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薰風8180362224

    麻城移民到四川的很多!現在有好多四川人都回到湖北麻城尋根問柳,也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湖廣填四川!有的陝西漢中一帶也是從湖北麻城遷過去的!這個我在外面工作的時候遇到太多太多了!

  • 2 # 孝陵衛小校

    移民

    “移民”指以改變定居地點為目的而進行的跨地區、跨國界的人口遷移和流動。它既包括由各種突變而引起的無序流民,也包括國家政府出於政治、經濟或軍事目的而組織的有計劃的人口遷移。儘管歷史上的移民背景各異、方式不同,各有其錯綜複雜的動因,但無論何種形式的移民,其實質都是對失衡的人類社會的一種整合手段。

    張國雄:《中國歷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這四個時期包括:先秦黃河中下游的多向移民期、秦到兩宋從黃河中下游到長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期、元明清長江流域由東向西移民期和近代沿邊多向移民期。

    我們都知道明朝大槐樹移民是一種政策性移民。麻城移民同樣也是處在明清“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與大槐樹移民不同的是,大槐樹移民大多是山西各府抽調出的人口,到洪洞大槐樹集合,然後移向全國各地。而麻城地處江淮之間,吳頭楚尾,為神州腹心地帶,中國移民史上的歷次主流移民無不涉及到麻城(遷移的不一定是麻城人,麻城是重要的中轉站)。

    至於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移民,這個就不好說了。簡單舉個例子,秦到兩宋從黃河中下游到長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中,尤其是南北朝時期、兩宋之際,南移的民數雖然難以通計,但大致想一下就絕對比大槐樹移民和麻城移民要多得多。

    移民型別

    我們現根據丁鼎、王明華《中國古代移民述論》一文可以瞭解一下移民的型別:

    一、自發的無序移民

    1.以群體生存為目的原始移民(遊牧、刀耕火種)

    2.以個體生存為目的的無序移民(很普遍)

    以逃避戰亂為目的自發移民(歷次南遷)

    以逃避災荒為目的自發移民(很普遍)

    以逃避苛政為目的自發移民(很普遍)

    3.古代的海外移民(最大規模的要屬明清時期的下南洋)

    二、由國家政權組織的移民

    1.政治性移民(如秦、漢遷天下富戶於關中)

    2.軍事性移民(移民實邊,如秦徵南越、漢移民朔方郡等)

    3.經濟性移民

    (1)為了安置流民、應付災荒而進行的移民(很普遍)

    (2)為發展首都地區及某些戰略要地的經濟而進行的移民(歷代都有)

    (3)為解決土地問題而進行的移民。(大槐樹移民、麻城移民即屬於這一類)

    移民規模

    對於移民規模的評估,個人認為非常困難。即使是不移民,我們也很難對當地的戶口進行真是有效的統計(尤其是在古代,即使是現在很多地方的人口資料是很難實時更新的)。個人認為歷次人口南移、闖關東、下南洋等移民活動的規模都很大。

    一般而言,國家組織的移民會在數量上有一定的記載。但自發性的移民就完全無法統計了。

    比如將大槐樹移民作為一個例子。

    王毓銓:《中國經濟通史·明代經濟卷》載洪武十四年山西人口為403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頁;曹樹基:《華人口史·明時期》載洪武二十六年山西人口為383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頁。

    此後山西的人口就一直處於上升階段,但山西的移民並沒有停止。有人說移出去幾百萬,這當然也說不清楚。

    所以愚見大槐樹移民、麻城移民絕對不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如果加一個定語(如“國家組織的為解決土地問題而進行的”),這樣在表述上可能正確性更高。但為什麼大槐樹移民、麻城移民那麼著名呢?我想移民故事的流傳很重要(小腳指甲蓋、解手之類),他們有具體的描述來源地(有很多非山西移民的移民者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會自稱自己家鄉來自大槐樹),而且這倆次移民距離現在時間都較近。

    現在的海外移民也很多……

    ps:一回答帶有“最”字的問題就頭疼。

  • 3 # 楚邾

    葛劍雄老師認為中國移民史上的人數最多的有兩類移民:一類是統治者運用官方的權力和財力加以引導、組織或者強制推行的,以及在社會的或自然的外力壓迫下大規模爆發的;一類是下層民眾為了逃避天災人禍,維持生存,追求溫飽而自發進行的。但事實上,限於資料等各種原因,我們很難去考證每一次的移民,因此,目前流傳著多種移民傳說,其涉及到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包括山西洪洞大槐樹、河南光州固始、湖北麻城孝感鄉、廣東南雄珠璣巷、河北小興洲、山東棗林莊、江蘇蘇州閶門、江西鄱陽瓦屑壩、福建寧化石壁、山東“小云南”。

    這些移民傳說都有著相應的移民故事。

    如洪洞大槐樹移民,有“若問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的民謠,根據家譜統計,有大量的家族將其祖先追溯到洪洞大槐樹,涉及11個省的近百萬人。其移民的緣起也有《胡大海復仇》、《燕王掃碑》、《三洗懷慶府》等各種故事。

    洪洞大槐樹

    蘇州閶門移民,據說是元末戰亂割據,張士誠據有蘇州,後戰敗,朱元璋強遷蘇州之民往蘇北等各地。

    蘇州閶門

    湖北麻城孝感鄉,傳說明末因張獻忠於四川大肆屠殺,明代建立以後,遷移麻城移民前往四川,充補四川人口。再者因元末徐壽輝於蘄州起事,事涉麻城等地,後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徐壽輝另一名將領於是率領部下於四川擁兵自立,而其部族則多為麻城人。

    麻城孝感鄉

    廣東南雄珠璣巷,據說,珠璣巷原為北宋京城開封府的一條巷名,當宋室南渡時,南遷臣民落足南雄之後,為表達對故都的懷念,遂將自己的聚居之地取名珠璣巷。

    南雄珠璣巷

    河南光州固始,據記載,唐高宗時,歸德將軍陳政以嶺南行軍總管的身份,率領3600名府兵、123員戰將,從河南固始縣出發,南下入閩平亂,其後又有族人率領府兵及軍眷5000多人“盡室南來”,平定地方叛亂。其子陳元光也隨父參軍,並在後來率領軍隊開荒嶺南,陳元光也被當地奉為“開漳聖王”。

    光州固始

    江西瓦屑壩,據傳於明初為了補充戰亂嚴重的湖廣黃州府等地,明政府從江西遷移人口填補。

    江西瓦屑壩

    其餘山東棗林莊,為元末明初避戰亂由山東前往安徽等地;寧化石壁村,被客家人視為文化源地;山東小云南,見於山東部分家譜中。

    山東棗林莊

    石壁村

    而對這些移民傳說,我們應該清楚,很難進行對比的。

    一方面,考證這些移民傳說是很困難的事情。因為移民涉及到很多問題,具體去考證需要運用的史料,包括但不限於正史、家譜、文集、民間傳說等等。例如家譜,家譜為了追溯起源,常在序言中詳述其家族來源,但這種記述很難去確定是否真實,因為家譜的編纂不排除附會或者模仿等情況。

    家譜中關於瓦屑壩的記載

    另一方面,我們更應該從文化意義上去理解移民傳說。這些移民傳說的由來多數是尋求地域認同乃至國家認同的結果。華人自古注重鄉土之情,這些遠離家鄉、遷離故土的人民,追溯到共同的遷徙之地,以此來加強彼此之間的認同。

  • 4 # 戎鵬舉

    大槐樹移民,是明朝規模最大的移民,共經行了十多次。明朝推翻元朝後,因為戰爭,又加之水災不斷,導致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區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淒涼景象。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就組織開展“移民屯田,開墾荒地”運動,以利鞏固新政權,發展經濟,增加國力。

  • 5 # 文史道

    是了,明朝大槐樹移民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移民。有政府牽頭,影響力非常大。據記載,當時移民人數超過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約180萬人次以上,也就是說,現在全世界華人中,四個人裡邊就有一個人的祖先參與過山西大槐樹移民。但是除了大槐樹移民之外,還有幾次移民,在中國歷史上也很重要。

    洪洞大槐樹移民,發生在明朝洪武年間,前後長達50年,據記載的大移民總共有18次。均是以洪洞大槐樹為集合點,將當時人口密度最高的山西晉南地區人口,分別遷移到河北、河南、北京、安徽、甘肅等地。據記載,遷移的姓氏超過450種以上,涵蓋了所有常見姓氏。

    關於大槐樹移民,目前還有兩個傳說:1、移民的後裔,上廁所,常常會說“解手”;2、移民的後裔小腳趾指甲有“芽狀”標誌。

    棗強大移民

    除了洪洞大槐樹移民,排名第二的當屬河北棗強大移民。據記載,棗強移民發生在元末明初,由政府“分丁局”安排遷移,主要遷往山東各地,前後約有35萬人參加移民,是僅次於山西洪洞的第二大歷史移民。目前後裔遍佈全國,約有1000萬人以上。

    如今在章丘、壽光、博興、惠民等縣城的鄉鎮棗強移民聚集村竟佔到80%以上。走訪齊魯大地時,也會經常聽到“老家來人了”這樣的話語,都標誌著棗強移民的歷史印跡;翻開一本本族譜,都會鮮明的看到“始祖xx自明朝洪武(或永樂)年間由直隸棗強遷來”等字樣。

    湖廣填四川

    聽名字,用了一個“填“字,就知道此次的移民規模非常大。據記載,“湖廣填四川”的移民發生在明末清初,當時張獻忠入川,明清大混戰,加上吳三桂反清等,四川人民遭遇了一次次的戰亂和屠戮。據官方統計,當時四川全省殘餘人口約為60萬人,成都全城只剩下7 萬人,一些州縣原有人口只剩下10%或20%。由此,才引發了本次大移民。

    所謂的“湖廣填四川”中的湖廣,只是個大地理概念,包括兩湖、兩廣、江西、福建等南方省份。目前,四川人口中80%以上的家庭是清代“湖廣填四川”大移民的後裔,總數達六、七千萬人之巨;在成都,這個比例更高,甚至達95%以上。

    走西口和闖關東

    看過電視劇《走西口》和《闖關東》的讀者都不陌生這兩次的大移民事件。

    走西口的時間,大約發生在明朝中期,截止時間在清朝末年,時間跨度最長,長達300年以上。據記載,走西口的移民,主要基於兩種原因:1、當時山西的人口密度很大,生活空間小,壓力大,所以一部人原意走出去;2、內蒙一帶,當時邊防很重要,但是人口太稀少,當時山西晉商也是基於拓展發展、對外貿易,才開始了走西口。後來的票號業務,也是此時發展起來的。

    “闖關東”是中國近代向東北移民的簡稱,主要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人居多,其中又以山東人為最。山東又以膠東最多,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

    闖關東移民,也是基於當時的歷史大背景,原因有三:1、闖關東,就是向外謀求發展,當家積極性比較高,在當時,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2、清朝政府一直把東北作為龍興之地,不允許漢人遷入,後來隨著日、俄勢力進入東北,滿清對東北的移民禁忌形同虛設,同時日、俄又開始對東北大肆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3、當時內地發生了三次大的自然災害(光緒3 年、民國18 年、民國31 年),關內人不得不闖關東尋求活命。

  • 6 # 歷史風暴

    明朝的大槐樹移民,並不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我認為,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是闖關東。

    十年前有一部電視劇叫做闖關東,描寫的是山東人前往東北奮鬥的故事。歷史上的闖關東,比電視裡面描寫的更加的艱難,規模也更大。

    規模大,時間長

    大槐樹的移民主要來自於洪洞縣大槐樹,人口頂多幾十萬,只不過在之後幾百年中開枝散葉才看上去人很多,其實幾十萬人口的地方,就算全移民走也就只有這麼點人。另外大槐樹移民主要在洪武年間完成,持續時間短!

    闖關東從清朝後期開始一直到九一八事變之前,以山東、直隸等地的農民為主,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有將近2000萬人口從關內遷徙到了東北地區,為當地的開發和東北地區的穩定,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規模和時間遠超大槐樹!

    更艱難

    大槐樹移民好歹是官方組織,還是有一些生活保障的。

    闖關東卻是半官方行為,大部分人都是憑藉自己的雙腳走到的東北!

    闖關東一共有兩條路線,一條是海路,一條是陸路。海路,從山東半島出發,越過渤海抵達大連,再從大連前往東北腹地,有些人看到大連也不錯,就停了下來。所以今天大連的口音和東北地區差異,比和山東沿海地區的差異還要大。

    闖關東的另一條路是順著渤海沿岸一直向北走,然後出山海關來到關外。山東人在闖關東的時候,對經過的地方也有很大影響,比如山東的一些方言習俗,在山海關一帶也能發現。

    到了九一八事件的時候,內地對東北地區的移民讓這裡的人口達到了3000萬之多。雖然此後有一些移民因為戰爭又回到了內地,但是大部分人都在東北地區紮下了根來。據估計,這些人佔到了當地人口的八成之多。

  • 7 # 魂舞大漠

    你還別說,個人還真認真查了查,一部《中國移民史》,充滿故事和傳奇,遠的不說說近的,新中國三峽移民就高達72萬之巨,這件大事辦得好,也相當艱苦。洪洞移民自1370年洪武三年開始,至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近50年間,共組織大的移民活動18次,移民人數上百萬,分佈全國30個省市,影響相當深遠,首在中原,山東與河南,超過半數以上的村莊,至今仍在會唱大槐樹,老鴰窩,山西洪洞,共同的根。有多少故事,感天動地,被整理,被挖掘,六百年時光漫漫,人稱,“北京南,南京北,兩千餘里間,偶與之語,其先祖自洪洞來者居多”,可見此次遷徙,影響最大,範圍最廣。

    熟知的歷史。走西口,下南洋,闖關東,湖廣填川,衣冠南渡,是人間百姓移民史,也是開拓史,血淚史,而那些移民點,就成為後世緬懷先人的聖地,蘇州閶門、江西鄱陽瓦屑壩、山東兗州棗林莊、廣東南雄珠璣巷、河北灤平小興州、麻城孝感、寧化石壁,等等,雖說不及現在洪洞熱鬧,但也成為移民後裔永遠的聖地,一聖地背後都是一個莫大的群體,都有統計,清初填川數字600萬,下關東者1000多萬,清末移居東南亞者700萬,相當說數量都十分龐大,旦凡有點法誰也不會背井離鄉,為了生存,為得民族大義,一句能詳,“當年含淚走天涯,南採荒茶北培麻”,這便是我們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呀,還是一句古說得好,多難興邦。

    不是傳說。中原多戰亂,尤其元末明初,人事不修天降災禍,戰爭頻仍,黃河決水,瘟疫肆虐,積骸成丘,原著民十不存一,正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洪武三年全國有口5900多萬,山西就佔410多萬,其中以洪洞人口居多。故土難捨,更加之政府實施了欺騙的手段,正是傷口上撒鹽。當他們手被綁著上路的時刻,正是夕陽西下,一步一回頭,故鄉在他們眼裡只剩下移民點上的一棵大槐樹,樹上參天,上面築著無數老鴰窩,已回窩的暮鴉在哭喊聲中鳴叫著亂飛一團,人們茲此記住了大槐樹,也記住了老鴰窩。

    祖堂燃煙。有這樣一則故事,明末亂,蜂賊四起,山西不寧,四處遭到騷擾,只有洪洞安然無庠,洪洞人後來方知,多拜當年遺民所賜,賊人頭目中正有移民後代。清末洪洞人有景大啟者為官菏澤,做為移民後裔的荷澤人,對之大為擁戴,有感於此,景大啟多所籌集資金,五百年來第一次在當年移民處築起碑亭,即今天人們看到的“古大槐處”。今天的規模是大了,碩大的一片園子,打造了祭祖堂等多處景點,供移民後裔們追思懷遠,每年清明活動盛大,現在洪洞有公路、鐵路,甚至還建了機場,正展開雙臂,熱情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後裔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家的貓做過哪些不可思議的事?