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合肥小康康
-
2 # 亞哥談史論今
一樣能滅,戰爭比拼的是綜合國力,若李牧不被殺,王剪可能付出更大代價才能滅趙,但不會改變秦始皇一統天下的結果。
-
3 # 東東讀史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一個李牧是阻擋不了趙國被滅亡的命運的。
李牧一開始在趙國北方抵禦匈奴,取得了不俗的戰果,一度讓匈奴不敢與趙國為敵。
公元前244年, 趙國高層發生變動,廉頗不滿樂乘代替自己,便領兵將樂乘打跑,廉頗也帶領部下逃到了魏國。趙國一時之間沒有可用之才,李牧成為了朝中的重臣。
李牧拒秦而到了公元前233年,秦將桓齮進攻趙國,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進行反擊,李牧不孚眾望,在肥這個地方擊敗秦軍,史稱肥之戰。
而次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軍入侵,秦軍兵分兩路攻趙,以一部兵力由鄴北上,準備渡漳水向邯鄲進迫,襲擾趙都邯鄲,自率主力由上黨出井陘,企圖拊邯鄲之背。然而這次有因為李牧在番吾對秦軍的有效阻擊,導致了秦軍撤軍。
慘遭反間計公元前229年,王翦攻趙。王翦認為李牧不除,秦軍在戰場上不能速勝。王翦便奏請秦王,使用反間計。秦國用重金賄賂了趙王的近臣郭開,這個郭開之前也陷害過廉頗。趙王中計,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而李牧的副將司馬尚則被廢棄不用。
無力迴天其實即使李牧不死,趙國也無力迴天。到公元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 而且王翦所率領的是二十萬大軍,並且圍困住了邯鄲。
而列國之中,均已是待在的羔羊,南韓已經被滅,其他幾國不可能再有援助,李牧的存在最多會讓趙國苟延殘喘幾日。
-
4 # 愛影片影院
李牧是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同時他也是“戰國四大將”之一。在秦滅趙之戰中,李牧多次打退秦國的進攻。在後期,秦國依靠著反間計使得李牧被趙王所殺,不久之後趙國也被滅亡。因此,世人都認為李牧是趙國亡。那麼是否只要李牧活著,趙國就不會滅亡呢?
李牧敗秦軍
原本李牧是駐守在趙國代地的一位將領,他主要的對手是匈奴,在他帶領下趙軍大破匈奴,使得匈奴從此不敢南下牧馬。
由於戰國末年,秦國向東方六國撩出獠出了鋒利的獠牙。在嬴政的指揮下,經過六代君王勵精圖治國力達到頂峰的秦軍開始東出。南韓成了第一個被秦國滅亡的國家。此後,秦國把矛頭對準了趙國。
公元前234年,嬴政讓大將桓齮帶領秦軍對趙國發動進攻,趙軍大敗,十萬大軍損失慘重。李牧臨危受命帶領大軍前往抵禦秦軍。李牧採取堅守不出的策略,等到秦軍放鬆之後發動雷霆一擊擊敗秦軍。使得秦國東出受挫。
不甘心失敗的秦王嬴政再一次組織兵馬攻打趙國。秦軍兵分兩路對趙國發動進攻。李牧採用南攻北守的方式擊敗了秦軍。又一次挽救了趙國。
秦軍採用反間計,李牧被殺
趙國由於連年的戰爭加上乾旱地震導致國內民生困頓,糧食難以為繼。趁著這個機會秦國又一次發動了進攻。為確保能一舉拿下趙國,秦王採用反間計使得李牧被殺,不久秦軍就佔領了邯鄲,趙國滅亡。
秦滅趙之戰,李牧沒死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局呢?其實結局已經註定。因為這次帶領秦軍作戰的是同為“戰國四大將”之一的王剪。我們先不說這兩位大將誰強誰弱。以兩支軍隊的軍事素養來說。
趙國在經歷長平之戰後,胡服騎射留下來的精銳之士全部被坑殺。李牧手中的軍隊之所以能大敗秦軍依靠的是李牧的軍事頭腦。遇到同一水平的名將,李牧即使比王剪強也強不到哪裡去,只要兩人都不犯什麼致命的錯誤的話,基本上秦趙兩軍就是陷入長期的對峙中。
而趙國此時的處境非常的不妙,外部各國忙於自保不願出兵相助。國內還經歷著災荒。大規模的饑荒已經使得趙國國內人心浮動。百姓如何生存已經成為了嚴峻的問題。即使李牧帶著趙軍成功的抵住了秦國的進攻,或者打敗了秦軍。但是,只要秦軍沒有遭到毀滅的打擊,繼續維持著一支人數足夠的軍隊與李牧對峙。那麼軍隊糧草問題就會成為懸在李牧頭上最大的利劍。
趙國長平之戰最大的失敗就是長期的對峙使得趙國陷入無糧可用的地步。這也是為什麼趙王要換下以防禦聞名的廉頗,讓冒進的趙括代替他出戰。而此時的趙國面臨著和長平之戰一樣的境地。
我們都知道戰爭靠的不是一個兩個人的優秀就能左右的。戰爭打的還是綜合國力。秦國底子厚,輸掉一場兩場戰爭問題不大。但是,底子薄的趙國卻不行,即使是打了勝仗也是越打越窮。所以即使李牧還活著,最大的可能就是延緩趙國滅亡的時間。從長平之戰後,秦國滅亡趙國就已經是時間上的問題了。無關乎李牧是否活著。
-
5 # 漢水長流
即使趙王不殺李牧,王翦也一樣滅趙國,不過要晚幾年。
趙孝成王前的趙國,是六國中唯一能和秦國在軍事上抗衡的諸侯國。自趙武靈王改革積弊,實施胡服騎射後,透過與北地胡人的實戰,部隊行軍速度和野戰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因此,對強秦產生了一定震攝。但隨著長平之戰四十餘萬士卒的被坑殺,趙國失去了僅有的優勢。幸好還有廉頗和李牧兩員大將苦苦支撐著危局,不至於被很快滅掉。
縱觀華夏形勢,對強秦非常有利。因為謀士應侯範睢為秦國設計並且實施的‘’遠交近功‘’策略,正在瓦解六國的合縱。所以在長平之戰後,齊丶魏、韓丶燕皆割地以事秦。實際上等於自己把自己孤立起來,為強秦逐一蠶食創造了條件。為此,趙國大將龐煖看到事態嚴重,在大敗燕軍後,倡議合縱滅秦,得到列國響應,除齊外,楚丶魏丶韓、燕丶趙各出銳師一萬,公推楚國春申君(黃歇)為將。春申君集諸將議日:‘’伐秦之師屢出,皆為函谷關所阻,秦人設守甚嚴,未能得志。不如取道蒲坂,由華州而西,徑襲渭南,因窺潼關,《兵法》所謂出其不意也。‘’諸將無一反對。於是大軍兵分五路俱出蒲關,沿驪山一路殺奔秦國。攻渭南而不克,遂紮營於此。因為臨時得知秦國大將呂不韋親率五萬大軍夜襲其營,楚軍為了自保,未告知四國,先行撒退。四國之士皆嘆日:‘’合從之事,從今休矣!‘’
此時趙國的形式異常的糟糕,趙孝成王寵信奸臣郭開。此人與廉頗素有積怨,常在趙王與廉頗間搬弄是非,致使廉頗憤而去趙,只剩下和強秦尚能一搏的鎮守代地的李牧。
公元前243年,秦國遣悍將桓齮東出上黨,越太行山攻趙,被李牧大破於宜安一線;前232年,秦國又分兩路進攻趙國,北路由王翦統率依然是越井徑、出太行,南路楊端和領軍攻擊趙國的漳水長城,由於李牧用兵靈活,士卒同心,秦軍在半年內未得尺寸之效。相持期間,贏正謀士尉潦遣弟子王傲花重金收買了郭開。郭開跟趙王遷說,李牧與秦私下耦合,不久當自立為王。後,趙王遷又不斷聽到這樣的話。最終,本來就對李牧充滿疑慮的趙王遷,先是奪取了李牧的兵權,然後下令殺害了這位名將。從此,王翦再無對手。在李牧被殺的三個月後,公元前228年,王翦連破趙國防線,攻陷邯鄲。趙國公子嘉逃到代地(今河北蔚縣東北)稱王,號為代國,以此作為趙國的延續。公元前222年,秦滅代,俘虜公子嘉,趙國宣告滅亡。
李牧,戰國時四大名將之一,能堪大用,假使在當時知遇明主,但個人左左不了當時一邊倒的形勢。秦國如日中天,秦王政雄才大略,對六國分化瓦解,然後各個擊破。除趙外,五國皆自保,苟且得安。宋代散文家蘇徇說得好,‘’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所以說,如果趙王不殺李牧,秦國也能滅趙國。
-
6 # 青一色
趙王不殺李牧,也不會阻止王翦滅趙國,只不過可能會晚幾年。王翦和李牧的碰撞,可謂是棋逢對手,雙方都是戰果四大名將,但兩國交戰,不光看的是前方將士的拼殺,還要綜合各方因素去考慮。
首先,就像秦趙長平之戰一樣,秦國比趙國更富裕,秦國能耗的起,而趙國在長平之戰的國力,都耗不過秦國。更何況長平之戰之後,趙國國力大幅下降,和秦國在戰備物資上對比,趙國和秦國就不是一個等級,所以秦趙對峙時間一長,趙國糧草不足,就會陣腳大亂。更何況當時趙國又遇到了地震和旱災,對趙國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還是長平之戰後遺症。趙國在長平之戰損失了四十多萬的軍隊,他的全國軍隊數量和秦國差了好幾倍,即使李牧能暫時和王翦對峙,時間長了,趙國的戰鬥減員,要麼沒法彌補,要麼就找的老弱病殘去參軍,這些人和如虎狼之師的秦軍打仗,簡直就是拿雞蛋碰石頭。而秦國的戰爭減員,可以隨時派兵補上。
最後,當時的趙國朝野上下,腐敗嚴重,趙王遷昏庸無能,寵信奸臣郭開,郭開乃趙國丞相,此人見利忘義,為了金錢,可以出賣國家。秦國就是利用重金賄賂他,他才散佈謠言,害死李牧。即使趙王不殺李牧,只要趙國有郭開為相,以郭開的品行,他也不會讓李牧好過,他更會禍害趙國,使趙國國力衰弱。這樣的趙國,即使李牧有天大的本事,也迴天乏力。
-
7 # 聰明的小龍女
趙國昏君趙王遷若不信鉅奸郭開讒言,沒有冤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趙國名將李牧,李牧絕對有辦法擊敗秦朝名將王翦,挽救趙國於危難。
-
8 # 端木劉郎
戰國四大名將 李牧 白起 王翦 廉頗
王翦的情商最高 下場最好 廉頗次之 結果尚可
李牧 白起 用今天的話說 屬於最純粹的軍人
傲骨其中 鐵骨其內
李牧和王翦都成名於對匈奴人的戰爭
李牧的戰術 天馬行空 對騎兵軍團的運用爐火純青
王翦則謹慎厚重 換作李 王二人直接對決
最後的結果 個人傾向於 政治 國力等諸多因素角逐的結果
回覆列表
我們都知道戰爭靠的不是一個兩個人的優秀就能左右的。戰爭打的還是綜合國力。秦國底子厚,輸掉一場兩場戰爭問題不大。但是,底子薄的趙國卻不行,即使是打了勝仗也是越打越窮。所以即使李牧還活著,最大的可能就是延緩趙國滅亡的時間。從長平之戰後,秦國滅亡趙國就已經是時間上的問題了。無關乎李牧是否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