成的,這種大便也稱為“飢餓性大便”。只要給予寶寶足量餵養後,大便就可以轉為正常。
2、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樣,帶有明顯酸味。
這可能是由於寶寶攝入過多的澱粉類食物,如米糊、糕點等,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引起的,如果排除寶寶腸道感染的可能性,那麼爸媽就要調整孩子的飲食了。
3、大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水樣,水與糞便分離,而且排便的次數和量有所增多。
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病。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會引起孩子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應該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4、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粘液,有時呈豆腐渣樣。
這可能是真菌性腸炎,患有真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症狀,需要到醫院就診。
5、大便惡臭,如臭雞蛋味。
這表示孩子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者蛋白質消化不良。應該注意配方奶濃度是否過高,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粉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經給孩子新增蛋黃、魚肉等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新增此類輔食,等孩子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新增輔食,還可以給孩子服用多種維生素製劑,以幫助孩子消化。
6、大便變稀,含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時寶寶哭鬧不安。
爸媽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細菌性痢疾或者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7、大便為淘米水楊,排便無腹痛,嬰兒快速出現脫水、抽搐、休克等症狀。
孩子患霍亂病的可能性較大,需立即送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8、大便呈白色或陶土色,且伴有黃疸、瘙癢等症狀。
首先考慮是膽道梗阻,應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9、血便。
首先要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動物血所引起的假性血便。如果大便呈紅豆湯樣,顏色為暗紅色並伴有惡臭,可能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如果大便呈果醬色,可能為腸套疊;如果大便呈柏油樣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血便,大多標明血液來源於直腸或肛門,這些情況,均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
3 # 玩cool人生
我家兩個寶貝都在香港瑪麗醫院出生,都是母乳餵養,大兒子出生的前幾天也是大便這樣,護士就給水喝,後面還隔了七八天才大便一次,去拍片,說大便還在腸道中,再後來一個有經驗的婆婆幫我們去藥房買了個塞屁股的,一次以後再沒便秘過了,好神奇!小女兒同樣母乳,一切正常!
回覆列表
1、母乳不足。如果媽媽乳汁不足,寶寶總是處在吃不飽的半飢餓狀態,就可能二三天才大便一次,而且大便會幹燥。
2、母乳蛋白質含量過高。媽媽的飲食情況,直接影響著母乳的質量,如果媽媽頓頓喝豬蹄湯、雞湯等富含蛋白質的湯類,乳汁中的蛋白質就會過多,寶寶吃後,大便偏鹼性,表現為硬而幹,不易排出。
3、寶媽吃得清淡點,可能母乳引起寶寶上火。奶粉上火建議換一種。
4、嬰兒奶粉不易消化。奶粉的原料是牛奶,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鈣鹽含量也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結成塊,不易消化。
5、寶寶腸胃不適應。配方奶粉是由牛奶為原料製作而成,其中添加了各種營養素,有些寶寶的腸胃不適應某種嬰兒奶粉,以至於喝了特定品牌的奶粉後就便不出來。
可以選擇服用益生菌,改變腸道菌落。對便秘有一定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